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手记之八:石岛观海祭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田野手记之八:石岛观海祭

石島觀海祭


                                   

                                   劉錫誠  

  海風依然帶著陣陣寒意,人們的棉衣還沒有脫去,那依依的楊柳卻已經把嫩綠的枝條伸到了們的眼前。谷雨,這個對於漁民們來說至為重要的節氣,悄悄地君臨這深海的土地上了。我們一行踏著第一場春雨澆灌得濕漉漉的紅土地,從北京趕到這地處祖國最東端的漁港石島,興沖沖地來參加這裡一年一度的漁民節海祭。

  石島是個聞名遐邇的黃海漁港小鎮。向為國內外漁船錨泊避風、增糧加水、集散海貨之所,南來北往的漁民商賈,帶來了南腔北調的語言和迥然不同的風土人情。鎮子中心有一座始建於明代的天後宮,那裡裊裊升起的香火的余煙告訴我們,各路漁民仍然把自己的生死安危寄托在這個女神身上。沿著山路往西南走幾裡,在鎮屬的玄鎮村和蚧口村之間的山包上,矗立著一座小小的龍王廟,以一種威嚴的神情俯視著山腳下港灣裡的大小漁船。不難發現,暄鬧的市街生活和繁忙的海上捕撈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種濃重的民俗文化心理。

                    


谷雨海祭之禮俗



  谷雨這天舉行海祭是玄鎮村的一項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和祭祀活動。漁民們經過了一年的緊張勞作,又經過了一個冬天的修整,現在就要出海了。在出海之前,他們要恭而敬之地祭祀在海上護佑他們安全的海神。據說,這種以海祭為中心內容的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活動傳統,自從被抗日戰爭的戰火所中斷之後,逐斷演變為小型的家祀活動了。「文化大革命」的風暴把漁民們奉祀的場所——小小的龍王廟也掃蕩得干干淨淨。當信仰存在的基礎還沒有消失之前,想用強制的辦法來消滅信仰,看來不過是一種天真幼稚而又覺得可愛的想法罷了。漁民們說,盡管龍王廟沒有了,神像沒有了,老百姓心時還是有一個龍王爺,暗中對他敬重,對他膜拜,把來年的風調雨順的企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隨著改革開放的聲浪,本地漁業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外國和境外的漁船和商船到此地錨泊的日多,海神信仰又悄無聲息地盛行起來了。鎮上的海神娘娘廟由旅游局和姜家村共同投資重建一新,玄鎮村和蛤口村的龍王廟也得到了修復。一座小巧玲瓏但不失其威嚴的龍王廟高高聳立在山角角的巖石上,用新泥塑就的龍王爺莊嚴肅穆地俯視著腳下海面上往來穿行的船只。一幅出自漁民之手、體現著漁民心願的金字對聯書寫在廟門的兩旁:「龍王獻寶錦鱗滿倉,四季平安一帆風順。」農歷三月初六(公歷420日)是谷雨。漁民們預定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祭祀海神的儀典。而這次民俗活動——海祭儀典,將要在這座小廟前面舉行。一位老漁民含著眼淚對我說,這樣規模盛大的祭祀活動已經有50年不見了。
  村民們公推兩位德高望重的領袖人物——老漁民領頭籌劃、操辦這次久違的海祭。他們是:(1)王承坤,今年74歲,老漁民,已有十多年不出海了。他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老二王國民繼承父業,是村裡的頭船船頭,駕著一艘80馬力的機帆船。我們訪問他家,吃團圓飯、喝團圓酒(海祭日民俗)時,他正揚帆南海未歸。(2)張景淮,今年57歲,老漁民,現在已不再出海,是漁村裡群眾文藝積極分子,幾個兒子都是漁民。籌備了工作從正月十五上已節過後就開始了,至今已是一個月零五天了。今天就要隆而重之地出台接受全體村民和司海的龍王爺的檢閱了。




  

