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线讨论】研讨主题: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相当的好啊,很集中,很方便!

TOP

保护传承人,这个口号一直再喊,可是,非遗保护要是一点一点慢慢“喊出来”似乎动作太迟缓。虽然现在非遗从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保障,但是贯彻起来厚此薄彼的现象十分严重,和谐的运作看来不是短时间的事,至少现在看来,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TOP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11-9 21:16 发表
人的因素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第一位的,但可能不仅仅要关注文化的个体传承者,或者传承群体,可能要扩大关注的范围。
有点才有面啊,现在中国许多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只有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才能谈及以后更广泛的关注。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11-9 22:14 发表
我觉得保护传承人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关于相关非遗事项生存环境的保护、改善或调整。只有有了合适的生存环境,才能继续传承,有所发展。
我们已经看到,即国家给了某些传承人一定资金,鼓励其继续传承某项技艺,但 ...
赞同你的看法,这是文化生境问题,环境是文化存活传承下去的根脉所在,没有新鲜的血液怎能茁壮成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周波 于 2010-11-9 22:19 发表
传承,既要有资金支持,更要有兴趣。否则在金钱的鼓励下,可能慢慢的徒有其表了,如果徒弟只为钱去学,能传承下去吗?更何况政策并不一定具有连续性
国家的资金支持,有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效应,不是为热爱而传承,而是为了金钱诱惑,变了质的文化传承能坚持多久?!

TOP

大众的民间文化价值认同存在误区和偏差,也是导致传承环境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TOP

当一种文化闯入另一种文化之中,才会发生文化的震撼,但身在其中的人们却不自知。文化间的碰撞,使一些人在文化的选择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生会产生一些误区,放弃自己文化的现象这也是屡见不鲜的,这无疑给文化的传承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我可不是民俗学中心主义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jshan 于 2010-11-9 23:09 发表
从非遗事项的保护到传承人保护再到传承环境的保护,
看到各位大侠分享的这么多个人见解
偶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和我们经常提的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联系起来
还有现在的生态博物馆和民俗村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值 ...
现在非遗市场化严重,“生态博物馆”“民俗村”也不能幸免啊!如何应对非遗的市场化也是我们应当迫切关注的问题!

TOP

回复 25# 的帖子

这话说得到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TOP

民俗村中的民俗是一种文化的“重现”,是“做”出来的民俗现象!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像民俗村这样集中展演,老觉得脱离了什么,请各位指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jshan 于 2010-11-9 23:30 发表
弱弱的问一下:现在是自由讨论时间吗?
随时都是啊!

TOP

我老觉得像民俗村这样的形式,缺少人情味!

TOP

民俗是在民间生活中不断发展的,可是在民俗村中民俗不是活的,是死的!多少年之后,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没啥大发展!

TOP

大家对“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有什么看法?

TOP

刘  慧老师的《当代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保护        ——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为个案》一文中提出非遗进课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一,内容上的选择性。其二,地域的选择性。其三,传承对象的选择性。那么学校这个平台对非遗的保护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