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第三分会场蒙古包会议报道
5日下午蒙古包会议报道
因为录音笔出现了故障,原计划通过整理录音来报道这场蒙古包会议的,现在只能靠着回忆来报道了。这场会议是5日上下两个半场会议结合进行的,全场主持由刁统菊老师负责,评议是何彬老师和林晓平老师。
发言顺序和论坛题目如下:
赖婷 《传统的发明——以福建永安的“竹神”为例》
林晓平 《客家的山神与水神信仰——以三山国王及储君信仰为例》
史耀增 《合阳县和阳村刘公信仰调查》
(以上三篇论文由何彬老师评议)
陈华文 《丧葬纸扎与另一个世界信仰——以浙江丧葬纸扎为例》
刘百灵 《洛阳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的文化思考》
彭佳琪 《亲属称谓与香火继承——论吴江和嘉兴地区“两头挂花幡”的婚姻形式》
王海娜 《大理白族取名字习俗探析——以双廊镇大建旁村为例》
王明远 《枣庄地区“仁兄弟”现象的调查和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涝坡村为例》
(以上五篇论文由林晓平老师评议)
第一位发言的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赖婷,她的文章回顾了家乡福建省永安市的“竹神”这个信仰人物的“发明”过程。赖婷先对传统化和传统化实践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同时综述了关于传统化的研究。理论之后是对竹神信仰的传统化的过程描述。在这一部分中,赖婷首先对“闽笋干经济与笋干文化”进行了概括,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制笋工艺、信仰与仪式、歌谣谚语。其次是对“竹神”的发明的叙述,主要是相关神话传说的“创造”,竹神庙的“建立”,竹神节与上巳节的关系三方面内容,这部分是对竹神的“发明”过程的追溯。最后是关于“传统化后的竹神信仰”,这是关于竹神信仰的存在的看法,“竹神传统化的过程还会继续”,但是它的存在对于民众来说是尴尬的,原因之一是“它缺少真实信仰和传播信仰的群众”。文章的最后是总结部分,通过前面的梳理,最后得出结论,“竹神既是新的创造物也是地方文化的重新构建”。
第二位发言的是林晓平老师,林老师的文章是在文献和田野的基础上,对客家地区的山神(三山国王)和水神(储君神)信仰的叙述,叙述之后是对山水神“角色与功能嬗变等问题”进行思考与论述。在林晓平老师的陈述中,他提到了三山国王的角色变化体现在“神人化、历史化、社会化和地域化”四个方面,储君神的功能逐渐扩大,具有祈雨功能。最后,林晓平老师叙述了从这两个信仰的案例中获得的启示:从历史性的角度来看,民间信仰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神明在民众的信仰中,他们的功能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山水对客家地区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第三位发言的是史耀增老师,这篇文章是对合阳县阳和村的刘公信仰的形成、发展和现状的田野调查报告。史老师对刘公信仰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叙述中,史老师整理了详细的文献和传说资料。叙述之后是他对刘公信仰的特点的论述,这种特点体现在“地域性、广泛性、延续性”三个方面。
自此,上半场发言结束,紧接着就是下半场的发言。因为在会议开始后不一会儿,就有通知说四点之后要去看马奶酒的制作,所以从史老师开始,之后的发言都比较简短,发言人只是大致叙述了文章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四位发言的是陈华文老师,陈老师的文章图文并茂,发言也十分精彩。陈老师并没有按照他的文章内容来叙述,老师就“纸扎”及纸扎体现丧俗信仰和建构另一个世界这几点侃侃而谈。陈老师在叙述中所强调的重点即是他在摘要中所写的,纸扎两方面的功能体现:一是支撑丧俗信仰,“成为人们完成将亲人送往另一个世界最重要的象征物和实用性替代物”;其二是建构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世界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着差异的世界,从中让我们读出灵魂不死和另一个世界同样存在不平等”。
第五位发言的是刘百灵老师,刘老师的文章是关于洛阳的婚礼的。虽然刘老师的发言很简短,但是他在这简短的发言中着重陈述了重点内容。这篇文章是对洛阳的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进行的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也可以看做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现代婚礼是按照西方的形式来的。这种差异体现在婚礼的时间、地点和色彩三个方面,而现在的婚礼中存在着“角色错位,语言庸俗;错误引导、自相矛盾;程式复杂,不合人情;追求排场,铺张浪费”四方面的问题。最后,刘老师倡导了健康的婚礼文化,主要是“高压庄重的婚礼文化、绿色环保的婚礼形式、节俭务实的婚礼消费”。
