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江涛]“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研究迎来新契机
“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研究迎来新契机
本报记者 项江涛
2012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30日第386期
【核心提示】近年来大力展开的“非遗”保护工作,为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研究以及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契机。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推动下,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之搜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近日,本报记者就当前民间文学研究的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国文联研究员、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
充分重视本土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好,部分学者把民间文学视为民俗学的一部分,您是否认同此观点?
刘锡诚:将民间文学看做民俗学的一部分或衍生物,这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民俗学界的观点。该观点在我国学界此前六七十年间虽有所传播,却未被接受为主流学说。到21世纪,它在我国学界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但我对此并不认同。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应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土壤和学科发展实际。
民间文学是文人文学的滥觞。时代文学往往从老百姓所创作和传颂的民间文学中得到滋养。民间文学回归文学,这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及发展时代文化之需。民间文学中的一些内容往往与原始信仰、原始艺术、风俗习惯等相联系,这是民间文学在文化生态方面的重要特点,但不能以偏概全地抹杀其文学的根本属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该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
刘锡诚:传统的民间文学主要指以口口相传方式在广大下层民众中被创作和流传的口头语言艺术,它主要产生和流传于农耕社会(包括采集或游牧文明)中,集中地反映了体力劳动者阶层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自然观、伦理观及审美趋向等。 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此外,民间文学又不是固定的、僵死的、不变的,反之,它始终是活态的、流变的,是随时代而嬗变的语言艺术。
关注民间文学的活态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提出民间文学已进入“非遗”时代,那么,在今天,民间文学研究应有哪些调整?
刘锡诚:民间文学研究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回答新时代提出来的新问题,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基础研究和传统社会中保留下来的对民间文学的研究。
近年来大力展开的“非遗”保护工作,为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研究以及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契机。
在“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应有所创新与调整,这主要表现在对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与研究上。我们应集中力量关注新时代的民间文学,即记录、研究、阐释当下民众流传的民间文学的活态形式,探求和阐释新形式所展现出或隐藏的社会、文化和审美因素等。
21世纪以来,在很多地区,民间文学的嬗变超出人们的常规想象,传统的民间文学已融入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学者积极介入民间文学的调查、搜集,并冷静地进行学理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期,北京大学将民间文学恢复为二级学科。对于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您是怎样看的?
刘锡诚:在我国,其实民间文学研究的起步较早,甚至可以说与世界同步。20世纪初,以蔡元培、胡适、刘半农、蒋观云等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教授,以茅盾、郑振铎等为代表的文学研究会作家、评论家,以北京的《晨报副镌》、上海的《妇女杂志》等报刊为代表的文艺编辑,都先后大力倡导、呼吁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我国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便已进入现代学术层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组织,民间文学研究得以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视域更为广阔、方法更为丰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间文学及其研究逐渐被纳入民俗学。而且,当前民间文学在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专题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受到不少制约。近10年来,我同刘守华、王泉根等学者陆续撰文呼吁:我们应尽快恢复民间文学创作及其研究应有的学科地位,为更好地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创造有利条件。
[ 本帖最后由 边缘人 于 2012-12-1 14: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