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感悟一下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 :
鄂南民间艺术的奇葩——崇阳提琴戏
湖北崇阳,是一方位于鄂南幕阜山脉深处的小县邑,因“四周崇山环绕”而得名。这里地接湘赣,山川纵横,既是远离都市的边邑,又是湘鄂赣经济往来和民间文化交流的走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形成了崇阳民俗民间文化生长、传承的丰厚土壤。产生于清代,流传于崇阳、通城等鄂南部分地区和湖南岳阳、临湘周边地带的崇阳提琴戏,就是绽放在这片沃土上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提琴戏在崇阳的兴起,大约有200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崇阳提琴戏不断从周边地区花鼓戏、地方民歌、田歌等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改良变革,艺术形式逐渐成熟,成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家乡戏”。至上世纪50年代,崇阳、通城农村每个屋场(村庄)都有会拉提琴的人,乡间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唱会哼。最盛时,两县有提琴戏班一百多个。当时,崇阳县每年都要举办业余汇演,数十个乡间戏班集聚县城,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观众场场爆满。1956年,提琴戏艺人孟福昌等人参加湖北省首届戏曲汇演,还受到了田汉等艺术家和领导的亲切接见。
文革期间,民间艺术被看作封建“四旧”遭到禁锢,提琴戏也难逃厄运。尽管戏被禁演,但在崇阳乡村田间地头,仍可听到当地乡亲偷偷哼唱提琴戏曲调,由此可见提琴戏在崇阳人心中植根之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犹如一夜春风,催醒了沉寂已久的提琴戏。一时间,提琴戏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演出活动十分繁盛。为了让这朵开放在崇阳民间的艺术之花更加绚丽芬芳,县政府和县文化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每年由县财政划拨、各乡镇政府出资、文化部门筹集等方式,为提琴戏的保护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县里文化部门通过定期开办乡剧团骨干演员培训班、举办“提琴艺术节”等方式来推动提琴戏发展。此外,县里还成立了提琴戏协会,组织文化艺术工作专班,对提琴戏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和传承谱系等进行发掘和整理。2000年崇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2008年,有近二百年历史的崇阳提琴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韵乡风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崇阳提琴戏的一大特点是至今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古老风貌。
