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物质生活】儿时煎饼味,悠悠回味长(09.30)

      记得小时候,每到作物收获的季节,母亲总会在院子里支起铁鏊子烙饼,而我就在一旁烧火添柴,时不时啃上几口煎饼。刚烙出来的饼软糯香甜,放在嘴里又软又劲道。几天之后,煎饼由软变硬,存放在干燥的地方,等农忙时再拿出来。那时,在田间地头上总会看到人们一手煎饼、一手大葱的景象,看着人们啃大葱、咬煎饼时撕扯的样子,仿佛一天耕作十几亩地都不在话下。

      乡间的夜晚是静谧的,也是神秘的。结束了白天的忙碌,一家人吃完饭后,经常会搬着板凳去屋后的树下乘凉。为了消磨时间,母亲总是会给我唱童谣、讲故事,其中就有关于山东煎饼来源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之前,临沂的沂蒙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田壮,女的叫巧珍,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田壮在劳作空闲时,会看书学习,后来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讼师。有一天,田壮无意中得罪了当地县官,被抓到牢里。县官声称要关押他四十九天,只准给他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巧珍在蒙山娘娘的指点下,把煎饼制作成纸张,大葱作笔,豆酱当墨,给夫君送过去。就这样,田壮熬过了这四十九天,平安归家。

      归家后,他决心参加考试,寻求正义。田壮背着煎饼、大葱、豆酱踏上了考试之路,最后一举夺魁。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情,向街坊四邻传授了煎饼技艺,因此巧珍被沂蒙山人供奉为“煎饼老奶奶”,又因田壮是背着煎饼考上的状元,煎饼又被称为“状元饼”,有“煎饼卷大葱,一考就得中”的说法。

      这份美好的寄愿,始终陪伴着我成长。于我而言,它既是我味蕾深处的儿时记忆,也是我熟悉且陌生的家常便饭。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煎饼”更像是地理、历史和文化的集合体,它也有自己的记忆痕迹。

一、“时光知味,愈久弥香”


      器为食之所用,在烙饼炊器产生之时,煎饼便悄悄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考古发现,饼鏊最早出现在5000年之前,是用陶土加砂烧制而成,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良成如今用的铁鏊、铜鏊。器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食物的生产。

      两晋时期,人们不仅制作并食用煎饼,还赋予了它特定时间内独有的意义。《拾遗记》中记载了煎饼可补天的风俗,“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而隋代将补天之俗引申至其他节日,《述征记》记载:“北人以人日食煎饼于庭中,俗云薰天。”古人将正月初七这一天,视为人的诞生之日,食用煎饼是为了纪念补天造人的女娲先祖。

      唐朝时期,煎饼走进了千家万户,“其家方食煎饼”的景象不足为奇。于百姓而言,煎饼是一日三餐的美食。而对于唐代文人骚客来说,煎饼也是启发写作灵感的源泉,“凡一个煎饼成,一韵粲然。”此外,煎饼逐渐被纳入宫廷膳食中,《唐六典》中记载到“三月三日加煎饼”,成为上巳节标志性的节令美食。宋人在前朝基础上,将食用煎饼的习俗又引申至乞巧日,主要是用于供祭牛郎织女,以防见面时饿肚子。

      明清时期,摊煎饼既可用来“熏天”,也可用作“熏虫”。古人认为,在二月二这天,用面摊煎饼,可以“熏床炕”,百虫不生。关于煎饼的制作,记载最详细的是蒲松龄的《煎饼赋》,“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淜……黄白忽变,斯须而成。”从全篇来看,字里行间充分表达出山东人对煎饼的一往情深。

      煎饼起源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根据史实记载,曾有学者推断,在天穿日食用煎饼的习俗与东夷文化中的敬天、祭天传统相近,而东夷文化发源于山东泰沂山区等地,因此,煎饼文化才能在齐鲁大地生生不息,成为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二、一炉一鏊,守住儿时煎饼香


      山东地处平原,遵循着一年两熟的生活规律,享受着春耕秋收的四季变化。在农忙时节,没有保鲜条件的状态下,煎饼就成了人们特定时间内的一种必需品。食物的美妙在于时间的等待,也在于情感的交融。对我来说,煎饼不仅是食材杂糅后的甜蜜味道,还是儿时记忆中,母亲的味道。


      秋收季节,母亲支好鏊子后,我几乎天天在家都能闻到煎饼香。那时候,不仅仅是自己家里人用,为了方便,隔壁的奶奶、婶婶也会端着面盆来我家摊煎饼。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摊煎饼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各家有各家的做法,煎饼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从面糊的选择上来说,母亲爱吃粗粮,总会放很多玉米面,小麦面、豆子面少一些,正所谓“吃煎饼,一张张,孬好粮食都出香。”吃玉米煎饼时,依然觉得香甜,“咯吱咯吱”在嘴里咀嚼上大半天。而隔壁的婶婶更习惯用小麦面加豆子面,每次她都会提前一天泡好一大盆麦子、豆子,一大早就去磨坊磨成糊,有时候我还没吃完早饭,大娘已经烙好了十几张煎饼。听母亲说,以前制作煎饼可没有如今便利,人们都是用自己家的碾子和磨盘,一点点将玉米、小麦脱皮成粉,控制好添料加水,磨出细腻均匀的面糊。其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材料准备好之后,准备开始烙煎饼。煎饼的制作方法也不同,母亲是拿着和好的面团,在鏊子上滚,慢慢铺满整个铁鏊。记忆中,母亲在滚煎饼的时候,动作并不熟练,偶尔也会被烫到。后来,母亲就不再做滚煎饼,更习惯摊煎饼吃,但实际上也不简单。鏊子一热,用铁勺舀上面糊,面糊会瞬间变成面饼,因此手一定要麻利,在一堆面糊还没有成形时,赶紧拿着筢子往前推面,这样做出来的煎饼才能又薄又均匀。不论是滚煎饼还是摊煎饼,火候恰当很重要。虽然我负责添柴烧火,但火候大小都是母亲掌控着,我只要乖乖听话,就可以一直坐在旁边吃煎饼。

      煎饼做好后,从鏊子上揭下来,放在控干水分的竹篦子上,一张张摞起来。每次,母亲大约能做三摞煎饼,整整齐齐的堆叠在一起。母亲不习惯将煎饼叠成方形,所以通常是在竹篦子上晾晒一阵,再盖到大缸里面保存。儿时记忆中的铁鏊、竹耙、大缸,早已不知所踪,但那股在蒸汽袅袅中,扑面而来的煎饼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唇齿间,让我久久地回味。

三、酸甜苦辣,藏在煎饼里的小日子


      常常会有人问我,山东人天天吃煎饼卷大葱吗?在过去艰苦年代,这种现象确实较为常见,但也不只是卷大葱,煎饼的食用方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临沂、泰安、枣庄、日照等鲁中和鲁东南地区以煎饼为主食,其中枣庄菜煎饼、日照太阳饼都是传统煎饼食用的创新。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煎饼的食用方法,数不胜数,主要看大家的想象力如何。


