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神奈川大学讲座:《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希望各位能把爱东兄讲座的主要内容给发一下

这个帖子这么火,大家好像主要在讨论学者的代际划分问题,哪位能把爱东兄的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讲座当时的讨论发出来看看?

TOP

一直觉得爱东兄的研究是在做反思民俗学的工作

爱东兄的许多论文和书籍都是在讨论民俗学的学科史的问题,这很好。很赞赏爱东兄的研究。

TOP

由于离学科中心比较远

所以,许多问题的见地还有待提高。
     像爱东兄讲的这个第三代学者对第二代和第一代学者的“反动”,这个产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呢?现在的民俗学学科好像是群雄逐鹿中原,谁都可以来圈一块地盘。钟老离开之后,民俗学似乎就没有什么当家人了。

TOP

还有好像在第三代学者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钟老的弟子,这个反叛最终能进行下去吗?比如叶涛。
一直以来北师大和中山大学是中国民俗学南北两个中心(当然中央民大等学校也不错),但相对来说,北师大好像实力更强一点。现在民俗学界稍微有点名气的好像都和北师大有扯不清的关系。

TOP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两种可能路向

中国民俗学当前的趋向是将一切人的一切学问都包括进去。其实,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向,但是民俗学自身的条件是不足的。中国民俗学同社会学、人类学比较起来,实力上还是逊色许多,虽然近几年由于非遗保护运动和民俗旅游的展开,使得民俗学似乎成了一门显学。
   这两种可能的路向,一种是现在的趋势继续发展,那么中国民俗学存活的惟一策略就是超越社会学和人类学,因为,笼统的说,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也确实是相当的模糊,但是好在人家表述的相当精到,具体。另一种路向,就是确立自己的专门领域,记得有人说过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最大差别就是民俗学研究“我群”的世界,人类学研究“他者”的世界。只有找到自己明确的研究领域,民俗学才能有大的发展前途。而和社会学的差别就比较明显了。这个无须多言。
    同时,民俗学还要关注农村社会学,虽然本人并没有看过农村社会学概论之类的书,但是,感觉这个和民俗学、人类学有很大的重合之处。

TOP

希望听过讲座的同人能帮着解决几个问题。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爱东兄在讲座中提到的:



问题的提起
“他们首先是通过学术史的反思,否定了钟敬文时代对于民俗学史所作出的许多定论。”这句话具体指哪些内容,虽然能想到一些,但是感觉其中包含的内容不少。

“那么,这个新的学术时代,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范式将如何转型?缺少了强势领袖的中国民俗学,学术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带给中国民俗学怎样的未来?”这个也比较好,能不能说一下。



第二部分
对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的反思


钟敬文先生去世之后,一批青年学者很快结成一个新的学术共同体,开始了对传统学术史的反思。这种反思带有明显的反叛的意味。他们首先选择了将钟敬文先生拉下神坛,并由此瓦解了建立在钟敬文民俗学体系之上的既定格局。他们通过会议和宣传,重新划定了新的学术版图,掀起了一次学术革命。

这一部分所讲的“重新确立的学术版图”到底是怎样的?

我想,这些问题也是其他没有能够聆听讲座的民俗同人,想要了解的内容。

今天发言比较多,不合本人一贯的风格,呵呵,也就这样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