海祭儀禮是由玄鎮村和蚧口村共同主辦的。整個祭禮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蚧口村准備的栓牲——一口去毛的完整的肥豬和10只分為兩盤、每只為5斤面粉蒸制的大餑餑(饅頭),作為向龍王的祭品;另一部分是既酬神又娛人的雜耍儀仗隊伍,在鞭炮的震耳聲浪中從村頭走向龍王廟,在祭壇旁邊助陣酬神。
  行進隊伍的先導是一輛載貨用的輕型卡車,車上彩旗和幡幛林立,鑼鼓暄天,緩步而行。先導車之後,8個青年漁民用木架抬著一口重約150斤的去毛豬。豬的腰背和頭臉上分別纏著紅綢,十字交叉著在背部打結,宛若一朵蓮花。豬頭朝前,四蹄縮臥,形象生動而逼真。行至龍王廟,擺在面海背山的龍王廟供桌(一尺高的地桌)中央,面向龍王塑像。豬牲的兩邊是每盤兩個大餑餑,每個餑餑的頂部用紅色染了朱點,用刀開為三分的開口花。祭牲的外部是焚香用的香爐和焚紙及紙錢的火炕。四周擠滿了敬神禮拜的和看熱鬧的人群(據估計約有兩萬人)和參與酬神的雜耍文娛隊伍。在鑼鼓聲中,一位年邁的老者劈開繚繞不散的煙霧,向龍王跪拜再三,並將祭壇上的即墨老酒灑向龍王和大海,祈願龍王保佑玄鎮和蚧口兩村風調雨順、錦鱗滿倉、四季平安、一帆風順。莊嚴的祭儀到此便告結束了。
  但是,一家一戶的祭祀卻方興未艾,從中午一直延續到半夜子時。一捆捆的黃表紙、香,在一掛掛鞭炮的震響中化為灰燼,升騰在附近的海面上。夜間,一張張被香火照亮了的古銅色的臉龐,透著從心底泛出的虔誠與喜悅。

  豬是中國古來祭獻的「毛六牲」(牛、羊、豬、豕、狗、雞)」之一。體毛完整之牲謂之栓牲,隆重的大祭一般用栓牲,小規模的家祭則往往用豬頭,這是《禮記》時就有記載的。玄鎮之海祭為全村的公祭,所用之祭牲為栓牲,此乃中國傳統祭儀之遺響無疑。至於在餑餑上劃開三道岔,是否象征佛教徒借以升天的蓮花瓣還是另有所喻,漁民們也說不清楚,只好留待他日了。據說,以往海祭儀典結束之後,種種祭品都要由海船載諸深海拋撤到海水之中,供海神享用,實則讓那些給漁民威脅最大的鯊魚、鯨魚一類食用,整個海祭才算終局。如今則大為不同了。據村裡的主事人相告,大餑餑就在當日子時以後被扔到海中,而豬則抬回村裡分而食之。


                   各司其職的海神


  玄鎮和蚧口二村的漁民祀奉的海神是龍王。附近幾裡地之外有一個叫斥山的小村子裡,過去曾建有一座海神娘娘廟,祀奉媽祖娘娘,不過廟在文化革命中已夷為平地,祭祀活動也就隨之消失了。石島鎮上那座娘娘廟,現已修茸一新,為南來北往的漁民和客商所祀奉。

