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介绍(1)
“沪谚”虽然也被称为“上海谚语”,但其不等于“上海谚语”,原因是“上海”早已是多方文化的交融之处,“上海闲话”不仅融入宁波、扬州等地方言,还混入不少英语和日语。张乃清说,沪谚的确切定义是:“在陈行地区搜集的上海本地乡村谚语”。“语言是随人跑进跑出的”,沪谚不含“外地飞进来”的俗语。
来自日常生活的沪谚可根据内容分为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产、自然等类别,具有五大特征:一是使用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二是真实反映旧时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三是多为“不知书”而“达理”者的口头创作,显粗俗,欠文雅,但“俗而可耐”。四是由于人口多,民风扬,题材广泛,层出不穷,词条蕴藏量大于社会形态单一的地区。五是修辞手段丰富,话语“煞根”到位,却又充满善意。
例如:“西乡人寿头,到东乡来看芦头”“东乡人蠧头,到西乡来看石头”。浦东、浦西,自古被称为“东乡”“西乡”,俗称“东头”“西头”。东乡出“芦头”,西乡出“石头”,此句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乡下姑娘想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勿像,刚刚学来七分像,上海又在换花样”。形容乡村姑娘“赶时髦”;“宁可学了不用,不可用时不能”。指正确的学习态度;“七人八主张”。形容大家都想拿主意;“文官三只手,武将四只脚”。形容旧时文官易贪腐,武将擅逃跑。其中有些沪谚我也在小时候从我奶奶那里听到过,如果能够代入沪语或苏北语来念会更有韵味。
沪谚之所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也是因为它作为语言精华,还能典型地反映城市变迁、历史演化、文化理念以及人文价值观的脉络,其中的人文价值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点,可以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在新时代宣传、发展沪谚,为沪谚增加生命力的同时也能够保有其深厚、复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