看戏听腔,“腔”是戏之神韵。崇阳提琴戏最具特色的就是它的唱腔——琴腔(又称提琴腔),它不仅能给观众留下过耳不忘的印象,还会让你饶有兴致地模仿两句。这种“魅力唱腔”就是崇阳提琴戏里“以本带假”的唱法。这一特点就是台上角色不论行当的年龄、性别差异,其唱腔乐句的尾音或尾腔都必用假嗓,听上去有点儿“子鸡初啼”的味道,崇阳人十分形象地昵称为“杀鸡调”,这是一种民间古老的运腔方式,也是崇阳当地的吟唱习惯,如《崇阳县志》所载:““春月,秧歌茶歌各成音节,苏东坡所谓‘如鸡唱者’是也”,“如鸡唱者”就是本带假的用嗓方法,如今已经很难在别的剧种里听到。
琴腔还根据表现的情绪、场景和内容的不同,又分正调、哀调、梦调、阴调(又称还魂调)、一字调,后来又借鉴说唱音乐发展了长于叙事的“垛子”。五种主要腔调的曲调分别用了三种调式,其中正调、哀调和梦调采用富于情感变化的徵调式;阴调采用宫调式,沉郁而抒情;一字调则采用了羽调式,使得旋律色彩对比鲜明,更富有表现力。
除琴腔外,提琴戏里还有小调,小调由当地花鼓或民间小调组成,地方色彩浓厚,大多来自湘鄂赣周边地区,也有与其他剧种相互借鉴而来。
无论是琴腔还是小调,都具有运腔方式丰富多彩、曲调旋律优美流畅、地方色彩鲜明的特点,因此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乐于传唱,显示了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说到提琴戏,不能不说到它的主奏乐器提琴,提琴是“起于明神庙间”一种古乐器,类似二胡,但琴杆较短,竹制琴筒,较二胡略长,可抵在腰间站立演奏。清人姚燮《今乐考证》中记载了它的大致形制:“用花梨为杆,饰以象齿,而龙其首,两弦从口中出,复缀以蛇皮。”这种拉弦乐器由明代昆曲大师魏良辅带入洞庭演奏而传播,后来成为了提琴戏的主奏乐器,作用相当于京剧中的京胡。文革中它一度销声匿迹,曾见过这种古乐器的老人们说:它没有腰线,声音比二胡淳厚,拉弦时伴有“嗡嗡”之声,如群蜂出箱,又称“嗡琴”,崇阳人也称作“大筒”。对于它的演奏效果,《今乐考证》里也作了描述:“提琴,哀弦促柱,佐以箫管,曼声和歌,缠绵凄楚,如泣如诉,使人听之不能自已”。用它来为提琴戏伴奏,应该说是“琴”与“戏”的最佳拍档,今天,提琴戏在崇阳再度兴盛后,这种古乐器又重现舞台,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提琴戏古韵。
“爱你没商量”
在崇阳,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入夜,某家商铺门前搭起的戏台上灯火如昼,琴声悠扬,生旦演员粉墨登场;台下观者如潮,个个聚精会神。打听原委,不是开张大吉,就是唱戏促销。精明的商家知道在崇阳提琴戏最能吸引观众,借搭台唱戏之名,行招徕顾客、扩大影响之实,比其他广告来得快捷实惠,不失为招揽生意的妙招。
其实还不仅仅是这些,乡下寻常人家婚丧嫁娶、起屋乔迁、添丁做寿等红白喜事,除了大宴宾客之外,请个远近有名的提琴戏班来唱几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庆典方式不仅是风俗,更是一种时尚。
戏班不大,一般是十几人,多是乡村班子。一把大筒(即提琴),外加二胡笛子,一支唢呐,一副锣鼓家什就是乐队。夜幕降临,客人酒足饭饱,戏台也搭好了,台下已坐了不少观众,不一会儿,提琴音乐响起,悠悠古韵融入苍茫暮色,飘荡在村落里,还在忙碌的人们都喜不自禁,急忙放下活计也赶到戏台前,这会儿,场上已是里三层外三层,虽是水泄不通,但也秩序井然,前排的坐,后排的站,四周隔台远的,石磙、长凳还有摩托车都成了他们看戏的垫脚石,大家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戏开场。
戏,多是人们熟知的传统小戏,角色不多,三两个旦角、生角,也有插科打诨的丑角;戏中唱词念白早已烂熟于心,音乐腔调也是耳熟能详,可那乡音古韵就是百听不厌、津津有味。演员一出场开腔,台上唱,台下哼;演员声情并茂,凄楚悲凉;观众如痴如醉,唏嘘悲怀;上面一时间因情因景,台上台下、戏里戏外融为了一体。有时一场演完,主家尽了酬宾之谊,观众还觉意犹未尽,为了尽兴,又不好再叨扰主人,就选个“头儿”挨家挨户凑钱加演,唱一夜不过瘾,就唱个三天连台,询问个中原因,回答很简单:“我们自己的戏,看得懂,又热闹。”真是爱你没商量!
