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田野随笔】我的木匠父亲(11.25)

      沈从文说“所有的偶然都是发展的必然”。在本科时偶然去蹭吴效群老师的民俗学课,瞬间被老师幽默的谈吐以及多姿多彩的田野经历所吸引。当踏上考研这条路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民俗学。在无数个备考的日子里,在无数个迷茫的日子里,我常常想,如果我去田野,会遇到怎样的人,会遇见怎样的故事,去体会怎样的情怀。

       第一次田野调查对象是我的父亲,我的木匠父亲。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坐在大门口,看着夕阳西下,我对父亲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访谈。那是我第一次站在他者的立场去理解自己的父亲。 在此之前我从未完完整整的了解过自己的父亲,除了父亲的身份,他还有木匠的身份,一个在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兢兢业业大半辈子的木匠。

       说起我的木匠父亲,要从70年代末的择业讲起。在70年代黄河中下游的农村,温饱是最大的困难。村里世世代代靠着从河里挖沙卖沙赚钱养家,16岁的父亲正是能干的小伙子,一天能送两趟沙子,晚上回家天就黑洞洞了,喝上两碗面条汤,躺在床上就呼呼的睡去了。身为没落地主家女儿的奶奶毕竟是有远见的,她想如果这样下去,父亲这一辈子算是毁了。所以在父亲18岁的时候,在奶奶的坚持下,父亲义无反顾的去他乡拜师学艺,别人是三年学成出师,脑瓜子活络的父亲只学了一年就出师了,并且琢磨到了精湛的手工木艺。

       从此,不到20岁的父亲在帮家里侍弄好庄稼后的农闲时节, 就孤单地挑着沉甸甸的木匠挑子走村串户,徒步踏遍山山岭岭村村寨寨, 揽木匠活开始挣钱养家糊口。 多少浓荫蔽日、寂寥无人的时光下,烙下了担着沉重的木匠挑子而坚定前行的父亲的身影。

       80年代初期,在黄河中下游的农村,会一样木工手艺,那是会实打实的被人们尊称一声师傅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像我们的黄河母亲一样,父亲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走街串巷,给人做桌子,订椅子,打箱子。处处受到人们的好评。也是靠着这样一份手艺,父亲给叔叔娶了媳妇儿,给老家盖了房子。父亲骄傲地说道:“那些年除了正月里在家歇着,一年360天我要出工330天呐,忙的很,到哪家都是让喝茶水,还管饭哩。”那是一个传统技艺备受推崇的年代,父亲很是为自己木工师傅的身份感到自豪。

       90年代是中国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交通逐渐便利,南北方交流加强,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特征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木工活儿的技艺上也天差地别。南方精细的木工活大量涌入北方市场,使得传统的北方粗狂的木工受到冲击。父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变通。跟着一个“南蛮子”学了一年,把大料变成小料,咱的活儿也精细咯。父亲总是带着一脸自豪说道。活儿做得精细了,自然就有上门来找的客户,十里八村的谁家办个喜事,打个三大件必然会第一个想到父亲。父亲骄傲的说道“那些年,在一个村子里我做了两年的活儿,东家做完西家做,整个村子的木匠活儿都是我做的,那还不是因为咱踏实,活儿做的好。” 那一刻落日的余辉打在父亲泛着油光的脸上,有些耀眼。

       千禧年之后,家家户户娶妻生子不单单再是传统的三大件了,装修行业蓄势待发,家家户户盖了新房都要装修一下,机械化大量生产满足了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发展需求。作为以传统木工活为手艺的父亲一度面临没有活儿做的窘境。父亲常说:“那机器做出来的物件儿是快,但那是冷冰冰的啊。”过了五六年之后,市场上类似于快餐式的机械化生产处于饱和的状态,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盈的同时,开始更多的关注精神追求。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人们有开始稀罕原汁原味的物件儿了”。这是在传统手工业中兴起的复古潮流,讲究手工打造的痕迹,保持木材的本真性,诸如清晰可见的纹路,一圈一圈的年轮。父亲常常说,他高兴人们喜欢这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他这门手艺还能传下去。

       如果说是因为生计,父亲选择了木匠这份职业,那毋庸是因为精神的追求使得父亲大半辈子坚守了这份职业。每每打造一件木工活儿,仿佛是在打造自己的一生,是技艺与情感的打磨。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工匠精神”-------勤劳,踏实,坚守。

       家里有一件小屋子,父亲用来放自己的木匠工具:斧子、锯子、锤子。这些在现在的木匠活儿中几乎是用不到了,可父亲总是舍不得把它们丢下,他在墙上定了许多钉子,将那些工具井然有序的挂好,有事没事的时候总是去收拾收拾,每一件工具仿佛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父亲眼里都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父亲总是说:“等你有孩子了,我还有教小孙子认识这些物件儿呢!”我总是默默地想:我的孩子真是个幸运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4zdvra7rn7dwY_47JqAQ

TOP

【人生仪礼】围坐炕头听婚俗(11.30)

满族婚俗


      满族的婚俗,丰富多彩,颇具情趣。自清朝以来,满族就是一夫一妻制,不准早婚,并用宗教法制做约束。满族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但他们的成婚习俗,却有着自己的渊源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一套颇具满族特色的婚俗。

听新宾满族婚俗


       从新芽到落叶,距离上次拜访查树元老人已经数月,校园中遍地金黄的银杏,这一场景和去查老家路边小径厚厚的松针是何等相似,眼前不禁浮起我们一行人围坐热炕头听查树元老人说满俗、讲故事,甚至踏雪而行走访赫图阿拉城的的欢愉景象。


       如果你有幸来到赫图阿拉城,要是再能赶上一场满族婚礼,那可真是幸运之极了。部分满族新人会选择赫图阿拉城作为婚礼仪式的现场,这与我们常见的以现代化酒店为背景的婚礼相比,甚是新奇。整个老城区的古建筑上都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及红绸布,新娘身着满族服饰,在两位”丫鬟“的扶持下缓缓走着,从红色的面纱下都能看到楚楚动人的妆容。郎新娘开心的耳磨私语,应该击碎了不少单身狗的心!还是让小编带你走近查树元老人的炕头,听他给我们讲讲他所知道的新宾满族的婚俗吧!

       查树元老人说:“新宾满族婚俗那可要从媒人、娃娃亲说起了。娃娃亲属于婚姻类型中的特殊现象,是在娃娃们还小,两三岁,刚会爬不会走的时候,若两家大人处的好,瞅着小孩年貌相当,就商量给孩子们定下的亲事;还有一种叫指腹为婚,即娃娃还没生,双方的父母处的好,而且妻子都怀孕了,那孩子生下来,若同是男孩儿就拜个干兄弟,同是女孩儿呢就拜个干姊妹,一男一女那就正好配成对儿。

       不过满族定娃娃亲的不多,查树元老人回忆到,小时侯,听老人们讲过这么个事儿,就是说满族婚俗一开始呢,主要是”议亲”。当年就有一家姓涂(老涂家),上辈姓哈,下辈姓张(满族人的姓氏经历了很多年了,一辈一辈地在演变,他们头一辈姓哈,然后涂、张,直到中国解放才停止变动)。姓哈的这家呢,他们家老三姓涂,非常有钱,人称涂三爷,涂三爷家的儿子,姓张,叫张歧善,个挺高,瘦瘦挑挑的,但长相一般。

      还有一家是老郎家,家里很穷,愿意跟涂家结亲。涂家看老郎家太穷了,非常门不当户不对。但是这个姑娘长得非常好看,老郎家就合计说,我们家什么都不要,就要你这个闺女,两家就商量将婚事定下来,即议亲。

       议亲之后呢,要通过介绍人(媒人)去女方家去说合(当时老涂家找的介绍人姓郝,死好面子,大家都管他叫郝脸子):

       老郎家: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年貌相当,是挺好的,但是俺们家太穷了,人家太富,穷富有点不均啊,门不当户不对,这可如何是好?

       老涂家:哎,没事,我们不在乎那事,而且你们家姑娘长得这么漂亮,我们家小伙儿就有点一般了,互相将就一下吧。

       谈妥以后,两家和亲戚朋友一说这个事,就说互相了解了解吧(也叫打听事儿)。即男方家的人假装不认识,到女方的左右邻舍去打听女方的情况,女方亦然,互相打听。打听完了之后反馈回来如果双方都觉得满意,即可定亲、拉单儿。

       拉单儿那不能空口无凭啊,得立词为据,男方就得问女方要什么,有什么要求之类的。

      老郎家:俺们小门小户人家,也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就双铺双盖,双猪双酒,过门前的小四礼吧,等到定了以后呢,再来个四彩礼就可以了!

什么是四小礼呢?和四彩礼又什么不同呢?


       四小礼呢,就是胭粉、雪花膏、口红、油四件。

       四彩礼就相对大一点:两瓶酒或者两篓酒——双盅双酒;粉条子两把细水长流,亲情永在;两碗蛋糕(就是咱们吃的那个糟子糕,那时候要是买了蛋糕就相当了不起了,最低级也买小饼干、光头饼、唐河面,这是咱们满族地区新宾县的特点)。再就是买二斤猪肉,也有买两把韭菜的,或者买两条鲤鱼之类的也行,代表富贵有余。

        姑爷将四彩礼送至老丈人家后,老丈人有“姑爷进门杀小鸡”的习俗:即起码杀个自家养的小鸡来招呼姑爷,这才能说明亲事定下来了。


红花小轿迎亲喽


       定下日子之后,就等迎接新娘子回家了!接亲就更有讲究了,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有不同的排场,最低规格也得来个“花红小轿”、红毡铺地。

       满族人办婚礼称“代东的”为“大拿”、“张罗”等。一切婚事的操办程序及婚礼的进行全由“大拿”来安排。还要请位能说会道、随机应变的人来唱喜歌,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当娶亲的轿车来到大门外时,鞭炮齐鸣,歌手便唱道:“鞭炮响,锣鼓喧,娶来的喜轿到门前。新人下轿贵人搀,满院的贵客仔细观。新娘长得似天仙,郎才女貌拔了尖。”

1、踏红毡:两名男童各拿一块毛毡,铺在轿前,两块来回倒替,由两名年轻女了搀扶新娘下轿,俗称“踏红毡”。喜歌唱道:“铺红毡,倒红毡,新娘花鞋尘不沾。”
2、跨火盆:代表红红火火。“新人来到火盆前,火神保佑过百年。新人一步跨过去,日子红火坐大官。”
3、跨马鞍子:代表平平安安。“洞房门前紫金鞍,紫金鞍上驼金钱。新人一步迈过去,富贵荣华万万年。”
4、射三箭,古时候是真射箭,现在是虚晃三下或者射到树上,即射三箭。

      随后进入厅堂,厅堂的八仙桌上那摆设可谓是琳琅满目啊!一碟栗子一碟枣,桂圆花生全都有,取谐音,希望新娘“早生贵子”。还有一说,花生还代表着“生”,但可别生一样,男女“花着生”。


拜天地入洞房


阿察布密歌

       满族婚礼由萨满主持,供桌上摆猪肘子和方子各块,碟三个酒盅,萨满手握神力,用满语诵唱“阿察布密歌”,全歌共分三段,译成汉语的歌词大意是:“选好良辰吉日,安排好结婚的席面,家里杀掉了肥猪,奉献给天上的神仙,请天神保佑你们夫妻生活美满,祝福你们无灾无难。年过七十也不老,八十儿孙绕膝前,九十岁童颜鹤发,一百岁仍健康如前。你们的儿女都很孝顺,弟兄妯娌亲密无间。为父者宽厚仁慈,儿孙们忠孝为先,子孙们日后升官,发财,你们夫妻荣华富贵,颐养天年。”

      萨满每唱完一段,便用刀切一块肉抛向天空祭神,大呼满语:“巴尼哈!阿布卡!”同时将碟内一盅酒泼在地上,再呼满语:“巴尼哈!纳"谓之“谢天谢地”之意。

      喜歌曰:“新人杨柳细腰条,脚踩高粱步步高,金盆玉水把脸洗,梳洗打扮细细描。”梳洗完毕开始拜天地,仍由两名女子搀扶下地来到院中天地桌前拜天地。主持人唱喜歌:

一拜天地多吉利;

二拜高堂幸福绵长;

夫妻对拜永远恩爱。


        拜完天地后,将新娘新郎引入洞房,上炕“坐福”,满族一般都是用高粱口袋搭成上炕的台阶,踩着高粱口袋上炕,代表步步登高。有喜歌唱道:

新媳妇炕头坐,又有银子又有锞。

金子堆成山,银子摞成摞。

不但今年好,年年都不错!


       又唱道:

今日今时喜气升,门前高挂龙凤灯。

大门挂彩红似玉,二门挂彩满堂红。

门前摆好号子队,花房小轿落门庭。

四喜进屋挽二美,银河天中渡双星。

八宝金鞍门枕放,上搭两串长寿铜。

新贵夫人踩过去,男中状元女授皇封。


何谓“坐福”?

       新人入洞房后,床四角都放了栗子、枣、硬币,他们在床上并肩而坐被称为“坐福”,随后,婆家人会端着半生饺子走进来,把里面最大的饺子送给新娘吃,并询问:“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寓意早生子女。另外,新娘不能冲正南方坐,因为南边有太岁碰不得(古语有云:“碰着大太岁十二年不生长,小太岁六年不生长不能开花结果”)。

       坐完福下地立规矩,装烟袋:满族八大怪之一——十八的姑娘叼烟袋,所以这姑娘必须学会装烟,装上之后自己先抽一下,而后双手递给七大姑八大姨,长辈们把烟接过来要给新娘回礼(红包)。

闹洞房听声儿


        接下来可就是最热闹的环节,闹洞房了!

