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非遗之窗】听!穿越千年的声音——腰鼓(3.10)

         说到鼓,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寺庙里静谧的“晨钟暮鼓”;节日庆典中欢快的村歌社鼓;集体游戏中的传花击鼓;民间文艺中的辽宁大鼓、凤阳花鼓等。


        对于出生在黄土高原的我来说,对鼓的了解是从腰鼓开始的。上小学的时候,每当下课铃声一响,参加腰鼓队的同学就跑着、闹着到操场上找一个自己满意的腰鼓挂在腰上,晚到的人只能挑别人剩下的腰鼓。虽然鼓与鼓的差别不大,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挑的腰鼓最好。那时,老师教我们右手敲击鼓面时念“咚”,左手敲击鼓面时念“吧”,于是脑子里经常有一串声音在回响——“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有一件小事,爸爸每次提起都会乐呵呵地指责我,因为我生平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装病是和爸爸共同配合完成的。那天,学校腰鼓队马上就要公开演出了,教腰鼓的老师让已经和班主任请假的同学留下来练习。我想,练习腰鼓既可以玩儿,还可以不用上自习,真是一举两得,就独自做了请假一节自习课的决定。严厉的代课老师知道后非常生气,极度害怕的我灵机一动,决定装病。后来,爸爸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和老师说我真的病了。这一天不仅没有上自习,连课都没有上。腰鼓的学习不单单锻炼了身体,更成为我童年的乐趣之一。

纤细or丰腴


一、广首纤腰传西南,广腰纤首今西北


纤细

       古代腰鼓指的是由中间纤细两头较宽的鼓腔和用皮革做成鼓面组成的可以敲击或拍击的膜鸣打击乐器。

       我们今天见到的腰鼓大多数采用木头制作而成,但在古代,腰鼓不仅有木制的,还有土制的。《通典》记载“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腰。”古代人与现代人给物品取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广州新电视台被称作小蛮腰,国家体育场被称作鸟巢等,腰鼓的“腰”指的是鼓的形状像人的腰身,所以腰鼓也称为细腰鼓或蜂腰鼓。唐代的腰鼓种类较多,“腰鼓”既可以指一类鼓的总称,也可以用作专称。作为总称时的“腰鼓”包括了腰鼓、正鼓、和鼓。

      在古代,腰鼓大小不一,体型偏大的腰鼓选择瓦作为鼓腔的制作材料,瓦可以指土类,陶类、瓷类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瓷腰鼓则是古代瓦制腰鼓的形制之一。除了以瓦为制作材料的腰鼓外,体型偏小的腰鼓多用木头制作外框。宋陈旸《乐书》记载:“腰鼓之制,非特用土也,亦有用木为之矣。”瓦制腰鼓与木制腰鼓的外形相似,皆为“广首纤腰”。不同的是,因为鼓腔材料的差异,木鼓与土鼓发出的音色不同。木制的腰鼓声音清脆,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南北朝至唐宋时,腰鼓流行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吟诵的素材之一:

“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 道出了长笛配腰鼓的声音组合


“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 写出了腰鼓声音响彻天际的宏大场面


                                                                                                             宋·陆游


         不难看出,腰鼓已经是人们常见的打击乐器之一。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则表现出敲击腰鼓的频率和体态。


                                                                                                       南宋·杨万里


杖鼓       到了宋代,“腰鼓”的称呼被“杖鼓”取代,其皆指细腰鼓。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记载:“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唐宋时期宫廷乐中的“腰鼓”和“杖鼓”皆有总称和专称的分别。如今,朝鲜族的杖鼓、白族的杖鼓等少数民族中使用鼓皆为广首纤腰式的腰鼓,细腰鼓多在擅长歌舞的少数民族中被创新和继承下来。

      唐宋以前,“腰鼓”之名,一般是作为细腰鼓的省称,大约明代以后,“腰鼓”之名指粗腰鼓了。

丰腴

现代腰鼓

       《大清会典图》记载:“腰鼓即花腔鼓,木匡冒革,面径一尺九寸六分,匡髹以漆,绘花纹,座以檀四柱交趺,铜环悬之,柱高二尺三寸一分。”此时,腰鼓指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鼓,腰鼓的“腰”由纤细变得丰腴,即广腰纤首。

       现在的山西地区以及陕北榆林、安塞、横山一带,民间腰鼓表演十分活跃,腰鼓成为黄土高原上民间文艺中的一朵奇葩。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这一名片逐渐成为黄土高原上民间鼓舞的代名词。

       自古以来,安塞即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素有 “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历史上的安塞境内,仅秦汉两朝的烽火台就达四五十处之多,堡塞更是遍布。据安塞当地的民间传说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们视为同刀枪、弓箭一样必不可少的军事装备。在遇到敌人突袭时,士卒们击鼓报警以传递讯息;在两军对阵交锋时,士卒们击鼓助威以振奋人心;在征战胜利时,士卒又击鼓以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腰鼓逐渐发展成为安塞当地民众的娱乐方式。

安塞腰鼓


二、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安塞腰鼓是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为一体的陕北民间舞蹈艺术形式,被誉为陕北人民的生命之舞。安塞腰鼓的鼓舞队伍中,除了我们熟知的鼓手外,还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鼓手队伍的人数多变灵活,可根据演出要求和场地进行调节,小型鼓舞少则数十人,大型鼓舞多则百余人甚至上千人。表演时,鼓手将鼓带挂在右肩,鼓身斜挎左腰,鼓手随着锣鼓、唢呐等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变换步伐。腰鼓声与锣鼓、唢呐等声音相互融合,浑然天成。安塞腰鼓的鼓身、鼓带、棰尾选用了鲜红色,鼓手身着素色衣服,头上系巾,模仿着古代士兵的装束,给人古朴豪迈之感。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表演节奏由缓及紧,观众逐渐被带入到鼓舞表演的情绪中去。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鼓乐齐鸣,拉开表演序幕。鼓手展开阵型,吸引观众的目光、稳定观众的情绪。随着表演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变大,脚步的踢踏跳跃也越来越复杂,身体跟着步伐的变化逐渐加大摆动。鼓舞进行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也会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提前约定。伞头开唱时,众鼓手在场边慢步转圈,一边转圈一边接后音,即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鼓手和拉花入场表演。

        到了整个表演的高潮时,鼓手们似有着山崩地裂般的气势,他们脚踏黄土,不断激起千层声浪,或表达了气壮山河的豪情、或表达了与天比高的气势、或表达了不断攀登的勇气。

       场地鼓经常在大型娱乐活动、节日庆典、祭祀祈福中表演。场地鼓的主要打法有十字大缠身、单腿盍耳、连身转、马步缠等。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

       打腰鼓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包括节奏、手势、步法等要求,即使熟练者也常常会手脚失调。腰鼓发音清脆响亮,没有固定音高。鼓点有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起鼓点、路鼓点、边点、帮点等。花样有敲小棒、双展翅、欢呼跳跃、串花篱笆、对脸笑等。

        总之,腰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流传至今,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腰鼓虽没有旋律的变化,却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几千年来,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悲欢喜乐。腰鼓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

参考文献:
[1]刘文荣.古今同名乐器考(六)——腰鼓[J].乐器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2017年08期
[2]李娟.陕北民间舞蹈的时代精神解读——以安塞腰鼓为例[J].大舞台.2015年04期
[3]高鹏飞.陕北腰鼓运动的历史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安塞、横山腰鼓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第35卷第3期(总第209期)
[4]彭东焕,王映珏.唐宋羯鼓、腰鼓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6期
[5]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6:463,256.

(图片和视频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张 敏
图文编辑:张 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RYEtEISXFsDC7DLNqNQ-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25 10:2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3.18)

        对于藏戏最初的记忆就是小学语文课文《藏戏》中的插画,这幅画里有一个带着可怕面具的人在跳舞。那个面具是如此的狰狞,青面獠牙的。

       尤其是幼时独自走夜路的时候一想到《藏戏》这篇课文的插图就吓得我赶紧跑回家。长大之后对藏戏有了一定的了解才知道藏戏所佩戴的面具是为了震慑邪魔恶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财产。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那么关于藏戏为什么叫“仙女姐妹”?这还要从藏戏的起源说起。

七仙女的故事


        任何一个剧种都有它的起源,而且也有许多有关剧种起源的小故事。比如京剧的起源是全国各省的戏班,进京为康熙皇帝祝寿,进而促成了各类戏曲的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京剧。而藏戏的起源是一个关于励志的故事。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很多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许多想要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汤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最初他想通过劝说有钱人让他们出资为百姓造福,但是汤东杰布经过三年的游说一座桥也没有建成。

        后来汤东杰布来到山南琼结游说当地的达官贵人,但仍旧是没有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传说这七位姑娘就是天上的七仙女,玉帝看到汤东杰布为了百姓吃苦受罪就派七仙女帮助汤东杰布盖桥。于是汤东杰布就和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就这样周而复始。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就这样,身无分文的汤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独一无二的面具


        在中国所有的戏曲形式中,每一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以多变的脸谱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闻名与国内;越剧以其悠扬婉转的唱腔和“才子佳人”为题材的故事,充分体现出江南人家的灵秀之气;而黄梅戏则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百姓的喜爱。藏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带着面具演出,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关于面具的起源和面具在藏戏中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一一揭晓。

面具的起源

        藏戏面具在藏语中称为“巴”。藏戏面具不但是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更是藏戏演出时的重要道具。对于面具的起源,从面具实用的角度来看,面具的产生和藏戏演出的环境有关。一直以来藏戏演出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出时没有舞台”。藏戏演出的舞台简朴,一般是在广场上演出,带面具演出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让那些坐在离广场较远地方的观众能够更加清楚的观看,以及对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面具和京剧脸谱

        藏戏的面具和京剧的脸谱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通过对二者的对比能使读者更加清楚的认识藏戏面具的功能。首先藏戏的面具和京剧的脸谱有相似的舞台效果。京剧脸谱着重形、神、意等方面的表达,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京剧艺术体系中,脸谱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用夸张的颜料色彩突出人物的形象,以便于演出者能更好的在舞台上展示该人物的形象,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体现。同样藏戏面具也是通过夸张的形状和色彩来体现戏剧的人物形象。但是和京剧脸谱不同之处,在于,藏戏面具的制作工艺和绘画的手法相较于脸谱略显粗糙。又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影响,藏戏面具的题材多侧重于神灵、神话方面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神秘色彩。

       其次藏戏面具和京剧脸谱对颜色运用上也有相同之处。说到脸谱的颜色就让想到《说唱脸谱》中的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从歌词中不难看出在京剧艺术中脸谱的颜色就代表一个人物形象,同样在藏戏中也是如此,用颜色代表人物。但是两者对颜色的理解偏差极大。





        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很容易的发现藏戏和京剧对颜色运用上的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差异。并且能得知藏戏面具在藏戏演出中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突出人物形象,使剧本、演员和观众在同一时空内产生出更强的艺术效果。因此戴面具演出,在今天仍是藏戏艺术中一个不可获缺的艺术形式。