      其实,说起煎饼,我第一个想到的词也是“卷大葱”。小时候,经常会和朋友在路边唱“煎饼卷葱蘸大酱,撑得肚圆爬不上炕”的歌谣,好像真的品尝过煎饼卷大葱一样。儿时记忆里,只是偶尔见到父亲吃过几次,煎饼里面卷的是自己家院子里种的小葱,翠绿且清香。而母亲吃煎饼,更习惯蘸酱或者蘸葱花油,不会在饼里卷上其他食物。

      对于小时候贪吃的我来说,煎饼就像是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百宝箱,想吃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初春,院子里的香椿树还未褪去冬的痕迹,羞涩萌发出的几株嫩芽,通常都是我将它们从树杈上,搬运到了我的百宝箱中,配上母亲的葱花油,就是一顿简单满足的早餐。夏季,除了吃西瓜、冰棍解暑之外,母亲还会给我做凉拌的土豆丝。带着清爽汤汁的土豆丝,慢慢浸透在煎饼的各个细缝中,那种味道,真的是终生难忘。


      到了秋冬时节,食材就单调了些,母亲坚持“白菜豆腐保平安”的观念,每天饭桌上只有白菜、萝卜、豆腐这几样菜。为了解馋,有时会在煎饼里面卷上咸菜丝,有时也会蘸着白糖吃,酸甜苦辣,尝试了一遍。那时候,天天期盼着过年,期盼着在大大的煎饼中,能卷上刚出锅的肉片,吃上一整天。所谓“丰俭由人,多寡随意”,其实煎饼里面卷什么都可以,千人千面,保留住自己的情感记忆即可。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一摞薄饼,一罐甜酱,加上初春的香椿芽、酷夏的土豆丝、清秋的芥菜丝、严冬的炸肉片,丰富的食材包裹在大大的煎饼中,唤醒了我的肠胃,温暖着我的心。儿时的煎饼,是母亲馈赠给我的时光礼物,那份煎饼香,杂糅着乡间风的味道、雨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提醒并指引着我,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仁湘,煎饼:鏊子煎出的历史滋味[N],光明日报,2016-11-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杨玉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zf6Om8oRULoStgbtMenN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10-7 14:1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关不完的医馆,开不败的糁馆——鲜美糁汤(10.07)

品尝时乃美食,

回味时多佳话


      “糁”汤,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许多地方,是当地有名的早餐。对于山东的我来说,“糁”汤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早餐了。俗话说:“刮缸粥,开锅糁”。热滚滚烧开的糁汤,味道最为鲜美,不管是佐上烧饼咸菜,还是油条包子,都极其合适。长大之后,出门在外,最想念的也是家乡的一碗糁汤。
“糁”是一种“肉粥”,主要以肉类鸡、牛、羊肉等配合谷物麦米、面粉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辅以葱、姜、盐、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艺精细复杂。按照所放肉类的不同,可分为“牛肉糁”和“鸡肉糁”等,按照佐料的颜色则可以分为“黑糁”和“白糁”。

      在临沂地区,当地人习惯在熬制糁汤的时候,放入大量的黑胡椒,佐以大骨头熬制,所以汤色偏黑、偏浓,故而被称为“黑糁”。而枣庄、济宁等地区,则少有人喜欢“黑糁”的颜色和辛辣味道,习惯使用白胡椒作为佐料,这就形成了枣庄、济宁地区的“白糁”。

一、“糁”食溯源


      糁的历史悠久,我国古代文献多有记载。《说文解字》段注:“糂,以米和羹也。”这里的“糂”就是糁。“糁”的记载最早或可追溯到《墨子·非儒下》,其中记载有“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糂”。可见,在春秋时期,齐鲁大地上已经有了“糁”的身影。《庄子·让王》和《荀子·宥坐》中同样记载:“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周礼·天官》中还说:“醢人掌四豆之食,羞豆之食,酏食,糁食。”这里的“糁”已经有了肉羹的雏形,而《礼记·内则》更具体记载了糁的做法。

      《礼记·内则》有相关记载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其中的做法已经同当代的做法相似。在清朝康熙年间撰写的《沂州志》中“糁食”作为十六种祭品之一出现,由此可见其悠久历史。2013年,临沂“糁”已经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糁”汤在饮食文化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糁”字的传说


      “糁”汤音为“sá”汤,这一读法,只存在于好喝“糁”汤的山东等地。关于糁汤的发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微服私访经过山东,适逢饥饿之时,官员呈上了一碗味道独特的汤,乾隆爷尝过后觉得无比可口,便问:“这是啥(糁)?”地方官员以为皇帝金口玉言,要为这汤赐名,立刻点头,“这是糁,这是糁。”从此,这道味道独特的汤,也有了一个独特的发音“sá”。“糁”字分开写作“米参”,关于这“糁”字,当地则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这故事相传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话说东晋时期有一对夫妇逃荒到琅琊,遇到王羲之,受到其数次接济。有一日王羲之生病卧床,这对夫妇为报恩情就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杀了炖汤,并在汤中加入了几味中药。照看火候的丈夫因为太累睡着了,一锅鸡汤也因此被炖糊。为中和难看的颜色,妻子便在鸡汤中加入了一些麦仁和水,再次炖熟后送给了王羲之。喝完鸡汤的王羲之顿觉神清气爽,有感于鸡汤的神奇功效,颇有兴致地提笔写下“米参”二字,意为“米做的参汤”。“米参”二字流传到后来,二字被合为一个,也就成了现在的“糁”。

三、讲究的“糁”汤


      传承千年的“糁”汤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等功效,孔子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熬制“糁”汤对原料、火候,甚至使用工具都有严格的要求。古代熬制“糁”汤,必须要以柏木或杉木甑为主要容器,今人虽然因为成本选用价格较为低廉的“铁锅”或者“陶缸”,但是熬“糁”用的锅盖仍旧尽量选择柏树木,烧汤的柴火也要用果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糁”来。

      备好容器之后,就要熬制“糁”汤,熬制需要经过选料、制汤、成糁三步,整个过程要历时两天。糁的用料以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为主。先将鸡、牛肉、羊肉或猪肉分别洗净,滤去血水,配上适当的调料煮熟,肉煮熟后必须凉透,放入冰柜备用。然后制汤,糁的精髓在汤上,制汤选用肉骨头配上适当香料,煮到汤清而味浓时将炉火封闭。