        满族闹洞房是由小孩子藏在柜子或者桌子底下,叽叽喳喳地闹一场。

       热闹过后,就由全科人给新婚夫妇铺被、放幔子(全科人就是上有父母、丈夫、下有孙男弟女,属相又不能与新人相克的人。其中,全科人的“科”字,来自满语 ngge,意思是“的”,没有适合的汉字可写,只好用同音字,整体意思就是全的人)。边铺被子边说:“褥子一抡,孩子成群;被头搭背头,养活姑娘住高楼,幔子一放孩子一炕;枕头一抡,孩子成群。“

       新婚夫妇开始睡觉时候,就需要有人在门口”听声“。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无论辈分,都扒在窗户外边听他们谁先说话、说些什么。但要赶上兵荒马乱时期,没人来听那也是使不得的(俗话说,人不来听鬼来听)于是插一荷花于后窗的窗台上——摘花来听。小鬼来了看到这儿有花,代表有人在听,就会躲得远远的。

拜公婆、回门

        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

       一般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或第七天携四色礼回娘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

       这时候的四色礼又是什么呢?即酒、粉条子、猪肉(猪肉得带着点腰梁骨,还得在带骨头带肉硬肋的地方割一刀)、四色片糕(像舌头饼似的茯苓糕,像爆米花那样细软的蒸蛋糕,像小盒状的糟子糕,还有一卷一卷的黄千糕)。

      回门当天,新婚夫妇须在娘家包饺子,饺子煮好了需捞一勺,将其装入杏条小篮子带回婆家。这饺子的数量则代表着将来新媳妇头胎生孩儿的性别(单数生小子,双数生丫头)。

       满族的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百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

本文根据查树元访谈录音整理而成
访谈对象:查树元
访谈时间:2018年4月5日
访谈地点:辽宁新宾查树元家
访谈人:隋丽老师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共7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YRI3DkBvbb2PaqvepgFb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7 19:45 编辑 ]

TOP

【学生课堂】走进环县婚礼习俗(12.2)

选题依据


       随着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一步步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很多新名词,对这门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环县农村的婚礼习俗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其中融合了很多新的东西,但也保存着很多传统的礼仪习俗。虽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是对于的很多文化,我都了解的不够深入。如果没有上大学,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它属于文化学的范畴。所以把它作为一个选题,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礼仪习俗是环县人应该做的。

环县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气候复杂,地理条件恶劣,能耕种多种农作物,中国小杂粮之乡。环县小吃:环县羊羔肉、燕面柔柔、洋芋卜拉、羊肉饸饹面……旅游景点: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圣地,道教名山东老爷山。戏曲:小戏(环县皮影戏)、大戏(陇剧)。下面进行课题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课题。婚礼礼仪习俗,分三个部分——“挂锁”、“嫁”(现在大部分人说法都是出嫁女儿,有些老人仍然说“挤发女子”,这几个字的意思有贬义,意为打发,送出家门,更有甚者,赶出家门之说。从中可以看出女性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过程。)、“娶”。 娘家“嫁”女儿,婆家“娶”媳妇。
时间安排,一般在男女双方确定好要结婚时由男方家长出面找媒人谈彩礼钱,确定好彩礼后确定“挂锁”,“挂锁”是一项比较有传统元素的礼仪形式。“挂锁”之后确定婚期,一般“娶”日为良辰吉日,“嫁”则在“娶”的前一天在娘家操办。

一、挂锁


1.“挂锁”通俗的理解就是两家达成婚姻协议,签订“协议”的一个过程。在这一天由男方家长带着男子和彩礼到女方家中。女方则邀请“家门”(同宗族亲近的一些人)到家作为见证。
2.大部分彩礼是“挂锁”当日付清,剩余部分则在娶人当日“了(liao)礼”。
3.男方给女方“家门”每家带来礼品,给女方本家家人每人礼品,不成文的规定。
4.“锁”上栓钱,先女后男,挂完以后吃饭。

二、嫁


      男方“娶人的”于“嫁”日当日早上到女方,响炮接(送女的接),吹手开始吹。

      新媳妇头上别一根花(送女的提前别好),娶人的进门以后上炕把花拔下来插在蒸馍上,“娶人的”给“伴(pan)女的”双数钱(对新人有祝福之意“双”),随后自己吃饭。

      “送女的”端盘子请“娶人的”包陪方,盘子中一般端“两瓶酒、两盒烟、钱”,每人(“娶人的”和“送女的”)一份。

包陪方




       随着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一步步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很多新名词,对这门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环县农村的婚礼习俗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其中融合了很多新的东西,但也保存着很多传统的礼仪习俗。



       包之前首先一样一样散开,让来客观看,录像。包陪方的时候放一个案子,“娶人的”站于上方,“送女的”站于下方,“掠客的”撑袋子装进所有陪方,包完以后由男方来人保管。包完以后“娶人的”放钱在包袱(原装陪方的包袱)中,娘家妈抱回家取出钱,称之为“包袱不空回”。



1. 上马衣服准备在筛子中,在陪方中挑选出来。
压箱子:女方压一份,男方必须用二倍来开。由“掠客的”负责看管。
坐夜:晚间小酒席,由本家人陪着“娶人的”“掠客的”吃吃喝喝,谈谈笑笑。
上马:
1. 半夜起来新娘子盘头,昨天取下的花仍盘在新娘子头上。
2. 新娘子上马的时候不能碰娘家的土,所以一般由本家兄长抱上马。
3. 新娘的衣服是包赔方时的“上马衣服”。
4. 新车里提前上去一个男孩子,作为“押马娃娃”
5. 婚车一路边走边停,押时间赶中午到新郎家

三、娶


       婚车到时新郎接亲,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习惯,新车不开到家门口,而是在距离家几百米的地方停下车,由新郎背回新娘子。路上会有很多玩的项目,不过这个过程可有可无,纯粹是为了热闹红火。

      新娘进门一般有的直接拜堂成亲,有的则先闹洞房。下面以先闹洞房为例简述。

      铺床(闹洞房):

闹洞房


1.辈份上一般是新郎的同辈人或者爷爷辈及以上,(环县当地孙子辈与爷爷辈之间可以嬉闹玩耍,诨言相戏。)
2.洞房的项目有铺床、抢(方言中发diao,即争抢之意)核桃等
3.铺床:把炕底的毡重新翻一遍,擀面杖翻床单被罩枕套被子枕头毯子等。
4.抢核桃,是把核桃和红枣(象征一家团圆,日子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盘在一起放在床单下面,新娘坐着,新郎用脚推着绕新娘左三圈右三圈,然后闹洞房的人一起开抢。
5.一般核桃和枣都是双数,有双宿双飞之意。核桃多,枣少,因为核桃硬好赶一点,枣软且表面不光滑,因此少一些。
6.抢核桃一般两轮,抢到核桃的人则可以随意驱使新郎新娘帮他做一件事,或者出个难题让新郎新娘一起做。所以两轮下来差不多用一个多小时。

1.外家给新郎披红,新郎的妈妈和奶奶的娘家人被称为外家,新郎结婚外家带被面披红。(如左图)
2.两个人走上婚礼的殿堂,佩戴红花,男左女右。戴在左边来年生儿子,戴在右边来年生女儿,戴在中间来年生双胞胎。

3. 主持人首先要求新人介绍甜蜜的恋爱过程,众皆倾听,羡慕不已,最后新郎单膝跪地给新娘带上戒指。
4. 喝交杯酒。

1. 新郎新娘拜天地。现在不拜天地,一拜毛主席、二拜爷爷奶奶、三拜父亲母亲。以前跪地磕头现在鞠躬代替。最后夫妻对拜,旁人起哄着碰出响。
2. 拜高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时,平时差着辈份不敢玩的晚辈后生在这个时候也敢稍稍的放肆,拉着他们的大大(指与自己父亲同辈的同宗族长辈,平日里与大大们玩闹是不行的,玩笑都很少开,但这天可以放肆一小下)化妆戴帽,弄得热热闹闹的,长辈们乐呵呵的笑着而不恼。


1.原来讲究八大碗,流水席,来了就吃,吃了就走。因为之前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流水席省物省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婚礼礼仪上面。
2.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席真正讲究了起来。从早上到开始,羊肉饸饹面,炒猪血,
烩豆腐,炸油饼子等各种吃食,皆是环县本地名吃。
3.席面的讲究大,一般上双数菜,一汤一馍,还是双数。菜有热的凉的,搭配得当,从全
鸡全鱼全肘子到现在味好适量,一直变化发展着。人们素养的提升融合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独具特色。
4.坐席的时候新郎端着盘子,盘子里放着酒瓶和酒杯,兜里揣着烟,带着新娘,新娘手里拿个打火机,从首席开始给来客们逐个介绍、发烟敬酒,棚棚如此。结婚当天大客中新郎不认识的新娘介绍,新郎这边的亲戚朋友中不认识的介绍给新娘。然后新娘叫一声,那人应一声,点上烟喝完酒到下一桌。如此循环,一般新人敬的酒很多人都喝掉了,福酒,发的烟也是,都当场点上。

其他礼节


1.接送外家:专门安排接客人(断句为:接客 人;意为接客的人),外家客来时响炮,吹喇叭,上首席,接进窑里面歇着。送:本家人准备好酒席上剩余的菜品,客客气气的送走,外家客一再推辞之后只得接住,告辞而去,众人方返。
2.大客:新媳妇的娘家人称为大客,大客到的时候受到的待遇比外家客还要高。除了接客人专门接,吹喇叭响炮之外,不仅上首席,更多吃一席饭。安排专门的人陪伴大客,照顾着吃吃喝喝。女性大客会在中午时被安排吃一桌饭,名为“梳头线脸饭”。女方家属在当日会受到特别的尊敬,女性客人更甚,这其中蕴含着对娘家人的感谢以及对女性的尊重。
3.送大客:送大客不像送外家客一样包包行囊的客气,因为刚结识的亲戚,所以一定得稳重,双方都客客气气的。大客临走的时候,一对新人送出大门外,对着娘家人磕头相送。女儿女婿磕头谢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视频来源:郭涛)

小编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文三班本科生郭涛。大学里形成的四大爱好:打球、读书、写作、旅行。性格开朗,外焦里嫩(长得老而人傻)。

撰       稿 :郭    涛
图文编辑 :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68Z5Vc78-NZui-EcDo3i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7 19:55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本溪社火,守望依旧(12.9)

      从中原大地到白山黑水,从古老的西周到清明盛世,有一朵古老的民族文化奇葩穿越了渺渺空间、漫漫岁月仍璀璨夺目,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社火。

一、本溪社火的起源


       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舞蹈。据传起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溪社火”,也称武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它主要流传在本溪市明山区和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一带。过去交通闭塞,汤河和太子河在这里汇流,形成了水上运输主要通道的河运码头。那些被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所吸引的中原商贾纷至沓来,沿太子河而上冶铁、采煤,云集从业,使这里成为与中原经济、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地域。本溪县同江峪社火源自中原地区社火,古老的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融合和传承,因太子河道是其交通要道,故而流传地域大都沿太子河上游自下而上分布,形成了这里民间文化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因表演者手中以十八般兵器捉对厮杀来展现故事情节,也被称之“武社火”。队员们头戴红樱帽,身穿盔甲战袍,手持刀叉剑戟,背插令旗,在铿锵有力的古乐声中,两兵对阵,摇旗呐喊,奋力厮杀......使原本祭祀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份。

       由于社火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远古的先民们在对土地与火的祭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人们又赋予了它祛瘟压邪、纳福求祥的含义。本溪社火的拜庙仪式,意在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本溪社火的特点


       本溪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因表演者手中以十八般兵器捉对厮杀来展现故事情节,也被称之“武社火”,当地俗称"武秧歌"。队员们头戴红樱帽,身穿盔甲战袍,手持刀叉剑戟,背插令旗,在铿锵有力的古乐声中,两兵对阵,摇旗呐喊,奋力厮杀......使原本祭祀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份。社火的演出,主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本溪社火类似于京剧中的武打戏,社火在出场时通常先排兵布阵,前面有将,后面有兵卒,呈现出古老战场的气势。表演中使用兵器种类较多,如:刀、棍、枪、剑、锤、鞭等。动作套路也较多,如:"刀对枪"、"枪对棍"、"枪对三节鞭"、"枪对斧"、"枪对双刀"、"枪对枪"等。使用不同的兵器,有着不同的"定式儿",因而"定式儿"也就很多,如:"弓步举枪"、"虚步持刀"、"正步背棍"、"弓步持斧"等。根据兵器的不同性能和特点,把这些动作融合在不同的动作套路之中。本溪社火表演的一招一式,套路清晰,节奏急促,动作准确,使观众目不暇接。另外,本溪社火通过动作来展示故事情节,故事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用脸谱来体现。如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等。服饰上,主要有战裙、快靴、花盔、靠旗等。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传统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
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社火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辩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正,黄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三、本溪社火的表演程序