八大藏戏


        八大传统藏戏指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这八个藏戏是藏戏发展历史上影响最深的八个剧目我们统称它们为“八大藏戏”。这些剧目以锋利的笔触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广大藏族劳动人民美好的意愿;表达了他们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这八个剧目也是藏戏表演的主要剧目。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16岁就执掌了国政,是一位文武兼备、具有雄才大略的圣王。他十分爱慕大唐盛世文化,就有派噶尔到长安请婚的愿望。与此同时嘉噶尔、格萨尔、波斯及霍尔王的使者也相继前来求亲。都想与强盛的大唐王朝联姻。但由于求亲的人数太多,唐太宗便决定用比赛智力的方式来进行选亲。第一题,唐太宗给各国使臣母鸡和小鸡各一百只,要他们确定出母鸡和小鸡的母子关系。各国使臣此时都束手无策。噶尔则叫卫士取来酒糟撒在地上,只见一对对的鸡在一起啄食,母子关系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题,唐皇命人牵来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让各使臣想法子找出它们的母子关系来。各位使臣仍旧是一头雾水。此时噶尔站出来说,我有办法。他把小马拴到马厩里,和母马分开,并一夜不给吃的喝,第二天一放出来,小马就各自跑到自己妈妈那里吃奶。母子关系一下子全清楚了。

       第三题则由皇后进行出题,“三天后谁能从三百名美女中找出公主来,我就兑现诺言。”这一题难倒了聪明的噶尔,谁都没有见过公主的面貌要想在三百人中找出公主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有一天噶尔出客栈去吃饭,女店主看到噶尔心事重重便问他为何烦恼,噶尔就把事情说了。女店主被噶尔坚如磐石的决心和诚意所感动,便向噶尔说出了公主的一些特征,公主眉心有一颗红色的痣。原来女店主早年给公主当过奶妈。噶尔闻听大喜。三天后,各国使臣只想着公主肯定是最美的女子,于是都从三百美女中找最漂亮的挑出来,但谁也没找出公主来。噶尔从容地一路找去,当找到第二百九十四名女子时,终于找到了公主。至此,太宗皇帝当场宣布,文成公主正式许配吐蕃藏王松赞干布。

        剧本以联姻为主题,反映了汉藏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美好愿望,赞美了汉藏两族人民兄弟般的情谊,流露出藏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补充

        这里对藏戏的剧目还有一点补充的内容。即使《文成公主》是藏戏的传统剧目,但在各地的表演形式也都有不同。主要是因为藏戏不仅仅是分布在西藏地区,其分布地区还包括甘肃、青海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藏戏主要是由三个藏戏系统所构成,分别是西藏藏戏系统、康巴藏戏系统和安多藏戏系统。西藏藏戏是最古老的藏戏,使用的是卫藏方言,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康巴藏戏主要分布于四川南部、青海玉树地区。是由西藏传入的蓝面具藏戏发展而成的,传入康区后逐渐与当地的康巴歌舞、说唱、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安多藏戏,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安多藏语语系地区。也是经由西藏藏戏的基础上加入当地的特色发展而来的。因此即使演出的是同一剧目,其表演的过程和剧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藏戏演出的整体框架结构还是遵循西藏藏戏的传统。

“没有舞台的戏剧”


        藏戏演出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舞台,藏戏属于广场类艺术,不需要搭台。一般立根大柱,搭帐篷演出,没有条件的地区就直接露天演出。藏戏演出的时间也多是在年节的时候进行表演。在节日上百姓通过藏戏演出的各种环节达到人神共娱的效果。

        藏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由“温巴格更”(即戏师)决定演出的时长;第三个部分为“扎西”,意味祝福吉祥,是整个演出的收尾部分。

开场仪式


       开场戏在藏语中称为“温巴顿”,“温巴”汉语意为“猎人或渔夫”,“顿”是“开场”之意。温巴顿在长时间的演出过程中形成猎人平整净地、甲鲁太子降福和仙女歌舞演唱这三部分程式化表演内容。

       首先,由猎人平整净地。乐师奏响鼓钹之后,七个头戴温巴面具、右手持“达塔”(用五彩绸带装饰成的彩箭)扮演温巴的演员先出场,一起表演祭祀、礼赞性的舞蹈,随后每个温巴依次演唱一个长调唱腔,再集体表演一段舞蹈。

      温巴舞蹈和演唱的作用是平整场地、赞美山河、介绍来历、祝福迎祥。其中“平整净地”经学者研究发现它还有另一层含义,认为演出场所居住着许多神和鬼,为了众人的安全,不碰撞他们,把神请到别处去,把鬼驱赶到演出场所之外,然后才能演出正戏。这是受藏族最古老的苯教思想的影响。

       其次,“甲鲁晋拜”,甲鲁太子入场降福。甲鲁,汉语意为“王子”或“太子”。温巴表演完后,两个甲鲁手持竹弓,身穿甲鲁切(即王子装束)进入场地,进行舞蹈表演其节奏由慢转快,接着左右旋舞。在做完祈神赐福的舞蹈表演后,两人交替演唱长、中、短三种类型的唱腔,表现向天神祭以歌舞,向汤东杰布顶礼膜拜,向各方保护神祈求赐福等内容。这里体现出对汤东杰布的膜拜还有一个关于“甲鲁晋拜”的小故事。

       相传汤东杰布与“七仙女”一行人来到一个名叫谢通门的地方,修建扎西孜铁桥,为了寻求当地家族长老的帮助,汤东杰布一行人照理在此进行演出募捐,而七姐妹的温巴歌舞表演激起了家族长老们的兴致,长老们也上场同七姐妹一起同歌同舞。长老们因为演出时的欢愉,而对汤东杰布建造扎西孜铁桥倍加支持。使得这座桥的坚固程度和安全性提升了一个层次,更能确保百姓安全的过河。在之后的演出中汤东杰布发现这种互动的形式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汤东杰布为了感谢谢通门地区的长老就把这种演出形式称作“甲鲁晋拜”,“甲鲁”是谢通门地区对长老的称呼。

       开场的最后一部分是由拉姆登场歌舞欢庆。“拉姆”,汉语意为“仙女”。七个拉姆依次进入表演场地,按照排列顺序演唱“迎祥步步高”的唱腔,表现向无上佛祖、向佛法僧三宝,向铁桥大师修行的圣者和尊者本人祈祷的内容。“拉姆”的来源据说也是因为看到自己部族长老亲自上场参加温巴歌舞表演而爱好歌舞的姑娘们更耐不住,也情不自禁地投入表演的行列,使演出更为增色。后经汤东杰布加工,形成了“拉姆鲁嘎的节目”。后来汤东杰布把温巴、甲鲁、拉姆三个节目连接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直保留至今的比较完整、丰富而有特色的开场仪式。

       然而现在的“温巴顿”则是向世俗化发展,由原来演出正戏之前必须表演的仪式性内容,发展到现在多的是一些观众喜爱的歌舞、杂技等演出。其目的主要是借以介绍演员,讲解正戏的剧情,招揽观众。

正戏 ——“雄”


       “雄”在汉语中是“正本”、“正文”、“中心”之意。又称为“说雄”,意为全剧之中心,即剧中故事内容之意。雄作为西藏藏戏剧目演出的核心内容,有一定的戏剧情节和冲突,是藏戏的正戏表演部分。在“雄”的整个演出过程中戏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雄”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戏师进行介绍,介绍接下来要演出的剧情,之后戏师回去,由演员接着表演。待到这个故事演出结束之后再由戏师出来介绍下一个故事。如此演出程式循环往复,一直到完成整个说雄部分的演出。戏师的作用,和现在的节目主持人类似,他们都是向观众介绍接下来的演出。但不同的是藏戏中的戏师其作用比主持人要大得多,戏师可以控制整个“雄”部分的长短,时间可以是两三天也可以是七八天。然而主持人却不行。戏师的作用更像是话剧表演中的旁白,他决定这故事的发展,决定着出场人物,决定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依靠说辞将观众带到演出所需要的环境之中。

       在整个“雄”的表演过程中还存在和当今舞台演出相类似的串场表演,有集体舞蹈“果儿切”,或者是演唱一些符合藏戏鼓点节奏的藏族民歌。这些节目大多与剧情无关,纯粹为了烘托气氛、过渡情节、转换场次时使用。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些串场表演,它也是整个正剧部分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藏族人民对于藏戏演出的剧目已经相当熟悉。他们不仅要欣赏不同藏戏艺术团成员的演技,同样这些串场表演也是观众所十分期待的,这些串场表演把整个戏曲推向了一个高潮。

结尾——扎西


       “扎西”,意为吉祥。它是正戏说雄演完后一个祝福迎祥的综合性仪式段落。按照传统藏戏的表演程式,吉祥结尾主要由戏师念诵祝词、集体载歌载舞、祝福观众、烟祭祈福、抛撒糌粑、敬献哈达、接受馈赠等内容组成。之后出现演员与观众一起大狂欢的场景。在此过程中戏班或邀请方常在演出场地一角点燃桑烟,此时场上鼓钹齐鸣,煨桑祭祀的香烟飘荡在广场上空,全体演员一边歌唱一边举起雪白的糌粑,同时洒向蓝蓝的天空,以此酬神,祈求神灵永保人间幸福。

煨桑

       “煨桑”是藏族的一种焚香祭神的活动,“煨”即焚烧的涵义藏族的烟祭仪式已产生有数千年的历史,煨桑烟祭仪式最初起源于驱除污秽的一种活动,早期部族的男子外出打仗或狩猎归来时,部族中的长老、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到村外的郊野上焚烧柏树枝叶和香草来迎接,并在归者身上抛洒净水,用烟火和净水来驱除他们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沾染上的各种污秽之气,后逐渐成为藏族先民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之一。

       不论是关于“七仙女”的故事,还是面具艺术的展现,亦或是在藏戏的演出过程所体现出的对祖先的敬仰以及与民同乐的环节,这些都体现了藏戏在藏族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凝聚了藏族人民的哲学、性格、文化与心理积淀,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 曹娅丽.邸莎若拉.藏戏[J].民族艺术,2018,(4).
[2] 高城.藏戏的魅力[J].寻根,2015,(11).
[3]华热·索南才让.略论藏戏的面具艺术[J].西藏艺术研究,2013,(07).
[4]李宜.西藏藏戏演出结构模式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5]王磊.也说藏戏的起源、分类及艺术特征[J].四川戏剧,2017,(12).
[6]田联韬.藏戏剧种分类研究[J].歌海,2012,(03).

