【辽宁非遗】海浪里的劳动音符——长海号子(06.15)
“哎上来呀,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乘风上呀,快下网呀;多捞鱼呀,好换粮呀……哎上来呀,哎上来呀……”这吼声是长海县一带渔民长期与大海战天斗地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从历史中走来,裹挟着海风,烙印着沧桑,时至今日仍然回响在我们耳旁,有道是“长海号子一声吼,渔民奋战在船头。”
长海县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这里的居民以捕鱼和海上贸易为主,在与风浪的搏斗中,渔民需要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产生了各种劳动号子。长海号子是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海岛人民长期的海上艰苦劳作中诞生并日臻成熟。长海号子歌词丰富,调式各异,从侧面反映了古往今来长山群岛数代先民搏击自然、昂扬乐观、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起到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作用。
一、长海号子的历史渊源
长海号子曾经在长山群岛地区广泛流行,它是一种富有海岛特色的劳动号子,它的兴起与劳动工具——“船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岛民海上生活不断改善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依靠船只不断搏击风浪的历史,是一部岛民、船只与海洋水乳交融的历史。
长海号子历史悠久,据广鹿岛小珠山遗址考证,自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长山群岛繁衍生息。到了东汉中叶,以渔民为主的义军转战长山列岛,开始出现了体量较大的船只;后至隋唐东征时,薛仁贵的水师部队曾以长山列岛为根据地,远征高丽,使得海上运载量骤然上升。长海号子在这个时期,逐渐兴起。到清末民初,海岛与外界交往日渐增多,海上贸易量逐渐增大,大型木帆船开始出现,一艘大型帆船上有十几个船工。因船只吨位较大,操作程序复杂,需统一的号令才能积聚人心,完成重任,于是长海号子迅速流行。日伪占领时期,为支援胶东抗日队伍,需将东北的钢材、粮食、药品运往山东抗日根据地,长海地区海上运输更加发达,船只个体、数量进一步加大,形成庞大的船队。因此,20世纪40年代,长海号子的使用达到了巅峰时期。
长海号子的雏形,是人们嘴里下意识齐声发出的一种“呼号声”,开始只有简单的音节,用来自勉自励,振奋群情,经过长期的丰富和发展,音乐形象越来越鲜明生动。久而久之,这种自发的“呼号声”逐渐演变成了船工们整齐划一的劳动“号令”,渔船上的撑大篷、拔锚、勒锚、摇橹、拉纤、出舱、推船、抽滩、拉网、拔鱼包、捞水等动作,与粗犷的长海号子结合在一起,凝结成一种富有韵律的海洋音符,最终发展成了由一个号子头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音乐形式。号子头就像拔河比赛中的喊号者,他威信高、嗓门大、头脑灵活,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人物。从文化意义上看,长海号子就是长山群岛先民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求生的记录,是渔家人与大海抗争的一种呐喊。
二、长海号子的艺术特征
长海号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船民号子,主要是运输船上船民在劳动中呼喊的号子,由于运输船比较大,所以船民号子内容丰富、调式各异,主要包括蹬挽子号子、拉纤号子、撑大篷号子、打锚号子、推磨关号子、勒锚号子、抽滩号子、捞水号子、拔筐号子、摇橹号子等;另一类是渔民号子,主要是渔民打渔时喊唱的号子,由于渔船比较小,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推船号子、拉船号子、打锚号子、起网号子、撑篷号子、捞鱼号子、拔鱼包号子等。由于长海一带运输船的船工们在海上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吸收了天津、山东、营口等地船工号子的部分音调,长海号子的曲调更加丰富多彩。
长海号子的唱词以即兴编创为主,也有因习惯而产生的固定唱法,多为劳动呼号式,如“呼呵嗨呦”等喊叫声,没有实际内容。也有部分唱词加入通俗简单、与劳动场景紧密结合的词语,如:“哎上来呀,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乘风上呀,快下网呀;多捞鱼呀,好换粮呀;全家老少,饱肚肠呀!哎上来呀,哎上来呀……”反映出广大渔民劳动时的乐观主义精神。