       本溪社火的表演程序比较复杂,它的表演区域,有正场和反场之分。以鼓为中心,演员背向鼓时为正场,面向鼓时为反场。每出戏的主要角色,称为"架梁的"(即武打艺人)。以两伙艺人做完一套动作的"亮相"为一个单元,叫做"定式儿"。每个角色的出场动作,统称为"拉架"。每出戏开场即出的,便是"架梁的",他的出场动作多以"飞脚"为主。在煞鼓点(打鼓时的停顿)的同时"定式儿",这时他必须站在正场的位置上。然后,再接做一套"拉架"动作,在煞鼓点的同时,又在反场做"定式儿"。其他的角色,则站在反场的位置上,与"架梁的"对峙。开打前,先由鼓师煞住鼓点,然后以"架梁的"顿抢为号,鼓师大喝一声"嗨!"鼓点骤起,意味着开打。开打,是戏曲中的术语,就是战斗,武秧歌的开打,分为五个回合。第一回合叫"原位",也就是说。对打的双方,做完套路动作之后,又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第二回合叫"单划合"。"划合"很像戏曲中的"过合",也是一种调度手段,你来我往,互易其位。往来一次称"单划合";两次则为"双划合"。第三回合叫"横场",即对打双方分别从正场和反场的位置调度到鼓的左右两侧。第四回合叫"双划合"。第五回合叫"败场",即战败之后的退场。无论哪个角色,手中拿什么样的兵器,无论是几个人的开打,都要做这五个回合的动作。每个回合所做的套路动作,几乎是一样的。例如:刀对枪的第一回合,从"转身枪花"开始,接"凤凰三点头"、"划合"、"回马枪"和"转身挡枪",再接"凤凰三点头"、"搅枪"、"定式儿",直到第四回合结束,动作没有变化。第五回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连三枪"、"泰山压顶"等动作。虽然动作略有增加,但大同小异。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武打阵势,或称做套路。本溪社火的每出戏,均以"架梁的"被驯服或被抓获而告终,例如:《百草山》的白大娘,《三英战吕布》的吕布,《对松关》的罗章,《九龙山》的杨再兴。

四、本溪社火的文化价值


        本溪县社火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价值,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本溪县社火以其神奇的魅力、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观众的喜爱,已成为本溪县正月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社火表演在传承古老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活跃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本溪社火是老艺人对传统文化执着的坚守,正是这些平凡的坚守者,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慰藉着我们的心灵,明媚着我们的天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体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社火已不单单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召唤。守着一方水土,扎根民间。虽然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守望依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李婷婷
图文编辑: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MfsBKMH8OMq6dWYlpdqF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15 21:21 编辑 ]

TOP

【田野随笔】初入田野的甜蜜与忧伤(12.15)

       对于学民俗的人而言,田野充满了诱惑,我也不落俗套,知道自己可以下田野的时候,内心的喜悦不亚于在寒冷的冬日被承包了一周的火锅。我们的调查地点是山西省运城市裴柏村,因为历史上出了很多宰相、将军,所以又叫宰相村。

       那时候是八月份,正逢雨季。我们一行人到达裴柏村,刚进村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裴柏村的家庙就在村口处,在雨中显得更加古朴。

DAY1山西,运城


       我们好奇又欣喜的环顾四周,第一次下田野明显处于小白状态,我笨拙又兴奋的跟在老师和学姐的后面,对村庄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调查计划为期四天,考虑到第一次下田野可能有些不适应,老师特意给了我们一天跟访学习时间,第二天我们就要分开去访谈了,时隔一年,尤记当时的紧张与兴奋!

DAY2闻喜,裴柏村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裴氏的家庙,通过村民的指引,打听到了我们需要的访谈对象的住址,下午前往裴国臣家。听说我们是暑期做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裴大爷很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身为学生的极大便利。只见裴大爷拿出他的会客记录本,让我们一一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访谈进行的非常顺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爷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内容繁杂,有心情感悟,有村内事记,有美文摘抄,真让人心生敬意。临走时,知道我们在做关于家风、家训的内容,慷慨的拿出了他的所有相关资料供我们参考,心存感激!

       经过两天的摸索,第三天在村内的访谈就显得得心应手。在裴柏村的三天调查令我筋疲力竭,白天在村里访谈,晚上要整理录音,不禁感慨想下田野一定要有副好身体啊!


DAY4历史古镇


       第四天经过裴国臣的指引,我们有幸去阜底村拜访董召英老先生,他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礼仪先生。这天天气阴沉,去的路上下起了小雨。顺着村民指的方向,我们很快找到了董老家。董大爷70多岁,身体硬朗,平日里喜欢捏泥人,还自发整理出版了一本阜底村志,热衷于保护家乡文化。据奶奶讲,爷爷平时寡言少语,但谈及自己当账房先生的经历时,眼睛闪着亮光。那眼神中写满了激动和热爱。董大爷给我们展示捏好的泥人和各色书籍,我们征得同意后不停的拍照,生怕它忽然不翼而飞。董大爷听力不大好,要很大声才能听清楚,所以小小书房里的访谈都像在喊山。
不忍心打扰太久,雨停了,我们也该走了。临走的时候依依不舍的道别,他们将我们送到屋外,那时候运城正逢雨季,天气微凉,看他们站在风中目送我们远去,心里说不出的黯淡。对于再次相见的期许我们可能要食言了。我打小没有与老人相处的经验,印象中,只有严厉的姥姥总在质问我学习成绩的事情,所以对于老人,我是畏惧的。可首次田野接触的这几位老人让我感觉如沐春风。走出村庄的时候,我的情绪依然没有缓过来。

       我们作为调查者拿到了有利于我们做学问的资料,感到收获满满,可当看到他们满含期待的眼神,又无法给出具体的回应。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掠夺者,夺走他们心爱的珍藏之物。当时的这种心情一直无法释怀,每每想起田野总是这种心态。老师催的田野报告也一直没有勇气下笔,后来偶然间读到了高丙中先生的《民俗学的日常生活——通往民俗学的路径》中得到了答案,他说民俗学者作为知识分子,对特定对象的关心是通过他的调查对象而思考,他的对象不可避免的沦为他达到研究目的的工具。具有情怀的民俗学者,除了关心他自己的问题,也会关心对象的问题。他多半不是来解决问题的,但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时候,不回避、不反对当地民众追求自己的目的,他有时还会让自己成为对象所利用的工具。

       这么看来,我是个有情怀的人呢,我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现状,但殷切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的工具,让他们能够更近一步的完成自己的心愿。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pll-GxpX_ro-ojJqScsVw

TOP

【物质生活】东北冻梨,冻住别离(12.21)

       寒冬腊月,冰雪皑皑,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白,东北的寒冬总是如此直接。东北人的饮食,也和冬天一样充满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将粗犷与寒冷紧紧相伴。天气越是寒冷,东北人民越是喜欢吃一种神奇的冰冻水果——冻梨。

       冻梨是典型的冬天里的特色食物,由于以前受运输、保存条件的限制,东北的冬天几乎没有新鲜水果,只能将水果冻起来,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水化开。人们常常开玩笑说:“梨子不能分开吃,因为它代表着分离。”可冻梨便把“离”冻住了,就意味着永不分离……

       在东北吃冻梨的习俗追溯起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辽代的契丹人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昌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说契丹人将秋季野生梨树的果实采集后,用冰雪覆盖将其冻实,冷藏起来作为冬季的食品。《黑龙江述略》也曾载道:“奉天产梨,经冬则冻如枯木,以盆贮冷水浸之,历日乃转润可食。”

冻住一只梨,岁岁不分离


     冻梨的品种有很多,花盖梨、白梨等等,几乎所有的品种的梨,经过冷冻都可以成为冻梨,不过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冻秋梨模样长得丑:黑不溜秋的,身上凸凹不平,有的还带有麻点。人们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浇上凉水,盖上一层树叶,让它跟随低温自然冰冻。刚入冻时,梨表面黑的颜色较浅,越是寒冷,冻秋梨黑的程度就越深,糖分也从梨子里溢出来,光鲜地附着于冻梨的表面,等到快过年时,冻秋梨的表面颜色就和墨汁的颜色相差无几了。据说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可是经过这一番寒冷的洗礼,秋梨变得酸甜可口,果汁充足。这不禁使人们对“梅花香自苦寒来”,又有了另一番的感触和诠释。



       对秋梨的这种冰冻“折磨”绝不是一种摧残,恰恰反映出了东北人民的智慧。新鲜水果在常温下存放,维生素很容易流失,低温保存不仅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也能抑制一些酶的分解,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因此,冷冻水果不仅不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因其组织成分发生了变化,营养成分得以完全释放,味道反而更加独特,还有清热、润燥、养身祛痰、减肥等功效,实为食疗佳品。黑褐色的皮,白白的肉,用手拿着,轻轻咬上一口,甜中略带着一点酸,特有的绵软之中又带着一点脆,味道好极了。

       吃冻梨是很有讲究的,冻梨可以慢慢地啃,也可以用水把冰“拔”出来,而后大口大口地吃。等待冻梨解冻的时间是最难熬的,但是等待却也是一种乐趣。首先把几个冻梨放在水盆里化冻,东北人把“化冻”叫成“缓”或"消",并因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年三十晚上的冻秋梨----你找消呀(消同削,意思是你找打呀)。冻梨“缓”的时候,常常是周围结出了一圈儿冰包围着梨,然后几个梨周围的冰冻到了一起,成了个整体。要缓就得等到缓透了才好吃,捏碎包围着的冰,拿起软软的梨咬上一口,冰凉清甜的汁顺着口腔流入,然后顺着第一口的痕迹,吸里面的汁,每一口都那么甜丝丝,冰冰凉的。吸干了冻梨的精华,再把干瘪的梨肉一口吃掉,那种满足感实在无法形容。也有心急并想练牙口的,抓过冻得梆硬的冻梨,上去便啃,伴着牙啃在冻梨上的咯吱声,那黑褐色的冻梨上便清晰地留下许多牙痕。但无论哪种吃法,坐在炉火热乎的屋里,吃着酸甜可口的冻梨,望着飘起鹅毛大雪的窗外,无论多冷多干燥的天,吃一口冻梨肉,就能滋润心田……

冬季吃冻梨,人间少别离


       东北人在这么冷的天吃冻梨,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解渴,他们还会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尤其是守岁的时候,夜不能寐昏昏欲睡,吃颗冻梨更精神,欢聚的时光也又多了一分。

       每逢岁末,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炕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热菜,瓜子糖果小零食也肯定是少不了的,与此同时,一盆缓好的冻梨也会摆到桌上。冻梨不仅可以解热去燥,还可解油腻解酒,吃上一个冻梨,立马觉得凉爽了不少,肚子也舒服了许多。每人吃上一个冻梨,还寓意着团团圆圆,岁岁不相离。

       每年的除夕夜晚,前半夜为了“守岁”是不能睡觉的。因为老人们说,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身体不得毛病。可小孩子总是会熬不住,没多久就昏昏欲睡起来,这时候冻梨就派上用场了。拿一个冰凉的冻梨在孩子脸蛋儿上碰一下,一个激灵就清醒了一点儿;再吃上个几口,那精神头儿马上就给提起来了,冰火两重天的绝佳体验,着实令人难忘。在不知不觉间,每一个除夕守岁的夜,亲人每一张红彤彤的笑脸,都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中。

人间小别离,终将再相逢


       冻梨再甜再好吃,美味时刻也总是短暂的,它最好的赏味期限只有一个冬天,错过了这场寒冷,就要等下一年;与家人每年的相聚也和品尝冻梨一样,所有的欢声笑语都集中在这一场短暂的团聚里,年年岁岁,都为了等这一场相聚。

       每个冻梨,似乎都代表着一个小小的“永恒”。将一颗颗秋梨在最新鲜的时刻将它们精心冻住,就像把它们最甜美的状态永远留存住;团聚的时间再短暂,但是吃上一个冻梨,仿佛时间定格,可以细心感受与铭记每一个温馨的时刻。因为有了冻梨,每一场小别离,都变得不再感伤,每一场小团圆,都仿若永驻。

      岁岁年年,人生悄然发生着变化,唯有冻梨,冻住过往,冻住此刻,冻住人生中每一个美妙的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金丹妮
图文编辑: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fXfsjo9gAVQYizsicu7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29 19:04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为“山西面食”千千万万遍(1.2)

“面食之乡”


      我的家乡在山西,不同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每个山西人自小都被五花八门的面食环绕,刀削面、猫耳朵、莜面栲栳栳、河捞、拔鱼儿、柳叶面等等,经常也有去山西游玩的朋友和我说:“山西面食也太多了,这么多天竟然没有吃到重样的!”的确,山西人在做面这件事上,从古至今已经开了上千个脑洞。他们围绕面食的原料和制法,如此排列组合品种那可谓相当多,就连一个普通人家至少也会做十几种面食。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做各式各样且好吃到爆的面食,这使我逐渐养成吃面的习惯,以致于后来离乡求学都很怀念家乡的味道。不管走到哪里先得侦探侦探哪里有面馆,再添点醋,从格局上来说满足程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在外多年的生活经验也使我感觉到山西面食的与众不同,它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在取材、做法、口味、品类、成因、食俗、营养价值等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面食文化”。

       可能大多数人最大的疑问是,山西人为何酷爱面食?这得从它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渊源讲起。大家都知道山西的地理位置是黄河中游地区,居住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等杂粮,这就一定程度影响了这片地域的饮食文化。但是,山西人民在有限的原材料上不断努力探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学研究,在汉代人们已经广泛使用石磨等工具,在宋代加以各种类似于炒、焖、煎的方式,再加以不同的荤或素的浇头,使面食花样百出。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特殊的面食文化。


那一千多种面食的品种究竟怎么做出来的呢?