(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 :赵志浩
图文编辑 :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ifD5RGVaL3Z3thpQNBId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25 11:0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二十四节气】春分:恰是一年春好处(3.21)

       在古人的心中,春意味着开始,暗示着新生的萌芽悄然成长,同时又是播撒希望的季节,于是有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说法。随着天气转暖,春色渐浓,文人墨客们吟诵着清新的诗歌,诗人徐铉在《春分日》 中写道:“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这样描绘:“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幅阳光明媚、草长莺飞、蝶舞蜂唱的春景图。

        每年的公历三月二十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即春分点),为春分。古代典籍中对此有大量的记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震泽长语·象纬》:“二节为一时,阳气上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节也。”这正是对春分气候的准确记述。这一日,太阳直射在赤道附近,南北半球的昼夜等长,各占十二小时,因而平分了白天与黑夜;同时又处于春季三月之中,恰当春季节九十日之半,平分了春季,即为春分日。春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进入昼长夜短。在这一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等地区外都迈进了温暖的春天。

花信报春深


      《荆楚岁时说》中记载:“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花信风,是指“应花期而来的风”,二十四节候,对应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时节,一候海棠,二侯梨花,三候木兰。

一候海棠

       海棠素有“国艳”之美誉,被称赞为“花之贵妃”,盛开时妩媚动人,人们将其视为美人佳丽、美好吉祥的象征。

二侯梨花

        梨花清雅洁白,如同雪花,叶柄纤长,素淡芳姿,富于柔美,一阵微风拂过,留有清淡甜香。

三候木兰

       木兰古称辛夷,花绽放时,满树粉紫色花瓣,傲立于枝头,幽姿淑态,它的花语是“高贵的灵魂”。

春分物候


一候玄鸟至

       “燕来还识旧巢泥”,春分之日,燕子纷纷从南方归来,传递春的讯息;

二侯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

三候始电  

        即电闪雷鸣,天空打雷时,伴随着闪电的出现。

民间节俗


竖蛋: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古老的节气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竖蛋”。每至春分这日,世界各地都会有人进行“竖蛋”的实验和游戏。据说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有了竖蛋的传统,最初是为了庆祝春的到来,借玩乐表达人们由冷冬转到暖春的喜悦心情,后逐渐演变成祈求好运的习俗。民间竖蛋的玩法趣味十足,选择表面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在平坦的桌子上立起,松手后仍保持竖立即为成功,因为玩法简单易行,常常吸引众多孩童叽叽喳喳一同玩耍,竞相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那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蛋呢?有种说法是春分这日处于时间的平衡点,南北半球昼夜等分,地球处于能量引力的相对平衡状态,蛋竖立的稳定性最好。此外,仲春来临,万物躁动,竖蛋需要耐心和恒心,性格急躁的人往往会失败,人们又可以通过这一游戏来平和心态。

吃春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气候息息相关,随着不同时节的到来,饮食起居、生养作息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春分时节,阴阳之气达到平衡,此时人体也应当保持平衡状态,是“养阳气”的最佳时节。民间素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在各地所指不同,一般是当地的应时蔬菜,如春笋、香椿、蓬蒿菜等蔬菜属温性,有助于健胃理气、保肝益脾、阳气生发。阳春三月吃香椿,自明朝起中国人就有着吃香椿的习俗,为“吃春”。又因香椿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疗功能,“吃春”含有迎春保健的意义。关于香椿的吃法很多,如凉拌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饺子等。春分之时,人们一同到田间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同鱼片烩成“滚汤”,即为“春汤”,营养而美味,一家人共食春菜,祈求阖家老少,平安体健。孔子曰:“不时,不食。”“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同节令气候融为一体是古人的生活智慧。

放纸鸢:融于自然,身心舒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即风筝,这项在民间广为盛行的传统娱乐运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的风筝多是用绢或纸制成鹰的形状。如今,风筝的形状和色彩愈加丰富,可供选择的花样越来越多。春分时节,正是人们放风筝的好时候,不仅小孩子满心期待,大人们也乐在其中。在阳光明媚,春意融融的日子里,每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广场上都不乏人们放风筝的身影,湛蓝的天空中飘扬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风筝,大家互不示弱,比比看谁放的最高,欢笑声此起彼伏。《续博物志》中提及:“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儿童放风筝时,眺望远处,调节眼肌,能够消除眼部疲劳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作用。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下,在草地奔跑着放飞风筝,排遣压力与烦恼,使身体的气血畅通,与生机盎然的仲春时节相得益彰,正是对身心都有助益的春分佳俗。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回大地,暖阳清照,是万物复苏开始生长的好时节。“一场春雨一场暖”,田地里,人们辛勤的打理着农事,为一年的好收成忙碌着。蛰伏了一个冬天,我们何不走出室内,享受新鲜空气的萦绕,感受和煦春风的拥抱,在醉人春色中追寻梦想。美好伊始,沐浴着十里春风,感怀希望,勤勉于事,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参考文献:
[1]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
[2]萧放.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3]邵凤丽,肖婷.我们的传统节日·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李璐.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4]刘永加.明朝种树是春分[N].北京日报,2018.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    妍
图文编辑:闫    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nUa7cEsPH7bnRyIb0l0h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25 11:12 编辑 ]

TOP

【田野随笔】婶子和她的木匠父亲(3.31)

       因为要做毕业论文的关系,所以访谈了叔父辈的木匠,老家是豫北的小村庄,村里大多都是工匠,尤以木匠瓦匠最多。恰巧那日,婶子也在旁边,可能触景生情吧,自然而然就讲起了她的木匠父亲。

       婶子她说,岁月真是不饶人,爹已经走了有将近二十年了,我都记不清他的模样了。但是我总记得小时候看着爹在家给人打家具,那时候我总帮他打下手,递个钉子,拿个斧头。那时候我大姑还没出嫁,每次让她打个下手总是做不好,我因为自小看惯了爹做活儿,所以他做到哪一步了,该用锤子还是斧子,该用墨斗还是尺子,我心里一门清。爹总是说,霞,你要是个男孩儿多好,我这门儿手艺就后继有人了。

       婶子她又说, 爹出生在五十年代,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爷爷学干木工活儿,那时候木工活儿可吃香了,学个木工的手艺少说也得三年五载,这还是聪明的好好学的。那时候的木工活儿全都是靠手工做的,哪有啥电刨电锤的,所以这木工必须是心灵手巧才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师给人做活儿的, 有的人学了三年还是连个板凳都订不好,所以啊,这都是实打实的本事。也因此十里八村也没几个木匠,瓦匠倒是挺多的,因为它好学啊,这木匠用处又大又不好学,所以做木工活的人就少,在村里的地位就比较高。

       你想那时候谁家不得盖房子啊,那可不像现在盖房子都用钢筋水泥,那时候全靠木匠来做房顶,就像我们家原来住的老房子,你看那全是木头给撑起来的。房子盖好了,门窗柜子还都是木匠的活儿,打件家具都得十天半个月的,有时候爹上门给人家打家具,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都是吃白米饭,主家自己都不舍得吃。左一声师傅右一声师傅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要是有时候主家要的急了,因为等着结婚嘛,日子都算好了,爹就得晚上加班,我就在旁边给爹打下手。婚丧嫁娶谁家也离不开,刚出生的小孩儿坐的摇摆车,不像现在去商场里买就行了,得全靠木匠手工打造,那时候还都是流行土葬,打棺材也全是木匠的活儿。所以谁家有个木匠,也是不愁吃不愁穿,十里八村的还受人尊重。

        婶子她还说,那时候爹喜欢抽旱烟,每当打完一件家具的时候,他总是左看右看,一遍又一遍的抚摸着,不允许它有一丁点的毛病,从圆木打成木材,又把木材打成家具,最后刷上自己用猪皮熬的黄胶,那时候的胶要熬上好几天,给家具刷上厚厚的一层,要放到通风的地方晾上好几天才行,因为都是用纯天然的东西,所以耐用、实用也用着放心。爹做了三十多年的木匠,每每打完一件家具就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抽着旱烟乐呵呵的笑着,也顾不得身上的木屑灰尘。

       老一辈的木匠,用他们的心灵手巧传承了技艺,作为百工中的手艺人,技艺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本领,也是他们在村落里获得威望和地位的资本,更是他们以此而获得身份认同和价值实现的基础。他们传承,他们坚守,他们的身上流淌着“工匠精神”。每次去田野调查,我总是抱着最虔诚的心态,这也是民俗学教会我的——面对世事的坦诚。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BbUzb8mJRyu-HMZ3zdLDg

TOP

【岁时节日】寒食节:秋千竞出垂杨里(4.4)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以《寒食城东即事》为题作的一首诗。寒食日,在清溪桃李的安逸柔静之下,不时飞上高空的秋千与皮球增添了些许生机。我眼前顿时呈现出一副画面:年轻娇俏的女子们身穿彩衣绣裙,登上秋千架后,上下凌空飘飞,体态轻盈优美,简直像是天上的仙子飘飘而降。怪不得唐玄宗称秋千之乐为“半仙之戏”呢!

割股啖君 祭之寒食


“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芳草长时寒食天,红墙低处见秋千”


        正值寒食,暮春时节,天气转暖,树木葱绿,百花盛开,正是戏秋千的好时节!

        寒食节一说是在清明前一日,一说是在前两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因为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也称“百五节”,《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这一节日的核心活动是禁火与吃寒食。因时间上与清明节接近,在后世的发展中受其影响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并逐渐把它与清明节近趋等同。

       有关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因介子推之故,寒食节对于介休便有着特殊意义。

        介休人原来在寒食节当天过一种极为重视的民俗活动叫“一百五”(也称“百五节”)。当地人解释,因这个节日时间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故称“百五”“百五日”或“百五节”,意即“百无禁许”,这一天行事无所禁忌,可做诸多平时不能之事。其原因,按当地人的说法是,时值春天,代表着新希望、新开始,便可脱冬衣换春装、花草搬出院子等,百无禁忌。凡涉及破土动土之事,如建房、锯树、移木等,都须在这一天完成,或者至少应有一个启动仪式,否则当年运程不佳。

       这一天,家中准备的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青精饭及饧等;供品有子推燕、蛇盘兔、枣饼……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

蛇盘兔

        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

子推雁

       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子推高风亮节之意。

半仙之戏——秋千


        寒食节现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到来也增添了清明节的神秘感。而我们的寒食节除了带来神秘,还带来了不一样的游艺活动——秋千。

