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民间文学N301第二十二小组

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有时也被称为“鞑子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今辽宁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器具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鹰、虎、熊等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抚顺地秧歌自清代以来一直在抚顺地区流传,深得群众喜爱。据1986年调查,当时尚有50个秧歌队在活动,然而目前渊源和传承人谱系较为清楚的只有4个秧歌队。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的今天,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寥若晨星,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进行。
  抚顺地秧歌在民间流传久远。由于环境变化、老艺人数量减少等原因,经常性的抚顺地秧歌活动已难于开展,表演的走阵、动作也有逐渐被简化的趋势,正濒临消亡,需要大力扶持。

[ 本帖最后由 那诗雨 于 2022-9-14 17:26 编辑 ]

TOP

满族剪纸文化

  新宾满族剪纸是融剪、说、唱于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来。新宾满族剪纸技法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黏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所用的材料也比较特别,纸、布、绸、皮革、鱼皮、麻布、桦皮、树叶、红辣椒等材料,皆可成为剪纸艺人表现灵感的载体。有时艺人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2008年,新宾满族剪纸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满族剪纸是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
    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
    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祭祖》、《挂签》、《野祭》……长白山区至今尚有许多民间剪纸直接表现这种萨满祭祀的活动,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珍品。剪纸的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满族人朴素善良、耿直纯真的道德风貌。

TOP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满族民间故事主要分布于辽东满族文化圈内,辽东满族文化圈是指被辽沈满族民众称为“东山里”的长白山余脉广大区域。辽东满族民间故事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辽东满族神话、传说、故事等散文体口头叙事样式,如《天鹅仙女》、《布库里雍顺》、《天女浴躬池》等,讲述天神最小、最美丽的女儿因为吞食了朱雀(或喜鹊)衔来的朱果(或红果)而怀孕生下了爱新(金子之意)觉罗·布库里雍顺,他就是满族的始祖。而《日月峰》讲述的则是远古时期,世界死气沉沉,天帝的小女儿把左眼抛上天空,化作太阳;把右眼抛上天空,化作月亮;把脖子上的一串珍珠抛上天空,化作了星星;而小仙女为了救世却变成了一座山峰 —— 日月峰。满族民间故事生成于满族由渔猎转向农耕的时期,与汉族文化密切接触,彼此融合,具有满汉杂糅的文化特征。
      辽东满族民间故事是满族社会的集体记忆,是满族民众创造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大众传媒对传统口耳相传信息传输方式的取代,更由于承传满族古老叙事的老一辈故事家相继离世,现代满族民众对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历史记忆已日趋模糊,有必要对辽东区域的满族民间故事传承人进行保护。

TOP

辽宁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
  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村里老人都会牵头,组织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过家族传承。
  乞粒农乐舞,同用于祈神的“踩地神”农乐舞和用于自娱的农乐舞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形态。其舞蹈形态复杂,动作洗练,技艺高超,因此在朝鲜族舞蹈中享有独特地位。但是,这种古老艺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和老艺人相继离世的影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TOP

新疆 玛纳斯 基本资料1

浩瀚沙海,绵延山川,雄鹰掠过白桦林,牛羊横卧绿草场,清澈湖泊,白色毡房,勇士和少女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烤肉滋滋作响,瓜果十里飘香。
这里是新疆,‘玛纳斯’流传的地方。
“《玛纳斯》既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史诗第一部主人公的名字。”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玛纳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玛纳斯文化源远流长,应运而生的史诗篇幅浩瀚、规模宏大,唱本长达几十万行,分为八个部分:《玛纳斯》《赛麦台依》《赛依铁克》《凯耐尼木》《赛依特》《阿斯勒巴恰—别克巴恰》《索木碧莱克》《奇格泰》。”
最初的“玛纳斯”是一名千年前的英雄人物,他及其七代子孙率领柯尔克孜人民多次征战,反抗外来侵略者,并带领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因此,柯尔克孜人民以他为题材,在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伟大英雄史诗《玛纳斯》。

