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介绍及招生宣传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介绍及招生宣传

民俗学学科点人才培养及科研成果概述

一、学科概况与沿革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早在大夏大学期间,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谢六逸先生,除致力于神话学研究,还组织吴泽霖教授等开展西南苗族的民俗调查研究活动,其成就载入了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史册。20世纪50年代,我校罗永麟教授和北师大,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一起率先开设中国民间文学课程,成为中国民间文学教学的开创单位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民俗学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生百余人,博士生30余人,一批出自我校的民俗学研究者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舞台上,成为许多著名高校的民俗学学科负责人。从上个世纪开始,华东师大开始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学教学团队。2009年,成立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2012年,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更名为民俗学研究所。

       近年来由田兆元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不断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单体民俗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实力雄厚,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拥有民俗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向国内外接收访问学者,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研究所承担一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担任诸多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与海内外高校民俗学院系建立广泛联系,学术交流频繁。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是中国民俗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学术机构。竭诚欢迎国内外学子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欢迎国内外学者前来我所访问交流。研究所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民俗文化知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咨询与服务。


二、学科机构与人员
(一)组织机构
为整合学科资源,华东师范大学于2009年成立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2012年,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更名为民俗学研究所,隶属于社会发展学院,田兆元教授为首任所长,现任所长为王晓葵教授,副所长为范长风副教授。研究所下设“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办)、“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合办)两个研究机构。同时与莘庄文化馆、浦东教育学院、长宁民俗文化中心、颛桥文化馆、宝山文化局、紫竹科技园、镇江市旅游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教学实践基地。

(二)教职员工
民俗学研究所现有教师11人,其中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人;且80%的老师具有国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师资力量位居全国民俗学学科前列。本校教师名单如下:

姓名            职称及资质        主要行政职务或社会职务                 研究方向
田兆元        教授、博导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经济民俗学
陈勤建        教授、博导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文艺民俗学
王晓葵        教授、博导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     日本民俗学
仲富兰        教授、博导        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民俗传播学
安    俭        教授、博导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民族民俗学
敖    其        教授、博导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蒙古民俗学
徐赣丽        副教授、硕导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旅游民俗学
范长风        副教授、硕导     国际影视人类学学会会员                生态民俗学
唐忠毛        副教授、硕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                    宗教民俗学
王均霞        讲师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女性民俗学
王立阳        讲师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城市民俗学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一)专业概况
民俗学以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华东师大开始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学教学团队,至今共招收民俗学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生100余人,博士生30余人。大部分毕业生成为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人才,另有部分学生进入文化教育部门,运用民俗知识参与社会服务。

(二)专业特色
1、专业目标  
主要研究活态的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中的表现形态与意义,研究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与保护,以及民俗资源的应用等问题。培养文化研究及创业产业人才。

2、培养方式
学术创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通过研讨课程与田野作业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学术舞台;同时以民俗类学生社团及“大夏杯”、“挑战杯”等创新大赛为依托,达到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

3、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3年。
博士研究生:4年。   

4、主要课程及教材
课程设置:社会学原理及方法,社会研究前沿,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史,中国民俗典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应用民俗学,生态民俗学,城市民俗学,欧美及日本民俗学,专业外语等。
教材编纂: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田兆元、敖其:《民间文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晓葵:《民俗学与现代社会》,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5、教学平台
网络平台: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网站 http://suntree.haotui.com
讲座平台:海上风民俗学讲堂
论坛平台:海上风都市民俗学青年论坛
暑校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暑期学校
博物平台:海上风民俗文物陈列室
社团平台:海上风民俗学社
辑刊平台:《民族民间文化论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已出版4辑)
微博平台:华东师大民俗学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华东师大民俗学公众微信ecnufolkloere



(三)教学改革
民俗学借助学术研究团队的更新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把实践创新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依托一支规模大,水平高的专职师资队伍和学术资源,带领学生田野调查,出版研究辑刊,主办民俗学网络论坛,参加学术会议,与国内外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学术战略,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同时保证大部分研究生具有海外访学的机会。具体如下:

