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目前学术界有三个动向让我深感戚戚然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目前学术界有三个动向让我深感戚戚然

目前学术界有三个动向让我深感戚戚然



  我上网多是为了查阅资料,查看所关注学科走到了哪里,在向哪个方向走。不自然发现有三个动向,让我深感戚戚然。

  一是一些学术名家,甚至是影响中国社会最著名的50名学者之列,所谈言论,无不显示出其对中华民族最精髓东西的一知半解、隔靴搔痒,甚至是茫无所知,而对西方的东西似乎是举手拈来,驾轻就熟。这本来无可非议,术有专攻,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但其要害处是所倾心谈论的却是关乎中华民族最精髓的历史文化与文化历史的话题。特别是对考古知识的引用,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反却美名曰“引用他人的考古研究成果”。但是细查我国学者对于考古的认知,特别是史前彩陶的考古认知,完全是被苏俄“生活说”、“实用说”、“工具说”等美学理论做脑残的结论。中国古人的美学理论远远超出生活、实用、工具的认知理念,是建立在对天地人亘古恒久关系把握的知识平台和学术架构来产生的美学理论。对此理论,苏俄及西方学者没有这个强大的知识平台、知识含量、学术能力进行拿捏和把握。同样,来自苏俄及西方理论平台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也没有这个学术能力来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进行拿捏和把握。中国十几亿人,能够进入如此影响社会的名流前列,实属不易。然真让我深感戚戚然。

  二是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依据这几十年来出现的社会问题、国人品质道德问题,就大贬特贬狂贬中国文明、中华民族,极尽贬损之能事。其实,中国人在清早期之前并不是这样的,甚至在“阶级斗争”运动兴起之前也不是这样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执政之前并不一样。之前,我们有非常成熟完备也极为有效的村落、家族、宗族自治管理法则。这种对家族、宗族、村落、社会的自治管理,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因为它还有余力确保中国在那个极其动乱年代的正常运转。而近二三十年,随着钱与权毫无廉耻地耀武扬威,传统社会那些极其有效的村落、家族、宗族自治管理法则被彻底摧毁殆尽了。从此,这个社会进入到一个极其险恶的时代,各种丧心病狂的自戕与他戕层出不穷。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却在随时随地发生着。这,让某些所谓学者认识到中国人、中国社会的面目可憎,因此极尽贬损之能事。但也不能排除某些学者心怀鬼胎、别有用意。说白了就是要严防某些学者借言论自由企图煽动颠覆我们的现有政府。这个是绝对不能答应的。我们现在的社会、政府是有问题,但问题归问题,我们必须要维护现有政权。这是丝毫不能含糊的原则。中国人民再也经不起“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乱煎熬。现在国家刚刚起步走向伟大中华民族复兴回归路,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共度时艰,别无选择。

  三是一切都追求现代性,非现代性的都给予排斥或贬斥。现代性的对立面是传统性。现代性并非全是正确的,良好的。传统性也并非全是错误的,拙劣的。没有良好传统性贯彻的现代性永远如无头苍蝇般找不到回归路。传统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的黄河长江,是我们的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是我们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的载体。从这个意义来说,保持传统性,现代性才有所依托。对传统的抛弃就是对天地君亲师道统的抛弃,也就是对五千年中华文明文化道统的抛弃。对此要一针见血明之。举凡西方一切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都对传统性与现代性处理得非常好,也保持得非常好。现代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性是无法割裂的血脉,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然而在当前我国部分学者中却一味追求现代性,而排斥或贬斥传统性。这是一种幼稚病。