  我們在調查采訪中對於當地漁魚既信仰龍王又信仰天妃娘娘不明其故。玄鎮村和大魚島村的老漁民告知說:龍王保佑漁民風調雨順,一年豐收;娘娘保佑漁民海上安全,不出海灘。媽祖娘娘是南方漁民的海神,由南方來的漁民傳過來,我們這裡的漁民也信她了。傳說海上起了大風大浪,娘娘就會給遇難的漁船送燈。送前桅桿燈好,漁船見到前桅桿上有了紅燈,就立即會轉危為安,平安無事,即使風浪再大,也能安全返航。送後桅桿燈不好,八成要出海難。過去漁民出海打魚,船上都供著一尊娘娘像(木雕像),還有一個童子(按:這個童子不知何人,一般媽祖廟裡是千裡眼和順風耳二位神將,為媽祖娘娘觀察和傾聽海上的情況)侍候她,船員們四時八節燒香供奉她。留在家裡的家屬也拜娘娘,盼她保佑出海的家人平安無事。現在有的船上也有帶著媽祖像的,但不多了。從大風大浪裡安然返回的漁民,多半要許願,蒸餑餑,擺豬頭,供奉媽祖娘娘。因為媽祖娘娘顯過靈,救過遇難的漁民,所以娘娘廟不能隨便蓋,附近斥山和石島的娘娘廟,大體也還是原來的樣子。連廟頂上的琉璃瓦也都是原來的。現在條件比過去好多了。過去漁民出海,船很小,靠的是搖櫓,在大海裡飄來搖去,經不起風浪。如今,船上架設了雷達和定位儀,又有天氣預報,海上安全有了保證,海事很少發生了。

  谷雨前一天,我們采訪了石島鎮上的天後宮。這座天後宮初建於明代,系福建商人建的。湄州祖廟雖沒有確鑿的資料可證建於何年,但可以確認建於北宋。位於石島以北渤海灣中的廟島天後宮建於南宋時期。如果把媽祖信仰的傳播作為海上交通和海上貿易發達的佐證之一並無不妥的話,那麼,石島的海上交通和海上貿易的打開,顯然要比廟島晚一些時候,至少與福建方面的交往是如此。這座廟宮的原貌不得其詳。現在的天後宮分前後兩進院,而且是兩層樓。最後一排房的第二層塑有天後像,門楣上的橫匾題有「萬裡波平」四個楷書大字。院子的中央塑有一尊大理石的媽祖全身像,高擎的手中舉著一個圓球——神燈。令人不解、也是值得深究的是,前室的東南角最邊上的一間房子裡,塑著龍王的雕像。龍王本來是本土海神,現在竟然屈居於外來海神媽祖之下,躲到了最不不眼的邊邊角角上上去了。在此充分顯示了在以舟楫為生的沿海居民信仰中,媽祖的影響逐漸得到擴大,有逐漸取其他神祗而代之的趨勢。前面玄鎮村漁民對龍王和娘娘各司其職的說法,也是一種值得重視的看法,這種看法同樣也說明原來占絕對優勢的龍王的地位,已經受到了外來神媽祖的挑戰,而且與他平分秋色了。

  距離石島鎮更近一些的姜家所以肯出資重修天後宮,是因為他們更想念媽祖的神力。當然也還有另外的原因。姜家村的村長孫建軍對我們說:「俺村從1987年才開始打魚,漁工大部分是雇用的外來的打魚的漁民,他們對天後的信仰比較虔誠。」漁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本地船主雇用船工幫他打魚,而這些漁工有本地的,更多的是外地的。這些外地漁民,尤其是南方沿海各省的漁民把他們的媽祖信仰帶到了這裡。而玄鎮和蚧口則不同,那裡是老漁村,不僅有長期的捕撈傳統,而且也有長期的本土信仰的傳統,因而雖然地理位置是近鄰,但在信仰上卻出現了一定的差異。

  我們去采訪的這天,恰恰有幾艘外地漁船靠岸,船員剛剛結隊來到天後宮祀奉了娘娘。我們親眼目睹那一簇簇的線香還在升騰著裊裊輕煙,地下散落著紅白相間的鞭炮的碎紙片。天後宮的講解人員告訴我,谷雨晚上,他們村的漁民將要來此舉行盛大的祭祀天後娘娘的活動,還要舉行文娛表演。





