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菲:《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李菲:《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书名:《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作者:李菲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ISBN:9787105150328


作者简介
    李菲(1975~),女,四川成都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导,文学人类学博士,历史人类学博士后(出站),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在历史的时间脉络之中,“遗产”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预设为人类文明在现代化变迁和全球化进程中面临危机或即将消失的那些部分。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下的全球遗产运动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就是力图在当下的这一刻将这些宝贵的东西以较为“原真”的面貌保存下来,传递给后续世代。然而,现实似乎并不那么乐观,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的遗产实践和研究都揭示出,恰恰是“遗产”这个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本身的产物,它的话语生产和实践操作的介入,往往以最突兀、最激烈的方式改变了那些“遗存之事”或“遗留之物”的当下存在。

  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芭芭拉·克什布莱特-吉布莱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所言,“遗产”概念中包含有一个时间悖论——即当下的我们“拥有作为现代性标志的(过去的)遗产”(the possession of heritage as a mark of modernity)。正是历史时间、遗产时间与惯习时间(尤其是那些不同的事物、人和事件之间的差异性时间)三者的“非同时性”制造了这一悖论,而它却表征了当今全球遗产事业的真实处境。[1]就中国而言,回顾新时期以来三十年的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始终是非均质性的。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联与对立,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这种非均质性的空间表征。遗产议题的日益升温,也恰恰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个重要时间悖论:现代性话语往往在现代化进程最薄弱的环节寻找到自身快速挺进的突破口——只要见过丽江古城里鳞次栉比的酒吧和充满暧昧意味的招贴,或者大昭寺前商贩兜售的廉价复制唐卡,又或者中甸峡谷坡地上开业揽客的“香格里拉”高山滑雪场,便不难领会。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遗产运动中,“遗产/现代性”的隐喻一方面光鲜地登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名录之上,另一方面,也在中国大地无数座古城、村落、遗址上空拉出了一道喧嚣而反讽的投影。正是这场自上而下的遗产运动使大量原本身处消费社会边缘、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各种地方性、族群性传统直接暴露于“遗产”所表征的全球化、现代化话语之前,并以经济利益、自主权和发展权的多重诱惑迫使后者与之对话。其直接后果是加速了地方性、族群性传统与现代化变迁正面遭遇的时间进程表,也快速撕开了全球化进程渗透入地方历史、文化空间和社群关系的缺口,扩展了其侵入的广度与深度。自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公约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官方、学者与民众都被卷入进这场遗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正是人们观念中那些“古老”、“原始”、“传统”、“落后”的“遗存之事”或“遗留之物”,成为负载当下中国现代性冲突的前沿阵地。于是,最“土”的成为最“时尚”的,最“旧”的成为最“贵”的,最“原生态”的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在两个极端的碰撞中渗透了全球与地方、国家与族群、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张力。这种冲突与张力不仅左右官方行政决策,制造社会媒体焦点,还更深刻地弥散入日常生活之中,透过人们的身体得以直接地感知和显现,如此真实且无处逃匿。全球性遗产运动的意识形态、利益诉求和实践过程,持续不断地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场景中被转换为形形色色、切身可触、极具地方感的以及情感化的身体经验与身体事实。“身体”故而理应有所担当,成为人们从自身出发重新审视“遗产”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本研究将“身体”置于考察的焦点,通过对UNESCO遗产知识谱系的回顾与梳理,一方面力图揭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部所隐含的双重中心主义话语,另一方面则尝试从西方与中国本土的身体观念和身体实践出发,以“身体”的多元文化面向来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性,也从遗产的独特视角来考察身体在当下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处置问题。在遗产运动的宏大话语之下,“身体”所主张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探询姿态,是微观的、底层的,同时也是互涉的和在场的。

  此外,由于“遗产”总是隐含着“过去的”、“遗留的”、“回忆的”等等诸如此类去当下化的意义暗示,身体所内在包含的“当下性”与“在场性”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正如英国学者戴维·罗文索(David Lowenthal)在《过去宛若异乡》中所揭示,遗产所指涉的不仅是在时间上与“此刻”相区别的“彼时”,也是与“此地”相间隔的“他乡”。[2]在此刻与彼时,此地与他乡的二元结构中,过去的遗产对当下和未来进程所施加的各种强有力的限制、介入和形塑,始终无法脱离身体这一关键中介。因而,遗产的三重时间面向——过去、现在与未来,都需要返回身体之中才能达成最终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身体转向”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研究无意在遗产研究领域为“身体”复制一次这样时髦的翻身,只是力图将身体作为一个新的考察视角引入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中身体隐匿的印迹,也在西方与中国本土两种不同的身体观念、身体经验、身体实践的对话中,唤起对遗产持有者作为“人”这一肉身性、物质性、在场性与能动性主体的重视。由身体出发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源生性纽带,从而重返“文化作为生命存在”的原点,这也是本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本土化探索的一次粗浅尝试。