1、2012年12月12日,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主讲“柳毅传奇——从《柳毅传》到柳毅信仰”。
3、2012年1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主讲“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4、2013年  3月5日,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教授主讲“日本京都学派的中国学研究”。
5、2013年4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徐赣丽副教授主讲“遗产化与资源化:民间文化的发展趋势”。
6、2013年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范长风副教授主讲“青藏边缘上的汉藏社会与军事地理”。
7、2013年5月20日,日本学者松冈环女士主讲“从南京大屠杀的加害和被害调查透视现在的日本社会”。
8、2013年5月30日,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9、2013年  6月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副教授主讲“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生态民族志”。
10、2013年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主讲“中国神话史书写的维度与形式”。
11、2013年6月27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游自荧博士主讲“‘灾难叙事’与社区重建”。
12、2013年9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教授主讲“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研究”。
13、2013年9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主讲“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个案调查与理论反思”。
14、2013年10月17日,日本西南学院大学王孝廉教授主讲“从神话到诗——中国神话意象的演变”。
15、2013年10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朱宇晶博士主讲“晚清到民国时期温州地方的基督教研究”。
16、2013年12月12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教授主讲“节日研究与国家战略”。
17、2013年12月13日,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主讲“礼俗互动中的乡土社会”。
18、2014年1月7日,山西大学卫才华副教授主讲“新时期山西民俗研究项目与田野研究方法”。
19、2014年3月6日,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主讲“地方性差异与乡土文化——中国人的文化地理认知”。
20、2014年3月13日,《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秦维宪教授主讲“体育民俗—斗蟋蟀的绝技与文化解读”。
21、2014年3月27日,日本京都大学周先民教授主讲“狩野直喜与京都学派----中国知识生产的东方谱系”。
22、2014年5月13日-15日,台湾大学洪淑苓教授主讲
(1)“关公传说与民间信仰研究三题”,
(2)“从民族学民俗学到社会学——大夏大学校友陈国钧教授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23、2014年5月29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松尾恒一教授主讲
(1)“琉球群岛、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交流与民俗文化的形成”,
(2)“日本民俗学:民俗的发现和変容,文化财、文化遗产的诞生”。
24、2014年6月5日,美国俄勒冈大学莎伦•谢尔曼教授主讲“电影、田野与作为表演的民俗学”。


四、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仲富兰,首届上海都市文化论坛,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2月。
全体师生,三民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海三民文化村,2011年6月。
王均霞,城市化与城市生活国际学术会议,上海,2011年10月。
田兆元,中国神话研究的当代走向,武汉,2011年11月。
田兆元、王均霞、苏长鸿,中国民俗学2012学术会,赤峰,2012年8月。
全体师生,第二届城市社会论坛:文化遗产研讨会,上海,2012年9月。
范长风、王立阳,中国民族学人类学2012年会,兰州,2012年10月。
王晓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建设研讨会,广州,2012年12月。
徐赣丽、程鹏、苏长鸿,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会,西安,2013年11月。
刘  慧,海峡两岸民间文艺展演座谈会,台北,2013年12月。
田兆元,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奉化,2014年4月。
田兆元,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武汉,2014年6月。

(二)国际学术交流
1、学术访问
田兆元、田甜,美国民俗学会2012学术年会,新奥尔良,2012年11月。
王晓葵,日本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神奈川,2013年12月。

2、学术讲座
2014年6月5日,美国俄勒冈大学莎伦•谢尔曼教授来校讲座。
2014年5月29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松尾恒一教授来校讲座。
2014年3月27日,日本京都大学周先民教授来校讲座。
2013年10月17日,日本西南学院大学王孝廉教授来校讲座。
2013年6月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副教授来校讲座。
2013年5月20日,日本学者松冈环女士来校讲座。
2013年3月5日,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教授来校讲座。
2011年5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哈森、苏独玉教授来校讲习一周。

3、研究生外派访学
高海陇,2010级博士,日本西南大学
丁  玲,2008级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朱  雷,2008级硕士,台湾师范大学
郭添泉,2009级硕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张一洁,2011级硕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刘  慧,2012级硕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张  伊,2012级硕士,台湾东华大学
吴雯婷,2013级硕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4、接受外来留学生
庄旭芹,台湾,2012级交换生
吴玉凤,泰国,2011级硕士留学生
张秋贤,越南,2011级博士留学生
中村贵,日本,2009级博士留学生