       首先从历史上山西便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因此整个山西地域面食的原材料也不尽相同。山西南部以小麦为主、中部和东南部以谷子、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北部以莜麦、荞麦、大豆为主。我家住在山西中部,如果你以为面食只有一种原料那可能错了,以前我经常看到妈妈在和面前,会在盆里撒两种或多种配制的面粉,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这么做?好奇地疑问才得知,多种配置可以达到粗粮细做的效果,更增添面的口感。此外,粗粮一定程度也具备药用养生价值。

      其次山西人在面食的具体制作上,手段与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和面上,水的温度可以直接导致不同软硬程度的面团。“做烙饼要用开水烫面、做拉面要用温水、做饺子要用凉水”等等都是妈妈教我如何和面时,反复嘱咐的话语;在塑型上,不同的面食工具顷刻间可以变换出各种形状的面食。比如用筷子拌成絮状,用手拉成细条状、纠成片状,用擀面杖擀,用刀削,用机器压等等,待火候一到扔进锅里,色香味倶全的面食就成熟了。很多人来山西分分钟被“削面机器人”吸引了,其实如果你找一个地道的小店,你更会被当地人削面的技术折服,面的棱角、粗细程度技艺程度非常高。正如明代程敏政所云:“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

       最后,到了吃这一步。山西人对搭配也是非常讲究的,不同的浇头、菜码、小料,可以帮助提味增色,这是它的一个点睛之笔。酸甜苦辣咸五味,山西人最热衷于其中三样:酸、咸、辣。“只有加了陈醋的面,才真正称得上山西的面。”

      看了以上,大家是不是可以初步了解山西的面食为何这么丰富了。其实,面食对于山西人来说,更有乡的记忆和家邻的温暖。记得小时候,寒冷的冬季人们也有端上热乎乎的饭走街窜巷到别家交谈聊天,正所谓“山西村民,一碗在擎,檐前树下,出户入门,问看秋,饭场谈心,面尽事定,话毕箸停。”生病的时候,最想吃鸡蛋挂面、平时吃面必须得喝汤,所谓“原汤化原食”、面里加各式样的菜叶,所谓“菜饭合一”。这些细小的饮食习惯里蕴含着整个山西面食文化养生方式的积淀,这也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养生理念契合。

      每个山西人都为家乡的一碗面千千万万遍!那么,你心动了吗?

参考文献:
[1]刘佳佳.历史视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论文.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lEsnZr_B6z9zNdHxPE3BA

TOP

【岁时民俗】时光里的一份温暖——年节琐记(1.7)

       我平时不怎么吃糖,却格外期待着过年时掺在花生瓜子里的糖。每年的糖果都是我和妈妈挑选,要挑那种送松松软软的和香脆酥酥的糖才好,当然了,酸到倒牙的山楂糖也必定会受到妈妈的喜爱。于是,过年期间家中的糖几乎都是我和我妈吃掉的。小时候特别喜欢收集糖纸,过年,就是我积攒一大批糖纸的好时候。我会小心翼翼的撕开包装,生怕弄坏糖纸,因为被撕坏的糖纸可不在我的收集行列。我特别喜欢漂亮的糖纸,花花绿绿的糖纸被我叠的整整齐齐用线捆着放在铁盒子里。可是想着,这么收集下去迟早有一天糖纸会多的无处安放。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略带微风的日子里,我把所有的糖纸拿在手中,一把一把的撒向空中,我看着它们随风飘舞,被风带出去好远随后又落在地上,散落一片战线被拉得好长……我长时间的收集就这么去了。从此,我再也没收集过糖纸。可每当我过年吃糖,看到好看的包装我都会想起那一大摞被我整整齐齐珍藏起来的糖纸。年,藏在缤纷绚烂的糖纸里。

        我从小就害怕鞭炮。害怕它震耳欲聋的威力,害怕它在我身旁突然的响起。却唯独对那烟花有种莫名的喜爱。或许这种喜爱要归功于小时候的手持式烟花。它细细长长的,没有鞭炮那种刺耳的响声,也没有声音炸裂开后满地红纸的单调,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拿在手上摇来摇去慢慢欣赏。每年除夕夜晚放鞭炮我爸都会喊我出去看。小时候不敢放鞭炮,他就将鞭炮系在细细长长的杆子上面,让我拿着长长的杆子往火堆旁靠近,噼里啪啦的响声让我不太敢睁开眼,他就在背后抱着我,一手捂着我的耳朵,一手帮我撑住杆子直到最后一个声音响完。今年也不例外,我虽早已不再像小时候参与到放鞭炮的队伍中,但是他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叫我看烟花。烟花那么美,我甚至觉得这么美的东西不会有人不喜欢。烟花在头顶绽放的那一刻内心是出奇的平静的,不是激动,也不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就好像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并且暗自期待着时间就这样永远静止。不知为什么,越是热闹喧嚣的年夜心却越是平静,这或许就是心安吧。我们家住的地方很少有人会通宵守岁,吃饭也很早,大概十点多,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已经放完鞭炮吃过饺子了。饭后,顶着严寒站在院子里眺望,说来真是奇怪,在鞭炮噼啪作响的时候不以为意却又在寂寥的时刻期待着夜的喧嚣再次点燃。年,藏在一闪而过的烟花里。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每当正月十五我们全家都会从里到外换好一身漂亮的衣裳去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那时候照相设备很简陋,常常是选好布景然后一家人站在背景前,摄影师拿着老旧的相机咔咔的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甚至,有时候冲洗出来的照片哥哥在闭着眼。可我们还是会好好的把它夹在影集里。后来,因为一些事,我们家照全家福的事就不再进行了。可我的记忆还是会时常的飘到小时候,飘到全家照相的那天。我们会赶着黑天呵着冷气走很远的路,去村上唯一一家照相馆,排着长长的队等待着拍新一年的全家福。相片冲洗出来是要很久以后的事了,甚至要等上大半个月。可我依然会眼巴巴的数日子,盼望着相片拿在我手里的那一刻。年,藏在每一张全家福里。

      妈妈总是在过年前就把猪肉连同骨头煮在锅里。在大锅里添好水,放好煮肉用的香叶、花椒、盐等就将锅子盖好,不断地往灶坑里添柴。我总是忍不住馋,在肉还没完全烂的时候就嚷着要吃,妈妈就会拿着筷子从骨头上撕下一小块算是比较熟的肉塞到我的嘴里。当然了,我们家的年夜饭离不开这一锅肉。焖肉,是我们家每年饭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将烀好的猪腿肉切成薄薄的片状,再将葱、姜、蒜、酱油等调料撒好放在锅里一蒸。蒸好以后还可以再抹上一层蒜酱,搭配着桌上的海鲜、汤、凉菜等别提有多香。年,藏在飘香四溢的饭菜里。

      年,总是不缺少那突破重重障碍赶回家中的人。他们在外奔波,忙于工作、忙于读书、忙于各自的生活。我们家也不例外,不约而同的,在外面的人都赶着年三十之前回到了家中。正印证了那句老话:“一年不赶,赶三十晚”。即使一票难求,也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中过年。或许他们赶的不只是年,而是家的温暖。我们家一直有个习惯。从三十晚上或者初一那天起就要定日子一家一家的走亲戚,一家一家的吃饭,先是奶奶家,再是老叔家、三叔家以及我家等等。菜无非就是些常见的肉类等,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夹着。每当过年,肉总是让我吃的腻烦,于是就靠着桌上的凉菜一边下饭一边听着大人们的嘘寒问暖。正赶上亲戚家的姑父回家过年,酒杯碰酒杯传来叮当声时,醉眼朦胧间他说着:“今年带自己的女儿回来过年就是要让她认认自己的根、认认自家的坟地、认认自家的亲戚……”他不想在他去世后让这一份联系就此疏远甚至断掉。于是我深深地体会到:长大后,年更是那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它牵扯着我们每一个人。就这么一直轮下去,轮过一圈之后差不多也就到了正月十五,到了大家该离开家中各自忙自己生活的时刻了。可人们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再一次的等候着、期盼着年的光临。年,是团圆亦是陪伴。

      小时候,年还是那一身新衣服、是那红红的对联、是那五颜六色的挂钱;长大后,年还是亲戚间的礼尚往来、是欢声笑语、是觥筹交错。于我,年更是一张小小的车票。纵然翻山越岭,不远万里也要回到家人的身边。或许,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zbn8WnpVBJlUkpBr-Gzwg

TOP

【非遗之窗】青藏高原上的“浓墨重彩”:西藏唐卡艺术(1.14)

      我对西藏唐卡艺术最早的认识来自于《了不起的匠人》中的一期节目,当镜头打在唐卡画布上的一瞬间,我便被这种用色鲜明、笔法精细、内容宏大的艺术所震撼,并忍不住去搜集更多关于唐卡的信息。

什么是唐卡


       唐卡,起源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佛像文化,为藏语“卷轴画”的音译,是一种极具藏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种类繁多,有堆绣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珍珠唐卡等等,而现在提到的唐卡,一般指绘制在棉布上的卷轴画。其内容题材一般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和民俗等诸多领域,因而也被称作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产生之初一方面是为方便佛教徒随身携带、按时膜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藏族人民直到七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对他们来说, 唐卡就是图像版的教科书。

       时至今日,唐卡除了主要运用于宗教方面,还融入了藏民们的日常生活:在藏族传统婚嫁迎娶仪式中迎亲队伍前面悬挂唐卡以求吉祥;很多地方祭山神, 观风水, 修房造屋时悬挂唐卡进行祈祷;家中老人过寿, 请唐卡以示对神灵的感谢并希望延续好运;民间也有请送子观音的唐卡目的在于繁衍生命等等,唐卡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符号。不仅如此,唐卡在艺术上的造诣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知晓和认可,并于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于2009年被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热贡艺术”,其中所包含的热贡唐卡与西藏唐卡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绘制与修行


       唐卡具体的绘制步骤包括两部分,一是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绷布、刷白、兑胶、晾干和对画布打磨。在初始步骤完成,即将进入绘画阶段之前,画师们大多会择吉日焚香沐浴或进行礼拜,以虔诚之心开始创作,进入第二步绘画过程,即勾线定稿、白描、上色、勾边、描金、开眼和吞唐完成。绘制过程中,人物的量度、姿势、手印等都严格遵循“度量经”的规定,画作完成后既自成法度,又被画师们赋予了佛像与众生生的灵气。从勾线起稿到最后吞唐完成,一幅唐卡作品短则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只有内心有足够支撑的人才能静下心来完成这项“大工程”。对每位画师来说,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便是一段苦修之旅。

       对藏民和画师来讲, 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也是一次积累善业功德和对佛法崇拜的行为,画师们在作画期间无论是为了画作的质量还是为了信仰的神圣性,都会以极严苛的要求约束自己。

       按照经典的规定, 绘画佛像唐卡前,画师必须先洗涤洁净。 这不单指身体的干净, 还要求画师必须在作画期间, 严守戒律, 保持心灵上的洁净。作画前要发誓祈愿, 认真按规定执行。还应不违犯施主们的意愿, 尽心尽力地工作, 把施主对佛的虔诚贡献之心愿, 通过画师的心意与技法全部表达出来。同时又提出高尚的施主应是:笃信佛教, 精进而慈悲, 乐于行善, 慷慨布施, 持重, 无欺他人之心, 对佛像和绘塑师们无限敬仰。

唐卡的色彩表达


       唐卡是一种工笔重彩的绘画艺术,除了对人物刻画的各方面要求极其细致外,其色彩运用也十分考究。首先是颜料选择上,传统上颜料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稀罕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颜色鲜妍,明媚夺目,虽经百年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其次,对底色的运用将唐卡分为金唐、红唐、蓝唐和黑唐等种类,金唐用纯金敷底,朱砂、白色或两者兼用来勾线,只在佛的发髻和眼部敷填颜色,效果富丽堂皇;红唐是以红色作底色,以金色、黑色或者白色绘制形象的唐卡,红色给人安详之感,多绘佛本故事,风格富丽;蓝唐多有吉祥喜庆之意,因此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而由于黑色具有威慑性,所以黑唐多描画的是忿怒金刚和护法神,其以黑色为底,以金色、银色、白色或是朱砂勾线,画面庄重大气。

唐卡故事


       一幅唐卡便是一个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要对佛经有深入的研读与理解,因为无论唐卡的人物形象还是所讲述的情节内容,大多来自佛教经典。唐卡大师曲智曾回忆:“在师父僧房门口有块石头,他偏偏叫我清晨跪在那里去背诵经书。寒冷的气温,冰冷的石头,在这样的环境中背诵的经书,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很感恩师父的良苦用心。”可见研读佛经是每位画师的必经阶段。

       其次,我在唐卡创作过程非常艰辛,所以学徒在成为一名合格的画师之前,还要打磨好自己的耐心和韧劲。曲智大师说,他的师父对他的教导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工艺和做人。他说:“在教我做人方面,他更是煞费苦心。比如,那时师父为了让我知道心系一处才能做成事情的道理,常拿来一个小口径的瓶子,看着我往瓶里扔石头,周而复始,瓶子里的石头越来越多,然后他告诉我就是要用扔石子时的那种专心来画唐卡。”所以静心是唐卡画师必备的素质。

