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7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汉族男子成人礼

冠礼
冠礼最初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子弟在20岁时所举行的结发加冠的礼节,后来贫穷的百姓也照样举行加冠礼。古人极为重视这个礼节,把它看作是“五礼”中嘉礼的一种。《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从氏族制时“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是礼的始源。
冠礼沿革:
冠礼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成丁礼”。当时,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但是,当他们到了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就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杨宽先生说:在行礼之前,通常“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和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条件”。后来成丁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消失了,在中国则沿续着并发展成为“冠礼”,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冠礼在先秦、秦汉时期都极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也”。《礼记 冠义》解释冠礼的意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汉代所传《仪礼》的三种本子无一例外地都把“冠礼”作为第一篇。
南北朝以后,冠礼逐渐简、化衰微。宋代时,一些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人高度重视冠礼,力倡恢复,政府也曾强令推行,但效果不太明显。元代再告衰微,至明代又受到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重视。清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更使传统的冠礼受到沉重打击。但是,它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以变通的形式在民间顽强地沿续着。

冠礼步骤:
  1.占卜。古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占卜,冠礼是隆重礼仪,当然首先要占卜。《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占卜的地点在宗庙之门,大概除在庙中乞求祖先赐福外,还有求于天地之神的护佑。所谓“筮日筮宾”就是用拈蓍算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和应该邀请的来宾。《礼记·冠义》说:“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冠礼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第一次大礼,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冠礼,就意味着一个人即将要按礼教的各种规定去度过自己的一生一世。此种礼仪虽然大不同于宗教仪式中的佛教的受戒之礼和西方宗教中的“洗礼”,但当时的古人们都认为,只要把冠礼办得隆重、适当,也就是抓住了“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成”这个治国的根本。古人把冠礼和修身、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所以才如此重视冠礼。
  2.挽髻。卜筮之后,在确定的日子里举行冠礼。先是挽髻,挽髻是将受冠者的头发聚束于头顶,挽成发髻。这个工作是由来宾做的。加冠之日,受冠者的父亲先在其祖庙阼阶偏北的位置设好受冠者之席。加冠仪式一开始,受冠者由辅助加冠的来宾从东房接出来,并在受冠席上就位。接着来宾为受冠者梳头、挽髻、加簪、蓍筮。至此,加冠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3.加冠。加冠,是由来宾中德高望重的人给受冠者加冠,而且选定的这个人,是由事先卜筮定的。加冠一般是3次。
  首先,加缁布冠。缁布冠是用黑色的麻布做成的帽子。加缁布的目的,主要是要受冠者“尚质重古”,不忘本。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持家,才能治国。
  第二冠,是皮弁冠。皮弁冠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这种冠,大多缀有玉,冠顶尖高,常用象骨做成。由于受冠者地位等级不同,因此缀合成的皮弁冠的鹿皮的块数也多寡不一。皮弁冠,古为朝服。加此冠的目的,是希望受冠者以后能行仁德,勤政恤民,或希望受冠者能顺利进入仕途。
  第三冠,叫爵弁冠,又叫雀弁冠。爵弁冠,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样子像酒器爵的上端,爵又形似雀,所以又叫雀弁冠。爵弁冠,上古又是祭服的帽子,所以加此冠,是希望受冠者加冠后重视礼仪,敬事神明。“三加”之后再以酒祝受冠礼青年。
  以上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如果是诸侯,其冠则为“四加”,在士冠礼上加一玄冠;若是天子则为“五加”,即在诸侯“四加”的基础上,加衮冕。当然,普通百姓一加缁布冠也就足够了。举行冠礼是在祖庙中进行的,根据身份有所区别。天子冠于始祖之庙,诸侯冠于太祖之庙,士冠于祢庙。杜甫的《兵车行》中的那位15岁从军的少年,是由相当于一村之长的里正给裹的头,因为里正一般由族长担任,所以本族成员是在宗庙礼堂里裹头。主持冠礼仪式的,应该是受冠者的父亲。 冠礼之后,便标志着这位男子进入成年,可以结婚生子了,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了。

参与人员:
1.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2.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3.正宾1人(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4.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5.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6.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3]  