五、科研立项与学术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并担任诸多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与海内外高校民俗学院系建立广泛联系,学术交流频繁。自2009年研究所成立以来,发表在SSCI及各类期刊上的文章共80余篇,发表的著作共20余部。

(一)科研立项
1、田兆元
(1)主持:东海海岛民间信仰谱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4年。
(2)主持:中国神话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9年。
(3)主持:中国节日志——龙华庙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中心项目,2012年。
(3)主持:上海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3年。
2、王晓葵
(1)主持: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4年。
(2)主持: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3年。
3、仲富兰
主持: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和文化跨越问题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课题,2006年。
4、安俭
主持: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跨国民族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0年。
5、范长风
(1)主持:甘肃青海藏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人类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2011年。
(2)主持:三江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人类学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0年。
6、徐赣丽
主持: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2年。
7、唐忠毛
主持:佛教中国化的民间与民俗向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3年。
8、王均霞
主持:女性民俗学的“情境化”研究实践——以鲁东南地区乡村女性交往习俗为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3年。

(二)著作发表
田兆元 编:华东少数民族文献,学苑出版社,2011。
田兆元 编:妈祖文献,学苑出版社,2011。
田兆元 编:华东民俗文献,学苑出版社,2011。
田兆元 编:民族民间文化论坛集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田兆元、范长风 编:中国传奇,古吴轩出版社,2009。
李向平、文军、田兆元 编:中国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仲富兰 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文汇出版社,2009。
仲富兰 著:上海街头弄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仲富兰 著:老镜头:中国百风物与民俗过眼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仲富兰 著:中国百风物与民俗过眼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仲富兰 著:我们的国家:风俗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仲富兰 编:上海百科全书,上海科技出版社,2011。
仲富兰 编:上海民俗文化——网络课程,上海影像教育出版社,2011。
王晓葵 著:民俗学与现代社会,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王晓葵、何彬 译: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学苑出版社,2010。
王晓葵、王京、何彬 译: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学苑出版社,2010。
安  俭 著: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
徐赣丽 著:民俗旅游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
范长风 著:甘南高原上的族群合作,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范长风 译:社会变革与稳定,中国社科文献出版,2007。
唐忠毛 著: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唐忠毛 著: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唐忠毛 编: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经卷遗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三)指导研究生科研获奖
陈  莹,华东师范大学2006级本科生,《上海地区曹王信仰研究》,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吴丽丽,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上海地区传统妈祖信仰研究》,第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钱婷婷,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神界亲缘关系的建构与地域联结——以象山如意娘娘信仰为例》,第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程  洁,华东师范大学 2007级博士 ,《上海竹枝词中的知识者意识形态探究》,第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刘  捷,华东师范大学2008级硕士,《<五臧山经>神灵体系的构成与信仰记忆的博弈》,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周  蓓,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生,《甘南州神山圣水制度的实地调查研究》,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苏长鸿,华东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端公的时空身份及其现代性转换》,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余红艳,华东师范大学2011级博士,“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第八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苏长鸿、程鹏、沙金、亓明曼、刘慧、张伊,《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调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大夏杯三等奖。
高海陇,华东师范大学2010级博士,《“三位一体”的火神神话——论生活世界中的神话记忆模式》,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程  鹏,华东师范大学2012级博士,《莱芜南部安期生信仰变迁研究》,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评审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民俗学学科点科研及参与社会实践报道

