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钟敬文一生耕耘民俗学 未能再回故乡成遗憾

钟敬文一生耕耘民俗学 未能再回故乡成遗憾

http://www.sznews.com   2013-03-25 11:04  深圳新闻网   


钟敬文 1903—2002





钟敬文(左二)在其九五寿辰暨学术思想谈论会上与季羡林、张岱年、启功合影。





钟敬文和妻子陈秋帆合影。




北京雪景中的钟敬文故居,摄于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萧放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谢立群 刘小明
  今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现代散文作家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在其家乡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近日隆重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钟敬文先生的家属、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表达对这位人民学者、一代大师的缅怀与崇敬。从青少年时代参加全国性的歌谣征集运动、涉足民间文学研究,一直至晚年倡导并创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体系,钟敬文一生始终与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海丰赤子投身“五四” 洪流
  1903年钟敬文出生于广东海丰县公平镇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喜欢看书,逢年过节,家乡做社戏,听唱曲、猜灯谜、打八音、舞狮子常常让小敬文陶醉入迷,这些丰富的民俗活动,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象。就在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向有志青年转变的时候,“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让地处粤东偏僻小镇的钟敬文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并对其产生了无限向往。钟敬文后来曾这样回忆说:“‘五四’的智慧醒觉运动把我的心眼撞开了。”1922年夏,钟敬文在海丰陆安师范学校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外出深造,只得在家乡执教弥补生活。但心存鸿鹄之志的他,渴望展翅高飞。正当徘徊之时,他偶然读到了由北京大学编著的《歌谣》周刊,一下子照亮了他的人生路,于是他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故事等,向《歌谣》投稿并陆续刊发,他搜集编纂的《疍歌》,还被刘大白先生赞为“功绩不容渺视”。这些都鼓励并引导钟敬文开始走向新文学及民间文学。
  1926年夏,受彭湃、聂绀弩的影响,为了寻求更充沛的思想滋养,钟敬文辞去家乡的教职,来到广州,在同乡杨成志的引荐下,进入中国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岭南大学,在中文系做文牍员,这是他走上治学生涯与追求真理之路的关键一步。1927年,顾颉刚从北京南下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后,便推荐钟敬文调任中山大学中文系。钟敬文满腔热忱投入工作,他协助时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傅斯年、顾颉刚等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民俗学会,这是中国民俗学史上第一个以“民俗学会”命名的学术组织。在认真教学的同时,钟敬文忙于自己的研究和编辑工作,编印《民间文艺》、《民间周刊》及民俗学丛书,还出版学术专集,积极宣传与推进民俗学这门新学问,此时的钟敬文在文艺界学术界已崭露头角,开启了他在中国民俗学舞台的世纪旅程。
  仄径危滩不改坚定志向
  作为一名世纪学人,钟敬文跌宕起伏的学术人生与风云变幻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他98岁高龄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岁月,在探究学术的前行道路上,钟敬文苦苦求索,志向不改。
  新中国成立后,钟敬文得到了施展才华的全新舞台,他进入北师大中文系工作,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巩固了这门新兴学科。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任理事长,钟敬文和老舍担任副理事长,他多年夙愿得以实现。这一时期,钟敬文马不停蹄投身学术活动,驰骋在学术世界之中。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他打入了冷宫,1957年钟敬文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其学术生命遭到严酷摧折。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已年过古稀的钟敬文倍感时光珍贵,他孜孜不倦毫无懈怠,焕发出学术上的二度青春。1979年,他为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而呼吁奔走,亲自邀集顾颉刚、容肇祖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倡议建立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当选为理事长,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扛鼎之人。
  尽管进入耄耋之年,但钟敬文跋涉的脚步仍不停歇,他除了撰写大量学术论文外,他还倾注心血组织编纂有“文化长城”之誉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歌谣卷、故事卷、谚语卷),两次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编写了基础教材——《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在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的共同努力下,1988年中国民俗学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他为之奋斗了近80年的民俗学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钟老的学术研究不断攀上新的高峰,先后出版了《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十余部著作和数十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标示着民俗学科的不断进步,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钟敬文对学术理想一直秉持“执着如怨鬼”的精神,直到 2000年时他还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民俗史》,此时已年近百岁的他似乎不知老之将至。据钟敬文的弟子萧放回忆,在钟老临终前十天,他还在为北师大民俗学重点学科的建设问题给教育部领导写信,“钟敬文”三个字的签名,成为他完成数百万字著述之后的绝笔。而这正如钟敬文自己所表白的心迹:“我一息尚存,就要为所从事的事业竭尽智能。因为它已经成为我整个生命的全部了。”正如中国社科院教授、民俗学者施爱东所说,没有钟先生就没有今天的民俗学,如今中国民俗学科60%以上的从业者都是钟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未能再回故乡看一眼成遗憾