       从唐宋许多诗词中可以看出,秋千是寒食节的主要娱乐活动,不戏秋千反而成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写道:“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因此惋惜感叹“今岁清明行已晚”,只好期待“明年寒食更相陪”。韩愈《寒食直归遇雨》写因为寒食遇雨,“不见红毯上,那论彩索飞”,很感扫兴。朱敦儒《清平乐》词写得更有趣味:“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清明了,可春寒更兼多雨,该是秋千踏青的季节,针线活再也干不下去了。都约好了与姐妹们一起戏秋千、寻芳的,可风雨不停,怎么办?急中生智,赶紧画个丙丁帖子,在院子里祈祷天晴。这急迫的心情,虔诚而有趣的祈祷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秋千的起源,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曾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认为秋千的起源与古人的特殊生活环境和经验有关:“在古代山野间行猎,揪藤条腾越是常有的,似是古代秋千渊源之一。”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为了谋生,在上树采摘野果或山野间狩猎的过程中,经常会抓住一些粗壮的野藤,把自身荡起来以便于上树或跨越沟涧,这就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有文字记载的秋千为山戎所创,《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秋千为寒食节日游戏之一。书中引《古今艺术图》云:“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山戎也叫北戎,是春秋时期一个居住在北方一带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位于今河北东部,与齐、郑、燕等国境界相接。山戎人大都勇猛强悍,善于攀登,秋千是山戎军队训练攀跃山崖、溪流能力的训练器械,当时这个民族中流行荡秋千,主要是为了锻炼人轻捷的能力,是一种习武性质的活动。公元前663年,齐桓公为救燕国,发兵进伐山戎,齐桓公征伐山戎,将荡秋千运动带回中原地区,并逐渐演变成为汉民族中普遍流行的游戏活动。

       另一说,秋千一词源于汉代。为汉武帝时宫中祝寿之辞。唐人高无际在《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宮多秋千之乐。”宫中之人以“千秋”作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为了避讳,民间则将“千秋”倒读为“秋千”。秋千原为汉朝宫中后庭之戏,由于秋千游戏符合古人的生活情趣,逐渐融入民俗节日之中。

       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再现了一幅在林花绚烂的寒食时节,美丽的女子荡起高高的秋千,“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衣袂随风飘荡的欢愉景象。

       宋代秋千游戏的玩法,更加新奇精妙。在东京(开封)出现了所谓“水秋千”。就是在两艘大船上,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荡秋千的人,在几个来回飘荡之后,等到与秋千架顶端齐平时,脱手飞出,纵身入水。这样的秋千游戏,惊险刺激,有很强的观赏效果。元明以后,秋千游戏成为城乡春天的风景。

不同民族的秋千


       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便不再是女性的专属。双人荡秋千不避男女,因而使不少妙龄青年借此袒露出爱慕之意,秋千又成为姻缘的传媒工具。还流传着不一样的情歌:“……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燕子双双飞上天,我和阿哥打秋千……”等等。当然,荡秋千流变花样最多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盛大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叮当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土族称轮子秋为“卜日热”,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玩的秋千更为奇特,叫“沙哈尔地”,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我的儿童时代,寒食节打秋千热闹非凡,记忆中村头那个秋千好像要插到了天上。那个秋千造型简单粗糙,两边高高的叉形支架上放上了一根铁管子,两条铁链一头系着铁管,一头牵着踏板。秋千荡起来的时候,铁链和木板摩擦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随着秋千上的人儿高低起伏……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81.
[2].戚文闯,秦星星.论秋千之戏在寒食习俗中之流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
[3].苗丹.我国古代秋千运动研究[J],档案溯源,2014,(7).
[4].安介生.寒食节缘起与介休乡土地理新论[J],中原文化研究,2015,(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TFDpjWFCm9MtXAwMSoNV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4-4 19:53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19年清明节辽宁海城尚氏祭祖活动(4.9)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祭祀祖先、缅怀先祖的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寻求情感慰藉和情感需求的纽带。人们在祭祀活动中感悟先辈遗留的精神价值,修正自身,带动后人,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019年4月6日—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尚氏族人,齐聚海城八里镇小新村尚王陵园,共同祭祀尚氏先祖尚可喜,并举行了一场盛大隆重的祭祖仪式。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金丹妮、赵志浩二人前往尚王陵园进行清明节俗的调查,与族人们共同参加了这场肃穆壮观的祭祖仪式活动。

       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起源于清朝初年,已经持续三百多年,并于2012年进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尚氏家族清明祭祖活动分为两天举行。4月6日上午在海城市内德利宫大剧院中举行文化大讲堂活动,由尚德新先生为大家讲述尚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下午进行第二天表演及仪式的彩排。4月7日,在尚王陵园内举行正式的清明祭祖大典。

       上午十时三十分,祭祀典礼开始,伴着初献乐,主副祭孙先对先王影像进行祭拜,身着清代文武官服和宫廷服装的仪仗队伴着雄壮的《迎神曲》从陵园正门徐徐行至园内的皋门前,安放好先王、先王妃、先王夫人灵位,仪仗队分列两旁,在唱礼官的主持下,祭祖大典有序进行。

2019年尚氏宗亲祭祖仪式程序

一、通赞——唱礼官宣布:

1、①唱:吉时已到,己亥年尚氏宗亲祭祖仪式开始!
     ②唱:主祭孙、副主祭孙就位!奏《迎神曲》!
     ③唱:陪祭孙就位!奏《迎神曲》!击三通鼓!
3、唱:恭请先王、先王妃、先王夫人灵位!
     唱:奏《迎神曲》!击三通鼓!鸣礼炮!
4、唱:敬烛!奏《敬烛乐》!
5、唱:敬献肴馔、果蔬!奏《进馔乐》!
6、唱:敬香!奏《终献乐》!
7、唱:王第十二世孙敬颂祭文!
8、唱:王第十三世孙敬读祖训!
9、唱:焚献!奏《送神乐》!
10、唱:正位!行献酒礼!奏《亚献乐》!
11、唱:尚氏宗亲族人行集体跪拜礼!奏《忆先王》!敬天!敬地!敬祖宗!
12、唱:恭送先王、先王妃、先王夫人灵位!奏《送神曲》!
13、唱:己亥年尚氏宗亲祭祖大典,圆满礼成!

       尚氏家族的清明祭祖仪式,庄严隆重,表达了尚氏后代对先祖的无限缅怀和敬仰之情。既增强了族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和谐美满健康的家风,构建了宝贵的平台。

       无论古今,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都需要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家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延续的历史,也是形成优良家风、家训的历史,更是传统文化积淀与传承的历史。

       清明节的祭祖传统,具有满足人们缅怀的情感需要和密切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最为核心的便是“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慎终”在于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感恩、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追远”会让我们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不仅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历史、永怀感恩之心;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仪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金丹妮
图文编辑: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LzTe1sZvNC_f3hTu7c3eA

TOP

【田野实践】2019年清明节辽宁沈阳静安村那氏家祭活动札记(4.10)

村落概况



       静安村位于洪区马三家子街道,是满族聚居村落。静安村先后被批准为少数民族村、满族文化传承保护区,该村多项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沈阳市于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关于佛托



       据资料记载,满族把柳树视为神树,因为柳树发芽早,成活率高、生命力强,只要插上柳枝就成活。插上柳枝,预示着这个家族就会兴旺发达。manz**族的晚辈们在清明头两天就到柳树趟子里挑选大拇指粗的柳树直溜枝条,大约三尽六寸或四尽六寸长,剥去外皮,竿子尖系上长长的彩纸条子,这就是“佛托”。在清明这天,每个坟头上都插一根或几根柳木“佛托”。

     “佛托”的制作方法因旗而异,大致由剪五彩条、扎花、备木棍、粘绑等步骤组成。制作时,先准备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彩纸,然后剪出形似一串大钱的五彩条;接着是扎花,佛托上一般用荷花,也可以用牡丹或者芍药,花的颜色要与家族所在旗的旗色相同;最后截取约1.5米长的柳条,并将花固定绑在柳条上。插“佛托”不仅表达对死者的祭奠,还表示永保子孙兴旺平安之意。同时,“佛托”又被视为摇钱树,插“佛托”也有给已故先人送钱的含义。

那氏清明家祭流程



       静安村的那氏家祭大概分为上坟插佛托,念祭文,念祖训,续家谱,家族祭拜,歌舞表演和集体用餐等主要流程。

1、上坟插佛托

      上午九点左右大家便聚齐,男女老少手拿佛托,驱车前往墓地。人们将将纸钱、鲜花、水果、酒摆在墓碑前面,并将做好的佛托插在坟头上,然后那氏后人在坟前磕头行礼。

2、念主祭文(节选)

       维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值清明节,那氏族人谨以果品佳肴,香帛冥金之仪,致祭于祠堂前,凭吊列祖列宗!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饮水定当思源,为人不忘根本。

       清明良辰,春意融融,万象更新,那氏后裔会聚祖先神位前,列果陈香,叩拜,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

       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水流千里则出一源,树有千寻根深枝茂,我那氏后裔当虔心校学祖宗光辉榜样,常念家和万事兴,铭记德才兼备,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爱国守法,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勤俭自强,奋发有为!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昌隆繁盛,家族兴旺,此乃先祖厚德,福佑子孙。今后我那氏族人,训子孙之孝道,以继祖风,告慰祖上,永赐吉祥,保佑我族,万代永昌!

3、念祖训

吾姓那拉,源远流长。白山黑水,是其故乡。


渔猎为生,勤劳善良。先贤创业,后辈发扬。


少当树立,远大理想。胸怀祖国,志在四方。


科技时代,读书为尚。业精于勤,学毁于荒。


立身之本,修德为纲。德才兼备,展翅高翔。


遵纪守法,身家安康。夫妻相处,贵互理让。


家庭和睦,百业兴旺。赡养父母,理所应当。


培养之女,勤谨莫忘。溺爱生娇,驰则放荡。


发财致富,人人向往。进财合道,他人赞赏。


取之不易,群诽众谤。乐善好施,千古流芳。


美色悦人,情理之长。正常交往,共勉互帮。


遇事远虑,无忧无伤。那拉子孙,铭记心上。


倘能如教,前程无量!