一、科研活动承办
(一)俗文学与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
“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
     由中国俗文学学会、华东师大中文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讨会”于2010年7月20日—2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员有来自中国内地各大高校的师生,还有来自台湾、日本、瑞士等地的专家、学者等,与会成员近130人。
  本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会议的议题共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民俗文化研究”、“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俗文学学科专题研究”、“民间文学学科专题研究”、“俗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会议设置学者讨论组专场、影视专场和学生讨论组专场,与会代表就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上的交流。会议的正式筹备工作从今年的四月份开始,到五月底,共收到会议论文60余篇,有奖征文40余篇。提交会议论文的不仅有全国各大高校的教授、学者,还有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同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者的积极参与。本届会议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桂妹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的学术报告中拉开序幕,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钟宗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丽琴等为本次论坛做主题发言,其余教授、学者也相继为大会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论坛会议在高水平的论坛专家学术报告专场之外,设置了与议题直接相关的民俗与影视表达专场,这是本届论坛会议的一大亮点。视觉表达成为文字表达之外的重要一翼,在俗文学和民间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届会议增加的影视表达专场为未来的民俗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视角。会议设置的学生讨论组专场中,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齐聚学术的殿堂,对俗文学和民间文化的诸多问题做积极地发言和交流,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教授将对青年学生的主题讨论做评议,这将对青年学生的学术进步和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大师、学者和青年学生一起讨论学术,一起关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和前景,这不仅是学术史上的盛事,而且是关系到未来社会、民族文化发展兴盛与否的大事。本届会议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召开的,这也是本届论坛会议具备的特色和亮点之处。
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会议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届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也是一届培养文化青年创造性精神的大会,更是一届对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大会。本届会议阵容强大、参与面广泛,涉及的议题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当代意义。会议的成果将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文化的价值和原则增强俗文学和民间文化的社会责任,这将是民俗学在促进社会责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化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本届“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所体现出来的青年学者的创造性精神体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不断繁荣与发展,预示着未来俗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的广阔前景。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0年7月21日

(二)第二届城市社会论坛
我校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第二届城市社会论坛
由我校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主办、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城市社会论坛于9月13日至15日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产业”,来自文化部与国内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界人士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易宇,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童世骏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是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前沿窗口,其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建设都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搭建华东师大相关学科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平台,共同促进文化产业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下城市文化建设中必须协调好的三件大事。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社副社长、《故事会》主编何承伟、吉首大学副校长张建永,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春明,中山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学院教授周大鸣,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陈圣来等国内知名学者,围绕“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产业”这一议题做了精彩深刻的主题发言,从各个侧面深入分析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
大会闭幕式由我校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在闭幕式上做了题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修复”的会议总结,周汉民院长做了闭幕式致辞。
15日,与会代表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进行参观考察,实地了解上海以世博为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特征和发展前景。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创意文化产业界人士共18人分四个讨论小组,围绕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产业开发、都市特定群体及其生活文化以及上海市(民俗)文化观念的解析等议题展开讨论,我校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等主持讨论会。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2年9月18日
(三)上海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论坛

上海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由上海市社科联、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研讨会”于9月21日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余名专家学者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论意义与战略、发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时代要求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会议同时邀请了学术媒体、非遗传承人、高校学生及企业代表,形式丰富,内容充盈。

开幕式由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主持,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丁金宏院长致欢迎辞。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作了题为《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实践与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发言指出了上海非遗保护一线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并希望各位专家加入到“非遗生产性指导意见”和“地方非遗条例”的制定中来,科学有效地推荐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 杨庆红
会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春明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副主任胡惠林教授、上海社科院蔡丰明研究员分别从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定义、内涵、认识误区以及发展困境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发言指出,在非遗保护中,应当强调其保护方式,关注生产的过程,关注体验其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同时,上海非遗传承人、著名海派剪纸艺人李守白分享了他如何将中国传统剪纸与重彩相结合表达上海风情的艺术道路。

上海市非遗中心主任 高春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徐华龙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徐赣丽教授分别从具体的生产性保护案例出发,立足当代视野,就生产性保护、传承中的学理问题做了深入具体的剖析;田兆元教授就经济民俗学的概念做出了自己的畅想和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 田兆元
会议最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做了题为《非遗保护的定位分层、核心传承和创意重构》的主题发言,建设性地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智慧性的产业保护”的理念,引发思考。另外,山西大学卫才华、商丘师院王小块、四川美院严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苏长鸿等年轻学人也分别作了发言。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2013年9月29日
二、研究生科研及实践
(一)科研能力培养

1、第八届民间文化青论坛

“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文化论坛”7月20日—22日在闵行校区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俗文学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团委、教务处、社科处、研究生院和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协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承办。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21日上午,中国俗文学学会秘书长陈泳超,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主任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校中文系副主任徐默凡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丽丽、钱婷婷两位同学获得本届论坛论坛征文奖,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程洁同学获得特别评审奖。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于2002年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民间文化青年学者共同建立。这是上海首次举办的高学术水平的民俗与民间文化学术盛会。
文章来源: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  2010年7月26日



2、研究生学术论坛

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我校举行

8月26日至27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近20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与各位专家学者一道,就都市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化与民俗文化发展等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成果丰硕。