取字问题: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冠礼意义:
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的男女成年礼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步入成年的青年男女分别获得成人资格的象征,而是成为西周宗法社会剥夺女性社会权力,实现男性统治的有效工具。男子通过冠礼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不但获得了社会性成人的资格,而且正式成为家族血缘的继承人,拥有了领导家庭和参与社会的双重权利。女子则通过异礼的实施被剥夺了社会性成人资格,她们不再拥有任何权力,只能由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通过结婚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成年。
冠礼赋予男子社会性成人的身份。冠礼的实施不仅仅象征着男子在生理发展上的成年,更重要的是象征着男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社会性成人,这一象征意义主要是通过加冠的仪式,以及加冠以后遍拜乡大夫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冠礼赋予男子家族合法的继承人的身份。冠礼不但赋与男子社会性成人的身份,而且还赋予了男子正式成为家族合法继承人的身份。这个象征意义是通过冠礼举行的地点—祖庙—而表达出来。冠礼举行的地点在祖庙,其中嫡子加冠的位子在祖庙的昨阶。昨阶就是东阶,又称主阶,是主人迎送宾客所行或站之位,嫡子加冠于主阶意味着他从即日起就成为家庭中的一个主人,他不仅获得了代替父亲行使家长的权力,同时也被赋予作为家庭的代言人与外界进行礼尚往来活动的权力。这就是《士冠礼》所说的“以著代也”。冠礼在祖庙举行就是为了让祖先见证受冠者的成年,让祖先看到自己后继有人。但同为男子,也同在祖庙加冠,嫡子与庶子却稍有不同,若“庶子,则冠于房外南面。”这小小的区别代表着重大的含义。为了保证贵族血缘的延续与政治联盟的需要,西周贵族都实行一夫多妻制,以达到“重国广嗣”的目的,但广嗣则容易出现争夺继承权的内乱。为了防止内乱而导致失国,西周贵族又实行严格的嫡庶制,只有嫡出之子才有继承权,庶出之子只能在替补席上等待空缺。
冠礼象征着男子脱离家庭。冠礼不但赋予男子社会性成人和家族血缘继承人的双重身份,而且还象征着男子脱离家庭,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男人。这个象征意义主要是通过拜母授脯的仪式而表达出来。士冠礼中有一个拜母授脯的仪式,即“冠者奠解于荐东,降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于母。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无论是秦汉时代的礼学家,还是当今研究古礼的学者都不曾注意到。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这个仪式的直观表现非常明显,完全可以理解为受冠者藉以表达对母亲的生育及抚养之情的感激。但是将这个仪式与原始社会男子成丁礼进行对比研究却可发现,感激母亲仅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含义是男子脱离母亲、脱离妇女群体的象征。

TOP

我最喜欢的神——哪吒

我最喜欢的神——哪吒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最早接触哪吒是儿时的一部动画片,记得动画片的主题曲有一句“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智捉妖魔降鬼怪,少年英雄就是小哪吒。有时他很聪明,有时他也犯傻,他的个头和我一般高。有时他很努力,有时他也贪玩,他的年纪和我一般大。”那时真觉得哪吒就是神,但是神也和我一样偶尔淘气。这种影响到现在还有,我读高中时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里就有哪吒的影子,想起最喜欢的神,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也是那个小小的勇敢的少年。
   我们现在熟知的哪吒形象是大多都是——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但是哪吒的原始形象在唐朝才开始出现,哪吒是由那咤演绎而来,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那咤"的任何记载。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那咤的记载,如"尔时那咤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那咤捧塔随天王"……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由于文人的演义,哪吒的故事在明代时趋近大众化和完整化。

TOP

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白雪公主》分析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我觉得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儿童对世界的观察是很细致的,在谁都不知道的细节中,小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了某种观念,这种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一生。我的这些感悟不是随便说的大道理,从我自身经历来看,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我还是我特别害怕别人叹气,哪怕陌生人。别人一叹气我就会觉得心紧了一下,那种感觉很难受。我仔细回味的一下原因,大概是小时候看到过很多次爸爸在遇到的困难时候无奈的叹长气。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家里是不是出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灭顶之灾。
        《白雪公主》里传递的是一种善恶有报的观念,引导儿童向善而避恶。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在遭遇的每一次困难之后都会有人解救她,最终化险为夷。而恶毒的皇后虽然力量很强大,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也为她的恶毒受了最严重的惩罚。这在潜意识里教育儿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