  从青年学子到一代宗师,钟敬文在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高峰,为后人留下了中国民俗学的丰厚遗产,而他自己,或颠沛于乱世中,或埋头于事业上,从上世纪20年代踏出故乡海丰后,他连一个重回老家看看的愿望都未能实现,留下此生的一大遗憾。临终前钟老最后说了两句话:“我想回老家……我想回广东……我想回海丰。”“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此情绵绵,既蕴含了对一生钟爱事业的不舍,也包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钟敬文诞辰110周年之际,故乡海丰为其举行纪念大会,钟敬文的女儿钟宜教授、孙子钟焱先生来到海丰,深情地回忆了钟老对故乡始终挥之不去的无限深情。
  钟焱讲述说:“祖父自从年轻时离开故乡后就再也没有踏上这块土地,但他老人家从未忘记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从他的很多篇诗词、散文中都体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从我记事起,我就听我祖父在闲暇时手拿诗书,用一种很奇怪但很有韵味的声音进行诵读,直到前几年回海丰时,在与叶良方先生的交流中才知道是海丰当地的一种吟诗的方式和发音。八十年代后,曾有多位香港及家乡的宗亲去北京,到家中看望祖父,祖父每次见到来人都很兴奋,用家乡话和来人进行交流,询问家乡的情况,不时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但是终因年龄太大加之工作繁多一直未能回家乡看一眼,以至于在临终时还说道‘想回家’。这也可以算是他老人家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本版历史图片由钟敬文先生家属提供)
  生平简介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1903年-2002年),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1950年后任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等职。出版有《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等著作,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专访钟敬文弟子萧放
  钟老的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3月20日早晨,被一夜大雪覆盖的北师大校园洁白而宁静,萧放专门来到恩师钟敬文先生生前居住的红2楼,拍下故居的照片并发在个人博客上,他在博客中写道:“师大毕业的老同学,看看这里,想想钟老当年的教诲,我们做得如何?”在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缅怀恩师,忆及往昔,他心中充满无限敬意。
  萧放从1996年开始正式投入钟敬文的门下攻读博士及博士后,那时候他每天帮钟先生取送邮件,是钟老身边最亲近的弟子之一。现在,他已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萧放告诉深圳特区报记者,在钟老的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那是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全人类的大情怀,钟老常说他是为人类工作。他研究人民文化、重视民族主体,是一位始终挚爱民间文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类文化的建设奉献了一生的伟大学者。
  谈到民俗学当今的发展状况,萧放表示现在正迎来大好的局面。就学术领域而言,学科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日渐强大,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术成果非常丰富。
  萧放还表示,民俗学对当今社会和谐和民族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个民族复兴离不开本民族的基础文化。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的重视,非遗的很多内容就是民俗,这给民俗学及相关人才提供了一个发挥所长的新天地,民俗学借这样的契机得以发展,并增强了其影响力,有时还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或论证,如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假日化的过程中,民俗学界就做了不少工作。
  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萧放认为,全球化时代虽然有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但一个国家更要保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民族特色,要重视自身的传统包括很多的民俗文化。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不少传统或民俗在消失,这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怎么保持传统,保持独特的文化个性,积累文化底蕴,哪些乡村文化可以随着农民工进城变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城市文化怎么去继承某些传统,这些课题还需要民俗学者去发掘整理。由此话题联系到深圳,他认为,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民俗习惯五花八门,在面对其多样性的同时,深圳特区怎么去建设自己的文化传统,移民文化如何组合,怎么样把新的深圳文化逐步变成凝聚人心的传统,让深圳成为所有人认同的家园,民俗学在这方面都有文章可做。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潘东



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 ... content_7854009.htm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sa-wa-dee-krab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