“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我校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民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程鹏主持,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我校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开幕式后,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我校教授仲富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蔡丰明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分别就“文化积淀与上海近世都市民俗嬗变”、“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及“想象都市的路径:传说的都市化与都市的传说化”等问题做了主题发言。 学术研讨期间,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长江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40余人参加了研讨;内容涉及“都市民间文学”、“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化与民间信仰”、“古代都市民俗典籍研究”等话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耿敬、陈志勤,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毕旭玲,山西大学侯淑慧、华东师范大学王均霞、王立阳等老师为各小组讨论主持或评议。
闭幕式上,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民俗学界学术泰斗乌丙安先生被聘为我校民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乌先生已过80岁高龄、身体健朗,长期活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俗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仪式过后,先生就“当代都市民俗学的文化生态视野”为本次论坛做总结发言,并表示此次受聘将脚踏实地做实事促进我校民俗学学科的发展。闭幕式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沙金博士主持。

民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乌丙安先生作总结发言
据悉,我校民俗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民俗学高层次人才而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开拓新的学术领域,此次活动旨在增强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学术素质和社会责任,开拓学术视野,培养现代民俗学的思考方式,搭建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共同体。论坛结束后,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继续为各位青年学子及教师提供培训学习,来自日本民俗学界的小熊诚、松尾恒一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王晓葵、吴金海等专家教授为学员带来了丰富的课程及学术沙龙,期望借此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民俗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日本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并借此对中国民俗学的本质和特征以及民俗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位置、特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除了理论课程外,本次论坛及暑期班也安排了田野实践,以提升研究生的独立调研水平,为中国民俗学的研究与发展进一步积蓄力量。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4年9月4日



3、研究生暑期学校
日本民俗学暑期学校在我校举行
8月2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主办的“现代日本民俗学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了开校仪式,暑校校长王晓葵教授简单介绍了举办此次暑期学校的目的和意义,希望能借它山之石以攻玉,通过学习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让中国民俗学界的学子在理论方法上能够有所提升。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致辞,他介绍了他与日本民俗学界的渊源。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做了题为《中国民俗学的百年走向与前景》的主题讲演,回顾了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指出民俗学的研究视野应该更加开阔,应注意服务于社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来自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小熊诚教授、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的松尾恒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王晓葵教授、吴金海副教授,分别给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的研究生们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理论方法方面的介绍,如关于日本民俗学的历史沿革、现代日本民俗学的发展、日本民俗文化的展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变迁、日本社会学的方法等内容,也有关于日本冲绳、琉球等地民俗的具体研究,让大家可以通过简单的案例了解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  

8月30日,大家在王均霞、王立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对龙华寺和召稼楼进行了简单的田野调查。龙华寺是沪上千年名刹,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师生组成的《中国节日志•龙华寺庙会》课题组,曾经对龙华寺做过长期的调查。召稼楼是闵行区新开发的古镇,还保留有许多上海的古老习俗。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参与观察和简单的访谈,对龙华寺的信仰状况和召稼楼的民俗旅游开发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而日本民俗学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真细致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8月31日,暑期学校举行了隆重的结业仪式,两位日本学者分别介绍了日本神奈川大学和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的招生情况,对同学们去日本进修表示欢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介绍了本所的情况。接着,外地同学谈了参加此次暑期学校的感受,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最后、田所长和王晓葵教授为参加暑期学校学习的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为期一周的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3年9月4日
注:本所已获得2014年度第二届都市民俗学论坛、美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主办权,并将努力长期举办下去。

(二)应用实践——校园民俗文化建设
1、文化遗产日端午游园会

民俗学研究所举办2013年校园端午游园会

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根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今年6月8日,是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同时又临近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当日,在闵行校区樱桃河畔,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社共同承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俗体验游园会活动。