      煮“糁”讲究炉火不灭,熬制一夜的汤底,不腥不膻,浓香诱人。第二天凌晨将炉火捅开,开锅后将骨捞出,先下入葱、姜,后将盐、胡椒粉、五香粉等搅拌后一并入锅,开锅后放入面粉煮熟。面粉的分量非常重要,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稀则清淡寡味无法果腹,稠则粘腻封喉,无法爽口。
四、“糁”香余韵
熬煮完成的“糁”汤,却还并不是工序的最后一步,喝“糁”时更见“糁”汤师傅功力。饮用时,将味精放入搅拌。在碗中放上肉片或肉丝,用糁汤浇上,点上少许酱油和醋,便成了汤薄味浓的“糁”汤。这还不算完成品,最关键的是“冲蛋花”。

      “糁”汤中的蛋花不是煮熟,而是用滚热高汤直接冲开。为了避免留下生蛋的腥气,师傅得有足够臂力和准头,把煮沸的高汤举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扬间,沸汤如飞流瀑布急冲直下,原本还是“生”的蛋液,瞬间变成蛋花,散落在汤中,配上绿色的香菜,才真正成为了色香味俱全的“糁”汤。

      在山东的临沂等地,“糁”汤已经成为必备的早餐,尤其是秋冬季节,早起走到街边,小地桌,白瓷碗,三五人一桌,一人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油饼、蒸饺等食用,简直是绝美的早餐享受。在岁月的河流中传承下来的“糁”汤,味道鲜美,以至于让人念念不忘。

关不完的医馆,

开不完的糁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李恩维.糁之香[J].农业工程技术,2015.
[2]李鹏.罗庄的“糁文化”[J].商周刊,2012.
[3]丁沂璐.说“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

撰      稿:王舒
图文编辑:王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kXfHRtZ4U8KHLsAu2vLzg

TOP

【非遗之窗】中国传统文化之祭礼(11.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古人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或仪式来祭祀神灵、先祖,表示尊崇并祈求护佑,并由此构成了一套完备的祭祀仪礼,传承千年,经久不衰。2019年11月1日,沈阳市尚氏家祭仪式传承人尚世阳走进辽宁大学民俗学课堂,为同学们讲述传统家族祭祀仪式。

      尚世阳,沈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氏宗族家祭仪式】代表性传承人。

      课堂上尚老师对尚氏家族祭祖仪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祭祖仪式的历史


      尚氏家族所祭祀的先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年间,尚可喜被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去世。据其遗愿,康熙皇帝派人将灵柩运回故乡海城,并出资为其修建陵园,赐谥曰“敬”字。在海城敕建了平南敬亲王专祠。同时康熙皇帝为了方便尚氏后人敬祀祖先,在北京也敕建了“敬亲王祠”。从那时起,尚氏家族就在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按照相同仪式,共同祭祀尚氏祖先。
尚氏家祭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后来,陵园遭到破坏,祭祀活动中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尚氏家族编修了六修《尚氏家谱》,之后逐渐恢复了祭祀活动。刚刚恢复的祭祀活动仪式较为简单,跪拜上香。2006年,制作了祭祀服装、祭祀仪仗,逐渐恢复了传统祭祀仪式。2012年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祭祖仪式的时间规定


      据祖训记载,尚氏家族一年共有八次祭祀。每年的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固定的春秋两祭。由朝廷派官员祭祀(称为官祭)。其余六次祭祀为各家族族祭,祭祀对象为尚可喜的父、母和妻妾,尚可喜以及尚可喜后代各房支的房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初祭,腊月二十七为终祭。


三、祭祖的程序和步骤


      尚氏家族祭祀仪式总体包括七大部分,分别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分胙。


      迎神,包括击鼓、净手、恭请神位、敬烛、敬香、敬供品、献帛、祭拜等七个步骤。根据尚氏家族记载,在开始祭祀前,要击鼓三通,宣告祭祀正式开始。祭祀人员进入祭祀场地,净手后才能开始仪式。将供奉的神位牌前的挡板提起,露出神位牌。接着点燃香烛,敬奉供品,按清朝的会典规定,供品不得超过二十四样,用“少牢”猪、羊二牲。祭拜人将帛放在供桌上,按顺序磕头,行二跪六叩之礼。这一过程中要吹奏《迎神乐》,乐生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限制(10人),不能僭越。

      初献礼,包括敬爵、宣读祭文、祭拜三个步骤。在宣读祭文时祭拜人都要跪听。乐队奏《初献乐》,六佾舞人员跳《初献舞》(舞生为三十六人,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亚献礼,是可以选重要的人敬酒,祭拜。在这过程中,乐队奏《亚献乐》,六佾舞人员跳《亚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终献礼,同亚献礼相似,选择重要的人敬爵祭拜。这时乐队奏《终献乐》,六佾舞人员跳《终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撤馔,即将供品撤下,把祭文、帛、拿到焚香炉前焚烧,乐生奏《撤撰乐》。


      送神,所有祭拜人员跪下磕头,将神位用红布蒙上,恭送神位,奏《送神乐》。


      分胙,即参与祭祀人员坐在一起分食祭神之肉,共享祖先带给的福气。

四、与传统祭祀礼仪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祭祖中,融入了许多满族成分。如跪拜时需要打袖。


      第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活动是没有女子参加。而如今尚氏祭祖不仅有女士参加,而且更成为重要的组成。


      第三,供品的选择。是少牢的祭礼,有猪、羊等二十四道。


      家族祭祀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一方面表达了子孙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希望祖先庇荫后辈,保佑家族昌盛,彰显着儒家的孝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每年例行的祭祀仪式,通过祖宗的名义联络族人的感情,通过血缘认同达到组织认同,从而使家族内部团结。此外,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祭祖仍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首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的祭祀礼仪,可以通过祭祀唤醒中国人内心的孝道精神,传承孝文化。其次,祭祀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通过这节精彩的非遗课,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仪礼文化,还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的仪式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孝道礼仪的丰富内涵与家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文化的自信力,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撰      稿:朱妍 胡佩佩
图文编辑:朱妍 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i3WOb-RHNaAC2E6QKuMnw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11-9 21:3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中国传统文化之祭礼(11.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古人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或仪式来祭祀神灵、先祖,表示尊崇并祈求护佑,并由此构成了一套完备的祭祀仪礼,传承千年,经久不衰。2019年11月1日,沈阳市尚氏家祭仪式传承人尚世阳走进辽宁大学民俗学课堂,为同学们讲述传统家族祭祀仪式。
      尚世阳,沈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氏宗族家祭仪式】代表性传承人。


      课堂上尚老师对尚氏家族祭祖仪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祭祖仪式的历史


      尚氏家族所祭祀的先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年间,尚可喜被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去世。据其遗愿,康熙皇帝派人将灵柩运回故乡海城,并出资为其修建陵园,赐谥曰“敬”字。在海城敕建了平南敬亲王专祠。同时康熙皇帝为了方便尚氏后人敬祀祖先,在北京也敕建了“敬亲王祠”。从那时起,尚氏家族就在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按照相同仪式,共同祭祀尚氏祖先。


