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关民俗与“心性”的一点感想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那王老师的意思,
作为民俗学骨子里的浪漫民族主义情结,
与作为一门学科的学术理念,
两者是要分开来的?
KEEP  HARMONY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晓葵 于 2010-10-26 20:57 发表


民俗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需要有自己的分析性概念来把握其研究对象。并且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来保证能够逼近研究目标。
弱弱地问王老师:
您说民俗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钟敬文先生对于民俗学也秉持的是“科学的”、“实证的”研究理念,
可是,我始终都无法理解民俗学怎么可能成为实证的科学?
“实证”似乎在理念上完全行得通,但在实践操作上就显得漏洞百出。
(比如钟先生的文章《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以<女娲娘娘补天>新资料为例证》和《刘三姐传说试论》等等)
您引福田亚细男的话,说从民间传说、神话、年节仪礼中,如何能发现一个民族的“心性”,是没有任何学术保证的。
可是“心性”如何能“实证”出来呢?
您是认为只有能够“实证的”才是有学术保证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很多人文学科都是自说自话,没有学术保证的。
我可能错误理解了您的意思,但这确实是我的疑问,
还请王老师不吝赐教。
KEEP  HARMONY

TOP

谢谢王老师,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P.S您貌似非常喜欢句号
KEEP  HARMON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