崇阳人爱看提琴戏,演出有市场,于是各类剧团、戏班也应运而生,县里有专业的提琴戏剧团,各乡镇大都有戏班,有的提琴戏爱好者,干脆组成家人班子挂牌唱戏,夫唱妇随,母子联袂,父女同台比比皆是。目前崇阳县已有大大小小的提琴戏演出团体90多个,业余演员2000多名,常年活跃在农村舞台上,还涌现出甘伯练、吴大华等一批知名提琴戏艺人。现在崇阳全县年演戏 3000 多场次,观众上百万人次,演出剧目多达上百个,是鄂南一带有名的“戏窝子”。
文化情缘
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崇阳人仍旧如此钟情古老的提琴戏,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崇阳人的文化情感与当地风俗相互融合的结果。
提琴戏的音乐基础是早年流传于鄂南湘北一带的“花鼓谣腔”,它吸纳了崇阳、通城及长江中游一带的民歌、民间音乐,如当地群众所熟悉的田歌、茶歌、说唱音乐、祭祀音乐等元素,其腔调旋律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十足的乡土气息,这些音乐特色对于喜爱民间吟唱的崇阳人来说,演唱语言和旋律,熟稔亲切,很对口味,能引起乐感上的共鸣。提琴戏的剧目内容,以传统戏为主,有不少源于崇阳本地的真人真事、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比如在崇阳妇孺皆知的凄美爱情故事《双合莲》、反映清末崇阳农民起义的《钟九闹漕》等等,剧中主人公的气节和胆量为观众所敬佩和传颂,观赏这样的剧目,对崇阳人来说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和道德教化。
提琴戏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剧情内容均是来自民间,植根乡土,这些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再回到民间的艺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当地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受到喜爱和追捧。
鄂南民间有唱戏贺庆典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的习俗在不少地方都有了改变,但崇阳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俗,因为,崇阳有提琴戏。在崇阳人眼里,提琴戏是最能体现自己文化情感的载体,它土生土长,好听易懂,又能应时应景。喜得贵子、金榜题名、新婚大喜、高堂庆寿都有剧情对应的戏,像《落花轿》、《玉簪记》、《西湖借伞》《五女拜寿》等都是合时应景的好剧目,有些艺人还可以根据主家实情现编现唱提琴戏段子、小品,风趣喜庆,倍受欢迎。庆典之际唱提琴戏还包含有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功能。在乡下提琴班好请,花钱不多,一家有喜,大家庆贺,送戏捧场,唱戏酬宾,来客喜闻乐见,比其他任何庆祝方式都热闹而时兴。
看戏的是如此,演戏的更上心。唱提琴戏是纯民间的艺术活动,无任何行政意志,演员都是业余爱好,白天干活,晚上排戏、唱戏。报酬在其次,为了过把瘾。相传曾经有人为了唱戏还变卖了家产,可见其执著。
总之,寄托着崇阳人文化情感的提琴戏成为当地庆典风俗的首选,两者的融合使提琴戏有了兴盛的空间,而得以风靡崇阳。
老树新花
提琴戏在为广大群众带来民间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近年来,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下,提琴戏已成为崇阳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载体。为了让提琴戏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服务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县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民间提琴戏艺人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相继改编和引进了一些新戏,如县文体局邓雨露根据本县民间长篇叙事诗改编创作的《双合莲》、和现代戏移植剧目《八品官》等,这些剧目一经推出,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与此同时,提琴戏音乐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现文体局局长、提琴戏研究专家金亚敏将提琴戏音乐进行了系统地编辑、整理和出版,为深入研究提琴戏音乐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提琴演奏家钟清明根据提琴音乐创作并演奏的《曲曲山路悠悠情》在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还随省民间艺术团赴德国访问演出,后来又到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他还将原有土提琴进行革新,改造成功了高筒提琴,并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创作的高筒提琴独奏曲《醉金秋》,在省级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再次获得一等奖。以上这些推陈出新的举措,为提琴戏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带着泥土清香的崇阳提琴戏,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剧目内容丰富,多是名人佳作,传世精品;其唱腔风味独特,用崇阳人的话说是“唱之上口,品之有味。”过去它只能传唱于民间,如今还登上了大雅之堂——进了省城,上了央视,唱遍了湘鄂赣三省八县”,绽放出民间艺术的新魅力。
2008年,崇阳提琴戏 “申遗”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保护传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的信心,爱好提琴戏的群众激动地说,我们的家乡戏成了国宝。目前,崇阳城乡演出和观看提琴戏的热情空前高涨,新一代的提琴戏艺术骨干也正在成长,随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提琴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将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