  其实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社会、中国民众的变化。满清后期,中国一直处在强盗、土匪的践踏蹂躏之中,俄国、八国联军、日本鬼子等等接连不断对中国进行战争与赔款,使得中国陷入极其艰难困顿之窘境。但是中国社会并没有乱,各村落、各家族宗族并没有乱,他们替国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借用苏俄的一套,特别是持续三四十年的阶级斗争,把维持中国社会安全祥和的村落自治、家族宗族自治法则彻底砸烂打碎了,再加上近二三十年钱权崇拜这一推土机对这些碎片的彻底掩埋,这样中国人、中国社会不出现各种各样精神分裂症是绝对不可能的。还由于这个社会受洗脑教育长达六七十年,使得国民(包括高中低各级领导者管理者)不能客观公正长远看待事物事理,而是偏执、偏激、简单、肤浅、急功近利,与正常发达国家国民相比,几乎处于脑残或半脑残、弱智或半弱智状态。这是悲哀,这是颓废,这是自毁。在这百多年时间内,中国人、中国社会实际处在“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的阶段。但是这与悠久五千年文明史相比,毕竟是短暂一瞬,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更是屡受外国列强百般侵略抢掠、导致民不聊生、贫困交加、羸弱多疾屈辱历史的阵痛、焦灼与挣扎。久而久之,就会让“秀才”们彻底丧失自信力,甚至也沦落为“兵”的。因此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乎,全盘接受苏俄文化、西方文化,中华大地一下子变了颜色,饮食习惯西式化了,所穿服装西式化了,所建住房西式化了,现在年轻一代的心灵也快都西式化了。然而当全民心灵发生裂变、质变之际,人的精神最容易出现狂燥症、分裂症、变革症。那么,首当其冲就是全民的道德问题、伦理问题需要重新审问和清算。不然,我们就永远找不到回归路。因为道德问题、伦理问题是社会的规范,一旦失范,社会必然大乱,贪官污吏、嫖娼卖淫现象必然猖獗,一切国家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等安全都将丧失保障,社会的一切运作都将转入黑恶社会的运作模式来推动前行。这是十分可怕的。我想国人对此并不陌生。我想这才是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之真正意图。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不绝传承至少五千年,充分说明其文化、文明的合理性。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远不止四书五经,更重要的还有中国人的天文、气象、宇宙理论,命理学、养生学,它们广泛融入道教典籍中、汉化佛教经典中、中医理论中、民间宗教中、天文历法中、命理养生中以及羌藏苗彝种种众多民族历史文化中等等,共同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文化文明之高峰。可以说,不懂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气象、宇宙理论、命理学、养生学,就不可能懂得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思维”。而中国人的天文、历法、气象、宇宙理论,命理学、养生学等,至今是人类文化文明之高峰,至今还没有其它任何一种文化文明能够充分承载它、认识它、感知它、解读它。正因如此,才极尽诋毁贬损之能事。我想,我们的好些学者也是如此。

  这就是当前中国人、中国文化文明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相信这是中国人的宿命。这一宿命该到终结的时候了。

  国民包括部分各级领导、管理者出现如上三个动向并不奇怪,然而作为学者学术研究,出现如上三个动向,需要纠正。第一个动向,反映了部分著名学者对中华文化文明缺乏综合全面研读的漠视、麻痹以至弱智。第二个动向是历史虚无主义之表现,其实也是弱智之表现。第三个动向,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很不成熟。但是作为引领或影响国民正确正常发展前行的学者来说,就极不应该。学者是维护民族、国家文化文明传统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防线不能昏聩,不能堕落,不能脑残,不能弱智,不能成为豆腐渣工程。这三个动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相径庭,必须高度警惕。


  2014-9-6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5-3-17 08:4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先生忧国忧民之情怀令人感佩。
古人言,为学者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天下开太平。虽不能至,亦见贤思齐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对“学术名家”一段内容再做以补充:
特别是对考古知识的引用,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反却美名曰“引用他人的考古研究成果”。但是细查我国学者对于考古的认知,特别是史前彩陶的考古认知,完全是被苏俄“生活说”、“实用说”、“工具说”等美学理论做脑残的结论。中国古人的美学理论远远超出生活、实用、工具的认知理念,是建立在对天地人亘古恒久关系把握的知识平台和学术架构来产生的美学理论。对此理论,苏俄及西方学者没有这个知识平台、没有这个学术能力进行拿捏和把握。同样,来自苏俄及西方理论平台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也没有这个能力来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进行拿捏和把握。

此段内容补充在“话题”二字之后。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英古阿格先生鼓励!让我们共勉!

TOP

这个帖子需要好好赞一下。
这里张先生关注的很多问题都是大问题。并且看得很深。
重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个想一下都觉得激昂的大题目,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笑话一样的题目。

[ 本帖最后由 刘晓峰 于 2015-9-8 15:25 编辑 ]

TOP

天下滔滔,不可以庄语。
张先生的帖子,让我看到了微茫的亮色。

TOP

看此帖,不由得提醒自己要“端坐”才恭敬
学生可能所处平台不够高,因而体会进入50名之列的学术名家机会不多
但即便某些专业领域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类名家,似乎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由于自己更是半桶水都不够
所以
不得不继续跟着学
同时又学得半信半疑

因为学得不笃定
学术自信很弱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TOP

回复 5# 的帖子

这几日在旅途中,刚回到家,谢谢刘先生鼓励! 我对此问题已经思考多年,也开始着手试图有所探索。如果刘先生参加昆明年会,再细谈,当面请教。

TOP

回复 7# 的帖子

谢谢光临!蓬荜生辉!
学问是个冷苦活,甘苦寸心知。强大的阅读量、厚实的知识储备永远是做学问的前提基础,而且这是无止境的。“半桶水”是相对的,也是一种常态。满桶水几乎是不可能的,唯其不满,才有空间震荡,才有声音发出。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4-11-18 22:10 编辑 ]

TOP

中国梦的解读是亮点。

近三千字的文章包含了那么多重大的研究课题,张老师文章所体现的学术视野在当下大陆学者中可谓不多见。
博文的知识产权要好好维护!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谢谢!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TOP

可惜

在昆明怎么没有好好和润平兄好好切磋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才看到。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谢谢吕先生!

TOP

今是2015年第一天,希望该帖在本年受到关注。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5-2-17 15:3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