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年馍
在山西霍州,年馍不只是供人们饱餐的食物,它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让日复一日的日子不再显得单调乏味。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家户户期盼合家团圆的假日,人们劳累一年了,忙忙碌碌,很少有个闲歇,自然该好好放松放松身心,轻松几天了。于是,过年多蒸点年馍,一是供家里人吃,二来正月里亲朋多,于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做点大烩菜,轻松快捷,也方便省力。
在霍州有一种说法:新婚的女儿回门,娘家会制作枣花馍,馍的数量和花样,代表了对女儿的疼爱程度,所以没有哪个母亲会怠慢。说起年馍的花样,那可是老多了,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情寓吉祥——馍的造型
登高:有三层和五层之分,以三层为主,由三个大小厚薄均等的圆形面陀和六颗匀称的红枣相间叠加组成,寓意着层层高升,步步登高,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个在大年初一必吃而且一般是由家中的男主人来吃不过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地位的平等,一家老小都可以一起吃。其寓意是希望吃了登高馍,来年生活能够越登越高;登高馍可以说是年馍中需要的面最硬的,以保证它屹立不倒,同时它也是款待客人的必备主食。可以说是年馍中的“贵族馍”。
枣花:这是年馍中数量最多也是制作最为简单快捷的一种。主要是将面团揉搓成中间粗两边逐渐变细变尖的流线型条形长条,然后再将两边同时卷出一个圆环,环内一边安置一颗红枣,另外,为了更为美观,可以用梳子压出各式的花纹。枣花取谐音“造化”,寓意着心灵手巧,希望女子吃了以后能够变得心灵手巧。由于易入口好咀嚼,可以说是年馍中的“简单馍”。
花儿:花馍有各种样式,主要是借助剪子剪裁各种基础元素,以便重组,另外还用到梳子的齿压出漂亮的花纹,或者用面团模仿揉捏成各种花型,同时用红枣来点缀,看起来娇艳欲滴,让人爱不释手。花儿代表美丽,其寓意如花似玉。所以一般是由女孩子来吃,希望自己吃了漂亮的花馍,也能长得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以说是“颜值馍”。
手爪子:这是年馍中唯一一种模仿人体的某个部位揉捏而成的花馍,看起来也比较有趣。顾名思义,即把面团塑造成手的造型,但同时又超出了对人手的简单模仿,在塑形时,会把中指向手背拉伸,中间固定一颗红枣,最后将中指指尖黏在手背上并用一小块面饼做成元宝的形状放在二者的结合处将一颗红枣放入“元宝”中。因为人们靠双手辛勤劳作,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所以手馍也就寓意着勤劳致富,而且这种馍只能在大年初一这天给家里的男劳动力享用,希望吃了它就能在来年抓回更多的钱,而且只能吃一双,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现如今,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男女地位平等,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了。手馍可以说是年馍中的“抓财馍”。
鱼:这种造型在年馍中所占比重较少,且必须是成双成对地制作,每对只能由同一个人来完成,大小形状要拿捏得相差无几。制作时把面团揉捏成为鱼的模样,需要借助剪刀裁剪鱼尾,并用梳子在鱼背上压出鱼鳞。喻为年年有余,希望吃了鱼,家庭可以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兔娃:制作数量必须为双数,把面团加工成兔子的模样,有正卧型和平躺型两种。有“活泼善良,玉兔迎春”的象征意义,希望孩子吃了以后欢欢实实的;女子吃后能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另外一层意思是希望女子出嫁以后也能常回娘家看看,和娘家多走动。是年馍中的“可爱馍”。
钱串子:其做法和枣花的初始步骤一致,只是个更长更细,线条更匀称,然后找到中心压上红枣,相间互扭并首尾相连,造型看起来像古时候的铜钱,圆形中空,一般是安置六或八颗红枣。寓意着招财进宝,财源滚滚。可以说是“发财馍”。
五心枣花:故名思义,和普通枣花的初始步骤一致,并嵌有五颗红枣。只是与普通枣花相反,圆环先向外卷再向内卷曲,形成五环,每环中各置一颗红枣。它是由民间常说的“五蝠攀寿” 演化而来,这种年馍只供家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老者食用,祝他(她)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中的尊老思想蕴含其中。可以说是年馍中的“吉祥馍”。
红世:即将圆馍的侧面差不多均等分布地抠出五个可以容纳一颗红枣的小圆环,将红枣塞入其中。寓意红红火火,是年馍中的“热闹馍”。
圆馍:通常年馍的制作过程以圆馍的制作为结束的标志,大圆馍的数量一般为十个,意为十全十美。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各地吃的馒头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会在其中包个红枣,这种圆馍也被称为“盘子”。人们希望吃了它可以家庭幸福美满,和和美美。可以说是年馍中的“圆满馍”。
除了上述十种主要样式,还有满堂红、刺猬、元宝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年馍花样。每一种都富有不同的含义,什么日子吃什么,甚至谁吃什么都有特定的习俗,不能随便破坏规矩。
步步用心——馍的制
做年馍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并且一项苦力活,所以亲戚邻里都会合作做年馍,俗称“片工”。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下好了,平时忙里忙外,抽不得闲的婆媳妯娌,姐妹近邻围在一个案板前话家常、聊八卦,谁家蒸年馍,谁家便成了消息集散地,过家门而不入,听到女人们的尖声大笑就知道这家肯定在做年馍了。
