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杰出的民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1875—1928)生于清朝光绪六年(1875年)卓索图盟喀喇沁左翼旗(今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村)一个蒙古贫苦人家,原蒙古名巴彦陶克陶,汉名白云峰,字罗子珍,俗称“白三喇嘛”,他是近代蒙古族哲学史、民俗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两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和讲学。1918年完成20万字《蒙古风俗鉴》的写作。是中国近代蒙古族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著名学者。他的蒙文巨著《蒙古风俗鉴》被称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全面反映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发展,是蒙古学研究的珍贵文献。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罗布桑却丹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他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但因时代所限,在当时蒙古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罗布桑却丹的思想及观点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如此,罗布桑却丹仍不愧为一位19世纪蒙古族著名的学者。《蒙古风俗鉴》原蒙文版于1981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哲学界的重视,并被当时的苏联、美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蒙古等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罗布桑却丹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喇嘛,看守本乡热水汤温泉。他勤学好问,靠自学精通了蒙文,17岁时被破格擢用,任苏木章京,不久又被调至北京雍和宫。由于他潜心学习,攻读各种版本经书,又掌握了汉、满、藏三种语言文字,后在理藩院应试,被授予“四种语言格西”职称(藏语“格西”是喇嘛学位学衔职称之一,又称巴格西,相当于博士、教授的尊称;专门从事佛经语文翻译工作)。1890年,被指派为喀喇沁左旗佐领章京。1894年,他又被指派到哲里木盟各旗普查由喀喇沁左旗迁往他乡的人员及户口。这个工作他整整进行了3年时间。3年间,他深深地体验到蒙古族劳动人民身受层层剥削,过着极度艰难的生活,同时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状况和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其后来撰写《蒙古风俗鉴》这部巨著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罗布桑却丹极力主张普及文化知识,并希望以此来拯救蒙古民族的命运。1898年,罗布桑却丹想到拉萨去学习。但由经费不足,便留在北京雍和宫拜师学习蒙、满、汉、藏4种语言文字。1902年冬,罗布桑却丹参加清朝宫廷翻译考试,曾获"四种语言格西"的称号。同年,罗布桑却丹借驻北京蒙古王公府的机会,递交了一份"广译各种书文,普及蒙地文化"的建议书。并为此东奔西走,花掉了一千多两个人积蓄的银子,但没有取得任何效果。1903年,他听说东北地区发生了日俄战争后,便从北京返回家乡,为蒙古族地区和喇嘛寺庙等不遭受战火的洗劫而四处奔波。1906年,罗布桑却丹应学部邀请,任北京"满蒙高等学堂"的蒙文教师。1907年11月,罗布桑却丹又应邀东渡日本。执教于东京"外国语学堂"(今东京外国语大学)。深得日本佛教界的器重。但他怀念祖国和家乡,任教7年后,于民国3年(1914年),毅然带着家眷离开日本回到祖国。回国后,罗布桑却丹仍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便发愤著书,用将近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反映蒙古族习俗、佛教、医药等长达几十万字的哲学著作——《蒙古风俗鉴》。他在日本生活、工作的4年间,接受了西方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原先利用普及文化来拯救民族命运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了。罗布桑却丹在北京继续任教。又一次呈文,重申自己的主张。可是他的建议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在封建保守的国度里,他的主张虽然找不到知音,甚至几遭劫难,但他始终矢志不移。到了公元1914年,他调到奉天南满铁路办事处后,又找到奉天巡捕张元和哲盟各旗的头面人物,建议改良草场,改进畜牧方法,提高民族经济。这项建议一开始得到了有关各方面的大力赞同,但后来,由于罗布桑却丹本人受到嫌疑,建议随之中止。
罗布桑却丹一生坎坎坷坷。但他利用4年时间编纂而成的《蒙古风俗鉴》却为人们留下了永恒的纪念。《蒙古风俗鉴》,成书于公元1918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蒙文著作。《蒙古风俗鉴》共10册,凡60章,计约20余万字。其内容包罗极广,从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以及风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无不分门别类,一一加以详述。这部书对于了解和研究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发展变化状况是十分难得的,也是现今民俗学、蒙古学研究不可多得的著作。 (老米 2016.7.21 民俗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