这支大学生端午民俗行街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游龙穿腾、盘龙啸天”等赏心悦目的高难度动作。
活动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70余名同学组成的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高举着幡旗,身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荡着五彩的湖船行走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吸引了不少师生。经过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老师的精心培训,这支大学生端午民俗行街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游龙穿腾、盘龙啸天”等赏心悦目的高难度动作。
《端午情》主题再现了屈原、艾草、粽子、五毒等经典端午元素。神情儒雅、气宇凛然的“屈原”左手持着“雄黄酒”,右手拿着画笔,通过队五毒旗子队进行“驱五毒”示范,演示了传统端午“驱五毒”习俗。身着彩衣的仙女们也早已准备好了艾草,一边做示范一边跟观众讲解端午用艾草水洗手的由来。《水漫金山》则通过“毒蛇”与雄黄的结合,巧妙的引出了白娘子、许仙、法海、小青等经典人物形象,经典又不失现代趣味性的舞台剧赢来了观众们的阵阵欢呼。与游园会一并举行的还有端午主题体验游戏,如打蛇阵、赛旱龙舟等。
在演出活动中,还特意邀请了上海民间手工艺人现场教授香囊制作技艺,并讲授“端午熏中药、挂香袋”习俗的传承,香囊的历史、研发过程以及它的医疗价值等。“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走进校园,使得青年学子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魅力,”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说,“不仅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修养,更是今年文化遗产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传承理念的实践。”
端午节也已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校园内举行端午游园会也是响应国家节假日调整方案,积极引导同学们体会国家节假日调整的意义,了解传统端午习俗,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学生通过此次端午佳节传统风俗体验活动,能够亲手制作香囊送给好朋友或者自己收藏,很有意义!”现场参与表演的同学兴奋地谈到。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3年6月9日
2014年端午民俗展演暨文化遗产日校园传承活动举行

5月27日中午,在传统农历佳节端午以及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遗产日校园传承活动在闵行校区举行。本届端午活动主题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关,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启发下,民俗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发挥专业特长,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准备了端午特色美食原材料,供师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端午节传统美食。
活动现场,师生们除了能品尝到粽子、艾馍馍、茶蛋、红心咸鸭蛋等传统端午食物外,还能见到旧时端午的应节糕点,如寓意"驱邪解毒"的五毒饼。其饼直径两寸半,厚五分,无馅,用糖、素油和面烤成,是一种类似桃酥的点心,饼面以模具印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等"五毒虫"的图案。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社会发展学院联合长宁区文化局主办,校研究生会、社会发展学院团委、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与华东师大海上风民俗学社等单位联合承办。校团委副书记李新城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在开幕式上致辞。



由70多位同学组成的民俗表演队高举幡旗,身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荡着五彩的湖船在校园内展示。他们从法商楼出发,走过图书馆南广场和樱桃河畔,最终来到华闵餐厅前广场围成环形舞台,一路上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观看拍照。
另外,活动现场还组织了特色的民俗互动游戏,同学们通过点雄黄、送艾草、参与民俗知识竞答来体验趣味丰富的端午传统风俗,来自长宁区的5位手工技艺传承人亲临现场教同学们制作香囊和编织五色线腕带。
活动现场,韦明杏同学告诉记者,“这么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而且还能给吃货们一个品尝传统美食的机会,希望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更多、办得更有趣。”另外,活动组织者张利峰同学也表示,“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能将自己的理论所学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并能得到学校与长宁区的大力支持,将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很有成就感。”

  据悉,今年6月14日将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将端午节民俗展演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我校的校园传统,体现了我校学子担当民族传统传承人的使命感和专业精神。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4年6月1日
2、重阳敬老日

社会发展学院举办重阳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

10月12日,在我国农历传统佳节“九月九”重阳节前夕,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在华闵餐厅前的广场上举办了重阳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其中。

同学们分别体验了插茱萸、品菊花茶、吃重阳糕等一系列重阳节传统民俗。与此同时,主办方还组织了重阳知识竞答、重阳诗歌朗诵以及步步登高积木游戏等趣味游戏项目。参与的同学获得了民俗风情明信片,并随即写下对父母、长辈的祝福。

“平时都是父母、奶奶在提醒自己注意身体,虽然自己每天也给他们发消息、打电话,但是把这些想他们的话写在明信片上寄出去,他们收到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参加活动的苏长鸿同学说。

同学们体验品菊花茶、吃重阳糕等重阳节传统民俗

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也来到现场给同学讲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重阳民俗活动的现代意义。他说,重阳节是古人十分重视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大家都要到登高而招,没有山地的平原则选择放风筝,大家用对高的共时性寄托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田兆元认为,我国没有将重阳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所以年轻人对这个节日了解不多,很多习俗也在消失,举办重阳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除了让90后大学生能够更多了解重阳节民俗,更是希望大学生能更多地关心父母,尊重长辈。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3年10月12日
 

