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7小组研讨

我对于“民间故事对人的童年期成长的介入”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
这样,我们的调研对象将不再局限于6-12岁的儿童,而是面对更为广大的社会群体,去回顾他们的童年,了解这些生长于民间土壤的文化在他们的童年成长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对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等等。当然,为了提高可操作性,也为了细化选题,我们可以将调研对象定位于18-25岁的青年人,也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可以较好地保证调研问卷发放的便捷以及回收的质量。其次,以民间故事为切入口,可以更好地融合在民间文学课堂上学习的一些知识,将其运用到问题设计乃至后期对个别对象的深入访谈之中。以上是我关于本次选题的一些想法。

TOP

读《穿靴子的猫》

不同于《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为儿童带来替代性满足的童话(例如小女孩会不自觉地幻想自己是美丽的白雪公主,又或是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穿靴子的猫》这则童话的主体非人,相比较来说较少地给儿童提供足够的幻想可能,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儿童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它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穿靴子的猫》中可以提炼出相当多的关键词:乐观、进取、勇敢、机智、忠诚等等,这些词语构成了主人公“猫”的魅力所在,也是这则童话之于儿童成长的启发。面对分财产之后的相对不利境地,猫并没有像主人那样抱怨当下的生活,反而积极地开导主人,以乐观平和而又富有进取精神的心感染主人,这里启发儿童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不能畏惧退缩,而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勇敢面对、主动承担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其后,这只猫利用现有的局限条件去捕兔子、逮鹌鹑,更是凸显了它的聪明机智,启发儿童要在处理问题时要擅于思考、勤于动脑,寻找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然而故事的启发性并不限于此:这只“穿靴子的猫”并不仅仅满足于当下小小的猎物,而是将其以主人的名义敬献给国王,为它的长远规划铺路,启发成长中的儿童不能沉溺于对当下蝇头小利的满足,有前瞻性的眼光与长远的目标方能成大事。面对“变成了只狮子”的妖怪,猫也觉得有些害怕,“赶忙跳上屋梁”。但危险与恐惧心理并未成为它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障碍,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妖怪变成了一只小耗子,继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战胜了这原本强悍的对手,占据了豪华的城堡,使主人更进一步地赢得了国王的赞许和公主的青睐,由一个几近一无所有的青年翻身成为社会显贵。此处启发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畏惧退缩,而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勇敢的心去战胜困难,做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勇而无谋,或者单有谋略却生性懦弱,都是不足以成一番事业的。其次,“穿靴子的猫”为主人尽心尽力,为实现主人的愿望赴汤蹈火,它的忠诚、守信对儿童也具有启发作用。综上所述,《穿靴子的猫》传达了乐观、进取、勇敢、智慧、坚定执着、忠诚这些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可贵品质。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看,童话故事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篇篇故事,更是童年时期情感与回忆的载体。小时候,伴着父母读的《伊索寓言》入睡,如今还记得《狼来了》、《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老太婆与医生》、《乌鸦喝水》这几篇。等到能够独立看书时,看的第一本书也是《安徒生童话》,相比于前者,它有着更长的篇幅和更复杂的情节。厚厚的纸壳为封面,在当时算得上精装本,分上下两册。仍记得上册第一篇为《皇帝的新装》,图文并茂,彩版、带拼音,排版下来足有十九页,在当时的我看来算得上是“鸿篇巨制”了,因此每次都是读一点,下次接着读下去。很庆幸我的童年是在一个没有过多电子产品侵扰的世纪之初,阅读,尤其是阅读童话故事,成为了我丰富自己生活的主要元素,也成了我的文学启蒙导师。在那套书中,印象深刻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丑小鸭》。两册书容纳的故事很多,翻来覆去看了不下数十遍的也就是如上几篇,大概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我的文学审美观吧。看者无意,而蕴含于故事间的价值观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真正走入童话故事之中的小读者。例如在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时,年幼的我会对自己成长环境的温馨心怀感恩,对家庭、对父母有更深的感情;《丑小鸭》的故事稍长,但当时也爱不释手,在它饱受鸭群欺凌时满腔愤慨,为它的离开而辛酸,最后又因它蜕变为白天鹅、化平凡为绚烂而欣喜、骄傲,启发着我以一颗平等的心为人处事,也激励着年幼的我为自我蜕变的那一刻积蓄力量。那时的阅读是不带任何功利的,不会绞尽脑汁想从文本中发掘出什么,而是顺着一字一句,理所当然地顺着作者预设好的线路往下走,所得到的感触也是自然而然的。那种童年阅读童话的纯天然感觉,怕是再难找到了。
随着社会对本土文化的愈发重视,“中国本土童话缺位于儿童成长”的问题一再被推上社会关注焦点。但归根究底,我们在争取或关注的,究竟是“文化发言(代言)权”还是儿童的健康成长呢?这些舶来童话陪伴着我长大,我对它们也有着较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甚至是下意识地去维护。在我看来,它们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在介入本土儿童成长过程中也较少地产生“水土不服”现象。中国儿童文化领域需要做的,更多的是质的创新,例如潜移默化地向儿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机械地对国外童话的模仿与重复,即:并非为了创作、或单纯为和外来童话争个高下、争夺市场而创作,而是真正为了中国儿童成长、为了儿童文化而去创作。
本土童话创作成了一个大潮,但随着年龄的递增,与童话故事也渐渐疏远,因此提出的一些看法仅立足于个人与童话有限的接触以及童年相关经历,确未对当今童话市场进行充足而详实的了解与调研,如有偏差,期待老师与各位同学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石文清 于 2017-11-15 21:1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