4、续家谱

      祭文祖训宣读完毕,那氏家族开始续家谱。家谱每年一续,不同于其他登记着新生儿名字的家谱,这里的家谱登记着去世者的姓名。

5、祭拜

      在祖先神位前,两位主持人分别用满语和普通话主持祭拜礼。那氏后代按照长字辈、树字辈、振字辈、文字辈顺序依次进行叩拜祖先。大部分人穿着满族传统服饰,男子行叩头礼,磕头三次。女性则向满族祖先行摸鬓礼。祭祀结束之后,大家共同分享供桌上的祭品。

6、歌舞表演

       祭拜过祖先,满族女性身穿满族服饰,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两曲舞蹈之后,人们唱起了满族歌曲,歌声动听悦耳,欢乐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7、集体用餐

       祭祖流程的最后,参加活动的人一起用餐,在饭桌上聊天闲谈,其乐融融。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活动严肃、隆重、恭敬、诚挚,通过虔诚的祭祀祖先,寄望后裔繁昌,源远流长。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清明祭祖的习俗因地域而有所差异,不同民族地区的清明祭祀也丰富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停下脚步,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聆听传统的声音。

(图片来源:郭晓宇 杨玉莹 王舒)

撰       稿: 郭晓宇 王舒
图文编辑:王舒  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VPFGXE5WCSzpcBJDemc2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4-10 22:51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19年辽宁新宾腰站村清明祭祖仪式(4.12)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2019年4月5-6日清明节期间,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小组对新宾腰站村爱新觉罗氏的祭祖活动进行了田野考察。

中国传统村落—腰站村


       腰站村坐落于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西3.5公里。腰站村是传统的满族村落,最早的村名可追溯到明朝的嘉穆珊寨,清王朝入关以后,腰站村正式有了记载。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腰站肇氏祖先清皇族旁支爱新觉罗•阿塔生于后金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九月授永陵副尉,受命回兴京守陵。他带着十三个儿子中的七个儿子离京赴任,一路风尘仆仆,走到腰站这个地方,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背靠状如莲花之山,是为宝地,便对家人说“这个地方很好,我们要占!”于是将六个儿子及家小留在腰站,自己只带着十二子巴图赴永陵上任。阿塔的六个儿子在腰站村繁衍生息至今,逐渐形成了以爱新觉罗氏为主的满族村,村名也由此而来。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仪式包括上坟前的祭祖仪式和莲花山上的插“佛托”仪式两部分。祭祖仪式由肇恒昌先生主持进行,接下来由村落代表分别讲话,抒发他们对腰站村、爱新觉罗家族的情感,以及对村庄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01祭祖仪式

       祭祖仪式过程由喜登萨满及其徒弟完成,萨满的徒弟大喊“请牲”,早已备好的供献牲猪(纯黑无杂毛)被抬到供案前,喜登萨满和他的徒弟围绕着牲猪敲打手鼓。领牲仪式是满族祭祖仪式当中的最重要的环节。由萨满徒弟将酒杯中的酒倒入牲猪的耳朵,牲猪开始嚎叫,耳朵扑楞起来,表示祖先神灵已经“领牲”。萨满徒弟大喊“领牲”,同时喜登萨满和徒弟都停止敲打手鼓,礼成。礼毕后,爱新觉罗家族上山祭祖,牲猪被抬到村口去毛宰杀,然后解骨摆件,放在供案前的案板上。最后萨满围绕摆好的猪肉跳肉神舞,跳完肉神舞后人们分食福肉。

02插“佛托”仪式

       “佛托”的制作活动:

1.剪五彩条

       准备五色纸(五种颜色即可),拿出一张纸折成6份,头一剪刀需要斜着剪,剪出三个锯齿,三个锯齿之后,就开始剪“钱币”了,就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意味着给死去的先人送钱。每两个“铜钱”之间需剪两个锯齿,按顺序依次进行。一般每一张纸需要剪出十个“铜钱”,因为旧时候十文钱为一吊钱。最后并不把多余的纸减掉,多余的纸就像树叶一样在下面坠着,最后将像树叶的那几条纸捏在一起,“铜钱”在下面垂着,非常形象和漂亮,剪好后的五彩条很像一串大钱。

2.扎花

      “佛托”上用的花一般都是荷花,也有用牡丹花或芍药花的。花的颜色决定这家在什么旗,如果这家是正黄旗就扎一朵黄色的花,正红旗就扎一朵红色的花,正白旗就扎一朵白色的花,正蓝旗就扎一朵蓝色的花。如果是镶黄旗就在黄花下边衬白边(形状像叶),镶红旗就衬绿边,镶白旗就衬黄边,镶蓝旗衬红边。不过现在抚顺新宾的人们为了寻求美观,一般几种颜色的纸叠在一起,五颜六色,饱满且漂亮。

3.备木棍

        扎“佛托”用的木棍必须是柳木,长大约1米,木棍上面削尖,下面削成斜茬,这是为了便于插在坟头,也是因为柳树易活,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4.粘绑

        以上几个步骤完成后,把剪好的五彩条用线绑在柳树棍的顶端,花绑在顶端,做成像拂尘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佛托”的制作全过程。

       人们在祭祀祖先之前,会先祭拜山腰的保家神,庙里供奉着六将军,保佑家族平安健康。然后人们上山祭拜祖先,插“佛托”,随着时间的推移,插“佛托”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延伸,它不仅表现对死者的祭奠,同时又被意为摇钱树,表示给已故的人送钱了。插“佛托”的木杆是由易存活的柳木制作而成,因此,插“佛托”的习俗又有保佑子孙兴旺、相传不息之意。插“佛托”这种习俗活动,始终贯穿着对已故长辈们的孝敬和怀念之情,以各种礼节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同时又祈盼先人保护后代,祝愿后人平安吉祥、繁衍兴旺。

       人们在清明节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对已逝的亲人、祖先,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缅怀。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每逢清明佳节,中国人都对祖先进行祭祀,这是情感之举、道德之举,也是诗意之举。

(图片来源:任杰)

撰       稿:刘   波  任   杰
图文编辑:任   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GD3qGKOVU_I10BYR2VAs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4-22 21:22 编辑 ]

TOP

【民间游戏】忙趁东风放纸鸢(4.18)

       每到春天,总是能在公园的上空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父母们带着孩子,情侣们牵着手,彼此扯着线、奔跑、凝望风筝于空中盘旋。那一只只风筝在嬉笑声中时高时低,时远时近。那线的两端牵扯的是温暖,是心与心的相通相连。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在民间也被叫作纸鹞、纸鸢、鹞子等。它在我国南方被称为“鹞”,在中原及北方地区被称之为“鸢”。因此又有“南鹞北鸢”之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学界有以下几种说法:

墨子造“木鹞”

      《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墨子把“鹞”的制作方法教给了他的学生鲁班,鲁班又在此基础上改进做成了喜鹊的样子,《墨子·鲁问篇》:“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早期形式。

韩信作纸鸢测距离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在这里,风筝被用于军事,韩信造风筝用风筝线来测量计算未央宫距离。

羊车儿作纸鸢求援

      《资治通鉴》记载说,南北朝时期,因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宫中,他想利用风筝向外发送信号求救,可惜被敌人发现射了下来,“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李邺改进纸鸢

      《询刍录·风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徐珂《清稗类钞》也曾记载:“风筝,纸鸢也,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

风筝直系祖先是鸢旗

      柴茂智、刘忠在《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一书中提出:风筝的直系祖先不是木鸢,而是测风的鸢旗。鸢旗缘于以鸟羽测风。

风筝与爱情:千里姻缘一线牵


       传说月老以红绳相系男女,确定男女姻缘,素有“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称,风筝,同样通过一条长长的线与人们联系在一起,因此,风筝也被赋予了爱情的寓意。清代戏剧家李渔《风筝误》里就有这样一段纠葛的感情故事:戚友先想放风筝,找来书生韩世勋作画,韩世勋感慨人生就在风筝上题了一首诗,恰巧戚友先放风筝时线断,风筝落在了貌美的詹淑娟院中,淑娟在风筝上和诗一首。戚友先的家童要回了风筝但恰巧戚友先在睡觉就把风筝交给了韩世勋,韩世勋觉得遇到了知音就又做了一只风筝题求爱诗于其上故意让风筝落入詹家院中,不料风筝这次是被詹爱娟捡到,她误以为风筝的主人是戚友先,爱娟为了能与戚友先结合就假借淑娟之名夜间与韩世勋相会,韩世勋见她貌丑且不检点落荒而逃。戚友先的父亲给詹家下聘礼,让戚友先娶爱娟让韩世勋娶淑娟,韩世勋以为淑娟是貌丑不检点的爱娟就再三推辞,直到揭开盖头误会才解除。不仅如此,清人吴我欧《风筝美人》更是有“花信几番凭妾寄,情丝一缕被郎牵”之句。在这里,风筝与风筝线更是体现了女子对男子的那种深情款款及渴望拴住男子的那种迫切心情。就连现代,人们也喜欢用风筝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感情,如:“经营一段感情,就像放风筝一样,线拽得太紧,风筝就飞不高;若太松,风筝就可能飞走”。“长长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飘啊飘啊,飘到你的身边”。

       风筝与爱情相联系还与风筝的题材有关。人物风筝中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杨宗保与穆桂英等都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更有双燕、双蝶、鸳鸯、龙凤呈祥、囍字等风筝都表达了对男女感情的期盼与祝福。

民间游戏:斗风筝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个孩子或许都有一个关于风筝的美梦,鲁迅也曾因为踩碎了小兄弟的风筝而懊悔。高鼎更是咏叹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之句,可见,风筝是多么的受小孩子欢迎。

       风筝不仅可以用来放高放远,还可以用来“斗”。每次提到风筝,总会想起《追风筝的人》里哈桑与阿米尔斗风筝的情景。哈桑与阿米尔将风筝线缀上玻璃屑挂在树上风干,即使手上留下伤口也不会介意。“街道上满是风筝斗士,手里的线时而猛拉、时而速放,目不转睛的仰望天空,力图占个好位置,以便割断敌手的风筝线。”这阿富汗的斗风筝习俗真是令人神往。

       然后早在中国宋代,就出现了斗风筝的习俗。《〈清明上河图〉传奇故事》中《风筝谱》一文曾记载:“空中,风筝渐渐靠近,相互碰撞、戏斗不止……七星、马褂先后沉浮、摇摆,并纷纷翻滚坠落。”《武林旧事》也曾记载:“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线,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现如今,在中国的西藏地区也存在着这种斗风筝习俗。在西藏,人们在制作风筝时要涂上一层“那”。“那”这种材料主要由玻璃碎渣、白糖和鸡蛋、松香等制作而成。将“那”放在手心,将风筝线从指间穿过,使风筝线粘上粗细不等的“那”。这样在斗风筝时就能够确保自己的风筝线更加锋利。

       风筝如此受人青睐是因为放风筝可以增强体质。我国古代医生就曾把放风筝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宋人李石在《续博物志》记载:“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人们更是意识到放风筝要用到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关节,使全身得到锻炼。所以,人们喜爱风筝的那种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放风筝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是不可忽视的,放风筝还可以陶冶人们的身心。清人郭敏在《瓶湖懋斋记胜》写道:“乃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臧克家也曾写下:“风筝——把老翁变成儿童,一条长长的线,把人们引入了纯真的至境。”这样的诗句。足以见得,风筝已不单单是一种玩具,更是人们情感交流、陶醉自然之中的一种中介。

        春天已经来了,快去放风筝吧!

参考文献:
[1] 陈端峰.民俗文化风筝研究[J].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2014.12.1
[2] 高彩琴,杨晨,李东风.风筝体育民俗文化特征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9.30
[3] 付德雷.风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4] 于培杰.漫话风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yhZtDp8UGK0cH2EYeJ0DA

TOP

【视觉民俗志】满乡的清明祭祀(4.28)

佛托


        佛托也叫佛多,佛头,原意为柳枝求福之神。插佛托是满族清明的一项祭祖仪式,在古籍中有记载,金代女真人清明时分"遍插佛托以寄",插佛托体现了满族先人崇柳敬柳的信仰,也寄托着对祖先的崇敬礼祭之情,求其荫庇子孙的美好愿望。

       佛托是满族清明祭祀的重要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内涵,2018年和2019年清明前夕,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组分别前往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腰站村、永陵以及沈阳市静安村等地进行调研,对佛托的制作过程进行了采录。

满乡清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的意义,不在于厘清历史溯源,它更多寻求的是一种家族文化,是一种家族精神。根,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血脉之源。清明祭祖也是满族家族的盛会,血脉搭建人脉,家族凝聚起乡情和亲情。

       目前,静安村被列为于洪区的少数民族村,腰站村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虽然两地同为满族聚居村落,但两地文化资源并不相同,村落发展的立足点自然也不同。静安村举办满语培训班,逐步恢复了家祭、满族祭天祭祖仪式以及满族传统节日习俗,为满族村落注入了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腰站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背靠巍峨的莲花山,山中有军洞、仙人洞、风洞等引人入胜的景观。除此之外,在腰站村依然留存有一条红带子,是满族爱新觉罗后裔身份的象征。因此,腰站村在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更倾向于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文化整合。静安村、腰站村两个满族村落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进行时状态......