       最后,唐卡的故事也是藏族人民的故事,它既讲述了藏民们所信仰的宗教故事、英雄事迹和藏族的历史故事,也讲述了为唐卡奉献一生、修行一生的唐卡画师们的故事。即使现今唐卡的发展因商业的介入出现了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现象,但真正的唐卡画师从不会受利益的驱使,有的甚至宁愿清贫度日也不会把唐卡作为商用,在他们眼里,绘制唐卡的过程便是灵魂接收洗礼的过程,也是他们的真正所求。

结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我看来,这是对唐卡艺术最贴切的表达。西藏唐卡在画师们细致入微的打磨和虔诚的追求下,连最微小的山石花草都有了自己的故事。若你眼前有一幅唐卡,无需多言,此刻,鸟兽虫鱼、嗔痴喜怒皆是禅。

参考文献:

1.马志华.唐卡背后的宗教与民俗[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12-16
2.朱有仪.传承是一生的使命 访著名唐卡艺人、龙树花苑创办人曲智[J].收藏,2014(23):132-139
3.满却顿智. 论热贡唐卡的种类及风格——以田野考察为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75-18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馨匀
图文编辑:张馨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D_TeXKKPgVDWh_N2Y7nwA

TOP

【田野实践】寒冬腊月里的满族祭祀——辽宁新宾腰站村田野调研(1.16)

       2019年1月11日,戊戌年腊月初六,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刘波、任杰前往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腰站村进行调研,参加为期两天的满族肇氏家族祭祀。此次祭祖仪式分两天进行,11日肇氏家族举行家祭,12日举行所有亲朋好友可参加的公祭。

中国传统村落——腰站村


       坐落于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西3.5公里的腰站村,背靠莲花山。莲花山由许多馒头状山包叠落而成,山尖三座峭壁高耸入云,似三棵花蕊,远而观之,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腰站村前,苏子河的支流五龙河潺潺流过。得天独厚的地势环境,孕育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

       腰站村先后隶属于战国时的辽东郡、西汉时的玄菟郡、三国时的魏国、唐代的南苏郡、金代的东京路、元代的沈阳路、明代的建州右卫,努尔哈赤在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后又归后金管辖。腰站村最早的村名可追溯到明朝的嘉穆珊寨,清王朝入关以后,腰站村正式载入史册。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腰站肇氏祖先清皇族旁支爱新觉罗·阿塔生于后金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隶manz**右翼镶蓝旗,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降为四品官,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九月授永陵副尉,受命回兴京守陵。他带着十三个儿子当中的七人离京赴任,一路风尘仆仆,走到腰站这个地方,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是为宝地,便对家人说“这个地方很好,我们要占!”于是将六个儿子及家小留在腰站,自己只带着十二子巴图赴永陵上任。阿塔的六个儿子在腰站村繁衍生息至今,逐渐形成了以爱新觉罗氏为主的满族村,村名也由此而来(肇姓村民最认可的说法)。“肇”,就是“爱新觉罗”的简化。

       1999年抚顺市旅游局将腰站村定为满族民俗旅游定点村,辽宁省民委将腰站村定为国家研究满族定点村。2014年,腰站村被列入全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慎终追远:腰站传统满族家族祭祀


       与清明祭祖一样,时入腊月的家族祭祀,也是感恩先祖开辟家乡的丰功伟绩,怀念先祖绵延后代的恩情。根据肇氏家族的规定,寒冬的祭祖仪式必须在腊月举行,具体的时日由肇氏祭祖的子孙共同商定。家族祭祖有着一套完备的程序,祭祖成员包括1位主祭人,3位助祭人及肇氏家族众人。


1.布置先祖神堂


       祭祀的神堂供案在正式举行的前一天就已早早布置好,总共祭祀九位神灵祖先,分为左极:佛祖如来、观音菩萨、关公关云长、万历妈妈;右极:肇祖原奥帝孟特穆、兴祖直帝福满、景祖异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左极为四位神灵,右极为五位祖先神。每位神灵祖先各摆4个碗碟,共计36个碗碟,用来装呈祭品,9双筷,9把勺。祭品主要有贡肉(牲猪肉)、打糕、清茶。

2.上香敬酒

       上午9:00,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在助祭人的协同下,主祭人分别为9位神灵先祖上香。紧接着主祭人跪于神堂供案前敬酒,每次敬酒都将酒杯高高托举,直到九位神灵先祖都敬酒完毕,在此过程中,助祭人念诵祝词,敬酒结束后行跪叩礼。主祭人妻子复行敬酒跪叩礼。

3.萨满跳舞请牲

       此仪式过程由喜登萨满及其三位助手完成。先是其中一位萨满助手跪于神堂供案前,用满语念诵祭词,同时主祭人妻子端酒站于后方,喜登萨满与另外两名助手手敲萨满鼓。萨满助手祭词诵读完毕后,行叩拜礼,主祭人妻子将酒供放于案前。此时,萨满的另一位助手大喊“请牲”,早已备好的供献牲猪(纯黑无杂毛)被抬到供案前,喜登萨满和两位助手围绕着牲猪敲打手鼓,逆三圈,顺三圈。

4.领牲

       领牲仪式是满族祭祖仪式当中的最重要的环节。萨满助手大喊“请主祭领牲”,同时喜登萨满和助手都停止敲打手鼓。此时,主祭人及其妻子面朝神堂供案跪在最前,其他族人按辈分跪于其后,助祭人开始念诵祭词。祭词诵读完毕后,助祭人倒三杯酒交于主祭人妻子,主祭人妻子高举三次,然后由主祭人将酒杯中的酒倒入牲猪的耳朵,倒入第一杯酒时,牲猪就已嚎叫,耳朵扑楞起来,表示祖先神灵已经“领牲”。

5.礼毕

       “领牲”后,助祭人宣示众族人行三叩礼。助祭人念诵到:“一叩首,祈求祖先保佑我们的族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叩首,祈求祖先保佑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三叩首,祈求祖先保佑我们的族人蒸蒸日上,万事恒昌。主祭人纳吉,各位长辈们纳吉,礼毕!”同时,室外开始放鞭炮。

6.供献福肉

       礼毕后,牲猪去毛宰杀,然后分割为几大块。同时,在神堂供案前放置案板,将分割好的牲猪肉摆好,每部分都由助祭人割几小块,供置于祖先神灵的供碗当中。

7.分食福肉

       牲猪向祖先神灵供奉完后,剩下的一部分用作祭祀后的宴饮食材。此次祭祀后宴饮所做餐食既有满族传统的“八大碗”菜品,又加有其他,每桌12道菜,用来宴请参加祭礼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能吃上“福肉”。菜品包括:“杀猪菜”酸菜炖血肠,红烧肉,山菜扣肉,肉沫粉条,“炸三样”(猪腰子、猪连体、鸡冠油,鸡冠油指猪大肠上的猪油),四喜丸子,炸面棒,炸小河鱼花生米,黄瓜干炒土豆干,酸菜粉条,鲤子鱼,肝肠。除了菜品,每桌还配有肇氏家族中妇女亲手包的苏叶饽饽。宴席上用不完的猪肉都会分于肇氏家族众人,以享祖先福馈。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撰       稿:刘    波   任   杰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tg8jKqQR-tV9CGLX_fV5A

TOP

【非遗之窗】“道技合一”: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1.19)

      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书桌,老爸分家所得的厚实炕桌就是写作业的课桌了,时间一长,便发现炕桌上没有一颗钉子,问老妈原因,老妈说不仅炕桌没钉子,那床柜、椅子都没有,是木匠的“卯窍活”,用不上钉子的。小时候听得一头雾水,直到高中时老师讲起中国传统木建筑,才知道那“卯窍活”就是榫卯结构,也才知道中国古代能“不用一颗钉,架起一座城”,亦是惊叹这种以榫卯构造为核心的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造就了中国诸多的名胜古迹,故宫、岳阳楼、滕王阁、南禅寺都无一例外,连传统的家宅、床榻、木椅也是如此,这种营造技艺是中国古建筑精髓所在。

那“榫”,那“卯”,那“道”


       《集韵》对“榫”有记载:“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发明创造,是中国古老木工技艺的绝技之一,有着比汉字还要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榫卯的原始技术就出现在先民们的木结构房子中。

       历经数千年发展,榫卯结构到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巅峰,光是明清家具的制作,就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种类,作为一种巅峰的技艺,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它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的家具就做不到。此外,铁钉连接的家具容易因金属锈蚀或者氧化而散架,而榫卯结构连合的木质家具及建筑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除了耐用外,榫卯结构的制品还有着方便运输和维修的优势。

      榫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榫卯技艺表象背后隐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一者,榫卯含而不露,透露着平和中庸之道。二者,榫卯内蕴阴阳,存在着阴阳变化之道,榫为阳,卯为阴,相互制约,欲擒故纵,相生相克,从而达到平衡状态。三者,榫卯之间相互契合,互为关键,这个关键之处无需多大,一点即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为”之力道。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以道、自然、无性、自化、无为、因循为其核心理念,强调“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以柔克刚”、“负阴而抱阳”等基本思想,这些在榫卯结构中尽数体现。

木结构营造技艺史


       我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古老的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其体系也已经承袭了几千年。究其发展史,从隋唐开始,就逐步程式化、标准化、模数化。宋代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营造制度,并以八等级“材”作为模数标准,是中国传统木框架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宋代以后,木结构营造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元代便出现了“减柱法”,大胆地抽去若干柱子,并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件,又或取消室内斗拱,使梁与柱直接连结,又或不用梭柱与月梁,而用直柱与直梁等等。这些措施都节省了木材,并使木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即使在建筑中使用斗拱,用料也相应地减少了。

       明清时期木结构营造技艺又是一大飞跃。为了更进一步节省木材,宋元以来习惯使用的那种向四角逐柱升高形成“升起”,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形成“侧脚”的作法逐渐被取消,斗拱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型建筑的内檐框架基本摆脱了斗拱的束缚,使梁柱直接插接,抬梁式建筑屋角部梁架的构造通行顺梁、扒梁、抹角梁方法,用水湿压弯法,使木料弯成弧形檩枋,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木构件断面尺寸变小,并用小尺寸短木料对接或包镶,拼合成高大的木柱,供楼阁建筑作通柱使用。各地民间建筑也普遍发展,营造水平也相应提高。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又有明代《鲁班营造正式》和清代工部《工程作法》,其中《工程作法》以十一等级“斗口”为模数,形成对今天仍影响深远的有别于宋元时期以前的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匠人们精益求精的技艺钻研,正是推动营造技艺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匠人趣味俗语


        除了融汇着匠人杰出智慧的榫卯结构,我国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传承当中更是包含了诸多的行业俗话秘语,是整个行业代代相传,集体经验的总结实践。我们或许从小知道“班门弄斧”的成语典故,也知道木匠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却对一些传授经验的行业语摸不着头脑,只知道传承技艺的人才谙熟其中道理。明代《鲁班经》记载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便是木匠技艺人最常用的准则,也是人们追求吉祥如意,幸福顺遂意愿的表达。过去老木匠在传艺时经常说的这句行业俗语,其实就是这些器具的尺寸讲究,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凳不离三”,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尾一般要带一个“三”数,如二尺三、四尺三等。取至“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三”有忠义的象征,寓意期盼坐在这条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门不离五”,是指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一般离不开“五”,象征“五福临门”之意。

     “床不离七”,是指木匠量东西尺寸时,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时都会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不仅是尺寸,床的结构也离不开七。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床不离七”的谐音是“床不离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棺不离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时候,不管是给什么人打棺材,个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因为“八”和“发”谐音,“棺”和“官”谐音,有升官发财之意,寄托了人们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古时候的人身高最多是七尺左右,有“七尺男儿”之说。所以为了放下一些其他陪葬品,棺木尺寸就需要大于七尺,所以八尺就成了棺木的一般尺度。

    “桌不离九”,桌是指吃饭桌,分为简易方桌和八仙桌两种。“桌不离九”,有一种解读是从使用便捷上来说。因为成年男人女人一般的肩宽是44—46厘米左右,平均下来是45厘米。因此在制作桌子的时候,为了能同时坐下两个人,桌子长度都会大于等于90厘米,这便是“桌不离九”。另一层意思就是吉祥寓意。“九”与“酒”谐音,意即吃饭不离酒,寓意着主人待客热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桌上离不开酒也证明这家人宾客很多,预示着家族兴旺。所以大桌的边长、高度尺寸,都要讲究“九”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能工巧匠“香山帮”


       言及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就不得不提到香山帮。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主持设计和修建北京紫金城的蒯祥就是苏州香山人(今胥口镇)。蒯祥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宫、五府六部衙署、裕陵等建筑的营造者。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从江苏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前往。蒯祥正当壮年,技艺高超,也被征召入京。进城后,蒯祥的才能获得当时负责皇宫营建的都督佥事的赏识,于是被委以重任,由他设计了三大殿、天安门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蒯祥一时声誉鹊起,皇帝也“每每以‘活鲁班’呼之”。蒯祥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成为天下百工的总领头。据考,蒯祥曾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他的技艺更是了得,木匠、泥匠、石匠、漆匠、竹匠五匠全能。据《吴县志》记载,他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吴县,关于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香山帮是代表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江南重要流派。

结语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饱经历史沧桑,至今仍在世界独树一帜,其营造技艺更是千百年来中国匠人智慧的结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的木结构营造技艺,正是我国古代工匠精神和价值追求的体现。匠人们追求“道技合一”的境界,是不以技艺的提升为目的,而是通过“技”的过程来体悟“道”的真谛,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是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晴.浅析榫卯之美[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66-67.
2.唐可,周小儒.浅析中国传统技艺——榫卯[J].大众文艺,2016,(5):87.
3.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54-56.

