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简介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在西北民族大学的诞生与建设,是西北民族大学的一项带有教育改革和探索性的创举。是将我国学科分类中法学大类内一级学科的社会学及其二级学科的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一级学科民族学组合为一体,集中学科交叉的优势,既进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又开创曾在我国历经挫折的这几个学科的重建、整合和完善。它集中体现了我校发展中在新形势下敢于迎接挑战,培育自己适应新时代综合竞争势力和创设新型学科办学能力的标志。1998年10月,从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中分化出来,由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郝苏民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成立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2001年5月,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增挂系牌子,成为系所合一建制。2001年7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之际,费孝通教授亲临研讨班,参加了社会人类·民俗学系挂牌仪式,并亲自揭牌。2004年随着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将所系建制改为学院。2008年7月,社会人类·民俗学学院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民族研究院并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三个本科专业。2008年,社会学本科专业获准为教育部国家级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教学研究室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并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招生方向及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四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民俗学学科在1999—2001、2002—2005两年度被评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经过两个年度的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了完全达标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度被评为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民族学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为了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配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培训以及开展“遗产学”方面的科研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于2005年7月举办“实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成立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建立了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为民间文化以及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实地研究的平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同时,甘肃省民俗学会秘书处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立足“西北地区”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着眼于急遽发展中的中国西北地区社会实际,注重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强调现实问题与学术问题相结合;强调历史文献和横向比较研究相结合;主张民族史、民族语言、民间文化与田野资料的交叉运用;主张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学科群的发展,促进了跨学科门类间的交叉和结合,从中培育了新的学科增长点。通过面向全国、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凝练学科方向,以研究项目带动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形成了职称、年龄、学历与知识结构合理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研究梯队。在民族民俗文化、民间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土族、撒拉族)社会文化变迁、民族宗教研究、民族关系、人口迁移及居住割据与城镇化、社会性别与西北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