长海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即一人领、众人附和的歌唱方式进行,它的曲调随着劳动内容、强度和动作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不同劳作分为不同的类型。长海号子的领唱者即劳动的指挥者,领唱曲调大多高亢舒展,富有号召性,和唱部分大多是劳动者的齐唱,曲调深沉有力,节奏性较强,常有劳动呼号式的衬腔。长海号子除了“一领众和”这种常见的演唱形式外,“领”与“和”还根据不同的劳动场景而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紧张的劳动常用“句接式”,即领一句和一句;轻缓的劳动常采用“段接式”,即领一段和一句。领唱与和腔的交替进行,促进了集体劳动者之间的情绪交流,加强了行动的一致性,同时由此而出现的间歇时间,也便于调节呼吸,以及领唱者进行即兴创作。
三、长海号子的传承之路
长海号子主要靠船、渔民之间在朝夕相处的劳作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传承时以船为单位,船船相传。以行业为中心,以船只为纽带是其主要传承脉络。长海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王德福一家世代生活在长海县,长期的海上运输工作使王德福掌握了蹬挽子号子、拉纤号子、打锚号子、撑船号子等各类长海号子的调式,并能即兴编词领唱。在喊号子的过程中,他还根据劳动强度、节奏及船员的情绪来调整号子的节奏、力度等。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海号子这门古老的艺术,王德福以当年老船长的身份充分发挥其号召力和影响力,组织一些老渔民对长海号子进行领唱。
另一位长海号子老一代传承人宋承儒,从小喜欢吹拉弹唱,后来作为文艺人才被分配到长海县文工团,那时,在海边经常能听见港口工人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喊着各种高亢的号子,宋承儒对此认真聆听并想方设法将号子记录下来。从1960年至1973年,宋承儒对长海号子进行了认真的挖掘、收集和整理。随着老船工、老渔民的渐渐变老,这些当年熟悉长海号子的老人们失去了喊号子的环境氛围,已经很难再现当年喊号子的气势。于是,宋承儒找来一段缆绳拴在门槛上,请老人们一边拽一边喊,一人领几人和,拽着喊着找回了当年在船上劳作时喊号子的情境。
2007年,船员出身的刘玉来拜长海号子传承人王德福为师,开始了传承长海号子的历程。刘玉来在长海县文工团做过多年演员,他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将海岛民歌演绎得极具风情,刘玉来不但唱出了“闯海人”的豪情,也喊出了“闯海人”的顽强。近几年,刘玉来倾力打造出传承长海号子的场所——刘家大院,这里已成为长海号子最主要的传承基地。2019年7月,刘玉来作为长海号子传承人,代表辽宁省受邀参加“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并现场带队表演长海号子,在此前后,刘玉来领衔的长海号子演出还荣幸登上央视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舞台。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和现代文明的冲击,现代渔业生产生活中较少使用号子,加之长海县当年喊过号子的老船工、老渔民大多已经去世,长海号子的发展一度陷入窘境,会喊号子的只有几十人,而且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长海号子的传承面临着危机。2011年7月,长海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发展了刘家文化大院、金秋艺术团、大海合唱团、渔家嫂文化艺术团等4个活跃的民间文艺团体,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长海号子的传承事业中。
今天,那些曾喊过长海号子的年轻人,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人们仿佛依然能够穿越历史的尘埃,聆听先民斗法自然的勇气与智慧,仿佛依稀能看到这些船民和渔民壮年时的矫健身姿。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曾塑造过的那位硬汉形象:以船为家、只身巨浪、不畏艰险、搏击自然……工业文明的日益发达,虽然使得长海号子在生产生活领域渐渐失去昔日的光泽,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作为海浪里的劳动音符,它仍然激励着新一代的大海之子们同舟共济、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张乐.从民歌与民俗文化角度浅谈东北长海号子[J].当代音乐,2015,(9).
[2]楚悦.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长海号子[J].文化产业,2018,(22).
[3]魏安石.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图片源自网络,视频源自辽宁卫视《风物辽宁》栏目)
撰 稿:任杰
图文编辑:任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WeeP73h-JZoveiJt72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