      尚氏家祭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后来,陵园遭到破坏,祭祀活动中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尚氏家族编修了六修《尚氏家谱》,之后逐渐恢复了祭祀活动。刚刚恢复的祭祀活动仪式较为简单,跪拜上香。2006年,制作了祭祀服装、祭祀仪仗,逐渐恢复了传统祭祀仪式。2012年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祭祖仪式的时间规定


      据祖训记载,尚氏家族一年共有八次祭祀。每年的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固定的春秋两祭。由朝廷派官员祭祀(称为官祭)。其余六次祭祀为各家族族祭,祭祀对象为尚可喜的父、母和妻妾,尚可喜以及尚可喜后代各房支的房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初祭,腊月二十七为终祭。


三、祭祖的程序和步骤


      尚氏家族祭祀仪式总体包括七大部分,分别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分胙。


      迎神,包括击鼓、净手、恭请神位、敬烛、敬香、敬供品、献帛、祭拜等七个步骤。根据尚氏家族记载,在开始祭祀前,要击鼓三通,宣告祭祀正式开始。祭祀人员进入祭祀场地,净手后才能开始仪式。将供奉的神位牌前的挡板提起,露出神位牌。接着点燃香烛,敬奉供品,按清朝的会典规定,供品不得超过二十四样,用“少牢”猪、羊二牲。祭拜人将帛放在供桌上,按顺序磕头,行二跪六叩之礼。这一过程中要吹奏《迎神乐》,乐生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限制(10人),不能僭越。


      初献礼,包括敬爵、宣读祭文、祭拜三个步骤。在宣读祭文时祭拜人都要跪听。乐队奏《初献乐》,六佾舞人员跳《初献舞》(舞生为三十六人,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亚献礼,是可以选重要的人敬酒,祭拜。在这过程中,乐队奏《亚献乐》,六佾舞人员跳《亚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终献礼,同亚献礼相似,选择重要的人敬爵祭拜。这时乐队奏《终献乐》,六佾舞人员跳《终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撤馔,即将供品撤下,把祭文、帛、拿到焚香炉前焚烧,乐生奏《撤撰乐》。


      送神,所有祭拜人员跪下磕头,将神位用红布蒙上,恭送神位,奏《送神乐》。


      分胙,即参与祭祀人员坐在一起分食祭神之肉,共享祖先带给的福气。


四、与传统祭祀礼仪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祭祖中,融入了许多满族成分。如跪拜时需要打袖。


      第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活动是没有女子参加。而如今尚氏祭祖不仅有女士参加,而且更成为重要的组成。


      第三,供品的选择。是少牢的祭礼,有猪、羊等二十四道。


      家族祭祀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一方面表达了子孙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希望祖先庇荫后辈,保佑家族昌盛,彰显着儒家的孝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每年例行的祭祀仪式,通过祖宗的名义联络族人的感情,通过血缘认同达到组织认同,从而使家族内部团结。此外,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祭祖仍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首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的祭祀礼仪,可以通过祭祀唤醒中国人内心的孝道精神,传承孝文化。其次,祭祀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通过这节精彩的非遗课,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仪礼文化,还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的仪式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孝道礼仪的丰富内涵与家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文化的自信力,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撰      稿:朱妍 胡佩佩
图文编辑:朱妍 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i3WOb-RHNaAC2E6QKuMnw

TOP

【田野随笔】东陵民间皮影 | 一个人的独角戏(12.30)

      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逐渐流行于中原大地。东北的皮影艺术,源于辽金,兴盛于清代,清代直至清末民初,是东陵乃至沈阳一带皮影艺术流行的兴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在盛行时期,东陵的山乡、村镇、左邻右屯,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比比皆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宴嫁娶、添丁祝寿等,都少不了搭台唱皮影戏。农闲时节,常常通宵达旦,演上个十天半月。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陵民间皮影”代表性传承人的顾景恩,十八岁时拜辽沈地区著名影师高祥为师,学艺三年。如今,皮影制作及表演样样精通,并拥有十余部传统皮影名卷、影人,带领“景恩皮影剧团”活跃在东陵山乡、村屯。即便是在全国范围内,像顾景恩这样集制作皮影、操纵皮影、演唱皮影戏于一身的老艺人,也不多了。他的儿子顾鹏飞,自幼就特别喜爱父亲雕刻的皮影人,由于耳濡目染和父亲的口传心授,他也掌握了皮影技艺。另外,在东陵地区的皮影名家还有丛雨滋、关世文等。

      “那年头,皮影演出风光得了,我师父的舅舅那时在北市场演出,最有名望。”一说起皮影戏当年演出的盛况,皮影艺人顾景恩原本暗淡的神情忽然之间便有了生气,眼睛里闪动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现年68岁的他,临时租住在位于沈阳城郊浑南新区的一个新建小区中。

一、“以前翻影书,不能用手,得用竹签子”


      顾景恩打开他的大木箱,就像打开了藏着珠宝的盒子一样,各种造型的影人和动物扑面而来,常常令在场的人惊叹不已。精雕细刻的影人,形态各异,美轮美奂,侧脸上发髻和脸部纹路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各色人家的摆设,从宫殿上的龙椅、富贵人家的梳妆台,到穷苦人家的桌子椅子,一应俱全;刀枪剑戟,斧钺刀叉,样样不少。顾景恩看着这些影人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目光中满是喜爱。

      “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文革”时顾景恩和师父烧掉了不少皮影和影卷,还有一大部分熟好的皮子。“现在回想,真是心疼啊!”顾景恩介绍说,自己入这行50多年了,如今落下一身毛病,颈椎不好,关节也疼。说着他向我们展示他的右手,食指关节处一个凸出的大肉疙瘩格外醒目,“没办法,年轻时就好这个。”顾景恩叹口气。

      顾景恩的儿子顾鹏飞小心翼翼地往外拿皮影,一边拿一边告诉我们这里面的规矩和禁忌,“二师兄”要压箱底,“大师兄”要放在上面,这样才能镇住里面的妖魔鬼怪,开场演皮影戏时,台子不能冲西,这样对艺人不好。开场前锣鼓一响,“大师兄”要先出场开道,否则演出不顺利。

      “大师兄”、“二师兄”是辽沈皮影中两个制作特殊的影人,他们一大一小被皮影艺人称为“大师兄”和“小师兄”或者“二师兄”,其造型都是一只手特大如蒲扇,另一只手特小而呈X状。看起来像独臂,有些地区干脆就是独臂造型。他们不在任何戏中担任角色,却可以随时出场,担负着主持人兼插科打诨的角色,开场和休息时即兴地来上几句,活跃现场气氛。每当演出结束后,一般的影人都要卸下头楂,放到箱子里,而这两皮影人却从不许摘头楂,以示永远不死,在有些地方要把它们放在影箱的最上层,有些地区要“大师兄”放最上层,“二师兄”垫底。

