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公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调查报告——以柳江县乐山村师公班子为例》
广西师公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调查报告——以柳江县乐山村师公班子为例
陈洋洋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本调查报告以广西区柳州市柳江县乐山村田野点,以当地师公班子为调研对象,研究讨论师公舞的民俗体验旅游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师公舞;旅游开发
师公舞,是壮族人民一种驱鬼逐疫的古老帷祭仪礼,舞者面戴神头面具,身穿八褂道袍,手执朝板、宝剑、日、月等道具。伴奏以蜂鼓、锣、拔等打击乐为主,师公舞分文武两坛,文坛以唱为主,如追魂、赎魂、穿针等,武坛以舞为主,如打蘸、打斋、请神、上刀火、过大火链等。
亲人亡故,亲友感情极为悲动,需要通过悼念话动寄托哀思。师公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敬重死者的淳厚的感情,以“文坛”的祭祀形式,给生者以慰藉,使人们相信他能为生者消除灾难与不幸,为死者超度,给他消除一生中遇到的不幸与罪孽,为死者的“鬼魂”扫清归魂道路上的障碍,使之灵魂能回归安居之地,“入土为安”,达到理想的归宿。这一祭祀活动,一直在民间遗传至今,所以,“安魂”、“送鬼”是《文坛》的祭祀核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