(图片视频来源于辽大民俗学)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akycFuAZ8gPfQy_V3JO8w

TOP

【民间艺术】评书里道儿时记忆——本溪评书(4.30)

       那时最喜欢和大人们一起听书,搬个小板凳,坐的板板正正的像个小大人一样,聚精会神地听他的说书,虽然那个时候大多故事都没有听过,却总能被他带入故事之中。慢慢的读的书多了才发现那时说的书是《水浒传》、《杨家将》……每每读书时,总能想起儿时记忆里的说书场景,它就像我记忆里的棉花糖,甜甜软软的。到现在才明白回忆的不仅是说书,更是自己的儿时时光。

       现在时代在慢慢发展,科技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电视、电脑、手机慢慢被人们广泛使用,说书人像是一张泛黄的纸,似乎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符,慢慢也被人们淡去了,很少有人再去静心听一场评书,让自己的心灵与书中人物发生碰撞,让自己的思想与那时的文化产生火花。每每在网上搜索评书的视频时,感觉像是一场庄重的仪式,因为一场视觉盛宴即将上演。

       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地方都有着每个地方的特色,他们使用自己的方言描述着本地的文化。本溪评书在它的第三代传人田连元的带领下,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的形式传播,使得每个人都爱上了评书。

        本溪田连元评书,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主线,大都是说讲长篇故事。他运用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弘扬爱国主义又是其主要的文化内涵。田连元作为传统评书表演艺术家,他的评书明书理,讲书情,具有很强的文学功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他的评书融入了不少现代文化意识,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去除传统说书的死板又取其文化内涵,通过表演,使人物形象在他一板一眼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口中描述的人物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一点一点的把你拽入他的故事之中,这就田连元评书的神奇之处,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有没有读过他说的故事,他的嘴张张合合就让我们清楚明了故事的内容。

       在我印象中深刻的一个片段是讲说《水浒》的一个段落,是关于高俅的一个片段,田连元通过语言以及肢体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泼皮无赖,还有和他臭气相同的柳大郎也表现的栩栩如生,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两个奸诈的无赖。之后高俅大赦回到东京,柳大郎把他推荐给自己朋友药商董将仕,董将仕感觉到了高俅并不是省油的灯但又不能得罪朋友柳大郎,于是内心盘算着先收留下他,再把他“推荐”给别人,当时田连元用一个笑的表情将董将仕的不想收留却又不得不收留的内心表达了出来。

        这就是评书神奇的地方,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更多的倾向于电子信息设备,慢慢地将这种原滋原味的生活淡忘。

        评书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而只是一种回忆,于我而言,就像是艺术青年曾经的理想,小孩子曾经做过的梦,不谙世事的人曾幻想的简单未来,及至长大,也都要抛弃了吧。像小四说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就像月亮与烧饼,一个看上去很美,一个吃起来很香。近来我越来越喜欢广播这种媒体,觉得它最最可能接近沉静也是最可能安慰别人的一种媒介。这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幕场景,一九OO为旅客弹琴,所有人都围着他鼓掌欢呼,及至轮船到岸,人们一哄而散,只留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仿佛刚才的喧闹日是一场梦,人生分分合合,这一幕就是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 :李婷婷
图文编辑 :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ACA5bLH3kdW9vnc14W8fw

TOP

【视觉民俗志】《寻找古渔雁》以及视觉民俗志的一点思考(5.3)

01拿起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


       我喜欢影像,喜欢看纪录片,这是一个在内心萦绕了许久的情结。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用影像来记录田野,但由于拍摄所用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而且拍摄和编辑的技巧专业性也很强,需要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所以,这个想法迟迟都没有实现。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民间的文保志愿者河西和杨树老师,听了他们的讲座,了解到原来手机也可以拍摄很好看的片子,而且编辑软件也很容易掌握。对于我来说,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看到了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

       杨树和河西老师并非专业摄影师,但是用手机拍摄了很多好片子,其中《我接过周福成的枪》还获得了微电影大赛的大奖,让我肃然起敬。原来,影像纪录没有那么高不可及,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切。拿起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

02视觉民俗志


       河西老师提出了“视觉文献”的概念,希望用影像等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历史记录和拍摄,用影像来留存人类的历史记忆,用影像来保留时代的图景。这个概念虽然有点宽泛,但涵盖性比较强,它强调的是影像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以图证史,这对我也非常有启发。我想如果将影像技术用于民俗学的田野,也可以拍摄出“视觉民俗志”。视觉民俗志作为田野调查报告的重要补充,它的形式更直观,更鲜活,影像所保留的信息更为丰富,对于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当然,视觉民俗志在技术与技巧以及思想性和故事性方面如果比较成熟的话,也可以独立成片,向纪录片方向发展。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在题材和线索方面有着拍摄纪录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于民俗事项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也将成为纪录片拍摄的前提条件。当然,纪录片的拍摄对专业性和艺术性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更完备的影视制作技术。

      视觉民俗志不必如纪录片那样专业,技术的门槛不必那样高,只要有手机,同时掌握一点视频编辑技巧基本就可以进行操作,比较适用于民俗学的师生,可以具有更大的普及性。视觉民俗志在兼顾专业性的同时,也应该具有一些艺术性和观赏性,便于接受与传播,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可能更符合网络时代的观看习惯。辽宁大学民俗学在此方面的探索刚刚开始,愿与诸位同道一起探讨和探索。

03小米加步枪闹革命


       2019年清明节我带着学生去做田野调查,顺便让他们拍摄纪录片,已经完成了两部小片《佛托纪事》和《满乡清明》,虽然还很生涩,但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和他们的努力,相信会越做越好。

      《寻找古渔雁》是我自己拍摄和剪辑的第一部比较“像样”一点的视觉民俗志。渔雁是盘锦二界沟一带追随渔讯往来迁徙的渔民群体的统称,20世纪30-40年代这一群体的大规模迁徙活动基本中断,古渔雁文化成为久远的记忆。2019年4月26日,我跟随中国民协组织的“一带一路和闯关东文化溯源调研组”在二界沟采访了古渔雁故事传承人刘则亭和排船技艺传承人张兴华,对古渔雁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与苦难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开拓进取的闯劲儿,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身上所反映的是早期踏上东北这块土地的先民们奋斗、挣扎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强力。带着这种感触我拿起了手机。

       做这个片子其实用时不多,也就一个晚上,剪辑和配音一共3-4个小时就完成了,做得很顺畅。当然现在看来还有很多不足,拖沓,时间长,旁白和画面声音混杂,有干扰,户外风声大,拍摄技巧差,内行人看来基本外行等等。虽然有这么多毛病,不过还是让自己小小地“自我陶醉”了一下。要知道,为了掌握编辑软件,之前利用周末钻研了两天呢,才基本把各个按键功能掌握了。软件是学生推荐我的,手机上下载的APP,当然,我的手机也是很落伍的了,华为mate9,感觉像是小米加步枪在闹革命。

04公众历史学与家乡民俗学


       地方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主观精神和情感的依附建立起了不同的“地方感”。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里的大地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那个成为家乡的地方。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探寻就是在建立与地方、与大地最紧密的精神联系,因为了解,因为理解,才会凝聚认同感和归宿感。

      去年开始陆续认识了一些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他们对家乡历史有着特别强烈的热爱,虽然多数是业余爱好者,但在学识上却非常专业。他们中有收藏老物件的,有搞街拍老建筑的,有搞行走与游学的,也有搞公益讲座的,有拍摄文化视频的,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充满了研究精神,查文献,查地图,古今中外的史料文献都有涉及。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地方精神”的崛起,一种“地方感”的建立,我也找到了公众历史学与家乡民俗学的契合点。

        无论是视觉文献,还是视觉民俗志,或许都可以成为“地方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脚下的土地,关注家乡的历史、人文和民俗记忆。在行走家乡和田野调查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更加多元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重建我们的地方历史记忆,塑造我们的“地方感”,建立文化的自信。

(原文首发于辽宁记忆,有改动)

撰       稿:隋    丽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WWf9GOPPzhbSBPwVjWe3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12 16:16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巧手的面世界——岚城面塑(5.14)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一大早,天还未亮,岚城北街上空的爆竹声就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了,打破了早春的宁静。岚城北街熙熙攘攘,精心打扮过的主妇们抱着美艳的面塑作品赶往供会现场。只见北街的神楼前,200多米的供台上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放好了集体面供,个人面供也按到场时间由前到后有次序的摆放着。在村民们心中,面塑摆的越靠前,神仙享用的就越早,自己的愿望也实现的越早。所以,民众们争分夺秒,每年的这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行动,个人供品摆放好之后还要跪拜、上香烧纸、燃放爆竹,好向神灵汇报自己的到场。第一个到场者的爆竹声也标志着整个供会活动的开始。近年来爆竹一年比一年燃放的时间早,表明民众的热情不断高涨。那岚城供会到底供谁呢?