      他看我们用手翻看着顾景恩保存下来的影书,笑着说:“现在改革了,我爸学影那会儿,师父都不能用手翻书,得用竹签子,这是一种尊重。为什么,因为有讲究,皮影戏是替上方说话,传经布道。”
制作皮影工序很复杂,从选皮、泡皮、熟皮、晾皮、择皮、描样、雕刻、浆洗、晾晒,到着色、熨烫、上油、连缀等需要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一整套独特的操作手法,刻刀一下去,就不能更改了。经过千辛万苦制作出的每一部皮影作品,都倾注了皮影艺人大量的心血。学习皮影,与皮影相伴,顾景恩一坚持就是50多年。

“现在年轻人心忙,沉不下心来学这个。我就是从小爱好这个,一专到底,所以研究成功了。那是下了这个决心,要不然,坚持不下去,这腰也疼,累眼睛。有不少学员,干了两天还行,哎,挺好,说这古老艺术我要传承下去,可没学几天,这疼那疼的,闹心,学不下去了。做皮影得下定决心,一定把它完成,才能做成。我师父告诉我,你会抠,还得往里悟,这回那地方没抠好,下次往心里去,这样才能越抠越好。”

      顾景恩手指着刻刀,说这都是他手工做的。过去皮影艺人的刻刀都得自己做,不买,用的都是好钢。每一个刻刀的木柄都是纯手工打磨的,有螺旋形的,有的还刻着花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非常精致的。

二、“我是第六代传人”


      “我是第六代,我师父叫高祥,过去在辽沈这一带也算是宗师辈的了。”顾景恩说起师父还是心存敬意,他手中珍藏的师父的照片是一张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老人秃顶,目光有神。

      “我学的皮影是从河北传过来的,我师爷清末民初在沈阳北市场落脚,开场演出,当时在北市场盛极一时。到我学习皮影的时候,我师父已经不在北市场演出了,主要是走村镇演了。那时他和唐山皮影老一辈还经常交流。”拜师学艺是传统的皮影传承方式,顾景恩师出名门,但拜师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时,顾景恩就被家乡周边的皮影戏演出深深地迷住了。那时,他一边看皮影一边暗想,要是我也能抠影,该多好啊。找到师父门上,师父却拒绝收徒。好在母亲和师父高祥是同乡,有点远房亲戚关系,便三番五次地上门拜师。

      “我师父说,学这没用,年轻人学点别的,我这是没有办法。可我那时听不进去,就想学影。”师父高祥没有办法,就出了一道难题给顾景恩,给了他一块皮子,让他回家先刻一个影人,如果刻得好,通过他这一关,就收他为徒。

      “那时也没有刻刀,就用锯条磨成刀刻,心想关键就这一回。”顾景恩花了几天的时间刻了一个花旦的影人,师父一看挺好。从此,顾景恩跟着师父到处演出,闲暇时间,师父就教顾景恩怎么画影、刻影、上色等。学成之后也穿行于乡间村落,跟着皮影班子到处演出。

三、光影之间:一个人的皮影戏


      有相知的朋友或者铁杆粉丝探访,顾景恩有时会展示他的临时舞台。堆在墙脚的两根长木头条,中间卷起来的是白布。借着窗户射进来的阳光,一个彩色的影人在临时搭建的皮影幕布后面,立刻活灵活现起来。顾景恩说,一般演戏都要8个人,都是以前的老伙伴们,在另一个小区住,那个小区是他原来所在的村改造后的回迁楼,每次演出都要回去找这些老伙伴,每次演出每人都要给300元的出场费。“这几年身体不好,嗓子也不行了,唱不动了。”顾景恩落寞地说。

      顾景恩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从2006年顾家皮影班子成立到现在演出的时间和场次,多是应文化馆之邀,或是完成上级文化部门的任务所进行的表演,数了一下共10场演出。顾景恩说跟着他的那些鼓乐班的老伙伴,每次出演要给他们300元,而每一次演出有些是义务的,没有酬劳的,有些即使有酬劳,最多的一次就2000元,都不够付给伙伴们的出场费了。
顾景恩的本子上有一页写着:“2013年8月3日,省文化厅主办,桃仙故里专题片,录像。晚6点30分——10点止。参加演员8人,观众10人。全场叫好声一片。”

四、“你能保存就保存,不保存,等我老了,我就带走。”


      皮影早已风光不再,它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皮影艺术何去何从,这让顾景恩很苦恼。他不甘心,“不能到我这断了,我是第六代,我得把它传承下去。”顾景恩的儿子顾鹏飞,今年刚好40岁,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学会了皮影手艺,如今也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的皮影艺术传承人。“我是可怜我爸。”说着他冲父亲笑笑。

      相对于传承,皮影的商业化问题,也是困扰顾景恩的一个苦恼。看着一些做皮影的把皮影做成工艺品卖,他始终不理解,想不开。“那整个楞地把古老艺术都歪曲了,这玩意得原汁原味的,老祖宗留下的,咱得保护,传下去,不能让它变成工艺品,咱们唱是传承,他们把它当商品,我总觉得不对,不能把它当工艺品玩。”

      顾景恩介绍,十五年前,有人专程来他家要高价收购他的皮影,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说不卖,我一生的心血就是抠这些东西,得传承下去,他说你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我说那我也不卖。这东西得传下去,落我儿子手他再传下去。”顾鹏飞低声和我们说:“我们家皮影始终没有拿去做装裱,老头说,你能保存就保存,不保存等我老了,我就带走。”

      “我现在不图别的,就希望能把它发扬光大,把它传承下去,别到我手失传了,我是第六代。还得往下传啊。”在顾景恩的心里,皮影是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是几辈人的坚守与传承,是他们不改初衷的信仰。“素布方寸间,光影几重天,谁解其中味,痴心五十年。”这是顾景恩五十年光影人生的真实写照。

(图片由隋丽提供,摄影:小舟)
此文转载自《金卡生活》2014年5月刊。

补记


      皮影人的故事还在继续,如今顾景恩和顾鹏飞依然在坚守着皮影老手艺,经常深入社区和学校进行演出,在艺术表现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撰      稿:隋    丽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_O3y_VoNih4W5y0FCZze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1-5 15:19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20年辽宁沈阳于洪区静安村祭天祭祖活动札记(1.15)

       2020年1月12日,沈阳市于洪区静安村举办了满族过大年祭祖祈福活动。这一活动是对过去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进行总结,同时也是祈愿可以在新的一年里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国泰民安。在这天,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团队,也来到这里对静安村的祭天祭祖活动开展了田野调查。
       静安村是沈阳市的一个满族聚居村落。村内有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2018年6月,沈阳满族联谊会静安堡分会正式成立。2018年9月12日正式批准成为静安满族村。其中静安村的“沈阳满族传统节日习俗,满族祭神、祭天典礼,沈阳满族那氏家祭”,三项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沈阳市于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一、静安神堂