1、发面揉捏
制作先从发面开始。然后把面用大铁盆盖起来封严实,经过在一定的气温下发酵两天。要做到发酵到位,期间多次加料,可防止面团发酸。发酵好后的面粉要配上一定比例的干面粉,加适量水。开始和面(现在都是和面机操作了),和好的面,要压成厚厚的面片,面压出来要软硬适中。压出的面片,要分成相等的小块,然后每一块面还要经过过磅,重量一定要均衡。称好的面放在一个特制的盆子里,用手压平,再放在这里加压,使得面粉更津、更密,而且在制作中不粘手。
2、巧制花样
接下来就是塑造外形了,那可是妇女们的拿手绝活,先是面团揉捏到位,不软不硬,既不会稳不住已做好的造型又不会因造型而略显费力,她们用各自灵巧的玉手在案板上反复均匀地揉搓面团,再经揉、捏、卷、搓等诸多工序,并借以剪刀、梳子、筷子等道具,精心设计,反复雕琢,最后施以红枣、黑豆作为点缀,形态各异的花馍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年馍上配放的红枣也很讲究,要求不能腐烂,不能有虫,甜度还要够。
3、发馍上笼
花馍成型后,紧接着就是决定馒头是否松软可口的关键一步了:发馍。将做好的花馍放在热炕上(现在多以电热毯代替),盖上被子大约半小时,等到馒头拿起来轻而膨软,看起来有些许肿胀才能放到蒸笼上。半个小时之后,香气四溢、酥松雪白、香美可口的年馍便成了。你可以想象到白白的年馍表面蒸蒸白气飘逸、气雾缭绕,宛若仙境,酵味、麦味、枣味所混合成的特有的香气,一阵一阵弥散着,直沁心脾,然后再咬上一大口,想必整个人都要沉醉了。
美味出炉
人伦之情——馍的应用
年馍作为霍州春节期间餐桌上的重头戏,它以一种类似于民间的节日民俗活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情感、观念和对审美意识的具象表达,它贯穿于日常的节俗互动,具有丰富的民俗功能,突出了霍州淳朴的地域特色。它们与民俗密切相关,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不仅供自家食用,还被作为祭祀贡品通享神灵,同时也是是节俗佳品,互赠亲友,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1、自用待客
春节期间吃年馍并用年馍待客是霍州人过年的习俗之一,于是年馍便成为家家户户在招待亲友时餐桌上的主要食品。
年馍作为一种食品,它的首要功能是供自家人享用,是正月间自家饭桌上的主食。其次,年间接待亲友时年馍也是必不可少,并且极其讲究,一般要用上等的面粉,蒸出来的年馍,口感好、纯正,有原始的面粉甜味;要以酵母发酵,碱一般不放,火候也要烧得到位,这样蒸出的年馍才好吃筋道,以表达对食客的欢迎、喜爱之意,令其吃的满意、赞口不绝,方可彰显主家的好客之道。
2、馈赠佳品
逢年过节,人们会通过丰富的馍之造型表达内心的想法,赋予其寓意,寄托心中愿望。被誉为“能吃的艺术”,同时霍州年馍价位低、易储藏、可食用。一般三五十元的年馍就够一家人享用一周,再加上它选料考究与工艺独特,可在常温下放置半个月不变质。逐渐成为春节期间,晚辈们拜访亲友长辈时,作为馈赠礼品的不二之选。
中国人最讲究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中曾提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尊崇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贵就越好。恰好霍州年馍独有的“实用性”、“形象性”、“独特性”,把它作为礼品馈赠就最为贴切了。
3、祭祀供品
霍州年馍不仅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和节日的主食,更重要的它还是敬神的供品。自古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便以献食为主。
年馍中的红石形状便似火炉,镶五颗红枣,代表火苗腾盛,预示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祭祖先时,上穿一个红世,希望全家光景能过得红红火火,美美满满。每年大年夜,祭财神时,上边要穿插一个手爪子,希望能招财进宝,福禄俱来。
相传,上古女娲登石补天,赐福于民。后人为纪念这一丰功伟绩,将登天之石塑造为登高之形,分为三层。霍州人民借此寓意创作了登高馍,其外形三层六枣,三层自上而下寓意“天才”——天时、“人才”——人和、“地才”——地利;六枣期盼来年六六大顺、六畜兴旺、生活幸福、步步登高。每年春节作为祭祀诸神之祭品,年馍做祭品时,要用高梁杆竖穿三、四个登高作为底座,上面则根据所祭祀的四方神灵拼摆各式花样,以讨好所拜神灵,摆脱“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思想,以祈求心意圆满。
4、建筑艺术
霍州年馍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品,必须以最广泛的人民大众的生活为基础,要想让它世代传袭下来,那它必须要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有广泛的影响,这种相对稳定的民俗事象必须要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
为了使霍州年馍文化这颗生命树枝繁叶茂,市民们集思广益,将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寓于建筑艺术中,于2016年完成市内东门桥的加工改造,使年馍成为地方标志性符号。桥的设计融入了地域特色文化元素——霍州年馍的造型,这座桥又被人们称为“登高桥”,寓意霍州人民的生活能够步步登高,更上一层楼。它是直通霍州全城东西的咽喉,不仅仅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也让过往的人们都对它产生了一种探究,在无形中加深人们对霍州年馍的印象。
霍州年馍形制多样,文化信息丰富,处处闪耀着民众智慧和充满历史底蕴的文明光芒,是民俗百花园中的瑰宝。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QFfw2Ud-waBFIr4vyMIR-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2-12 12:1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