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2小组研讨

五峰土家族美食传说——腊肉(香熏肉)

泰斗偏爱“香熏肉”
清道光年间,土家族最负盛名的诗人田泰斗,“无三日粟仍留客,有半时闲便吟诗”,是个极其好爽慷慨的土家文士。五次赴京秋试不第,诗人从此无心仕途,皈依田园,潜心山水,以诗文会友,写成大量文质兼美的“竹枝词”,其《望鹤楼诗钞》名重一时。
“碧云深处养文章”,泰斗安贫乐道,生活朴素无奢,只是“食肉必大丽香薰,无此物不下著”。一次,他在老家长乐坪香炉岩与几位文友赌吃大丽香薰肉,喝得酩酊大醉,题诗的纸幅满屋子飘飞。不巧长乐知县李焕春差人上山请他主持编修县志,知县在山下等了一日,又坐轿亲自上山盘桓半日,只得到泰斗一纸题诗:“不爱黑粟(指鸦片)不爱官,逍遥自况武陵仙。日啖香腊三五片,天子呼来不下山!”
田泰斗为知县三顾茅庐之情所感,后来到底出山主持修撰第一部长乐方志,只是县太爷李焕春每次宴请泰斗时,必吩咐厨子精工烹做大丽香薰肉盛情款待,而一方土民知泰斗所好,也常常送他些上等的香熏肉,如猪蹄、香薰肉肠等,以求他赐诗题对,或者求他书写几幅喜庆“屏”。
注:大丽香薰肉即“大丽寨”的腊肉,其制作讲究,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很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TOP

我最喜欢的神——土地公公

【简介】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
【起源与形成】
      在一般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中之两例。
  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或张福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於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土地公公的形象】
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财神,每个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称为“做迓”(或做牙)。农历二月二日叫做“头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为了答谢员工一年的辛苦,请吃“尾牙”宴。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这是民间传说着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着:“如果大家都变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打消这个原可“皆大欢喜”的念头,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悬殊差别。世上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
【职责】  
  土地神属于基层的神明,专家学者有认为土地公为地方行政神,保护乡里安宁平静。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生养万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於国城之内,立坛祀之”。
  管理本乡:自东晋以後,随著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东晋的《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东吴孙权掌权後,蒋子文显灵於道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指的福尔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人公道。中国南方土地庙常有对联称:“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地府行政:汉族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闽南、台湾人则认为,土地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土地神是功能性极强的神明。一般说法土,地神为地方之守护神祇,为一乡一里之神。
【文献记载】  
  中国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生养万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
  《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所谓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来是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
  《说文解字 》:“社,地主也”,顾名思义,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祭就是对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说。
  《礼记》:“后土,社神也”,《礼记》之《祭法》篇注称,“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
  《史记·封禅书》:“汤以伐夏,祭告后土” 。
  《汉书》之《五行志》又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古人尊天而亲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
【土地庙】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国(1949年)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1.供奉土地
  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大多比较简陋。一些大庙中间也有在殿堂中设有当方土地神位者。土地神的神诞之日是二月初二。旧时,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庙烧香奉祀。现在初一、月半到土地庙烧香的依然十分普遍。
2.土地庙的问题
  土地庙在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着“改革开放”和强调信仰自由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和发展势头。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关于大量恢复建设“土地庙”的问题,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在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仍旧无济于事。1980年代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在当地小学教学设施仍旧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乡民只热衷建设土地庙,使得部分地区官方进行强行拆除,这股热潮才有所遏制。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也有相当普遍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为台湾第一大地主。
  按照汉族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
3.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4.台北的土地公庙
  在台湾,土地神有财神的能力,商家会在旧历的每月初二日、十六日祭拜土地公,称之为"作牙"。台湾各地均有供奉土地公的习俗。另一方面。常见供奉土地公的,还有台湾的墓园,都会设有土地神之神位"后土碑"或土地公神像,用以祭祀。此外,许多地区会有大型的土地公庙,如台北市的景福宫、台北县中和市的烘炉地土地公庙。
5.香港的土地公庙
  香港不少小商店门前也有一个迷你的神位安奉土地公,很多家庭门外亦有同样安有神位,并每天定时上香祭祀。此外,乡村地方一般有一小型土地庙以保佑整条村。位于香港市区的较为大型的土地庙有:大坑东福德庙,筲箕湾福德庙,尖沙咀海防道福德古庙,红磡福德古庙,牛头角伯公古庙。
【祭祀】
  土地公生:农历二月二日
  土地公得道升天日:农历八月十五
  《诸罗县志》:“中秋祀当境土神,与二月二日同;访秋报也。四境歌吹相闻。为之社戏”,故所谓春祈秋报即与上述两日相同,现今之祭仪应为旧有社祭习俗之变。
  作牙:“作牙”,习俗上旧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土地公,称之“作牙”,又称“牙祭”、“作祃”。
  扫墓:民间认为土地神乃墓园之守护,故扫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谢其看守坟墓之辛劳。
(注: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TOP

结合十大童话结合自己成长过程总结成长过程所需成长品质

主题:结合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狼和七只小羊、灰姑娘、小红帽、大拇哥、穿靴子的猫、勇敢的小裁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分析成长的要素、成长所需的品质和如何应对成长考验。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讨论。
《白雪公主》冰雪聪明,善良温婉,勤劳亲切
《青蛙王子》:重情重义
《睡美人》:正义至上,心存善念
《狼和七只小羊》:遇事不慌,冷静面对,正义终将打败邪恶
《灰姑娘》:不抱怨,善待他人,遵守诺言,心地善良
《小红帽》: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拇哥》:聪明勇敢,机智灵活
《穿靴子的猫》:学会观察生活,机智应对
《勇敢的小裁缝》:坚韧不拔,勇敢无畏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不可贪得无厌,学会知恩图报,懂得满足
这些童话传达出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表现的都是勇敢、善良、聪慧、机智的品格,反映出生活中困难、磨难、危险很多,但以我们的最纯真的品格应对,终将一一化解,迎来圆满结局。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教会我这些美好的品格。在社会的大力倡导下也耳濡目染,逐渐融汇到自身品行之中。正如童话表现出的美好一样,生活也是美好的。要懂得环抱生活。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TOP

感悟

跟大家合作的日子是开心的。虽然结课了,但小组合作的情谊永远长存。
合作愉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