       静安神堂坐落于一所传统的满族农家小院中,院子的东南方立着索罗杆,东南角还栽着一棵小柳树。屋子的南墙外面供奉天地神牌位并设香炉。院子里挂着灯笼彩旗,贴着对联和福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神堂屋里的北墙上挂着当地村民的老照片,南边是炕。满人以西边为尊,祭坛就在房间的西侧。在祭坛一侧的墙壁上挂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画像,下面的神龛内供奉高宗纯皇帝钦定之《钦定manz**祭神祭天典礼》和《八旗manz**氏族通谱》。祭坛上摆放着祖宗板,祖宗板的两侧分别是香烛和香筒。神牌前摆放着传统满族焚香用的香碟和汉族用的香炉。此外还有白酒和米酒,打糕等祭品和筷子。在神坛最外侧的两端放着两只神铃。


二、祭天祭祖仪式程序


       1.请神
       仪式活动的第一项就是请神。由喜登萨满为两位主祭萨满穿神衣,带神帽,系腰铃后开始敬年息香。萨满们边唱神词边摇晃腰铃,走在村民旁边,由村民给灶神、门口、屋外天地神的香炉上香,上香之后再回到祖宗板前磕头。敬酒,再磕头。萨满用筷子沾酒洒出去,接着给神敬酒。萨满唱请神词,后要跪在门口请神,请神纳祭。


       2.领牲
       请神后,萨满休息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准备摆桌子领牲。杀猪的伙计将猪从外面抬到桌子上,让猪头面向神位,肚子朝南,用红布条把猪的左前腿缠上,取吉祥之意。萨满唱诵神词,领牲。由萨满把白酒灌进猪耳朵,猪耳朵动了就代表着神接受了祭祀。萨满大喊“领牲”,领牲这一仪式就算完成了。


       3.跳肉神
       把猪解剖后要进行的是摆件,分成八个部分抬回神堂中。同时猪的一些杂碎也会留下来放在一边。这既意味着向祖先供奉的是从头到尾的整头猪,又为下面祭天仪式所需要。而后萨满开始唱神歌,跳肉神。
       4.祭柳
       祭柳也叫祭祀佛多妈妈。佛多妈妈是掌管生育的女神,祭祀佛多妈妈可以祈子祈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萨满将子孙绳从佛多妈妈袋里取出,一头系在祖宗板,另一头系在屋内门口已经挂好的柳枝上。柳枝旁摆上小桌,小桌上的碗中装有水团子。在场的孩子们或是结婚后无子的女人都可以坐在炕上以取求福求子之意。


       接着举扬神箭祭礼。萨满举起箭触碰羽毛部分并用神箭上的麻线触碰柳枝,然后将箭竖立放置,继续击打神鼓。这时希望得到福气的孩子需要跪下来,萨满用神箭触碰小孩的头部。男孩行跪礼,女孩行扶鬓礼。


       5.祭天
       祭天则需要将跳肉神时的猪杂碎掺着稻草绑在神竿上先放在桌上。然后由喜登萨满为主祭萨满带神帽递腰铃。主祭萨满向神杆撒五谷杂粮,这一过程需要告祭三次,每说完一次就撒五谷杂粮一次。喜登萨满和另一位萨满则在旁边击神鼓。撒完五谷后还要撒水。最后将神杆放在门口南侧的木栏上,祭天仪式就结束了。


       6.祭祖先
       祭天后下一步便是祭先祖。萨满首先把西面神坛上祖宗板用红布蒙起来,然后开始准备祭北墙,在北炕上准备香烛供品,祭祀自家先祖。最先叩拜的是整个村里面辈分,年纪最大的长者。老人先向祭坛三叩首,后又向北炕摆供处三叩首。一位接着一位,村民按照村子里面的辈分相继叩拜。


三、满族特色才艺表演


       在神圣庄严的祭祀仪式结束后,由静安村满族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文艺演出。向客人们展示满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及才艺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在拍手叫好。


       祭祀活动作为人们与祖先之间情感沟通的一条纽带。缅怀先祖,祭天祭神不仅增强着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而且也加强了家族成员间亲属认同感。通过举办祭祀仪式号召着子孙们寻根溯源,共同祝愿祖国国泰民安,民族团结。以此构建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邢天月)
撰      稿:朱妍
图文编辑:朱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9a3Sv-6LlTXJWJ_ZbXN6g

TOP

【岁时节日】[乌丙安]与年画的故事(1.23)

       年画是一种平民艺术,是年俗的一部分,没有年俗就没有年画。我们讨论年画的前提,是谈年俗。我希望人人都应该知道,年画是老祖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离不开的生活方式。我给大家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六十岁以上的老先生们都会记得年画与年的事情。“一进腊月就是年”,从清代以来,年是从阴历十二月就开始了。全世界唯有中国使用元旦来表示新年第一天,辛亥革命以后把公历一月第一天叫“新年”,也叫“元旦”,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完全没有故事和内涵了。我们原来是要到农历正月初一,才叫元旦的。很多年轻人在公历1月1日那天说“新年快乐”,我并没有什么触动。真的到了除夕夜、正月初一,我却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反省今年我所做的事。

一、“年”和“节”是两个概念


  我们现在对“年”和“节”这两个概念模糊不清,一概称之为“节”,现在都说上“春晚”,没提我们要“过年”。但是又很奇怪,几位靓丽的帅哥美女主持人又是向大家说:大家过年好!我们给大家拜年啦!这时为什么不说“春节好”呢?

  因为你血脉里面有个“年”的情结在流淌着,是跟西历无关的。

  中国过年的年期是从腊月到正月十五,从喝腊八粥开始,人们就开始忙着扫尘、请香、祭灶、办年货、封印、写春联……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门神,地方官要在那天家家户户巡查,必要时还要动用财政救济款给穷困人家贴好。到半夜放完鞭炮后,就要请神、祭祖、守岁,清晨小孩子们则拿着本子去抄对联。“年”的氛围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慢慢变得红火起来的。

二、年画是一本百科全书


  我三岁开始就跟着大人去逛年画市场,后来,更是把一年零花钱都攥着去买喜欢的年画。年画里的神像很多,农业文明的国家,粮食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雷电等,所有一切都是大自然馈赠的。它跟西方后来的一神教不同,它宁可信万神之能,也不信万能之神。有供奉土地的土地神,有粮仓上供奉的仓神,有井台上供奉的龙王,有牲畜棚上供奉的牛王、马王,有祈福的福禄寿三星,有辟邪的钟馗,有管理生活的灶王……对此我是有敬畏之心的。

  在我的童年里,各种各样的年画合起来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既有神明、传说故事,又有人间生活万花筒的色彩。你想看大上海吗?年画里就有刻外滩的景象,大洋楼、外国人牵着狗、老爷车。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玩电脑一样,我们在年画里接收外界信息。