  本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身体何在”为追问的出发点,依循知识反思、理论对话与视域重构的学理路径展开讨论。通过对UNESCO主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谱系的回顾与梳理,一方面揭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部所隐含的双重中心主义话语及其所导致的“身体”缺位;另一方面尝试从西方与中国本土身体观念、身体实践的对话出发,将“身体”作为立足当下反观传统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视角,以“身体”的多重面向来重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性、体系构成与实践操作等一系列关键议题。

  具体而言,“导论”部分阐述本书问题意识的产生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确立了“身体”在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本书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谱系溯源与知识反思。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谱系生产过程——尤其是其中某些关键节点与关键文本的回溯和梳理,揭示出其中隐含的学理困境,揭示出其中被贬抑、被边缘化的身体的历史遭遇。第一章“失衡的天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谱系与分类体系”着重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原点、分类困境与学科背景;第二章“物质与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话语”着重从几组关键词的概念与意涵辨析入手,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话语生产方式与知识逻辑,指出其中隐含着以物质中心主义与文字中心主义为导向的西方核心价值观;第三章“理论旅行:中国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与操作”考察世界遗产体系在向中国的理论扩张运动中,如何与中国本土的社会情境与特定的学科发展背景相融合,从而在中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部复制了“物质”与“非物质”的二元对立。以上述讨论为基础,反思“身体”的缺位与失语,提出重返“身体”,作为弥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部多重二元对立,重新理解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切入点。

  第二层次为理论对话。将“身体”作为一个理论支点来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需要吸纳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身体转向”以来的一系列理论反思成果,即第四章“体现之身:西方身体观的范式转向”;另一方面更需要返回到中国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对本土的身体经验、身体知识、身体伦理以及身体价值观等加以回顾和整理,即第五章“根身在世:回向本土传统的身体脉络”。这并非是对西方知识界“身体转向”的简单复制,而是呼吁在东、西方两种“身体”之间展开一场对话。通过对话展现出中国本土传统中文化的形塑与传承与“身”、 “体”、“践”、“行”、“习”等一系列“身体”命题的密切关联,由此探讨西方之外另一种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也有助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为一个开放、多元与动态的“过程”。

  第三层次尝试进行理论重构,即第六章“身体作为方法:一个新的视域”。由于“身体与遗产”的重要议题所涉面向甚为深广,因此本章只能视为迈向理论重构的一次初步尝试,力图在有限的篇幅中从身体视域来重新审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非遗的分类体系以及非遗传承与保护等几个基本问题。

  最后,“余论”部分是对本书主要观点的回顾与重申。由于人以其身体展开的文化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本质关联,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一种“身体遗产”。“身体遗产”旨在强调,在今天盛行其道的文字文明、物质文明与口头文明之外,人类的创造性实践还具有某些更具根本性、也更为多元化的表达空间、形态、类型和可能性,还深藏着有待开掘的价值意义,这些都将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提供弥足珍贵的文化基因。“身体遗产”,也因而成为抵御人类文明同质化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之,本书以身体为主线,分别考察了为遗产中心话语所遮蔽的“身体”、作为理论反思焦点的“身体”、西方知识谱系中的“身体”、根植于中国本土经验传统中的“身体”,以及激发方法论转向的“身体”。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以“身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反思和视域重构的基点和方法,并非是以为“身体”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而是力图揭示,长久以来“身体”都是遗产研究中一个被搁置、忽视与遮蔽的潜在切入点。由此切入点来审视全球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可以为从西方之外看遗产开辟一个新的视野,也将有助于推动人类遗产事业迈向多元共在、美美与共的广阔图景。


目录
导论:遗产与现代性的身体突围
  第一节  身体与遗产:问题的显现与述评
  第二节  炮制又一次身体转向?: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谱系学与“身体何在”的追问:方法与路径

第一章  失衡的天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谱系与分类体系
  第一节  系谱溯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起与演进路线
  第二节  分类之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建构与知识生产
  小结

第二章  物质与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话语
  第一节  物质与非物质
  第二节  文字、语言与文本化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旅行:中国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与操作
  第一节  概念移植: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
  第二节  体系落地: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第三节“  非物质”的跨文化转译:阐释困境与实践误区
  小结

第四章  体现之身:西方身体观的范式转向
  第一节  身体转向与重塑当代身体观的两种路径
  第二节  作为范式转型的“体现”
  小结

第五章  根身在世:回向本土传统的身体脉络
  第一节  身体观念:身体的整合性与转换性
  第二节  身体认知:体知、践行与知行合一
  小结

第六章  身体作为方法:一个新的视域
  第一节  超越区分的话语: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体系
  第二节  成为其所是: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传承
  第三节  从存在到共在: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保护
  小结
  
余论:抵御同质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后记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7tgHO0j3_fNBG6JoTe6_l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