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得体会】民俗学暑期学校:学员感想汇总帖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回复 3# 的帖子

不建议个人将暑期学校日志以一.二.三等的形式分别开辟新主题发布。是否可以开个暑期学校日志集锦?

TOP

一次穿越时空的学习之旅
                  ——2012暑期学校学习心得

   


    暑期学校课程学习已进入尾声了。虽也是第一次来到帝都,却也没有急切地想偷空出去瞅瞅夏末的京城。因为,不安分的心,确确实实是被老师们留在了这里——二教108教室!带着启蒙老师的嘱托,开始了这次穿越时空的学习之旅。
    一、强大的团队力量
    之所以把“团队”摆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也是在团队的大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社科院汤老师在进行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演示的过程中,也常常提到“咱们团队”这些字眼。从田野调查,到资料整理,再到资料录入数字化,每一步都需要团队成员极大的耐心与细心,需要团队极高的默契度!于是才有了三大史诗影音集成。董老师她们也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敬文工作站,于是有了北师大强大的中国民俗民间文学数字化软件的研制。此次暑校的成功举行,尤其离不开北师大团队的细心组织,一百多号人的食宿、学习,估计董妈妈操了不少心,北师大的师兄师姐们也没少吃苦!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所在的团队组织——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团队。从2009年加入到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团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能在这个团队里寻到最适宜的情感依托。在这个纯粹的公益性的学术网站,一批志同道合的,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服务于民俗学,我们能废寝忘食的坚守在论坛,也能远赴千里地驻扎于年会会场。团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实践上的行动力,更有情感上的感动。团队成员,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当珍惜永远!再次,真心感谢北师大教学团队给予我们的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二、科学的理念定位   
    理念定位,是进行学术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哪个学科,科学的理念,或者说学者的使命感,于学科及后来学者而言,都是幸事!董老师开篇定位:新时期民俗学研究有三大关键词——口头传统、民族民俗、跨文化研究。郑杭生老师则从社会学学者使命的角度细解为,“立足中国社会大变迁的历史背景,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把分散的经验材料提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这种宏观定位或者说历史使命感,于我们年轻的民俗学者而言,有着极大的启发性!
   三、扎实的理论学习     
    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积累,是此次暑校对我最大的启发与警醒!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口头传统的基础入手,将口头传统的概念、分类、价值及口头传统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当前的发展态势一一道来;杨利慧教授的《中外神话学研究》,展示了从20世界的神话学发展历程到21世纪近10个国家的国际神话学研究;萧放教授讲授《历史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细细梳理了历史民俗学的概念提出、定义、性质、范围、特征与研究方法;来自爱沙尼亚塔图大学的Ulo Valk教授,同样详细介绍了欧洲民俗学的历史背景、多位学者对民俗学的定义;等等。对于一个刚入门的民俗学研究生来说,这些基础性的,国际性的经典理论的学习,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各位前辈们扎实的理论研究实践,着实让人佩服!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脚踏实地”当作为自己的警示语!
    四、情感性的田野作业
    关于田野作业,刘铁梁老师的总结为:懂得情感的力量在哪!“民俗学者首先要改变自己对于调查对象的定位;要尊重传承主体自己的选择、创造,尊重历史记忆。我们的调查要以普遍的话题开始,而不是以既定的主题开始;要以常人的姿态与主体进行深度交谈。民俗志的记述要追求有血有肉的细节与个案的完善。”这些情感上的方法论的指导,无疑是我们进行理性分析研究的大前提!
    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而在现代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也许数字化是田野调查这一方法论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是民俗学研究的福音,同时也对我们的田野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有效的收集田野资料并将其整理成为研究所用的数字媒体素材,再现田野”,要求我们不仅要整体性的展开田野调查,也要求我们细致、艺术化的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才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田野!“传统调查研究与现代资讯媒体互动”,确实能够暴露“一次性田野”中的缺陷与不足。回想起本科阶段的几次田野作业,由于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录音资料收集疏漏,导致后期的整理工作极其不完整,碎片化的资料是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的。可以说数字化处理是田野调查是否成熟、成功的检验器。
     五、广阔的学术视角
    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的奠基,还是方法论的使用,都需要一个全方位的视角。一方面,我们要在已有的理论成果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平台拓展我们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其次,当代学术发展,也要关注政府政策,关注时政热点,做到学科的与时俱进。在立足本国本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尤其要注意交叉学科的对话,乃至国际交流。
    六、过硬的技术武装   
    当下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撑。例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传播,运用现代传媒摄影技术对其进行忠实的记录,正是挽救其“失语”的良药。影视手段的直观性、全景式和影视传播技术的广泛性、快速性,不仅可以使“非遗”的“传统性”被重新记录,“活态性”被完整呈现,又可以使非遗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进而传播和发展,获得新的生存土壤。
    我所领悟到的技术武装,还包括对外语的学习掌握。《东方文学与东方民间文学研究》课堂中,陈岗龙老师所带领的团队在完成这一重大课题的同时,语言攻关也是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而金丝燕老师充满诗意的法语表达,更是让人无比折服!现代学术活动,已经不再是一国之学术,更多的是国际交流学习。此次暑期学校,主办方有心安排了爱沙尼亚大学的瓦尔克教授和东京大学的菅丰教授授课,英语不精、日语不懂、法语不会的我,着实着急了一把,真切感受到了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的重要性。
    七、学术、大师崇拜与问题意识
    可以说,这次暑校,我完全是带着一种学术崇拜和大师崇拜心理兴奋又忐忑而至的。儒雅的朝戈金教授,“口头传统是文化的根”的表达。并指出,在现代化网络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和口头传统同样具有的网状连接模式使得网络成为传播口头传统的良好载体”。铁梁老师提出,在非遗问题中要注重对主体性的反思(要尊重主体的选择权);强调,民俗学研究要加强对感受之学和身体型的关注(体察、体悟、三省吾身的身体民俗学智慧以及民俗学研究的诗性存在)。高丙中老师强调,民俗学者要有学科本位意识,当代的民俗学研究要服务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让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成就我们个人!暑校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素养,还需花些时间细细回味!
“学而后知不足”,大师崇拜是一面,反观自我,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也是一面。大师在前,人格魅力和学术素养,都是前进路上的路标,同时也是自我提升的巨大空间!但是,前辈的研究纵使再强大,于不同时空的后来者而言,还是需要多提几个为什么的!自觉的问题意识,也是每一个初学者当具备的。暑校师生互动,师师切磋,中外交流,归功于“问题”这座友谊桥梁!

再借董老师的一句话,“有爱就有方向”!
因为有爱,就有感动,感恩!
携着这些情感上路,我们一定会收获最美的风景!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2-8-29 17:04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