(图片源自网络)

撰       稿: 刘    波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Pw7XiHS_47TvkRvMUL1r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1-22 15:54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非凡匠心,宣纸传奇(1.27)

       自古以来,宣纸就有”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丝绸不闻声”之誉。宣纸不仅具有质地绵韧,纯白细密,光而不滑,透而蜜光等特性,而且具有不蛀不腐,润墨性强,耐老化的特点,宜书宜画,保存长久,有“纸寿千年”的美称,被誉为“纸中之王”。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 年10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宣纸的制作技艺是北京卫视播出的一档匠心文化体验类节目--《非凡匠心》。虽然这是我与宣纸的初次邂逅,但历史悠久的宣纸文化,精妙绝伦的古法工艺都让我如痴如醉。这部纪录片把镜头对准制作宣纸的工匠,用细腻精致的画面展示了工匠制作宣纸的匠人风范,从人文和人性的角度呈现“大历史小人物”的情怀。正是这群朴实无华的老师傅,通过口传心授,将宣纸制作的传统技艺在师徒间代代传承。他们用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态度,穷尽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是一种存在千年却又与当下久违的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

     那么这薄薄的一张宣纸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与奥秘,它又如何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国画呢?

一、宣纸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宣纸的文献记载始于唐朝初期。《新唐书·地理志》有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中有“宣、衢等州之案纸、次纸”的记录。宋末元初,曹姓人迁泾县小岭,亦以制造宣纸为业。明代,泾县宣纸生产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工艺精益求精,品种规格日愈增多。清代已盛销海外。近代国学大师、邑人胡朴安曾著《宣纸说》一文,指出:“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新中国建立后,宣纸业更加蓬勃发展,并大量出口创汇。

      《考工记》中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可以称为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精华的扼要表述,其中提到“材美”与“工巧”的原则。

二、材美---宣纸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中国安徽径县是宣纸之乡,只有泾县小岭檀林、沙土稻田可以捕捉她的身影,寻觅她的踪迹,而这也是宣纸与泾县最密不可分的渊源。那么宣纸为什么会选择这两种原料?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原料的呢?

(一)青檀皮

       安徽泾县有一种树叫青檀树,而制作宣纸的原料正是成长三年左右的青檀枝条的树皮。青檀皮具有纤维细长均匀、细胞壁薄、吸附墨粒性能良好、能增加纸张的润墨性等特点。相传蔡伦的弟子孔丹,有一天偶然看见一棵倒在溪水里的青檀树,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早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青檀与宣纸就此结缘。

      砍下来的青檀枝条很难直接将树皮剥离下来,为了更轻松地剥下树皮,工人师傅首先会用锅炉将这些枝条蒸煮,通常需要蒸煮10多个小时。剥下来的青檀皮经过多次渍灰、腌沤、灰蒸、踩皮、上堆、踩洗、上滩,可使其纤维韧性更强,质地更加洁净。与此同时,宣纸的另一种原料沙田稻草也已经在准备之中。

(二)沙田稻草

       所谓沙田稻草是指泾县沙田中生长的长杆芯稻草,用稻草代替部分的青檀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宣纸的吸水性。沙田稻草纤维的均整性较好,能促进纤维交织均匀,使纸面具有合适的孔隙度,因此有助于润墨性的发挥。沙田稻草经过水浸、干燥、浆灰、腌沤、蒸料、上滩、收库、鞭草等多个步骤之后,也要风吹日晒一年才可以正式投入宣纸的制作生产之中。

       稻草纤维短而粗,决定纸的洁白与柔软;青檀皮纤维长而韧,决定纸的韧性和拉力。用两种不同的纤维造纸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宣纸兼具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宣纸原料的准备过程需要1年左右,每一张纸从最初的原料加工,就凝聚着无数普通劳动者的付出与汗水。

三、工巧---宣纸制作技艺


       在经过一年的漫长准备之后,檀皮和草料将正式开始从原料变为宣纸的过程。

(一)抄纸

       抄纸就是将纸浆成型为纸的过程,一般是两人协作抄纸。两人分立于纸浆池的两边,共同抬起一个帘床,麻利地放入纸浆池中,左边抄一下,右边抄一下,纸浆便均匀地附着在纸帘上,取下之后便是一张宣纸的雏形。手工捞纸讲究的是精细,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完全凭借抄纸师傅手上的感觉来决定。天工开物中这样记载,“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最后成型的每张纸误差不超过一克。看似很简单,但是要想做好,必须长期反复练习。

       对于抄纸工匠来说,要做好抄纸这份差事,除了要掌握好技术,还需要耐得住寂寞,吃的了苦。工匠师傅每天在纸槽边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抄起纸帘,下水抄纸,弯腰放帘,这样的动作,工匠师傅每天要重复上千次,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拥有精湛的技艺,他们专注而低调,他们是中华瑰宝的传播者。从宣纸出现至今的一千多年间,制作工艺一直不曾改变。经过抄纸师傅的劳作之后,要想蜕变为真正的宣纸,还需要经过晒纸这一关。

(二)晒纸

       所谓晒纸就是将抄出的湿纸经过烘烤使其变干的过程。在古代,湿纸干燥的工序是在太阳下面晾晒,所以叫晒纸。现在改在了室内,需要把湿纸贴在焙墙上烘干。晒纸要靠工匠的经验来把握,若稍有闪失,则前功尽弃。

      在将湿纸贴在焙墙上的过程中,工匠师傅会边贴边用专用的刷子将其刷平。刷子的毛用当地松树的松针晒干后制成,软硬适宜,一般用于刷厚纸的松针较短刷薄纸的松针长,这样既不会将柔软的湿纸戳破,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将纸张刷平。用毛刷刷过的纸面非常平整,湿润柔软的大纸张,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没有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许有一点撕裂。在焙墙上所贴的湿纸经过 2一3分钟后纸上的水份自然蒸发后即干。

(三)整理

       将晒好的纸送到检纸的纸台上,由选纸工人逐张查验,取出其中的破张与有纸病的不合格纸张等。最后将检验合格的纸张理齐,用特制大剪刀按一定规格尺寸剪裁纸的四边,要求四边笔直,一气呵成。最后再经过缜密细致的封包,便成了成品宣纸。


四、白鹿宣的美丽传说


       白鹿宣,又名白乐宣。其旧时规格为长一丈二尺,所以又称“丈二宣”。白鹿纸名来历的传说尤为美丽动人。相传有一年,百日大旱,润溪止流,使沿溪纸业全部停息,这时有个名叫白乐的年轻人愿为大家去找泉水。虽经千辛万苦,然终未达目的地。一日因十分疲劳,在一块山石上睡去,在梦中得仙女指点,醒后来到天台山顶,见山崖有一块大石十分象鹿,两只鹿眼相距一丈二,他先刺自己手臂,用鲜血滴在石鹿的双眼上,然后用仙女给的湿手绢给石鹿揩眼,只见两股清泉顺眼涌流出来。当白乐鲜血快要流尽倒下时,仙女把他提到石鹿背上,口含一枝灵芝草放进白乐的嘴里,白乐又睁开眼,从此和那仙女守护在那两股清泉旁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一丈二规格的宣纸起名为“白鹿宣”,并且纸成后迎光透望,隐隐可见一只白鹿。

五、结语


       宣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替代它,宣纸为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郭沫若曾对她不吝褒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作,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她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国画大师刘海粟更是赞誉其:“纸寿千年,墨韵万变。”而坚守宣纸的古法制作,也成为造纸工匠传代的荣耀。在宣纸制作的108道工序中,凝聚着的是每一位宣纸工匠的执着与坚守,彰显出的是无数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成就了美不胜收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参考文献:

[1] 曹天生.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之“传统”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5):122--126
[2] 王阳,盛,杰,张志礼,杨。党.宣纸的生产工艺与发展[J].中国造纸,2018,(11):61--68
[3] 方晓阳,吴丹彤,卢一葵.安徽泾县“千年古宣”宣纸制作工艺调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6]:1--7
[4] 葛芳.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抄纸研究安徽径县皮纸研究一例[D].硕士论文,2007:35--36
[5] 张素芳.中国宣纸文化的起源与发展[J]广东印刷.2001 (4) :62--6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郭晓宇
图文编辑: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H_YNVAPP48mp5IC54Doh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2-10 13:5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从江宁织造府走出的南京云锦(2.20)

       说起南京云锦,不能不提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氏家族的兴衰与南京云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云锦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职于江宁织造。当时康熙帝规定南京的云锦机台不能过百张,后来在民众的请求下,曹寅特地写了折子上报,被圣上批准,才成就了南京云锦的繁荣发展。据悉,南京最多的时候有三万台织机,一台机子两个人,加上辅工共三人,也就是说约有十万工人参与过云锦产业。

       我对“云锦”的认识也是源于《红楼梦》,“两色金”、“缕金大红缎”,这一身身的云锦行头着实吸引了我,便踏上了寻找云锦的旅途。春寒料峭的二月,我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两侧排联“钟山紫气织成云,淮水清光造为锦”,短短两句,将南京的自然风光与惠世天工完美融合,令人折服。馆内云锦织物繁多,纹样丰富多彩,看着那一丝一线的有序叠加,不禁让人感叹匠人高超的技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小型的木织机,上边还有未织完的图样,引得我也想参与到织造的过程中。但是,云锦织造技艺的学习远超出我的想象,在南京云锦的背后,还有着许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云锦


       南京云锦,以“灿若云霞,美若绮云”而闻名,其用色艳而不俗,纹样繁而不乱,图案简而不陋,并杂糅了其他各种织锦的技艺,使中国传统丝织工艺达到了巅峰状态,因此有“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的美称。2006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又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看出南京云锦的灿烂辉煌。

一、织金天衣为王廷


      “云锦”一词最初见于南朝文献《殷云小说》,但文献记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南京云锦的起源要更早些。南京丝织业的发展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桑蚕业的南移为云锦的织造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晋末年,权臣刘裕北伐中原时,带回来许多的织锦工匠,并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设立了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官办织锦机构——斗场锦署。《丹阳记》中有载:“斗场锦署,……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因此,锦署被看作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南朝时期,南京云锦多为王廷所用,《南齐书·舆服制》中记载到:“加饰金银簿,世谓之天衣”,可以看出织金于锦的工艺在此时已存在。隋唐时期,因统治者采取提高扬州地位、抑制南京的政策,致使南京织锦行业停滞不前。宋朝时,南京织锦业逐渐复苏,规模得到扩张。

       南京云锦真正崛起发展是在元朝时期,建立了专门为皇室与百官织造锦缎的东、西染织局。值得一提的是,因元代统治者喜爱江南丝织,又惯用真金妆点官服,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南京云锦脱颖而出,织金品种得以发展完善。明清时代,云锦发展达到顶峰状态。明代在南京设立了“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等,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据文献记载,由于连年派织浩繁,造成“民穷财尽”,但万历皇帝朱翊钧仍不肯退步,继续加派织造。正是因为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使南京云锦工艺愈发成熟完善,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用大花楼织机创造的木机妆花织造工艺,也是至今无法用现代机器替代的一项技艺。清朝南京云锦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将其他民族的织金技艺与汉族传统的丝织技艺融合一体,使云锦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陈子佛教授称之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

二、为何有“寸锦寸金”之说


       元稹在《织妇词》中记载到:“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一般的缲丝织作就已经算是困难了,在绫罗上织花纹更是难上加难。南京云锦就属于后者,并且细节要求更为繁琐。那么,云锦背后的织造工序究竟是怎样的呢?为何有“寸锦寸金”之说呢?