一、敬奉慧莲仙姑


      岚城面塑供会,是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区的岚城民众在春节期间为纪念民间神医仙姑举办的一项重要的仪式性民俗活动。举办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地点是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岚城镇城内村的北街。

      岚城供会主要信奉白衣观音,大概有千年的历史,人们大都不知道始于何时,但当你问及为什么要信仰这位白衣观音时,他们都会给你讲这样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岚城北街有一个叫慧莲的年轻媳妇,刚过门不久丈夫就去世了,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婆婆悲痛欲绝,哭瞎了双眼。为了医治双目失明的婆婆,慧莲背着婆婆四处求医问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婆媳两个蜷缩在一座破庙里,又冻又饿,昏了过去。昏梦不醒中,慧莲看见一位白衣白发的老太太,手拿长拂走到她跟前,半念半唱地对她说:“世间难得你这样善良孝顺的孩子,你的德行感动了老天爷,他命我下凡来成全你的孝心。”说着挥动长刷在瞎眼婆婆的双眼上轻轻一拂,婆婆的双目立刻放出光来。慧莲感动得连忙跪地磕头,白发婆婆将她扶起,一字一句地对她说:“你也别谢我,善有善报,这是你的善心应得的。我再传你些秘方,你照着秘方替老百姓治病去吧”。传完秘方,白发婆婆忽的一下就不见了。慧莲睁开眼,眼前还是又黑又冷的破庙,想想刚才梦里的事情,心里觉得有些不敢相信,但还是非常希望是真的。她连忙叫醒婆婆,看见婆婆的双眼果然看见了。从此,慧莲就用这些个秘方为各地的很多人治好了疾病,被老百姓尊称为“神医仙姑”。她一直活到99岁才去世,去世那天,正是农历二月十九日。民间传说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乡亲们感念她的恩德,为她塑白衣观音像,而且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在她坐化的地方搭建神楼,烧香化纸,拿白面捏制的供品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岚城面塑供会”。

二、岚城面塑种类多


       岚城面塑外形整洁、内涵饱满丰富,体现了民众的生活智慧。

       按照色彩可分为彩色和素色两大类,而素色面供又按形制大小及敬献方式不同分为吊供和摆供两类。素色吊供形制小,内容多以燕子、青蛙、毛毛虫、蛇等小动物为主。素色摆供形制较大,一般分为爬孩孩、罗汉汉、面虎、面狮等类型,造型简洁粗犷。彩色面供色彩艳丽,造型美观,是岚县面塑供会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按照不同主题将面塑大致分为传统型、历史题材型、生肖动物主题类、反映当下生活型和其他类型五类。

传统型

       岚城面塑供会的供品常用来表达民众生儿育女的愿望,如圆头的罗汉汉,双手向上于两侧曲举,双腿张开于两侧曲蹬,呈幼儿睡姿,也像蛙状,是当地专门为男孩儿捏制的一种面塑。爬孩孩的形状是爬着的孩童状,有的双腿交叉,有的双臂相交,有的手脚相握,还有的双手环抱胸前。男性爬孩孩头部有额发遮,而女性爬孩孩则饰以发辫和小花。爬孩孩以白胖饱满、造型各异的孩童形象表达了当地民众对儿孙满堂的美好祈求。

      岚城的面塑供品有很多象征性和隐喻性,面塑造型的象征性主要通过谐音与寓意两种方式得以实现。

      同音不同字,如:鹿取谐音“禄”,百姓称为“鹿(禄)寿千岁”,人们还常常以鹿表示“加官进禄”。

      取象征意义的如枣山即节节高;大福字的面塑求福气,福字越大福气越多。

历史题材型

      大量取材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面塑也是大多数民众的选择,并将面塑成品设置在做好的面制底座上。如“观音像”“弥勒佛”“财神爷”“老寿星”“八仙过海”“游龙戏凤”“二龙戏珠”“神医仙姑”“唐僧取经”“孙悟空”“鹊桥相会”等。也有如“猪八戒背媳妇”、“回娘家”等经典故事。还有历史故事中的“杨门女将”、“关公”等等。

动物主题型

       岚城供会逢年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大型面塑作品,用结构式组成生肖形象,把面团制成各式小部件,然后进行组合,形成完美的生肖形象。艺人想法大胆,造型生动、粗犷,如逢猪年制作的各类与猪相关的主题面塑。

       岚县面塑中也常有其他动物形象,清新可爱。如老虎、狮子等,既保留事物本来面目又刻意夸大某些部位,突出表现面塑的动感。比如着重夸大头部比例,增强尾部动感,刻画四肢的灵活,使人感到神似形美;飞禽类,如鸡、孔雀、凤凰、喜鹊等各种鸟类,则夸张地表现其尾部动感,夸大嘴部、腿部,以此产生共鸣。

       面虎、面狮则有祛邪的作用。在民众心中,狮虎作为百兽之王可以对邪物起到震慑作用。虽然面塑作品中的面狮面虎通常是一副白胖饱满,笨拙可爱的形象,但物本身被赋予的驱邪作用是不会被取代的。

反映当下生活型

       时下潮流,展露无疑。岚县面塑文化节的开展,吸引了各地的面塑爱好者前来参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别具一格。反映当下政策的“一带一路”、“中国梦”和“建设新农村”大博眼球,时下火爆的卡通人物生动形象,迎合新年的生肖面塑更是比比皆是。也有别出心裁者制作大型面塑道具,如象征海上丝绸之路的龙船,春节期间象征热闹的鼓阵等等。也有一些商户将广告以面塑的形式展现。尽管有些作品出于重复,但在着色和形制上仍有差别,内行人一眼便能看出。

       在面塑文化节当天,展会人山人海,200多米的供台显得狭窄、短小,各地的面塑商户们守在自己的作品前,随时准备为观众讲解他的作品。在这一天,是面塑达人们争奇斗艳的战场,更是观众们大饱眼福的盛事。

其他类型

       除以上主题类,岚城面塑也常有花卉、绿植类的植物面塑制品,也有寿桃等各类水果、食物面塑,这些常常出现在人生仪礼场合中。当然还有更广泛的主题,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只要能想到的主题,都可以通过面塑制品展现给大众。

三、面塑文化节


      以面塑为代表的岚城供会不断焕发生机。1982年,岚城当地纠首(组织者)自发组织岚城供会面塑评比大赛,当时以面粉为奖品;在民众的坚持下,2004年,当地民众自发筹款组织面塑文化艺术节,对参加供会的面塑作品进行评比并颁发奖状和奖金。民众通过举行面塑作品比赛的方式传承着岚城面塑供会这一习俗。

      2006年“岚城面塑供会”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岚县面塑供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6月,岚县面塑正式被纳入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019年农历二月十九是第十三届岚县面塑文化节。从面塑供会到面塑文化艺术节,除了岚县民众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也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他文化的窗口。每种面塑制品都体现了当地民众的文化和情感归属,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区各种各样的面塑艺术各自传承的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张燕霞.山西省岚县“岚城面塑供会”民俗活动的考察研究——以面塑供品为中心[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姚子健.“非遗”保护形势下岚县面塑文化传承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
3.马彦奇.山西省岚县岚城"面塑供会"民俗文化考察[D].山西: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vLa99ZHb9tzLHXdQAbUM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25 12:47 编辑 ]

TOP

【田野调查】正月初八接姑姑,三十六者祈平安(5.19)

三姑姑,何许人也?


       记得有一次去山西省襄汾县找朋友玩,正好附近有座“圣母殿”,专业使然我们便一同前去探其究竟。走进西王村,越发想知道这圣母殿里究竟是何许人也?因而我们一道询问了多位八十余高龄的老者,他们说:“这是姑姑,自他们小时候就有了三姑姑庙和庙会,文革期间被毁,20多年以前才建立了现在的圣母殿。”而这里也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姑姑的传说:

三姑姑传说


       在豁都峪的深处有个苗峪村,杜府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杜员外精明能干,待人厚道,种地有二百多堆,每年庄稼收成不错,还与西王村单员外共同在外地经营多处买卖。杜单两府,家底厚,金银成堆,院落多,五谷满仓,方圆百里颇有名望。

       杜员外有一独生子,年长三十四岁,尚未成家,杜公子,头顶秃、眼睛大、个子小、身儿瘦,虽然脑瓜子聪明,但长相实在是令人难看。方圆几十里无人上门提亲,杜员外很是忧愁。单员外有三个姑娘,大姑娘已改嫁,二姑娘招亲在家,三姑娘年方三十,性情刚烈,面目憨厚,脸大、手大、脚大、腰粗、胳膊粗。大户闺秀,但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有次,杜员外同管家来单员外家结算账目,由两地长辈做媒提亲,两员外当场同意了这桩婚事。结婚之日,邻里人八村前来祝贺,庭院十分热闹,待夜深人静,杜公子在洞房掀开了三姑娘的盖头,三姑姑一看杜公子长的猴儿相,便大哭大闹起来,立马就要回娘家,经长辈们劝说,未等天亮便起身回娘家去了。就这样,杜公子和三姑姑两地分居了几十年,即便接回三姑姑,也是住在一道山上,仍在两地生活,杜公子感到同居无望,为当地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把家里积攒的金银、粮食发放给十四个自然村的村民和逃荒的难民,三姑姑在娘家也多行善事,把私存的金银捐本村兴修水利,救济贫困人家。

       杜公子,三姑姑的举动,惊动了天庭,当他俩百年之后,玉皇大帝封杜公子为龙王神称,并赐予龙帽、龙袍、龙靴,管水治山,造福人间;封单姑娘为水母神称,并赐予凤冠、凤袍、凤裤,三分雨水救灾救民,惩恶扬善。赐封后,

       十四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发捐款,建庙塑像,逢年过节,叩拜敬奉,祈祷除病、祈福、发财、得子、风调雨顺,众民均受恩泽。

       传说里的姑姑以“水母神”称之,这也是姑姑最初的职能范畴。她的故事传说,多少朝多少代,无从考证,但苗峪村庙中的石碑记载可是铁一般的事实:“偶像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余载。此像于公元一九六六年破四旧期间,被毁于光华,化为灰烬,令人惋惜,今之偶像系一九九年在上级弘扬民族文化,恢复文物古迹精神之鼓舞下,信众自发捐款,回忆仿塑新像复现,群众喜之。”

三姑姑信仰,为何选三十六者?


      最初三姑姑只是水母娘娘的象征,只要遇到旱情或大旱,西王村和苗峪村民众就得集体开始想办法了,究竟怎么做呢?据老人们说,人们纷纷打着龙旗,舞着用柳枝编的大龙一条,小龙许多,头戴柳条帽,身着柳条衣,脚穿柳条鞋,敲锣打鼓,铁炮齐鸣,接送三姑姑。


       那问题来了,谁?多少人?负责接送三姑姑呢?据村里老者讲啊,以前在西王村的平安街,三十六岁的年轻人经常出事,后来就有了正月初八西王村的三十六岁者,不论男女,敲锣打鼓去苗峪村接姑姑。

      这其间也发生了很多诡异的事情,听年长者说,多次把三姑姑从苗峪村抬到西王村口或从西王村抬送到苗峪村口,当时是晴空万里,顿时乌云滚滚倾盆大雨,实在是太灵了。以前的求雨是在老爷庙前举行的,男女均跪地求雨,求雨成功之后便为三姑姑唱一台戏以示感激和庆祝。

三十六者接姑姑

       我们去的那天恰好正值西王村“接姑姑”,三十六者敲锣打鼓去苗峪村将三姑姑接回来置于西王村圣母殿,待到第二天初八有节目表演时将三姑姑请出殿外,移往临时搭建的棚子观看表演,表演结束后又将三姑姑请回圣母殿内。此外,还有专门的表演歌舞团,它是村里三十六岁集资请来的专业表演团队。可见,三十六者在三姑姑信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庙会期间,春节和元宵节也开放,以便当地和外村村民前来祭拜。如今,三姑姑信仰也与时俱进地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出入平安、金榜题名、早生贵子、身体健康等,代表万事皆顺的美好祝愿。

       因而,三姑姑民间信仰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特定的民众相联系。在西王村庙会中,祭祀仪式和娱乐歌舞等具有群体性的活动也会促进当地民众间的交流,从而凝聚民众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B7c9nAlvsLWMYBM-k62x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25 12:56 编辑 ]