第六位发言的是上海大学研究生彭佳琪,她所探讨的是浙江嘉兴地区“两头做人家”的婚姻形式产生的原因。她对现在这种两头做人家的探讨结合了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所提到的“两头挂花幡”的婚姻形式。因为两个地方在地理上是相邻的,风俗相似,所以彭佳琪对两地的这个婚姻形式做了一些对比,除了对比,结合“两头做人家”这种婚姻形式流行的时代背景,以及调查所得的访谈资料,彭佳琪将“两头做人家”婚姻在嘉兴地区的兴起和流行归纳为“父系的宗族规范和亲属规范在继承观念上的影响,人们仍然希望能将女儿留在家中以完全继承该家庭的财产和亲属关系”,而这种观念的持续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法律上的继承与民众观念上的继承”的不完全吻合,这种不吻合也为“两头做人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第七位发言的是王海娜老师,王老师的论文是对白族取名字习俗的探析。这是王海娜老师参与的“中国白族百村影像民族志”课题调查的关于双廊镇大建旁村白族取名字习俗的调查报告。在发言中,王老师先对白族取名字习俗的形式和仪式进行了描述,描述之后是对这个习俗的功能分析,王老师指出,大理白族的这种取名字习俗反应了“白族善于吸收汉族文化养分为我所用的开放性文化特征”。其功能在于体现白族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亲邻善友的文化精髓”,体现“宗亲、姻亲、邻里等各种亲情与友情关系”,在村庄治理中发挥“睦亲族、厚人伦”的功能,另外还有“维护乡村宗族社会秩序”的功能。
最后是王明远老师的发言,王老师的文章是对拟亲属关系的研究。王明远老师对山东枣庄的“仁兄弟”这种你亲属关系的特点和目前的变化状态进行了说明。在发言中,王老师首先对她的文献梳理进行了叙述,之后就是对枣庄涝坡村这个村落和涝坡村的“仁兄弟”结拜过程的叙述,在文章中,王老师用了很多案例来说明,但是发言时间有限,王老师并没有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的叙述。通过将“仁兄弟”的结拜过程和仪式与广西壮族“结老同”的对比,王老师指出仁兄弟结拜具有“人数众多、简单分工、仪式性、拟亲属性、讲求‘仁义’、地缘性”六个特点。而最近几十年“仁兄弟”正在发生着变化,变化体现在仪式的简化、联络方式变化、结拜地域范围扩大,血缘或姻缘结拜禁制的打破,群体规模的壮大、性质发生变化这六个方面。最后是结论,王明远老师将仁兄弟分成情感性和工具性两种类型,她指出,前者是对亲属的补充和延续,继续发挥着拟亲属的功能和凝聚的作用;而后者“则在蜕变成为民间精英在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时多建构的一种合法而温情的形式”,这种群体组织的形成考虑的诗“具体的实际的利益要求和功能实现形式”,但是“这个变化在让‘仁兄弟’扩大的同时,也在让它消亡”。
以上是本场蒙古包会议发言的全部内容,是暮蝉和狄道流珠根据自己的记忆以及发言者的论文进行概括整理而来的。接下来是何彬老师和林晓平老师的评议,因为记忆力有限,无法完整地将两位老师的评议回忆下来,这是我们本次报道的不足之处,先跟各位说声抱歉,我们保证,再不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
两位老师的评议都是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的。
何彬老师对赖婷的评议中,重点提到了“传统的发明”的问题,她评议的大意是很多习俗都可以看做是被“发明”的,但是赖婷提到的这种因行政需要而对“竹神”信仰的发明,这是传统的一种“新的形成过程和状态”。在对林晓平老师的文章的评议中,暮蝉隐约记得何彬老师提到了我们对客家人的看法的问题。而对史耀增老师的论文的评议中,何彬老师强调了史老师对刘公信仰的细致的调查。
接下来是林晓平老师的评议,因为四点已到,外面传来要求结束会议去参观马奶酒制作的呼声,林老师的评议是匆匆结束的。这几篇文章所研究的内容都关于人生仪礼,林晓平老师在会议之前曾说可以对陈华文老师的评议说十分钟以上,但是最后因为时间限制,只能够让林老师表达对陈华文在丧葬习俗方面深入研究的赞赏。(对刘百灵老师的评议,暮蝉因为心里想着要记林老师对自己的评议,所以没有记住,这一点只能等狄道流珠童鞋的补充了。)对于彭佳琪的文章,林晓平老师给出扩大调查并在原因上对信仰、文化等方面进行补充的指点。而对王海娜和王明远两位老师的文章,林晓平老师评议得也很简短。(暮蝉隐隐记得林老师对两位王老师的调查给予了赞扬。但是具体内容如何,暮蝉真的没记住,实在是愧对各位坛友的期待)
这一场会议因为时间的限制,发言和评议都是匆匆结束,暮蝉和狄道流珠也没有做到充足的报道,我们会想办法补上的,希望我们已经发上来的报道不会让坛友们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