TOP

《玛纳斯》基本资料2

《玛纳斯》在柯尔克孜族人民中流传,演变近千年之久。但在过去一直没有系统地搜集、整理或出版过,也没有留下刻本或抄本。1960年中央民族学院柯语班师生在新疆乌恰县搜集、记录并翻译了民间歌手铁米尔演唱的《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片断。汉译文由《天山》1961年1、2月号发表。从1961年起,由中央民族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先后多次组织《玛纳斯》工作组,广泛地搜集、记录了数十位民间艺人、歌手演唱的《玛纳斯》,共计60余万行。其中以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最长最全。现已全部翻译成汉文。1962年将第一部汉译文铅印成资料本,共两册,3万多行。此外,1961年12月新疆日报发表了第一部片断汉译文。1984年,柯尔克孜文版《玛纳斯》第一部第一分册和第二部第一分册出版发行。目前汉文版全部,正在积极组织编辑、出版之中。
除我国外,《玛纳斯》史诗在苏联、阿富汉等国中亚地区也曾广泛流传。根据现有资料,早在16世纪,穆斯林史学家毛拉·赛夫丁·伊本、大毛拉·谢赫、阿巴思·阿赫赛坎迪用波斯文写的《史集》一书已经提到了《玛纳斯》的故事,但未记录其诗句。
截止目前,在国外《玛纳斯》或其片断已有俄文、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日文、哈萨克文、乌孜别克文、塔吉克文等文字的译本。
《玛纳斯》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柯尔孜民族英雄史诗。整部史诗内容,包括了柯尔克孜入经叶尼赛——鄂尔浑流域迁徒游牧到阿尔泰——天山一带好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
《玛纳斯》即是史诗的总称,又是史诗第一部的名称。各部的名称及简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玛纳斯》,主要叙述第一代英雄玛纳斯联合分散的61个部落的阿拉什人,建立内七汗、外七汗共14个汗的部落,初步形成柯尔克孜部落联盟,共同抵御外侮、反抗克塔依、卡勒玛克、蒙古等异族入侵和统治、奴役的斗争历史。
第二部《赛麦台依》,主要叙述玛纳斯之子赛麦台依成长过程及其继承父志,继续与卡勒玛克人斗争,解放自己的人民和故土,以及由于叛徒坎乔第的叛卖和分裂,英雄惨遭暗算。在他被仙人使用法术救走后,柯尔克孜人又重陷内忧外患的情景。
第三部《赛依铁克》描述了玛纳斯家第三代英雄赛依铁克忍辱负重、经受磨难、终于长大成人后,内惩叛贼、外逐强敌,报仇雪耻、光复旧物,重振柯尔克孜族声威的英雄业绩。
第四部《凯奈尼木》,讲述玛纳斯家族第四代英雄,赛依铁克之子凯奈尼木平息内忧外患、惩治巴依富豪治国平天下,为柯尔克孜人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的功德。
第五部《赛依特》,讲述玛纳斯家族第五代英雄凯奈尼木的儿子赛依特斩除七头恶魔,为民除害的英雄功绩。
第六部《阿赛勒巴恰和别克巴恰》。颂扬了玛纳斯家族第六代子孙赛依特的孪生儿子阿赛勒巴恰和别克巴恰继承租辈遗愿,继续为反对卡勒玛克人的统治、压迫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第七部《苏木毕勒克》,唱的是玛纳斯家族第七代子孙别克巴恰的儿子苏木毕勒克大战并驱逐卡勒玛克、唐古特、芒额特等异族入侵者的功绩。
第八部《奇格铁依》唱的是玛纳斯家族最后一代英雄,苏木毕勒克之子奇格铁依历经人间艰辛长大成人后,终其一生为保卫柯尔克孜人的自由幸福与卡勒玛克贵族血战到底的斗争历程。
《玛纳斯》,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它不只是柯尔克孜民族文学的奠基石,也是柯尔克孜族从古代到近代关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道德、宗教、艺术以及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百科全书。

TOP

玛纳斯原文赏析

第四部 凯耐尼木
……
黎明前的漆黑已经消逝,
红色的曙光抹染着万树千枝,
这时凯耐尼木恢复了知觉,
睁开了眼动了动无力的四肢。
坎库拉侧卧在他的身边,
周围的草地全被血染。
忆起了他经历的那场恶战,
在心里默默地将骏马称赞。
又想起克斯莱提的刁顽,
仇恨的怒火顿时燃满心间。
一转念想到那一双无辜的老人,
不知他俩又受到怎样的摧残?
“在这安静的岛上,可以治好伤口。
如果克斯莱提抓走善良的老人,
我心中的伤痛又怎能忍受! ”
他想到这儿又跨上了骏马,
忍着伤痛强渡过那段激流。
看到了渔人的毡房,
跳下马来徒步行走。