TOP

【东北民俗】萨满文化初探(5.26)

       我童年时期对萨满的印象主要来源于《还珠格格》:蒙丹为了见含香,装作跳萨满舞的萨满混进皇宫,戴着面具,动作夸张。因此,我脑海中的萨满形象总有些疯癫与神秘。其实萨满信仰虽曾一度被视为迷信活动,但它起源久远且流传至今,并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其在宗教、艺术、服饰等文化方面的成就,是活化石般的存在。现在,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萨满文化神秘面纱的一角。


萨满教起源


       萨满文化是围绕萨满教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对于萨满教,一般学术界普遍看法是,其最早起始于通古斯,通古斯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语族共同体,后来与manz**语族合并,并成为满——通古斯语族。现在中国境内属于这个语族民族的包括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其中的主干为现在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满族。不过萨满信仰还曾更广泛地传播到其他不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

萨满与萨满教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对萨满世界做了描写,大致介绍了古代匈奴在平时和战时祭天地、拜日月、祈鬼神的简况。而萨满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南宋时期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其记载了女真人的原始宗教信仰:“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珊蛮”为女真语saman之意,后被译为“萨满”。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到最初担任萨满的主要是女性,这与萨满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有关,另外萨满就是女真人对女巫的叫法。后来在清康熙年间,萨满一词由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在撰写和发表中国旅行记时,被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而作为信仰活动的萨满教也并非中国独有,它几乎遍及北亚、北欧、南北非和南北美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民族中。

       严格意义上来说,萨满教并不是宗教,因为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信仰为基础,是多神信仰,所以没有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成文的经典。另外萨满随时随地都可以施行萨满术,所以同样没有固定的祭祀场所和规范的祭礼。

       萨满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俗称家萨满,一般负责氏族祭祀活动,萨满为氏族大事(包括瘟疫流行的大灾)主持的祭祀主要有祭天地、祭山神、祭火神、祭猎神、祭畜牧神、祖神等。有的氏族还有本氏族独特的祭神,如战神、弓箭神、鹿神、豹神、喜神及其他保护神。另一种是超越氏族范围的职业萨满,又俗称野萨满,主要为个人或家庭跳神来驱邪治病。野萨满在氏族松散的后期地位逐渐提高且活跃起来,其驱邪治疗的活动也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萨满主要职能。

萨满信仰


       在了解萨满有哪些职能前,我们需要先摸清萨满信仰什么。萨满教属于泛灵信仰(万物有灵),这种泛灵信仰和其他原始宗教一样,是从对大自然的崇拜开始的。所以萨满教信仰天地、日月、星辰这些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物。在萨满神话中记载,宇宙分为天、地、人三界,人居住在人界,而天地都有多层,人类曾经可以通过神树(或龟足等)爬到天界,但由于天神恼怒神树挡住自己的路,用剑将神树砍断,没有及时下来的人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这则神话大致介绍了萨满文化对这些自然物的看法, 其中神话中提到的神树逐渐转化为萨满文化对天柱的信仰,这种信仰突出表现在祭天立杆的古俗上。《啸亭杂录》卷八在介绍满族古俗时说:“国家起自辽沈,有设竿祭天之礼。”早在金代时就有了关于女真人设五六尺高的木杆为拜天神的象征的记载。立杆祀天的原始形态,其实是渔猎民族的祭高山大树以祀天。

       风、雷、水、火等自然现象以及与北方狩猎民族生存息息相关山、林、树和山林中的各种动物等也都成为了萨满文化的崇拜对象。而在动物信仰中,虎是最神圣的动物,北方民族在狩猎中,几乎没有以虎为猎取目标的。与虎崇拜相似且不同的是熊崇拜:萨满教一方面把熊高度神化,设置了许多严格的禁忌、祭祀形式;另一方面却猎熊,分食熊肉。这是因为北方狩猎民族对熊的崇拜是很古老的图腾崇拜遗俗,但后来熊的生产价值逐渐超越了信仰的价值标准——熊肉、熊掌、熊胆、熊牙等在食用和祭祀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另外鹰鹫被认为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见到了鹰,就等于见到了萨满的神灵。据传说,鹰是众神派到人间帮助人们的使者,由于语言不通,鹰和人类女子诞下一名男婴,成为人间第一个萨满来帮助人们,所以鹰就被赋予了萨满象征的特殊含义。

       还有一些兽类也受到萨满教的崇拜,然而地位不如虎、熊和鹰,但对近代东北民间信仰影响颇大,比如由狐狸和黄鼠狼崇拜转化来的狐仙信仰和黄大仙崇拜。不过对这类动物的信仰主要是因为北方民族的人们相信它们会作祟使人生病才对其供奉,其中更多了些恐惧意味。

萨满文化中的“灵”


       萨满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信仰,信仰的是被叫做“魂”的灵。在萨满文化中,不只是人有魂,动物、植物,甚至器物等都有魂。“魂”在萨满传承中,成为主宰萨满世界的基本因素。根据萨满文化,每个人或物都不只有一个魂,而是有多个且分为好多种,并可以存在于各个部位,所以在一些萨满神话中会出现鸟的爪子,鹿的角这类只有动物身体某个部位的角色。

      关于“魂”的萨满传承,形成了“三魂”观念:一是生魂,它是萨满信仰中人和动物都有的“魂”,始终和生命在一起,生命终结时,它立刻离开躯体,甚至提前离去。人的伤病就被认为是恶灵侵扰使生魂受损所致,且认为一般人看不到恶灵,只有萨满看得清,所以人患病时要请萨满来跳神治病。二是游魂,它是一种常常暂时从身体中游离出去,到一定时候又归身附体的魂,所以也被称为“暂时魂”。凡是人有昏迷、发呆发愣、小儿受惊、梦游、精神失常等,在萨满信仰中都被认为是游魂游走离去造成的,这时也需要萨满进行“招魂”。三是转生魂,是最后离开人体使人死去的魂灵,有再获新生的能力。又称为转世魂,即脱离死者的魂另行投胎转世。这种转世观念在最原始的萨满信仰中并不存在,很明显受到了佛教轮回观的影响。

       生魂与肉体分离后独立存在称为亡灵或亡魂,这种亡魂在萨满信仰中要受到地下王国的统治和管辖,地下国王即魔鬼之王,它永远与天神作对,并侵害人间,是最大的恶灵。神魂虽然离去,萨满文化依然重视对遗体的处理,因为这关系到死者究竟能不能顺利地移居到另一个世界去。我国北方民族按照萨满教传统分别实行过风葬、火葬,近代定居后的民族才逐渐实行土葬或先火葬后土葬的复式葬法。在活着的人中,也相应地实行一系列的亡魂祭,这是萨满亡灵信仰中必不可缺的内容。

       说到对生魂的伤害,就不得不提萨满灵界的更多奇异精灵,这些精灵就是泛灵崇拜的产物,这些精灵能够袭击人的生魂,但也能成为萨满行术时的守护者和侍者,在跳萨满舞的全过程中,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召请诸精灵来帮助萨满行术,萨满常用一些小神偶放在身边代表这些精灵。当精灵帮助萨满治病驱邪时便是善灵,侵害人们身体时就是恶灵。提一个东北地区耳熟能详的不明生物——“马猴子”,它就来源于满语,是满族传说中一种无恶不作的恶灵。

       萨满教的核心是各种各样的祭礼,祭礼中除了祭天外,祭祖也同样重要,而祭祖观念同样来源于一种特殊的魂灵崇拜,即祖灵崇拜。祖灵是一种在人的亡魂、永生魂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魂灵崇拜。一个氏族的老人去世,他的魂灵将被留下来永远存在,对本氏族发挥影响。不过在萨满教中存在两种祖灵崇拜,一种是崇拜对氏族作祟的魂灵,这种魂灵既不是氏族始祖也不是氏族英雄;另一种祖先崇拜则大多是氏族祖先。


如何成为一名萨满


       萨满最本质的功能是为人间沟通和联络灵界,以期借助超人的形式说明并解脱人间的痛苦和灾难。而能进行这种沟通的萨满必须具有特殊的素质,这种素质的主要获得方式是青少年时患病,比如精神异常——说超常的话,吃异常的东西,做不寻常的事,这些被认为是与神通“灵”,有资格成为萨满或萨满的接替人。这些能通“灵”并被认为是萨满的患病者,大多做了驱邪治病的职业萨满。疾病伤痛制造了萨满的神灵,反过来,萨满又证实是神灵制造了疾病伤痛,并驾驭和驱使神灵去消除疾病伤痛。这就是萨满世界不能解脱的神秘的循环逻辑。

      出师后,萨满在执行萨满教职务时都要穿着特殊的装束并使用各种特殊的法具。装束物主要有神帽、神衣、神裙、神裤、神靴、神袜、神手套;法具有神鼓、铜镜、腰铃、神杖、神鞭、神刀(或神箭)、神偶袋及收藏装束物和法具的袋或箱等。一些从事治病的萨满还备有巫医用具或占ト用具(如兽骨、小石子等)。

       在继承方面,萨满的继承制在发展中早已不只是由神灵选继承人。近几个世纪以来,萨满的继承走了两条不同的途径:一个是古代传统神灵选中与个人许愿结合的继承,另一个是家族内部的世系相续。萨满术的习得也讲究师承关系,一律要拜师,要由成熟的年老萨满充任教习。萨满术主要包括3种内容:跳神、祭祀、唱通神歌祷词。跳神,不仅要学习萨满舞的基本舞步和多种与动物精灵崇拜有关的舞蹈套路,还要掌握神鼓的敲打技法,以及神帽、法衣裙的穿着使用方法。祭祀,不仅要学会各种类型祭祀活动中的程序,而且要谙熟所祭祀的各路神灵及供奉几十种以上神偶的知识,学会唱诵各种神歌和祷词更是不可缺少的,仅请神送神歌词就多达100种以上。

       萨满基本是通过施萨满术使自已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或把诸神灵的灵体收附到自身再显现神灵的方式。这两种能力把萨满确立在由人到神的位置上,即是说萨满并不应单纯地被认为像巫一样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而是有上升到神格的一面。


结语


       萨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以萨满教为依托,在信仰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舞、禁忌祭祀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虽然其中曾夹杂着一些愚昧原始的东西,但不能否认,它以一种极为朴素的方式,经历了发展的高峰与低谷流传至今,是有其存在的深厚土壤的。从曾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险遭灭顶之灾的危局中度过之后,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继承和保护,萨满文化也迎来了它的春天,萨满不再是疯癫的跳神者,而多见于各种祭祀活动的主祭人中,萨满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那个信仰万物有灵的萨满文化已渐成回忆,另一个跟随时代步伐的萨满文化正孕育而生。

参考文献
1.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89
2.于丹.萨满文化[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馨匀
图文编辑:张馨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sgxjxT5MOGkuDoyOdJYI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