(一)纹样设计

       纹样设计,是设计人员将纹样、组织、规格等思路绘制成意匠图,成品和十字绣的底稿较为相似。但需要注意的是,图纸大小,图案像素都要符合云锦织造的粗狂效果,并且意匠填制时,一定要细心,使每一格都对应好提花的位置与顺序,配色不宜过多。

(二)挑花结本

       挑花结本是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繁琐而费时。其织造原理就是:用丝线作经线,也称为“脚子线”,用棉线作纬线,也称为“耳子线”,对照绘制好的图案,经线对纵格,纬线对横格,按照古老的结绳记事方法,将经线和棉线编成织造程序。通常机上织一寸匹料,花本就达一尺多长,一件重一斤的匹料,所用的编花本往往重数十斤,可见挑花结本之繁杂。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线格相对的确费神。这种相对独立于织机,首尾相接成环形,单边开放式的花本,为南京云锦妆花织造技艺所独有。

(三)造机

       造机也就是根据所织云锦的品种、规格等不同要求,把1924个零件,有序排列,依次组装。南京云锦按织造工艺分类的话有四种,即库缎、库金、库锦和妆花,目前,前三种已经可用机器替代织造,而妆花工艺依然要依靠大花楼木质挖花织机完成。

(四)原料准备

       南京云锦生产所用的蚕丝,需要在织造前完成原料炼染,这一部分的工序主要包括:练丝、染色、络丝、加捻、并丝等,通俗来解释就是,先将生丝脱胶变成熟丝,再用植物染色。将染好的丝线再缠绕到籰子(一种绕线工具)上,再将缠好的丝线牵到放置经线的经耙上。除此之外,还要将各种鸟兽羽毛进行人工捻孔,然后与蚕丝线捻合为一体。所有工序完成后,就可以放置在织机上,等待织造成品。

(五)织造

       上机织造时,要使每根脚子线与织机上的每一根经丝,通过织机大纤相联接。通过耳子线提起应该起花的部分,织入彩纬或金、银线,像“妆花”锦缎需要用不同颜色彩绒的纬管,对织料上的花纹作局部的挖花妆彩。正因其复杂的工序,织造必须由两人合力完成,有“机伴赛夫妻”一说,需要极高的默契。提花工按花本所编程序,牢记“一抡二揿三抄四拻五提六捧七掖八掏九刹”的口诀,依次提线,带动机上经线升起,形成花纬张口;织造工再用绕有各种色线的纬管,一点点的挖纬、妆彩、织花,织入一纬,数十个绕色线的纬管都必须穿织一遍,一天织不过百梭,长不足两寸。“终岁勤劳匹练成,千丝一剪截纵横”因其费工、费料,便有了“寸锦寸金”一说。有趣的是,织造云锦的工人生活并不枯燥,人们一唱一和,自娱自乐,诉说着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后发展为民间曲艺——南京白局,其中一段《机房苦》更是被不断传唱。

三、锦上添花,图必吉祥


       南京云锦,不仅历史悠久,技艺精绝,其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锦缎上的一针一线,“既绵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朗”,千丝万缕,织造出一种广泛认知与约定俗成的装饰纹样,如此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生动形象,其背后蕴含的意义更值得深究。

(一)花卉果实

       花卉以牡丹、桂花、芙蓉、梅兰菊等最受青睐,它们是坚贞、高洁、长寿、富贵情操的化身。如桂花中的“桂”谐音为“贵”,带有富贵之意,常用“折枝”一词来表示科举及第。芙蓉花开于八九月份,耐寒而不落,曾有“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之美誉,象征着一种傲世忌俗,自保高洁的品格。梅兰竹菊更是被人们视作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人生观的象征。植物果实多寓意为健康长寿、多子多福,如蟠桃祝寿、灵芝益寿延年之功效、多籽石榴等。

(二)灵禽瑞兽

        统吉祥图案选取的禽鸟均属于祥瑞、珍贵之物,如鹰、鹤、鹊、雁等。这些图案所表现的物象,各有其吉祥之意。例如:雁纹,既可以代表四德,即信礼节智;也是春秋代序的标志。绶带鸟的“绶”谐音“寿”,寓长寿之意。瑞兽多为龙、凤、麒麟等,并以形状、数量的不同来区分等级。如龙袍服饰上龙纹只有九条,穿到身上后,从每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五条龙,与“九五之尊”一说相契合。

(三)仙道宝物

       仙道宝物图案的应用,多是和花卉果实组合在一起的,主要是表达长寿之意。图案基本由龟、鹤、猫、蝶、菊花、松树、竹、桃、八仙等组成,“猫”、“蝶”可取为“耄耋”,松树生命力强可喻为长寿,桃与王母蟠桃统一为长生不老。为了避免服饰图案过于单调,会选择喻意相同、色系相近的纹样有机组合起来。例如,用灵芝、仙鹤、桃子组成“灵仙祝寿”;用八仙手持的八件宝物和桃子或者“寿”字组成“八仙庆寿”;用“八吉祥”纹样与凤凰、莲花组成“八吉凤莲”等等。

(四)吉祥文字

       除了图案纹饰之外,也可以直接用吉祥文字的纹样。比如:运用长体“寿”字和圆体“寿”字组成图案纹样,取“长圆寿”的谐音,为“长远寿”的吉祥主题。这种“象征”与“谐音”的表现手法,不仅为宫廷艺术所运用,在民间艺术中也广为流行。在阶级社会中,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劳动群众,十分向往美好生活,因而这种吉祥图案成为人们借物抒情、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自我安慰。

四、仙鹤街的传说


      南京市秦淮区有一条街,叫仙鹤街,因过去这一区域是云锦织造的密集处,并且工匠善于织造仙鹤图案的云锦而得名。除此之外,仙鹤街这一名称还源于民间的一个动人传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有一户人家的母子二人,虽然心灵手巧,但需靠东家领取的织锦材料,织造云锦艰难度日。因为他们经常把微薄的收入救济穷人,天上的七仙女被母子二人的勤劳善良感动,便派了两只美丽的仙鹤下凡,飞到母子俩的织机前绕了几圈。从此,织机上每天都会源源不断地出现织锦材料。母子俩再也不用向东家领材料了,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东家见他们只出锦缎,不用材料,云锦编织得比原来更漂亮,十分奇怪,便派人前来探访,母子俩老实巴交,把仙鹤飞来之事如实说出。东家得知消息,顿生歹念,带着管家来到母子家中,假意嘘寒问暖。趁着母子俩没注意,扑向织机,拉住经线,死命地往外拖。当经线快要到头时,突然,从线端上飞出一对美丽的仙鹤,在东家和管家的头上狠狠地啄了几下,母子二人的织机得以留下。从此,人们便把这条街称作仙鹤街。

五、总结


     “织女机边云锦烂,天台赋里晴霞赤。”机杼札札声中,千丝万缕的线条不断被拨弄,数万次的交织后,才得以“谱写”出华美的云锦天章,因此,云锦是有生命的。南京,六朝古都,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云锦织造的生生不息做出了贡献。流传千年且经久不息的云锦文化,是由一代又一代匠人用心血浇筑而成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守护,继续“锦上添花”,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烨,论南京云锦服饰中“云”和“龙”图案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金砚舒,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3.岳永玲,南京云锦图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金江莲,中国织锦艺术之集大成者——云锦[J],赤子,2015(13).
5.金文,南京云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杨玉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K8d10jq0FRvwniX5Ve4T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3 18:59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绝美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26)

       古人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见古人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桑,在我的家乡——山东省德州市前李村,宅院内外却忌讳种桑,因为“桑”音同“丧”,不吉利,但在我们邻村沙庄田间地头就有一棵,虽然早已砍伐,但对它依然记忆犹新,那是我们童年快乐的源泉。每年端午节前后,邻村的桑树上便挂满了青而有些发红的桑葚,随后几天,桑葚便由红变黑,不少大人小孩便上树采摘。说起桑葚,我就联想到桑树、桑蚕,还有丝绸来。丝绸是纺织品里的“贵族”,优雅而从容,不需要涂脂抹粉,它的品质就是它的招牌,一“出生”就耀眼一方,自然丝织技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迄今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文化传遍世界,五彩缤纷的丝绸成为中国的代表。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丝织和染色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和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民俗活动。


精微细致成就技艺


       蚕桑丝织曾在传统的农民家庭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清嘉庆《嘉兴府志》记载:“比户以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举家聚哭,盖全家恃养蚕为耕耘之资,蚕荒则田芜,揭债鬻子,惨不免矣。”当时蚕桑之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蚕乡,历来又有“田蚕”一说,“田”就是大田水稻种植,“蚕”指的是在家饲蚕,两者相提并论,同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蚕农们对蚕极为重视,人们历来就把蚕称为“宝宝”;家中负责饲蚕的女子,不论婚否,都称为“蚕娘”;养蚕也叫“看蚕”,意为细心呵护,犹如哺育婴儿一般。

      正是在这样的生产实践中,蚕农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一整套极其精致的蚕桑丝织生产技艺和知识体系,贯穿于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具体内容涵盖了桑树栽培与采摘技艺、传统的制蚕种和催青技艺、收蚕蚁和小蚕、大蚕的饲养技艺、上簇和采蚕茧的技艺、防治各种蚕病虫害的传统知识、蚕具制作技艺、蚕桑生产的传统知识、土法烘茧技艺、缫土丝手工技艺、剥丝绵手工技艺等。

★栽桑★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是蚕生活的基础,所以桑树的栽培极其重要。桑树栽培包括桑树栽植、树型养成和桑园管理等作业过程。桑苗繁育、桑叶收获和病虫害防治有时也可列为桑树栽培作业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栽培措施和充分、及时的优质桑叶供应,是蚕业生产的首要条件。桑树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桑树定植后,通过剪定、疏芽、摘心等技术措施,养成一定的树型,有利于多生枝条,增加桑叶产量。

★养蚕★

       饲蚕是一项极其细致、繁重的工作。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虫、蛹、蛾4个发育阶段。在大约28天的时间里,它们不断吃桑叶,不断长大,三眠三起,直到通体雪白晶莹,吐丝结茧,它的蚕茧就是蚕桑丝织的基础,这期间尤其需要细心看护。待摘下蚕茧后,又需要及时烘干、选茧,或出售、或自家缫丝制绵,片刻也不得耽误。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缫丝之前,首先要剥茧,因为蚕开始吐丝时是一层乱丝,因裹在茧壳外面,所以称为“茧衣”,只有剥去茧衣,丝绪才会暴露出来。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缫丝方法很多,缫丝工艺过程包括煮熟茧的索绪、理绪、茧丝的集绪、拈鞘、缫解、部分茧子的茧丝缫完或中途断头时的添绪和接绪、生丝的卷绕和干燥。

★丝织★

       生丝经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就是织造工艺。各类丝织品的生产过程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生织和熟织两类。

01生织

      经纬丝不经炼染先制成织物,称之为坯绸,然后再将坯绸炼染成成品。这种生产方式成本低、过程短,是目前丝织生产中运用的主要方式。

02熟织

      经纬丝在织造前先染色,织成后的坯绸不需再经炼染即成成品。这种方式多用于高级丝织物的生产,如织锦缎、塔夫绸等。

★染色★

       色泽洁白的坯绸经精炼之后,便进入染色阶段。染色是使染料和蚕丝、坯绸等发生化学反应,让坯绸染上各种色彩的工艺。由于蚕丝属蛋白质纤维,不耐碱,染色宜在酸性或接近中性的染液中进行。目前用于丝织物染料的主要是: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与还原染料等。用酸性染料染上的颜色比较鲜艳,染后用阳离子固色剂处理,可提高产品的水洗牢度,活性染料染在蚕丝上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织物的染色方法随织物的品种而异,如绉、纱类织物用绳状染色或溢流喷射染色,纺、绸、缎类织物则用平幅挂染或卷染。


“争奇斗艳”的蚕桑丝织品


★杭罗★

      杭罗,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技术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便服面料等。

★丝绵★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唐代时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民国时,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享誉国内外。余杭清水丝绵色泽洁白,无绵块、绵筋、杂质,手感柔滑,弹性好、拉力强,厚薄均匀、特色鲜明。

★宋锦★

       宋代丝绸最著名的品种就是宋锦,它的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是在唐代织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世谈到锦,必称宋。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称号。

★蜀锦★

蜀锦,专指蜀地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双林绫绢★

       双林绫绢生产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花者为绫,素者为绢。”双林绫绢传统手工技艺精湛,种类繁多,分为耿绢、矾绢、花绫、素绢等诸多品种。双林绫绢生产工艺流程工序严密,主要有: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等大小20余道工序。双林绫绢素以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著称,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

多彩的民俗活动


       蚕乡的人们长期以来信仰蚕神,认为冥冥之中总有一位神灵主宰着蚕桑生产。蚕神不止一个,比如嫘祖西陵氏,马头娘、蚕姑、蚕花五圣、蚕丛青衣氏等,都被人们信仰过,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蚕花菩萨”。旧时,蚕农家中大多供奉蚕神,一年之中,有许多次对蚕神的祭祀,十分有趣的是,这些祭祀的名称中大都离不开“蚕花”二字。蚕花,是当地蚕农自己制作的一种纸花或者绢花,人们常常把它当做蚕神的象征物,并用它来命名相关民俗活动。比如蚕事开始,蚕农祈求蚕神保佑的仪式叫作“请蚕花”,仪式中有“接蚕花”,象征蚕事兴旺,蚕神诞辰要过“蚕花生日”,蚕事完毕则将新茧、新丝呈献于神灵前,称为“谢蚕花”。

       由于桑蚕生产与蚕农生活息息相关,许多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活动也渗透到蚕农日常生活,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生活习俗。如每年“蚕月”即至,蚕农们便有“蚕关门”的习俗,到了采茧之后,便有“蚕开门”的习俗。再如每年“蚕月”前后,妇女有“戴蚕花”的习俗。勤劳淳朴的养蚕人不仅为桑蚕生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倾注了最为真挚虔诚的感情,他们还在桑蚕劳作中创造了活泼美好的民谣,如采桑歌、四月天、蚕花歌、懒蚕娘等等,体现了独特情趣与艺术审美。

★轧蚕花★

     “轧蚕花”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含山镇境内的含山是蚕神的发祥地和降临地,于是含山成为杭嘉湖蚕乡的“蚕花圣地”。含山蚕花庙会从每年清明节(俗称“头清明”)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其中以头清明较为热闹。蚕乡农民纷纷从水路、陆路涌向含山,热闹非凡,俗称“轧蚕花”。“轧”为吴方言,是“挤”的意思。民间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这座山上留下蚕花喜气。谁能脚踏含山地,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保佑蚕桑生产丰收。为此,每年清明节,远近蚕农,特别是蚕娘们都要争相上含山,到蚕神殿烧香礼拜,到处走一走。

★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源于湖州市德清县蚕桑生产的民俗活动,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扫蚕花地”大都在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表演,一般在乡村举行的“马鸣王菩萨”庙会上随着巡行队伍演出,而更多的是被蚕农在清明时请到家中演出。用以消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求吉利和蚕桑丰收。“扫蚕花地”艺人有半职业和业余两种,半职业艺人过去以穷苦农民为多,他们务农尚不能温饱,靠演“扫蚕花地”补充收入。业余的演出则带有极大的自娱性,队伍全由四乡农民自愿组成。

独具中国特色:蚕桑文化


       蚕桑业的发展还孕育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蚕桑产业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丝绸之路”,对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世界的商贸往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蚕桑业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功勋产业,自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产品一直是中国的传统骨干出口商品。

       桑叶养蚕成就了中国丝绸文化的鼎峰,走出了海外皆知的丝绸之路,蚕桑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空前的鼎盛时期。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人的祖先从新石器晚期就开始养蚕种桑,蚕桑文化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蚕桑所成就的丝绸文化,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时至今日,中国的丝绸制品也同样被全世界所认可和推崇。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语


       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蚕事生产和节日礼俗等方面的信仰观念也趋于淡化。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内外不同层面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也重新得以重视,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并进行缫丝、织绸的国家,传统蚕桑丝织生产技艺编织着华夏民族古老文明的华丽篇章。蚕桑丝织品不仅由历史、文化编织,更微妙之处在于它是由生命编织而成,是蚕一生所做出的贡献。这些绝世的瑰宝,闪烁着中国古文化的典雅光芒。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以其对生命的尊重、精致的追求,在绚丽的色彩里流淌着智慧织女们神奇的构思,堪称为中国历史画卷中的“绝美传承”。

参考文献:

[1] 唐惠华.从茅盾小说《春蚕》透视江南蚕桑丝织民俗文化[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12).
[2] 袁瑾.蚕桑丝织技艺:锦绣画卷传古今[J]. 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7,(5).

