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风波
豆豉是金溪浒湾的名产,既可直接做菜,又可当作料调味,吃起来清香可口。别有风味的名菜“家乡肉”,就是以豆豉为主要作料烧成的。
从前有个叫毛法吉的人,在浒湾街上开了一家炒菜店,炒菜时总喜欢放点豆豉,很和大家的口味,因此生意很好。但有一次却因豆豉被人家钻了空子,险些招来一场祸灾。
一天,流氓地痞王罗汉闯进店来,毛法吉忙叫崽倒茶点烟,擦桌抹凳,小心侍候。自己拿出看家本领,炒了一大盘“家乡肉”,拿了一壶烧酒,客客气气地送到王罗汉面前。这王罗汉是个泼皮,平日里上馆子没有几回自己掏钱。刚才在赌场上不得意,窝了一肚子气,正无处发泄。他三下两下,就把一壶酒喝光,那盘“家乡肉”也吃的只剩下几粒豆豉。正要勾下脑袋去舔盘子,忽然有几只苍蝇在他耳边飞来飞去,王罗汉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望着盘中剩下的几粒豆豉打起了主意。“啪、啪、啪”王罗汉左一巴掌右一巴掌地往自己脸上打耳光,毛法吉的崽看着他的样子,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哎呀,何苦啊!王老弟,小意思,我不会算你的钱。”毛法吉以为王罗汉没带钱,又想白吃,故意打自己的耳光,就连忙过来劝慰。
“毛老板,你想谋害人命不成?”王罗汉气势汹汹地说。
毛法吉没有弄懂意思,连忙拣好话说:“不敢不敢,有话好说。小店招待不周,还望望老弟海涵。”
“海涵个屁!这是什么?”毛法吉顺着王罗汉的手一看,傻了眼:几只死苍蝇拌在盘中剩下的豆豉里。
奇怪呀!菜明明是自己亲手炒的,干干净净,哪里来的苍蝇呢?毛法吉心中暗暗叫苦。
“爹,他自己打死放进去的,我看见了!”
毛法吉的崽对爹爹轻声地说。毛法吉听到后汗都吓出来了,晓得王罗汉今天是故意寻钉子挂衣服,想敲自己的竹杠。
“你哑啦?快说这是什么?”王罗汉声音越来越响,围看的人也越来越多。毛法吉一时不知怎样回答。
“爹,这是豆豉嘛!”毛法吉的崽走到桌边,筷子一拨,几只死苍蝇连同剩下的几粒都吃全被他吞进肚里,口里还嚼得不晓得几香似的。“对!对!是几粒豆豉!”
毛法吉见崽替他解了围,连声附和着。“什么豆豉豆豉的,明明是几只苍蝇!”王罗汉还不死心。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是苍蝇他能吞得下去?你王罗汉也吃几个苍蝇看看。”王罗汉没有了证据,闹不下去,只好顺着竿往下爬:“嘿嘿……可能是我喝多了,醉花了眼,看不清。”他无可奈何地付了酒菜钱,走了。
厨房里,毛法吉的崽都吐翻了。毛法吉叹了叹气说:“崽呀崽,今天碰到王罗汉,害得你吃苍蝇,明朝若冒犯了城隍土地,说不准还要吃狗屎。走,惹不起我们躲得起。”
浴室,毛法吉一家就搬到县城里去了。
采录:蔡邦光
采录时间地点:1986年采录于金溪县郊
(摘自《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金溪卷》)
藕丝糖的传说
藕丝糖是金溪的特产,它的外形好似一团洁白无瑕的藕丝,素以甜、脆、香、酥而著称。但甜而不腻,脆而不碎,外形美观,落口消融。
金溪藕丝糖历史悠久。相传在明万历年间,便有小贩挑着糖担,敲着小锣,走乡串村叫卖,每逢迎神赛会及春节前后则更盛。
它是在品种繁多的糖饼、子糖、空心糖、灌雪糖等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形成的。一年中只有冬季才能生产。做法是用稀糖拉成藕丝般的细丝,再一团团包以芝麻、白糖、桂花、橘饼等。
藕丝糖到底是怎样发明的呢?据说金溪还未建县时,上幕镇有一位唐把总,他生性喜欢吃糖,而且是靠用糖馈送王爷,靠巴结才当得上官的。
有一年,他为老母庆祝生日,除用糖做成一个禾斛样大的寿字外,还勒令全镇所有的糖师傅必须在九天以内做成一种又软又酥,没有牙齿都能吃得动的糖,如敢违抗,严惩不贷。
这下可难坏了所有的糖师傅,一个个束手无策。第八天晚上,当大家正对着一锅稀糖发呆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满身污垢的跛脚要饭老头,他向糖师傅乞讨了点稀糖。
糖师傅用碗盛给他,他不接,却自己伸手去抓。
只见他一双又黑又瘦又脏的手,像织女穿梭似的不停地抓着。不一会儿,便抓出两团又白又细的丝糖,随手向师傅一抛,人便不见了。
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铁拐李大仙,下凡来搭救他们。
于是他们大家都学着抓糖,以后便发展成拉,逐步演变成今天的藕丝糖。
采录:徐正付
采录时间地点:1986年采录于金溪县郊
(摘自《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金溪卷》)
清明果的来历
