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版主
- 宝葫芦
- 392
|
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20-4-16 20:20 显示全部帖子
【课本里的非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23)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摘自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风筝》
《风筝》是贾平凹所作的一篇散文,原题为《风筝——孩提记事》,文章描写了孩童时“我”与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亲切自然,十分生动的再现了童年时期放风筝的情境,充满了童趣。
一、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最早的风筝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公元前478一392)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祈木为鹤,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精心制作的“木鹤”,可能就是中国制造风筝的最早尝试。后来,《墨子·鲁问篇》又说,墨子的学生鲁班根据老师的设想制成一只竹子的“木鹊”,在空中成功飞翔了三天之久,这只“木鹊”可视为我国风筝的萌芽状态。
关于风筝是怎样发明的,还有三种说法,一是斗笠、树叶说。斗笠是产生于人类由采集渔猎向农业耕作过渡时期的防雨防暑的器具,类似现今的草帽。传说一位老农的斗笠偶尔被大风刮起,他奋力急追,猛然抓住了斗笠的绳带,而斗笠却好像故意与他做迷藏、逗乐一样在空中飘舞,煞是好看,老农自觉好玩,趣味无穷,就经常性地放斗笠。他周围的人们见到后也都觉得有乐趣,便竟相模仿,结果,这一活动逐渐被俗民接受并演变为后来和当今的放风筝风俗习惯。树叶说认为放风筝是古人对自然界风卷树叶漫天飞舞自然现象的模仿。
二是帆船、帐篷说。前者认为,风筝是仿照帆借助风力带动舟船前行的原理扎制而成的,后者把风筝的起源归于我国北方大风掀动帐篷情形的启示。
三是飞鸟说。该学说从风筝的命名、形状、结构及图案等方面思考其起源。历史上的风筝最初曾以飞鸟“鹤”“鹊”“莺”等命名,风筝在高空放飞时的状态与飞鸟展翅翱翔的情态十分相似,加之古人多有对鸟类的崇拜,一些研究风筝的专家学者便推测风筝很可能就是早期人类对飞鸟的模拟创造。
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而民间普遍认为鲁班是风筝的发明者,这既是因为鲁班和墨翟是最早载于文献的风筝发明者,更是因为墨子的木鹤“飞一日而败”与鲁班的竹鹊“飞三日之久”的鲜明对比,后人把鲁班奉为始祖便成了约定俗成的看法。
二、风筝名称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墨子木制的“鹤”与鲁班竹削的“鹊”,是风筝的萌芽和雏形。鹞(鹞鹰)、鹊是雀鹰的不同俗称,是一种猛禽,能长时间在空中平展双翅盘旋不已,翼却一动不动。汉初,有关张良韩信二人的风筝传说,不同史料记载有所不同,尽管制作者和制作材料各不同,但名称都是“鸢”。
陈玉林先生在《风筝小知识》上说,鸯和鹞是同一种飞禽,即上述的雀鹰。南北朝时期,从萧梁密昭内容“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来判断,他们称风筝为“鸱”。其实鸢、鹞、鹊、鸱是同一种鸟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俗名。可见,人们总是善于根据风筝在空中放飞时的情态特别像鹞鹰平展双翼的样子给其命名的。以后,唐宋至清初,风筝的称谓以纸鸢为主,由于地域及其风俗文化的差异,清初北方称纸鸢,南方叫纸鹞。因为北方的雀鹰叫鸢,南方的叫鹞。清风筝专家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就说明了这一点。
雅称“风筝”一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询刍录》载,“五代李邺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李邺宫中的纸鸢不仅形状像鸟,而且还像鸟那样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以声音取胜的“风筝”突出风筝的声响特征,一改长期以来以形命名的传统。“风筝”名称重“声”似,听起来优雅,符合皇室贵族的审美情趣,“纸鸢”名称重形似,十分通俗,是普通老百姓的叫法。可见,风筝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了名称的改变,通俗的鸟类名称为文雅的“风筝”一词所代替。可人们一直喜欢用纸鸢的叫法。原因是“纸鸢”一词从汉初开始使用,历经千年传承,己被人们广泛接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直到清末民国,文绉绉的“风筝”才取代“纸鸢”成为大众化的叫法。
如今,纸鸢被古为今用,摇身变成雅称,风筝成为俗名。
三、风筝与民俗文化
放飞风筝就是将制作好的风筝用丝线牵拉着放飞到天空中。古代放风筝的“放”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放走”的意思,即“放晦气”。所谓“放晦气”就是人们将自己的不幸、灾难、疾病等不吉利的事情用笔写到风筝上,等风筝飞到天空中后剪断丝线,让其随风飞走,同时带走自己的一切不幸之事。这种做法类似于我国巫术中的“图谶”。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第七十回就描写了林黛玉、贾宝玉、探春、李纨等人在花园用风筝放晦气的情景。
风筝在这方面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影响颇远,下至黎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据说清慈禧太后也曾用风筝放过晦气。就连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朝鲜也有相似的记载,据《东国岁时记》记载,儿童们于岁初,把“家口某生身厄消灭”“送厄迎福”等字样写在风筝尾部,然后把它放掉,希望就此送走厄运,迎来幸福。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在遇到灾难或不幸之事时,借助风筝来消灾避祸,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宽慰,揭示了人们对待灾难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筝在其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放晦气”的民俗功用逐渐弱化和消退,而其所具有的观赏、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越来越强,并不断得到挖掘和认可。风筝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娱乐性以及附带着某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同时放风筝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户外休闲健身运动,迎合了我国传统养生之道。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写到:“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泻内热。”放风筝大都在郊野,人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牵引着风筝,仰望蓝天,凝神专注,拉线奔走,有张有弛,一切忧虑烦恼早已置之度外,使人处于恬淡虚静、物我两忘,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风筝另外一个便于流行的重要原因就是老少皆宜,男女均可。在我国古代,武术、骑马、射箭等都是一些适宜于男子的户外体育项目;而风筝则成为古代女子青睐的户外活动项目。明代画家徐渭在《风鸢图》中写到:“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处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王蜀瑜在《锦江花朝竹枝词》中写到:“向晓晴曦挂头巅,和风吹透杏花天。莫嗔士女偏多事,偷把红丝系纸鸢。”这些都是描写古代女子放风筝的景象。此外,还有《红楼梦》中也多有描写女子放风筝的场景。再者,在一些传统绘画中,如清吴友如的《纸鸢遣兴图》,天津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新春八景》等描写的都是女性放风筝的场景。
风筝使深锁闺房的古代女性有了更多的接触户外的机会,放风筝时人与风筝相得益彰,互为映衬,而且又不失端庄,顺应民俗,易被人接受。从这一层面看,在风筝传承的民俗文化中便有了更加积极的一面。这就使得风筝这项民间体育项目更具全民性和普及性,这是有别于像摔跤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全民开展的一面,从而更有利于它的流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芝.风筝与俗民生活[D].西北民族大学,2005.
[2]张基振,虞重干.中国风筝的几点历史考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49-52.
[3]李在泉.风筝与巫术[J].昌潍师专学报,2000(06):46-47.
[4]耿道熙.风筝承载的民俗文化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1,11(02):127-129.
撰 稿:庞聪
图文编辑:庞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_GYHfxTW5qfkwYvj3XM_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