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分会场】乡土传统重建与现代社会治理(1)

【第二分会场】乡土传统重建与现代社会治理(1)

主持人:萧放

赵霞 杨筱柏:法治中国视角下传统乡规民约的法学价值及其现代发展
鞠 熙:借鉴古代城市治理智慧,实现文化名城自我更新
贾利涛:从血社火看刑罚的民俗展示及其象征意涵
孙英芳:论中国民间宝卷中的道德规劝
董德英:两宋节日突发事件及应对机制
郑 艳:明清以降的城市时间生活——基于京津竹枝词的研究
方 云:传统家规家训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
    ——以海口《董氏家规家训》为例
文忠祥:传统的现代面相:传统青苗会社会功能的现代转型讨论

TOP

鞠熙:借鉴古代城市治理智慧,实现文化名城自我更新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他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但是,今日北京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现街区自我更新等方面,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商对策,另一方面也需要借鉴北京八百年建都史中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城市治理的智慧财富。我们建议:从文化建设入手开展工作,调动城市居民保护城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以赋予日常空间以历史价值、鼓励长期居住、打造公共空间、传承人类记忆为抓手,重建北京旧城居民的认同关系,借鉴中国古代城市智慧,可以实现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更新。

TOP

孙英芳:论中国民间宝卷中的道德规劝

  道德规劝是民间宝卷的主要目的,以劝善戒恶、宣传孝道为主题的道德规劝是民间宝卷的鲜明特点。民间宝卷中所表达的道德规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复杂的特征:它既与宗教的教化活动相结合,又有着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它既基于生活需求追求现实功利目的,又体现出超越功利的娱乐性特征。这种道德规劝融合了民众长期现实生活经验和民间社会人际关系调节经验,是民众自觉的集体性的道德完善行为,体现广大民众朴素的道德理想和生活信念。

TOP

回复 3# 的帖子

萧放老师:通过文学、音乐、艺术,讲故事等方式传递传统核心价值观

TOP

回复 3# 的帖子

一、民间宝卷道德规劝的文本表现
(一)在内容上,突出劝善、孝悌的核心思想。
(二)在形式上,有直接表达的道德规劝和间接表达的道德规劝。

二、民间宝卷道德规劝的特点分析
(一)和宗教教化结合的道德规劝
(二)和儒家思想结合的道德规劝
(三)和现实功利需求相结合的道德规劝
(四)和民间娱乐相结合的道德规劝

三、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劝

TOP

董德英:两宋节日突发事件及应对机制

  两宋时期城市结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空间扩大,节日生活中娱乐性、休闲性因素越发浓厚,民众在节日期间拥入繁华的街市,游览美妙的景园、寺观,欣赏多姿多彩的技艺表演,节日食品丰盛,节物精美巧致,本不宽畅的城市空间霎时间更加密集起来,游人如织,车马喧闹,也使宋代城市的节日安全突显出来。同时通过宋代政府对这些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也体现了宋代政府机能的发展,法制政策、官员职责、社会组织、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完善。节日生活的变化和城市结构的建构,即是宋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也对变革时期的宋代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反观现代,节日突发事件频发,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这些突发事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在古代科技尚不发达,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尤其在突发事件易发的城市境况如何,政府的防范及应对措施又有哪些?本文将以宋代的节日突发事件为例,从节日管理的角度阐述宋代政府对节日突发事件的防范及应对措施。对历史的探索,可以观古识今,并为当今提供必要的思考和借鉴。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城市管理的民俗资源,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形制度措施、无形措施,民俗资源看公共管理,民俗不等于过去,民俗是民众的生活方式

TOP

回复 6# 的帖子

一、节日突发事件类型:火灾、踩踏、食品安全
二、突发事件原因分析
三、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四、古代节日突发事件及应对机制对现代节日突发事件的借鉴和思考

TOP

方云:传统家规家训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以海口《董氏家规家训》为例

  家规家训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将儒家哲学修身、齐家、治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个人充满智慧的处世经验、对族人后代的警示告诫相融合,于家族的代际传承中,承担着对族人教化与规范的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优秀代表。在国家建设新农村时期,以家谱谱牒形式存在的家规家训仍在一定数量的以姓氏族群为聚落的乡村中,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与治理功效。应充分利用这些传统家规家训中的教化、规范与凝聚、管理作用,与时代接轨,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TOP

方云发言

方云发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邮箱:msx_liuhui@163.com

TOP

回复 9# 的帖子

萧放老师:非常鲜活的个案,传统文化在现代如何传承发展,非常不错社会治理个案,传统文化调用方面

TOP

点评

萧放老师点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邮箱:msx_liuhui@163.com

TOP

回复 9# 的帖子

  《董氏家规十则》符合中国传统家规家训体例,内容依次为修身、劝学、交游、商贾、仕宦、睦族、信仰、典祀。主要以提醒告诫的形式,通过对于子孙族人行为、道德的规范,特别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好学立业,诚实经商,和睦家庭与族群关系的重要性。内容为:

  如果说《董氏家规》中的十条是温情的劝告,那么《董氏家训》十条则是以更为严厉的语气与奖惩赏罚分明的手段来进行宗族事务的处理以及管控。因此,多数家训都有惩罚性规定。这些惩罚根据情节不同而有轻重差别。根据家谱记载,惩罚措施有出姓削名、会众责难、罚戏罚钱、杖责棍罚、驱逐离村。

TOP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以山西襄汾四村调查为例

  信仰空间是古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古村落信仰空间或被遗弃,或在延续,或被改造,或者重建,呈现出复杂的状态襄汾四个古村落的调查表明,古村落信仰空间与人生仪礼、历史传统、民间记忆的有密切的关系。当下在古村落建设中合理利用信仰空间可延续村落文脉,促进村落公益事业发展,加强村落地域认同,更好地保护地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在古村落保护中公共空间的保护、重建和再利用对乡土社会治理、乡村文化传承的意义,通过学者的研究和先进理念的指导,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萧放老师:一个村落是一个空间形态,信仰空间,生产空间,村落凝聚力、认同中心、精神中心,近代以后,传统力量缺失之后,什么替代传统空间?是否有效?
QQ:怀克特;微信:huaiket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