  年画市场没有受到经济社会不利风气的影响,所有的年画里面,感情都是积极向上的,不宣扬追逐名利、金钱的观念,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或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我小时候第一次买年画就是二十四孝图,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当然并不是要现在的孩子仍然学习“赤膊”喂蚊子,“卧冰”求鲤子,而是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观念。这些就是年画背后的信仰里,有关道德情操、人性高尚的故事。年画引导我们什么呢?天主宰着生死,地孕育着万物生长,人依赖天地规律而生存,所有一切都是天地和祖先所赐,所以要学会感恩,感天谢地,敬拜祖先,天地人三方合一是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哪来国富民强,哪有国泰民安。这是五千年农业文明的主题。

  过年时不要什么都加“快乐”,是要“大吉”,中国年的前半时期是很严肃的主题,敬天祭祖,之后才辞旧迎新,进入喜庆欢乐。

三、过年不仅仅是“狂欢”


  很多媒体采访我的时候常会问,城市里过春节为什么就这么没有年味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丰富的内涵。只有把年的内涵讲清楚了,我们才能讨论年画。“年”是什么,是“驱邪禳福”,喜庆、吉祥、平安、团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而这建立在敬拜天地、敬拜祖先的基础上。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一个苦难民族写成的历史,每一年都有灾,每一年都期盼着美好。农业文明所有的节日都有跟天地、祖先交流的环节,“感恩”之后才是“快乐”。比如,过年为什么要舞狮子呢?为什么会有“点睛”这一步呢?狮子最后为什么要温驯地趴下来呢?不管再穷都要想办法过个好年,这不是穷欢乐,而是期盼。“娱神”之后才是“娱人”。

  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这层含义,所有节日都在“狂欢”,这是一种极度消费的象征。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狂欢节,还有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情感以及趋吉避凶的愿望。也并非要让人回到忆苦思甜的年,但是,社会要引导现代的人把过年、年画以及其它的元素逐渐联系起来,适应它,再创新、改造它,适应时代的变化。

文章来源:乌丙安.《年俗与年画的故事》,《神州民俗》2013年第200期.8-9.
图片来源于《谁最中国》公众号

图文编辑:武静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lzknrQ3wEpiNj4CiSt2B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2-2 16:17 编辑 ]

TOP

【岁时节日】江帆、季中扬|天南地北话年俗(1.24)

      2020年1月23日22:27,中央17农业农村频道《大地讲堂》天南地北话年俗节目播出,特邀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江帆,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季中扬一起谈年俗背后的文化魅力。江帆老师和季中扬老师从一南一北两个角度向大家介绍我国南北的年俗。

  年俗从办年货的讲究说起。江老师提到,过去在农村办年货是大事儿,北方的农村把办年货叫打年纸,或者打年纸捆子。打年纸即香蜡纸马,最开始指向的全都是祭祖的东西,过年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改善生活,而是买那套祭祖的东西。过年是一个集中消费的时刻,年纸捆子反映的是我们北方乡村过去对办年货的关注。

  为了找寻年味儿,两位老师在节目中从腊月二十三的民俗谈起,为大家介绍了我国南北方的年俗文化。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江老师从民谣“二十三,糖瓜粘”说起,以辽东大琵琶村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北方祭灶的仪式和用品。还在节目现场和观众一起品尝糖瓜。季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南方的祭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翻翻身,换换新,有除旧迎新的寓意。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江老师认为,豆腐工艺复杂,人们平时不常吃,但过年人们家里会大张旗鼓做豆腐。年前做豆腐,是为年夜饭提前准备食材,而且豆腐同“福”,有求福的意思。随后,季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了南方年夜饭提前准备的一些食材。

  腊月二十八,贴窗花。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汉代贴桃符到今天贴门神的演变过程。江老师介绍了北方乡村社会中,春联和福字与人们所有生活场所和空间的紧密关系,比如:鸡架和猪圈都要贴春联。还向大家展示了满族的挂笺以及挂笺与八旗的密切联系。随后,国家图书馆艺术培训剪纸金牌讲师刘立宏跟大家分享了剪纸文化,现场与大家互动并剪纸。

  腊月三十,年夜饭。节目现场,主持人和两位老师就十道年夜饭经常吃的菜,和大家谈论南北年夜饭的饮食习俗。最后,两位老师介绍了南北年夜饭典型的吉祥符号——饺子。季老师谈到饺子是通过特殊子时的一种礼仪的道具。江老师则介绍了东北除夕包饺子的民间传统习俗。

  随后,两位老师谈起除夕祭祖的话题。南方的祭祖习俗比较复杂,各地的时间不一样,祭祖的讲究各地也不一样。北方祭祖的习俗,现在在一些山区和乡村还有这样的习俗,可以说当地农民自然传统的一种延续。江老师根据田野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特意回家祭祖,认为“我们的传统正在不断地被我们捡拾回来,是心灵上的需要”。

  节目现场,大家还通过小游戏的形式,一起谈论了我们的传统年俗和新年俗。

  大年初一,拜年。季老师简单介绍了南北方饮食的习俗,还谈及戴绒花的习俗。接下来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向大家展示绒花,并介绍绒花文化。大年初五,北方称“破五”,南方叫“财神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江老师认为元宵节在北方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在外务工的人,一定要过完正月十五才出去打工。重点介绍了跑黄河这一社火活动,以及跑黄河阵在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功能性意义。还介绍了满族正月十五放路灯习俗。随后,季老师介绍了南方不同地区舞龙灯,舞狮子的风俗。

  “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虽然,正月结束了,但是北方人的年味还没有消散。江老师认为北方年味的沿袭都取决于北方的生态区位。

  (图片源于节目视频)

  (《大地讲堂》天南地北话年俗于1月23日22:27中央17频道首播,1月24日10:20中央17频道重播,此外,登录中央17农业农村频道官网可观看。http://tv.cctv.com/v/v1/VIDEH1A9DWirNAjQl2LnX0uf200124.html?spm=C47996.PgDKGLKwdnfm.Espnk5r2SyOz.3(浏览器打开此链接,即可观看视频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撰      稿:常莹莹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vJiCO8tj-dwlKMyvmA9K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2-2 16:39 编辑 ]

TOP

【岁时节日】乌丙安|年画《老鼠娶亲》的无穷想象(1.26)

  我童年时过年,有时候起床,鞋却在柜子底下,大人们就会告诉我,那是老鼠娶亲拿去当轿子用了。所以“老鼠嫁女”的年画特别能引起共鸣。而且我印象非常深刻,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旁边却画有一只紧盯着的大狸猫,准备把这个结婚队伍全吃掉。

  ——乌丙安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极具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中国儿童过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老鼠娶亲等,是在过年期间(日子不一,初一、初三、初五等)举行的祀鼠活动,其版本情节不一、风俗不同。在江南一带认为老鼠害人不吉利,所以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有些地方则认为老鼠是家神,方便老鼠嫁女就是这种崇拜的具体行为。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囊括各种神像师祖、历史典故、小说传奇、仕女娃娃、戏曲人物、吉祥图案、花卉虫鸟、时样节景,世俗生活无所不包的年画,根据此传说创作的《老鼠娶亲》会如何表现“老鼠娶亲”这个故事呢?