3、清明祭祀先贤
清明:追慕先贤  祭祀师祖

4月4日下午,清明节前,我校社会发展学院的师生们来到杏林东路孟宪承铜像前举行“祭祀师祖,追慕先贤”活动。师生们头戴柳枝草环,手持素菊,在先生铜像前围立。在司仪同学的主持下,师生们敬听祭文,共同缅怀我校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
大家还细心地擦拭铜像上的尘埃,依次走上前向先生鞠躬,进献具有浓厚清明习俗的柳枝、素菊。
祭拜活动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聆听了教育科学学院杜成宪教授关于孟宪承先生教育思想的讲座。杜成宪说,孟宪承先生一生终职于教育事业,辗转任教,探索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师大的后辈学子,我们有责任承继先生的遗志,实现先生“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不负先生之厚望。

对于此次活动,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认为,在清明这个特别的节令到来之时,师生举行祭拜仪式,感怀先师孟宪承先生创校之艰难,是将清明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孝道文化’转化为对于大学的开创者、学科开创者的纪念与敬仰,很有意义。
在这次“祭祀师祖,追慕先贤”活动中,师生们还祭拜了中国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铜像(位于法商楼内),遥祭民俗学神话学的开创者谢六逸先生(其墓于贵阳黔灵山上)。


祭拜祖师  学德归厚:校园清明文化断想
(田兆元教授   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了,新一轮扫墓启动了。2013年度,上海清明节扫墓人员共计出动801万,可谓规模盛大,扫墓车辆拥堵有时长达50公里,一时叹为奇观。可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传统正日益回归。
可是在清明扫墓盛况下,也存在节日文化危机问题。一是清明节俗的礼仪粗陋简短,仅仅数分钟,三鞠躬而已,清明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疏淡;二是祭典形式冲突,鲜花祭祀与纸钱焚化产生矛盾,冲突一时难以化解,污染、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三是虽然800万上海人出动扫墓,但是依然有近2000万的上海人或者在上海工作的人在清明文化节俗之外。而上海高校数十万学子,除部分回家扫墓,多数则呆在校园,忧思难有所寄。既不能展其敬宗法祖之情,也无从感受春夏交替、阴阳转换之自然礼仪,清明节的文化功能没有很好实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统节日进校园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而传承创新清明礼仪也为学者与管理者高度关注。
华东师大在传承校园节日文化上做了很多工作。然相对端午节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校园礼仪,清明节的校园活动的可谓有限。清明节作为春天的节日,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开展节日活动是非常适宜的。就祭祀文化来说,我们既有家族的扫墓,也有国家层面的公祭活动,如黄帝、炎帝祭祀,海峡两岸的领导人以及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不同程度参与,以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知。而在中观层面,作为一个学术社区,如高等学校,其清明礼俗也应该有所拓展。
学校应该将学术文化传承与清明的礼俗结合起来。在校园中,我们对于学科的创始祖师,也要开展祭拜礼仪和追思活动,以增强学术认同感,增强学术创新的意识,表达对于前辈辛劳创业的感恩,增强师生情感。
华东师大的一些学科的创始大师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学科之祖,同时也是中国学术界相关学科的创始之祖,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他们都是为科学与人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贤。教育学家孟宪承先生、刘佛年先生,哲学家冯契先生,史学家吴泽先生,文学家王元化先生,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神话学家谢六逸先生,等等,他们是华东师大学科祖师爷,其心血培养出来的一代一代的学人,不仅创造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学术辉煌,他们离开师大,也成为国内外很多高校的学科创始者。清明节对于这些祖师的祭拜礼仪,可以激发校友的校园认同感,甚至带来徒子徒孙的朝圣之旅,提升师大的学术地位与美誉度。
我们很多的学术祖师都有塑像,清明节可以组织师生开展清明校园礼仪活动,制定相关仪程。如雕像除尘、进献清酒素馐、祭文宣读、行礼等。相关学科还可以制定学科守则,诵读于祖师像前,这样形成学科的祭祀传统和行为规范。这也是一种尊师礼仪,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友谊增进。
我们有些学科祖师,他们的墓园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如神话学家谢六逸先生,他是中国神话学和新闻学等多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曾经担任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墓在贵州贵阳的黔灵山,在一条小路边立有“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谢六逸墓”的石碑,而其坟墓则在山上丛林中。前年,学校组织的大夏寻根之旅只看到这块石牌,还没有找到谢六逸先生的墓地。去年我们学校暑期的大夏寻根之旅再次来到黔灵山,访问了许多人,终于找到了谢六逸先生的坟墓。先生静卧在黔灵山的半山腰间,我们感慨万千,感激这位对于大夏大学做出贡献的前辈。
对于上个世纪前期就故去了的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人,我们不应该在清明节有所祭奠吗?如果祖师爷墓地在远方,我们一时没有办法亲临,可以进行网上祭祀,或者代祭等现代的方式,望祭前贤。
说实在,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前辈先师的墓地在哪里,这不全是我们的错。但是我们老师还真要带头,践行传统的清明礼仪。
学术事业需要薪火相传,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奉献精神。祭拜祖师,学德归厚,或许是清明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释。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4年4月4日



