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非遗所思】农具:一项生产民俗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文/学生王先)2015年6月17日(周三)晚上19:30~22:30,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成员小组在非遗办公室成功举办第十三期读书沙龙。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晋海学的《批判与构建:论李悦农具系列小说的文化思考》是第十三期同学们所读的文章。晋海学博士这篇文章借李悦的农具系列小说分析了农具所承载的“乡情”,并将中国的传统文明与工业文明作对比,呼吁重建中华文明(李悦的农具系列小说是以农具为核心的一系列短片小说)。孟老师借这篇文章从时间、空间上向非遗的学生们介绍了农具及其作用。由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自农村,所以在现场同学们对农具展开了积极地互动。
“农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农村里的孩子们,农具是农业生产工具,主要由木头和铁器构成……”孟老师开门见山,“据考古发现农具最早是以石器的形式出现,但据推测在石器之前应该已经出现了木具,这一时期的农具可能是一物多用,毕竟石器时期人们对事物的利用还不是很宽泛。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期间农业出现,传说农业是神农氏发明创造的,有人说神农氏一个人,有人则认为神农氏是一个部落。但大家要知道,农业的出现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发明,只是不明真相的人们,喜欢将某一件事集中到一人身上,并不断将其美化(恶化),形成一个完美的(极其丑恶)人……随着青铜器的出现,农具开始用青铜铸造,但由于青铜较为昂贵,成本高,使得大部分农具乃是以石器为主,直到两周时期,铁器的出现使得农具产生了质的飞跃,农业生产力也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到今天农具随着机器化的发展也开始向机械化转变,即使这样,其基本原理仍是来源于传统农具……”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但全场的学生依然目不转睛的看着孟老师,并时不时地做着笔记。
“地域不同,生产不同,农具也会有差异,以我们沛县为例……”苏北沛县,地处平原,一年两熟,秋冬两季种植小麦,春夏季种植水稻。“你们能分得清麦苗和韭菜的区别吗?”孟老师开玩笑地问道。“我们那边都没有小麦,不认识啊!”来自城市的江西同学辛坤龙很是惊讶。当然也有许多同学说,“我们都是农村的,当然分得清了,虽然南方小麦少,但并不代表没有哦”,孟老师的老乡包雅璐同学略为委屈地说,“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好不好,怎么可能分不清!”孟老师兴致勃勃地听着同学们的各种回答。“那好吧,就拿小麦和水稻来说,小麦和水稻成熟后,需要用镰刀将其割下,我们那边的镰刀类似于党旗中的镰刀,只不过其刀把比它长许多,这与你们南方的镰刀有所不同。”孟老师现场比划着镰刀的形状。“对,我们南方的镰刀刀把虽比刀长却没有你们‘夸张’,而且我们那边的镰刀的刀头部分是比较小巧,而且像月初时那样弯,这或许与我们性格相关吧。”“嗯嗯,这也正是我想说的,南北方农具的不同,不仅体现了农业生产在地里环境上的差异,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南北农具的不同不仅体现在镰刀上,还有磨小麦的石磨及木斗等。“北方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农具多制成符合草原、符合畜牧业生产的形式,比如套马杆等。”
“农具对农民而言,处于什么位置呢?”孟老师问。“很重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的,农具对于农民而言就相当于他们的‘生命’,没了农具,会让他们感觉什么都没有了,而且他们是很爱护农具的,一套农具他们可能要用一辈子,一个家庭的新生,首先就要拥有一套新的农具……”对此孟老师举了大量的例子,农民没有农具就等于没有了安全感。农具不仅仅指镰刀等死物,还有牛、驴等牲畜。
“现代农具机械化,这对传统农业打击颇大。‘犁田机’、‘插秧机’、‘收割机’、‘飞机喷雾器’等现代化农具使得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农业人口出现大量剩余,原本的农民会将各种秸秆回收利用,但现代生化物品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剩余劳动力的进城务工,导致秸秆无从处理,只能就地焚烧,从而在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会出现秸秆式‘雾霾’。而剩余劳动力的进城,促使容量有限的城市迅速发展,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而逢年过节的暂时性‘空城’,突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因而习大大提出的‘留得住乡愁’恰恰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总之生产辅助工具的变化,在提升劳动效率的同时,也使‘三农’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22:30。孟老师与同学们所聊甚欢。以农具为主,最后20分钟还聊到了当代中国的影视与小说,并将其与美国影视作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