  图片(一)说明:《楚南滩镇新刻老鼠娶亲全本》,滩头年画,李咸陆印制,传说鲁迅收藏的就是该年画图样。一队尖腮细腿、活灵活现的老鼠从画的左边走来。队伍的前面,有打锣鼓开路的、有骑马的、有举牌的、吹喇叭的,有些年画的牌子上写着“状元”、“及第”,一如人间官老爷出巡的威严阵仗,警示着闲杂人等速速回避。队伍的中间是一乘小轿子,里面坐着戴着凤冠的鼠新娘,由四只小鼠抬着走,新郎边骑着马边含情脉脉地回视新娘的轿辇。送亲的老鼠前呼后拥,吹吹打打,煞有介事,热闹得不亦乐乎。最让人注目的是这条长长迎亲队伍的最前方,那只神态慵懒的猫横卧着,庞大的身躯犹如一座大山,成为这支迎亲队伍前行的“难题”。这支队伍也学会了人间的办法,煞费苦心地派出两只老鼠抱着鸡、拎着鱼恭敬地向它行礼。大猫两眼发亮,不知道是在打鸡和鱼的主意还是这支队伍的主意?年画寓意深长,妙趣横生。

  图片(二)说明:绵竹年画《老鼠嫁女》,陈兴才印绘。一伙老鼠扛旗打伞,敲锣打鼓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正当鼠辈们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候已久的一头大花猫已经迫不及待地扑上来享受美食。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一只被猫咬在嘴上,另一只已被猫的利爪抓住。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而队伍的最后边,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的“新郎”,得意洋洋地骑在癞蛤蟆背上,双目注视着面前的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全然不知前面等待自己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老鼠娶亲》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节俗年画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北、山东、湖南、江苏、四川、山西、广东、福建等地。《老鼠嫁女》构图形式也多种多样,一张名为《老鼠嫁女鞋当轿》年画中以一只大鞋代替花轿,让“鼠新娘”头戴盖头红,羞涩地坐在偷来的“鞋”花轿里,这一构思贴近老鼠的偷窃习性,使画面更加诙谐风趣。这些不假修饰、朴素大方的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具有一种强烈的原始生命力。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着。年画是一种象征和标志,即便遮着风雪,老百姓暖色的心事,也能被一览无余。《老鼠娶亲》年画就像一幅风俗画,给人带来的是无穷的想像和隽永的回味,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民俗风情内涵。

  文章来源:乌丙安.《年画<老鼠娶亲>的无穷想象》,《神州民俗》2013年第200期.9-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武静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lBC62WdKny8XXgv3zxSEw

TOP

【岁时节日】周福岩|节日的视域(1.30)

      支撑节日意象的是人类的生存时间观念,生存时间是一种亲历的、有意义的、用来建构(个体和族群)历史叙事的时间,因此它充满着宗教的、形而上的、伦理的、价值的、诗性的、情感的各种想象和预期。同时它也是一种可逆的时间。这些特质使它有别于现代兴起的那种线性的、用于计算和度量的、空洞的物理时间。

  本真的节日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它的生成与持存虽然与从古到今的精英文化以及现代的大众文化有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关联,但它主要的意义结构以及固执的认同却不是后两者在短时段能通过教化与技术的力量予以更改的。节日有它自己的生命,是在历史中成长并渐次淘沥的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定义着共同体和平的、安全的日常生活的自然高峰。

  节日总是特别的日子,它是平常那些无甚差别的烦忙日子的象征性中断。传统节日一般都有着宗教的或至少是神圣的内涵,它组织起一个非日常的时空,成为日常生活的参照框架。中断是为了争取一段同日常生存实践的反思距离,获得看待后者的更新了的、超越的眼光,以修复并重新确立那些在绵延的世俗生活中渐次丢失或被消解了的意义与价值。节日的光晕和氛围就在于它唤起了我们一种平常被遮蔽的视域,使我们出离凡庸,重新获得与更大的生命、与更大的共同体、与不朽、与无限、与自然、与神相亲近的体验。

  一般而言,节日的视域中有“生命”、“律动”的意象、“我们”的意象和“现在”、“当下”、“此刻”的内涵。在节日中,我们从个体时间中走出,站在了共同体/公共时间的节点上。如果说过去是以现在为媒介对未来产生影响,那么在过节的当下,这个“现在”变得光芒万丈,变得强有力,它从平常日子里绵延的、流逝的背景中移到前台,成了主角。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做事,时间是背景,“现在”倏忽而逝;在节日里,比如在“守岁”时,我们暂停做事,静候时间的脚步。这个富于生命特征的“生动的现在”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表象过去与未来,修正乃至超越日常思维,获得反思性智力。吐故纳新的生命体验与周而复始的气候与农业周期相类比以及相契合的想象方式不独为中国所有,但它确实构成了许多中国的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基底。

  节日是一个集中、庞大、系统的符号宇宙。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只能在特定的、被设置的互动情境中被体验,因此都离不开复杂的、丰盈的、足以全方位冲击感官、激荡心灵的中介形式。节日的视域、魅力、精神或者“味道”要靠饮食、服饰、礼仪、形象、音乐、声响、人工物、空间、语言、活动等所有风俗层面的表现性媒介的展演才能称为是“客观的”。节日不同于假日。假日是工作以外的休整日,娱乐是它的主要内容,所以假日服从大众文化的逻辑,可以被消费主导。节日却不限于娱乐,它不是被消费的,它的意义和美是要求填充、创造和被展现的。

  春节将至。我们将暂时脱去各种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社会角色外衣,暂时告别职业、竞争、分工的法则,回到所拥有的世界中,重新做回共同体成员,重新体认在祖先、家人、亲朋、邻里、社区、国家这些共同体中的熟悉与安全,爱与忠诚,重新拾起古典的和现代的,诗意的表现性生活,比如人们不妨亲手制作节令饮食、亲手写对联、亲手做元日诗,或者开辟一些更新颖的形式,在祥和从容的节日中放缓步调,激活爱心、感恩心、敬畏心和创造力,让身体和心灵被感召、被涤荡、被净化、被升华。

  无论东方西方,传统节日以及它唤起的狂欢式世界感受,经过现代性祛魅已经变得零碎与陌生了。节日的公共时间与空间日渐萎缩。文化工业试图拯救节日,但经过“开发”后的节日更像假日,事实上,我们开始过越来越多的冒充节日的假日。

  保护节日其实是还节日以它本来的生命和生存空间,从恢复节日的视域开始,节日承载的是共同体精神表现与自我更新的要求,这是它不能被功利主义化或市场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它能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_KIiZuVzNhqIO433wsGS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