三、参与社会服务
(一)研究中心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我校合作成立的“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于12月12日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成立仪式。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教授与我校副校长梅兵共同为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梅兵向李松颁发了我校民俗学兼职教授聘书。仪式由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主持。
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上海海派玉雕学会会长孙敏作为嘉宾代表致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上海宝山区文广局以及我校统战部、社科处、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师生出席并聆听了会议。仪式后,李松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节日研究与国家战略”的学术报告。


李松与梅兵共同为中心成立揭牌
据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是文化部直属正局级单位,主要从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的申报管理,中外演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管理,民间文化资源数字化、节日与国家公共时间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等单位与文化部中心对接,通过项目建设与合同管理的方式开展合作,并经我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共建“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目前,我校已承担文化部项目3项。


(二)社会实践基地
1、莘庄基地

民俗学研究所建立“莘庄钩针编结”文化遗产保护实习基地

在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和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6月11日,双方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开展莘庄钩针编结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来自闵行区文化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对于这种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进行非遗保护的行为表示肯定。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研究生管理工作处副处长施家仓出席了签约仪式。


民俗学研究所建立“莘庄钩针编结”文化遗产保护实习基地

莘庄钩针编结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我校民俗学研究生参与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并承担的“莘庄钩针LOGO征集大赛”评比活动。评比活动获得全国十多所院校师生的响应,我校设计学院的胡冰清同学的“亦辛苦亦用心”因其创意独特被选为莘庄钩针编结的LOGO代表作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2012年6月14日


2、浦东基地
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积极开展非遗校园传承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研究生实习基地揭牌仪式于12月5日下午在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隆重举行,我校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与浦东实验中学校长任富恒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任黄俭、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浦东新区教育局、文化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共同出席了揭牌仪式。

据悉,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正式批准立项,“百师进百校工程”随之启动。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承担了“在校园传承《民族民俗技艺》文化”的子课题,从而成为全国20余所“非遗”校园传承骨干校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985高校,一直紧跟国家文化教育大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等领域加强与中学教育的合作研究,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利用自身学术优势、积极探索,旨在通过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加强师范院校学子与中学教育实践的互动,推动非遗校园传承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从而建构一套科学可行的非遗校园传承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2012年12月6日
民俗学研究所浦兴中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6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浦兴中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浦兴中学会议室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和浦兴中学校长任富恒共同为基地揭牌。

田兆元教授在揭牌仪式上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民俗越来越成为一种民族符号和国家战略,而基础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标志国家未来的文化空间,他希望民俗学的研究生利用好这一研究基地,不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更要成为文化的建构者;同时也希望高校科研部门、非遗机构、教育主管单位和社区、学校形成联动,加强资源整合以此提升民俗传承内驱力,让民俗文化的华彩乐章奏响在孩子们快乐而又生动的童年里,让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自信深深地书写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中。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王均霞老师,研究生苏长鸿、吴雯婷、李文以及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新区教育一署、浦东非遗中心以及浦兴街道等单位的领导、社区家长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相关与会者表示会从研究生学术实践、非遗项目支持、国际交流、社区联动等各自不同的角度关怀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来源:中国民俗学论坛

文字整理:苏长鸿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哇,有文化创意产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