                半是酬神 半是娛人


  我們再回過頭來記述幾筆從玄鎮出發向龍王廟進發的那支由十二「閣」組成的儀仗隊——民俗文藝隊。所謂「閣」,大概就是亭台樓閣的「閣」,即把參加儀仗表演的各路海仙、神仙和人物,用三丈有余的鐵竿托於空中,在懸空之中做出種種戲劇性的、象征性的表演,達到酬神的目的,因而成為海祭儀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自然力的認識和掌握,現在,這支儀仗隊已由大概原來只是海祭儀仗隊、只有酬神的作用,而轉變為半是酬神、半是娛人的民俗文藝表演了。

  十二閣的組成如下:

  (1)魚閣。用鐵竿撐托於空中,是一條用木框扎制成魚形,表面用黃紙糊起來,畫出魚頭、魚尾、魚鱗的大魚。在中間的空洞裡,站立著一個四五歲、化了裝的男孩,象征魚仙。

  (2)蝦閣。用鐵竿撐托於空中,用同樣的方法制成的一條大蝦,蝦旁站立著一個四五歲、化了裝的男孩象征蝦仙。

  (3)蛤閣。用鐵竿撐托於空中,用木條扎制、用彩紙貼糊的可以開闔的蛤蜊,裡面坐著一個濃妝艷抹的小女孩,宛若童話裡的蛤仙。

  (4)托塔李天王閣。鐵桿上托著一個木條扎制、白紙粘貼的多層白塔,塔上站立著一個七八歲、化了裝的小男孩,一手執劍,表演的是《封神演義》裡哪吒鬧海的故事。

  (5)牛郎織女閣。分為兩層:上層象征著天界,立著一個幼小女孩,是天宮裡的織女;下層是地界,牛郎擔著兩個兒郎,隔天河遙望著織女而無法相會。既演示了玉帝無情將牛郎織女夫妻天各一方的離情,又象征著天上各行其道、不能相遇的星象。

  (6)白猿偷桃閣。一個小男孩裝扮為神通廣大、手執天王所賜金環仗的猴行者,在他的腳下石縫裡長著幾枝青枝綠葉的大桃子,再現了民間傳說和《西游記》裡王母池邊得仙桃的故事及其場景。

  (7)孫悟空大鬧天宮閣。一個小男孩扮演手執狼牙棒的孫悟空,把天宮鬧得人仰馬翻。

  (8)豬八戒背媳婦閣。上層是一個小女孩扮演高老莊的高小姐,下層是肩負鐵耙,嚷嚷著大家散伙、自己回高老莊去找高小姐的豬八戒。有人說,高小姐就是月宮裡的嫦娥,誰能說得清呢?

  (9)鐵弓緣閣。

  (10)八仙閣(韓湘子和何仙姑)。

  (11)天仙配閣。

  (12)荷花生人閣。

  如果說(1)(2)(3)閣是漁民的自然信仰,(5)(6)(7)(8)(9)(11)閣取材自民間傳說、民間戲曲的話。(10)八仙閣則明顯有著道家求仙思想的影響,(4)(12)閣無疑反映了佛家的觀念。可見,作為祭祀海龍王的儀仗,雜糅了各種不同思想體系的仙人、神祗和人物。他們除了酬神娛人外,還承擔著漁民與龍王之間溝通的神秘角色。

  這十二支閣儀仗中間,還隔三差五地加入了以民間傳說和戲曲為主的高蹺隊。以其滑稽的形象和逗趣的表演,給神祗和人群以娛悅,成功地表現出中國農民和漁民所特有的幽默感。

  完成了祭神的儀式之後,十二支閣儀仗隊從龍王廟折返到蚧口村,在廣場上作表演,這時完全為娛人而演出了。停泊在港灣裡的漁船上響起了汽笛和鞭炮聲,一股股硝煙凌空而起,被帶有鹹味的海風刮走。

  一次震撼人心的海祭就此結束了。漁民們聚在心中的情緒發洩出來了,一年的勞累在精神得到了新的平衡。谷雨一過,他們就要揚帆出海,踏上征程,到遠洋捕撈去了。


原载《汉声》1992年5月第41期;《走向世界》(济南)1992年第1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