TOP

追求物质财富,争取生活过得富裕些,是人之常情,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就太不应该,太不值得了。“金钱具有两重性,它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可以使人辉煌,也可以使人堕落。”金钱虽好,可要正确对待,取之有道,不值得为了它放弃快乐,放弃道德。
为什么有的人对物质的追求如此贪婪?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心灵深处的淡定,缺乏生命内在的信仰,缺乏道德力量的约束。

[ 本帖最后由 那诗雨 于 2022-10-30 13:48 编辑 ]

TOP

柯尔克孜族基本文学特点1

柯尔克孜族由于历史上文字的轶失和变更,其文学遗产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柯尔克孜民间文学内容丰富,规模宏伟,题材多样,流传甚广。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从内容上讲,上至天文地理、人类起源,下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包括了柯尔克孜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体裁上讲,有史诗、叙事诗、歌谣、谚语、谜语、传说、故事、寓言、笑话都几乎囊括了民间文学的全部形式;从特点上看,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的韵文作品占比重很大,这与柯尔克孜人民喜欢即兴创作诗歌的民族特点密切相关。史诗和叙事诗最著名的有《玛纳斯》、《库尔曼伯克》、《赛依特别克》、《库洋阿里甫》、《艾尔托什吐克》、《托勒托依》、《西尔达克别克》、《江额木尔扎》、《玛玛克——绍波克》、《阔班》、《吐堂》、《沙如塔里伯克》、《库交加什》、《奥勒交拜和克西木江》、《库勒木尔扎》、《凯代汗》、《加尼亚和巴衣西》等,其中《玛纳斯》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TOP

《玛纳斯》基本资料3

《玛纳斯》是形象地再现历史上柯尔克孜民族社会历史、草原游牧生活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多层次、多向度的民族民间艺术宝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人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数百年来,尽管时世沧桑,历史更替, 《玛纳斯》却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成为柯尔克孜民族乃至中亚草原文化的巨大源泉和珍贵精神财富。[[[] 张凤武.《正气悲歌英雄史诗——论<玛纳斯>》[N].《西北师大学报》,1993(01)]]
玛纳斯诞生的过程也是古老的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史诗开篇以雄浑的气魄,唱出了历史的兴衰更迭和民族的荣枯变迁。唯有祖先留下的史诗,仍在一代一代地流传。英雄的诞生过程实际上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

TOP

《玛纳斯》基本资料4

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传文学,从理想主义到英雄主义,承传相因、一脉续继,逐渐形成为英雄浪漫主义与古朴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优良文学传统,哺育着柯尔克孜民族文学从古到今发展、嬗变、演进、创新的历史整体过程。至11-18世纪《玛纳斯》所代表的民族英雄史诗发展时期,进一步发展了以英雄主义为基调,结合着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的民族民间文学传统,并使其获得了较为成熟的民间文学形态。与此,其传统主题思想内容也开始由历史主义向现实主义嬗变:即由大规模地描写民族斗争的全部历史和整体生活,向集中刻划、精心塑造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孕育并造就的个性化典型人物形象的过渡与转变。作为这种嬗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则是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故事体叙事长诗的出现,并由此发展成为继民族史诗之后代之而起的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文学的主流和基本文学形态。[[[] 张凤武. 张扬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续)——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人文情结[N].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04)

]]柯尔克孜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勃兴与发展,正是这个嬗变期文学形态形式多样化、日益趋向于反映民族社会的当代现实生活、塑造活生生的民族“当代英雄”典型形象为艺术使命的现实主义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和历史界碑。

TOP

在千百年来的口耳相传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遗产融入玛纳斯中,玛纳斯篇幅浩大,规模宏伟,但新中国成立以前并无文字记载,只是靠“玛纳斯奇”(人们对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的称谓)口传心记,世代相传。[8]
玛纳斯研究者们认为史诗玛纳斯的传承有两个传统:传授与梦授,研究者大都倾向于传授说,认为玛纳斯奇经过家传和师承两种传授方式,从前辈歌手那里传承而来。居素甫.玛玛依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民间文艺之家,父亲是个牧民,酷爱史诗玛纳斯,母亲和姐姐都是当地的民歌手,哥哥巴勒拜是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家,他最大的功绩是把阿合奇县史诗演唱大师居素甫。阿洪和额不拉音演唱的玛纳斯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完整的八部玛纳斯唱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