在中国清明其意义非凡,清明果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明果最初是寒食,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小吃。人们又称之“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明果被人称作清明团子,艾米果。 福建省和广东省小部分地区,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地区均有制作食用清明果的习俗。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果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和米粉作为原料,目的是“以压时气”,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
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最初的寒食节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麦粥,后来才慢慢多样化,青团的历史记载仅以现有材料来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到了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也是安徽、福建、广东及其他部分地区的传统小吃,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食用。现代更多的是应令尝鲜,清明果的祭祖功能逐渐的淡薄,而更多的被人们用来当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也可以馈赠或款待亲友。
(摘自网络)
江西贵溪的灯芯糕
“龙兴铺”,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老字号,始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由当时在贵溪做生意的抚州商人薛应龙创立的。
据贵溪县商业志记载,明代末年,薛应龙在贵溪县城贩卖灯芯草,不久定居下来,开了一爿小店,出售自制蜡烛,兼贩卖灯芯草和香纸、杂货等物,后又改行专制糕点。为广开糕点销路,独出心裁将当时市场很畅销的“云片糕”,添加些白糖和优质麻油,切成细条,形似灯芯,取名为“灯芯糕”。为谋生产兴隆,便以自己的名字为号,称作坊为“龙兴铺”,已于三百多年历史。
传说
有一日,寒风席卷着贵溪县城,北风呼啸,街道萧瑟。突然远处出现一位跛足乞丐,他步履蹒跚,而行,过不多时,乞丐来到龙兴铺作坊外,乞求能给他一个避风的地方。
店主薛应龙见天色渐暗,眼前乞丐衣不御寒,跛足流脓,行走不便,竞生慈悲,不但待之以礼,还忙叫伙计备饭,并取出干净衣裳给乞丐换上。用膳后,薛应龙又让伙计收拾停当,让跛足乞丐在作坊案板上歇宿一夜。 第二天,薛应龙和伙计们早早起来,来到作坊,那老乞丐却早已飘然离去,屋内一切正常,老乞丐却不知去向。薛应龙觉得奇怪,突然,他发觉屋内香气扑鼻,沁人肺腑,百思不解。店伙计随香气寻去,惊讶地发现,案板上隐约可辨有个人影印,并留有香料及配制秘方,猛地想起,听说近日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龙虎山”,恍然大悟,“昨晚来投宿的跛足乞丐是神仙铁拐李”!
果然,在乞丐睡过的案板上制作出来添加香料的灯芯糕不但泽色洁白晶莹,而且其味异香可口,百食不厌。薛应龙惊喜不已,忙对天跪拜,千恩万谢,当即请人画出“铁拐李”像,并印在包灯芯糕的纸上。从此,“龙兴铺”制作出来的灯芯糕名扬四海,香飘八方,“龙兴铺”也因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糕点制作店。
历史
后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偶然品尝了“龙兴铺”灯芯糕,大为欣赏赞道:“京省驰名,独此一家”。于是“龙兴铺”便成为皇宫贡品的制作场所。
清末和民国初期,随着贵溪县城乡商业的发达,商号的日益增多,逐渐出现商业兼并。到了清宣统元年,贵溪县成立商会,当时在县城有“范半街”之说的范氏家族用重金从薛应龙的后人手上购买了“龙兴铺”,并扩大了生产规模。
抗日战争爆发后,社会动乱,交通日困,货不畅流,商品奇缺,市场逐渐萧条,“龙兴铺”也脱离不了战争的劫难,“龙兴铺”同其他商铺一样,处于衰落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保护私营商业的合法经营,推动了我国传统商业的发展。
1982年“灯芯糕”被列为江西省四大名特糕点之一,在今天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道都龙虎山旅游风景区灯芯糕更是旅游必不可少的佳品。
功能
一般灯芯糕以精制糯米、白糖、芝麻油和肉桂、甘草、薄荷等20多种中药为主要原料,精细加工制成。它以糕条柔软、形似灯芯、通火易燃而得名。其色泽白润,进口香甜,具有活血提神、健胃脾气之效。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