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五分会场】 民族民俗博物馆专场

【第五分会场】 民族民俗博物馆专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

【杜韵红】非遗保护在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云南民族博物馆)
摘  要:急速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快速地碾压着传统文化,传统社会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文化形态急剧断裂消失。这必然引起博物馆业界的关注,博物馆作为文化保护者的角色,对非遗的保护业已形成共识, 2007年国际博协(ICOM) 修改了博物馆定义,首次明确将博物馆的工作边界延伸至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核心是“物”,“物”是实现博物馆化的必然要素,因此,“非遗”导入博物馆首先需要进行“物”的转换,借助其载体如持有人、文字、影视、影像、音频、终端物等实现可视的效果,保持其生命的鲜活及延续性;体现其流变的状态,则需要借助其他展陈手段予以实现。本文对博物馆开展的非遗保护实践类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生态博物馆的非遗保护策略实现了源生地保护的原则;从陈列展览的视角探讨了传统博物馆通过动态展示、场景复原、体验互动等模式导入非遗的保护传承;针对当下智慧博物馆的未来构想探讨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非遗保护模式、展陈的手段与路径;在新《博物馆条例》颁布后,国家从政策层面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发展动力。因此,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对其内涵的延伸,对实用性功能的拓展,博物馆依托于文创品的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并且“把博物馆带回家”,培育文化自觉的意识,以此推动非遗的保护。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6-11-6 08:4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

【谢睿】表演理论视角下广西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表演理论视角下广西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畅享民歌》为例
谢睿
(广西民族博物馆)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西歌谣文化的由来、分类、社会功能及作用的梳理,引用鲍曼的表演理论,通过对表演理论的特别关注民俗视角的主要观点,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畅享民歌》活动为具体案例,通过对其中的相关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在表演理论视角下进行广西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



讨论:年轻人民歌传唱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6-11-6 09:1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

【李泾婷】充分发挥基层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

充分发挥基层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
——甘肃庆阳市博物馆“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经验
李泾婷
(庆阳市博物馆)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保护的重要场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随着非物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逐年深入开展,博物馆如何改变过去单一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限,适应时代需要,发挥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的职能?庆阳市博物馆做出了有效探索,该馆是甘肃省地级市博物馆中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增设民俗展览,其文物、民俗并重,实物与展演结合,这使得博物馆不仅能够对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物有效发掘、保护,也能够对民俗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做出贡献,走出了一条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共同展览的“双遗产”“双保护”模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

引用:
原帖由 蓝色爱德华 于 2016-11-6 09:18 发表
王晓葵老师点评:尝试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方法来对这种事实进行研究。用客观事实而非主观事实
你怎么把你们会场的东西发到我这里了
sa-wa-dee-krab

TOP

【孙心乙】辽西农耕蒙古族聚落演变的建筑学阐释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 要:在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维持地域建筑特色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目前中国建筑学的前沿问题。作者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发现,辽西农耕蒙古族聚落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为了能使部族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迁徙至喀左的蒙古族乌梁海部落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农耕的定居生活,其聚落格局与民居结构也随之转变:基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属性,“白音爱里”村形成了有别于汉族城邦形式的防御体系,以“营子”为单位进行防御;而当地居民对于建筑单体结构的解释也足见草原文化的传承,其民居融合了满族的海青房特征以及汉族的囤顶民居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北方民居样式。由此,其聚落的建立、格局、民居的结构和空间形态无一不展现着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痕迹。作者的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北方民居大同小异”的理论。作者以建筑学科为立场,通过对辽西喀左“白音爱里”村民居的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和访谈,形成一手资料。以认知人类学为视角,深层解读农耕蒙古族聚落建筑的成因,梳理其在演变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生态性和可持续的民居聚落。以此,探索这一北方民居聚落形式适应新时代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6-11-6 09:4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