(图片源自网络)

撰       稿:任杰
图文编辑:任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QICaYjyzq3xjgWt33aHg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3 19:10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中国民族音乐之根——南音(3.5)

       传统的南音演唱需要搭建锦棚,并且悬挂写有“御前清客”四字的横彩。台子中央要放置五把太师椅,左侧旁边立一把绣着黄龙的凉伞,这样摆设的源头,其实来自“御前清客”的传说。

       相传康熙帝喜欢音乐,宰相李光地就向康熙帝推荐了他家乡的五位乐师进京献乐。五位乐师精通南音,康熙爷听后果然十分中意,于是将五位乐师留在了京城。但是五位南音先生不想做官,思乡之情也日益浓烈,为此,五人演奏了一首《百鸟归巢》,以传达心意。康熙帝听出乐师寄托在乐曲中的归乡之意,便准许他们回乡,五人还被赐封“御前清客”、“五少芳贤”的称号。

       这个称号是康熙帝对幽雅南音的极大褒奖,因此现今的南音曲馆在演唱时总要挂上“御前清客”的横彩,“御前清客”也成为了南音乐者的专称。

      泉州南音是用古闽南方言演唱的古老乐种,于闽南的泉州、厦门和漳州地区广泛流行,也十分盛行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等闽南华侨的旅居地。南音又称“弦管”、“南管”、“南曲”、“南乐”和“南管”等,既可演唱又可以作为器乐曲演奏,演奏时使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就是南音。2006年,南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朴秀美的南音被称作“民族音乐的瑰宝”,“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

南音的历史源流


      泉州南音源自宫廷古乐,但也是成长于民间、存留于民间的音乐。唐朝欧阳詹《东湖宴赴举秀才序》言:“指方舟以直上,绕长河而屡回,弦管铙拍,出没花桞。”这就是早期的“泉州南音”,其中的“弦管”来源于当时泉州人对当地歌乐的称呼。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期古鲤城的建立,使得城内方言腔与民间音乐自然融合,形成了使用鲤城方言演唱的“泉州南音”。到了五代时期,更有“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的景象。唐时“安史避乱乐伎”、宋时“梨园七子班”、宋元十南戏腔等移民歌乐,也融入并发展了“泉州南音”。

       明末万历年间,刊出的闽南戏曲弦管三种选本后在台湾南天书局出版并定名《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简称《明刊三种》,书中记载证明“泉州南音”在明时盛行。清朝时期五位南音乐师带着“御前清客、五少芳贤”称号,荣归故里,教授南音,南音工乂谱体系就此形成,并通过南音工乂谱手抄本、刊印本等被记录、传承下来。关于南音的源流,因为南音的悠久历史、积淀繁复的文化、稀少的文献记载,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可以确定的古代的弦管,是经过历史的衍变,才形成了今日的南音。

       泉州南音既有由乐器伴奏的演唱形式,又有器乐合奏的形式,演奏形式按照乐器的不同组合分为“上四管”与“下四管”。常见的南音乐器组合就是“四管”,即琵琶、洞箫、三弦、二弦,也被称为四大件。

南音的乐器活化石


南音琵琶

       泉州南音琵琶,简称“南琶”,是曲项琵琶的一种,属于弹拨类乐器。曲项琵琶大约是在南北朝时期由波斯传入中原,传入中原之后曲项琵琶琴颈变长,南音琵琶正是承袭了曲项琵琶改变之后的形制,不过抱琴姿势基本仍旧沿袭了之前的横抱。南琶的琴身多处采用木材、牛角、兽骨等珍贵材料,以尼龙丝为弦,弦轴用精美的贝壳镶嵌。侧面看去,琴颈与琴体呈现曲线状,正面则呈梨形。南琶多为如意头,颈窄腹扁,复手大,山口高,四项九品或十品,另有两个月牙形的“凤眼”位于面板的两侧。南音琵琶不仅音色圆润,外观上也如同一件工艺品。

南音尺八

       南音尺八属于竹管乐器,通称“南音洞箫”,简称“南箫”。尺八是一种十分珍贵罕见的乐器,始于唐代,宋元之后渐渐绝迹。历史上,尺八在唐宋时期两次东传日本,如今的日本尺八就是在宋时的普化尺八基础上发展而来。南音研究者认为尺八在其他乐种中渐渐绝迹,但却保留在南音中至今。实际上南音尺八同日本尺八除了同样以竹之根部为材之外,形制,律制,演奏技法都有较大差异。南音尺八形制更似明清洞箫,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南音尺八称作“洞箫”更为恰当。南音尺八以紫竹、石竹、观音竹或茉莉花竹为材料,依古制取竹子的根部,从齐土的地方切下,将竹节打通。南音尺八前有五孔,后有一孔,前五孔中的四孔,需两两刻在四五节之间。

南音二弦

       泉州南音二弦属于弓弦乐器,其形制与古代奚琴有关。奚琴是我国古代被统称为胡的一支部族——奚人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唐时奚琴流行于北方,也是二胡、京胡等拉弦乐器的前身。二弦的琴筒通常挖空成圆鼓形,内腔随体成弧形。琴筒以整块的龙眼树或棕树木头为材料,琴杆则以带根的约80厘米长的竹子为标准,以石竹为最佳。所选标准竹子须有十三个间隔比例恰当的竹节,泉州民间有“十三升到总兵”的说法,因此常用封建官场一日十三升来形容从琴杆底部第一竹节上升至琴首的十三节。

南音三弦

      泉州南音三弦属弹拨乐器,又名“弦子”,其始于元代,明初流行于我国南方,尤其是闽浙一带。清朝《会典》中写道:“三弦断坚木为之,修柄、方槽、圆角”,覆盖有蛇皮,“柄下曲,贯槽中,上直与面平”,通常长约三尺三寸左右,“柄末穿直孔,贯三轴,左二右一,纳弦以轴绾之,槽面设柱,架弦微起”,发声通过用指甲拨弄。南音三弦的结构和全国通用的小三弦基本相同,可分为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弦鼓、鼓皮、弦担、弦匣、弦轴、山口、弦冠、弦码、琴弦等部分组成。南音三弦弹奏的指法,与南琶相同,有点、挑、甲、撚等。

南音的指、谱、曲

      南音音乐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既有用南琶、洞箫等传统乐器演奏的“大谱”和“套曲”,又有演唱者执拍板而歌的“散曲”,是一个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

      泉州南音的“指”是一种有词谱和琵琶弹奏法的比较完整的套曲。南音散曲数量丰富,由弦管先生把其中广为流行的曲目归类编成“套曲”,作为器乐曲进行演奏,又称作“指套”。套曲的词文故事多出自宋元的南戏或传奇,如:《王昭君》、《白兔记》、《陈三五娘》等。“指套”大都只作器乐演奏,虽然有唱词,却很少演唱。

    “谱”为多乐章器乐曲,有琵琶弹奏法,没有唱词,专供乐器演奏,大多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南音的“谱”属于标题式音乐,每套乐曲都有一个主标题,每套谱的各乐章还有次标题,分段叙述乐章的内容,著名的大谱如《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被誉称为四大名谱。

    “曲”即“散曲”,是南音歌唱类音乐的专有名词。一些小型、简单的南曲也称“草曲”。“散曲”有一名演唱者,演唱的同时拿着拍板击打节奏,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作为伴奏。“散曲”的演唱方法极为特殊,在唱念口法上,分解字音演唱,仍以字头音为主,在唱腔中,每一歌词在运腔时,才同时收字腹音与字尾音。唱词大体为叙情、叙事的内容,但在演唱过程中,内容并不影响演唱者的情绪。

南音的曲目故事


      泉州南音素有“御前清曲”的美誉,据老艺人估计有千百首以上,代表性的曲目包括《孟姜女》、《王昭君》、《陈三五娘》等等。《陈三五娘》有“指”9套,散曲100多首,是南音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曲目,名曲有《因送哥嫂》、《为伊刈吊》、《共君断约》、《孤栖闷》、《绣成孤鸾》等等,讲述了陈三同五娘的爱情故事。

       泉州才子陈三,送兄嫂往广南赴任,途中在广东潮州的元宵节灯会上,遇见了五娘,并互生爱慕之情。不想当地富豪林大贪五娘女色,向黄父提亲,贪财爱势的黄父瞒着五娘答应了亲事。六月初六,陈三返回潮州,经过五娘绣楼下,五娘投掷荔枝和手帕向其示爱。陈三于是乔装磨镜人,在磨镜时,故意打破宝镜,以进入黄府,卖身为奴。经过黄府的婢女益春撮合,五娘与陈三私定终身,不顾婚约与陈三私奔泉州。林大向官府告发陈三,受贿的知府把陈三发配崖州,五娘悲痛不已。适逢陈三的兄长任满升迁返回泉州,途遇发配崖州的陈三,知道了事情原委,因而将知府解职,严惩林大。陈三获救,得以和五娘结为夫妇。闽南有歌谣:“六月荔枝叶尾红,陈三骑马过城关。五娘荔枝投落去,打破宝镜得团圆。”

南音祖师爷——孟昶


       农历二月十二日与八月十二日,分别是南音祖师“郎君大仙”的生日和忌日,每到这时,南音的馆社都要举行祭拜祖师的仪式,也就是“郎君祭”。据吴任臣《十国春秋》欧阳直卿《温叟词话》记载:郎君乃西蜀后主孟昶,这位五代西蜀后主,善弹喜猎,经常与他宠爱的花蕊夫人在宫中吹弹度曲。后蜀亡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将花蕊夫人纳为妃子。花蕊夫人眷恋孟昶,私下画了左手持弓右手夹弹丸的孟昶画像,以供膜拜。有一天,赵匡胤发现画像,询问花蕊夫人所拜何神,花蕊夫人谎称画上为张仙,且敬奉张仙可以得子。赵匡胤拜后果然得子,便封画中人为郎君大仙,赐以春秋二祭。

       南音界祖师郎君,手执弓弹的食胄王者打扮,同民间流传的张仙形象一模一样。宋代苏洵《苏老泉先生全集》卷十五《题张仙画像》中云:苏洵曾经于天圣庚午重九日在玉局观无碍子卦肆中,见到张仙的画像,笔法清奇。相传张仙“感必应”,“因解玉环易之”。“洵无子嗣,每日露香以告”,数年之后,果生子苏轼和苏辙,“乃知真人急于接物,而无碍子之言不妄矣”。张仙信仰在我国流传较广,祈求子嗣之俗更是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因而可以猜想后人先写意于图,以为祈子之神像,后来又辗转变成张仙为送子之神。而蜀主孟昶“挟弹图”或同“张仙图”两者相混,从而出现了类似的故事。

结语


       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古朴秀美的南音在当代社会被称作“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古典音乐的明珠”,在大多数外国人眼中南音是“像仙乐一般神奇美妙的音乐”。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内外的南乐艺术家,在保留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在不同层面上对南乐进行创新,出现了以南乐表现戏剧故事的乐舞剧、南乐与梨园戏结合的梨园乐舞等等。将南音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从单纯的演唱走向舞台艺术化、从静态演唱为主到强调动态的表演,是当代南音艺术工作者寻求延续传统的新尝试,不过探求传承方法以更好地发展南音仍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萍.南音琵琶的乐器特色与文化意义[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
[2]李寄萍.南音综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3]王金旋.南音洞箫是尺八吗?——为南音洞箫正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
[4]汤凌玲.论福建南音三弦的性能特点[J].艺苑,2007.
[5]王珊.泉州南音概述[J].中国音乐学,2007.
[6]黄忠钊.福建南音二弦的形制及其演奏特色[J].中国音乐学,2002.
[7]林胜利.泉州南音郎君崇拜——从孟昶、张仙的融合谈起[A].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2003.
[8]袁静芳.对泉州南音历史源流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1.

(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王    舒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lgUc_B20TgwscBXl8NqW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7 19:58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