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1小组研讨

家乡民间故事:王梦蛟智改修书

王梦蛟字云龙,生活在明代后期,鸡泽县亭自头村人,明神宗万历丁未年(1607年)进士,被朝廷任命为保定提督,巡案直隶各府。他自幼读书,聪明过人,一点即通,就学郭公庙,从不偷懒惰学,逞强好胜。父母对他的管教也很严厉,特别是他的母亲董氏夫人,教子读书,望子成龙,爱子更痛子,每天都是早送出门,晚接入门。

    一天,梦蛟回家对他母亲说:“今天我去上学时,路过廖家庄儿,被一个大哥拦住,他说他不会写字,再三恳请让我给他写一份休书。我就帮了他的忙”。梦蛟本以为自己乐与助人,母亲听后肯定会高兴,没准还会表扬自己呢,谁知道母亲听后十分恼怒,训斥道:“你小小年纪,不懂得纲常伦理,夫妻不和,本是家之常事,应加以引导,一念休妻,小人之见。你就该问明原由,良言相劝。俗话说‘宁拆千家庙,不毁一家亲’,不该助其成错”。梦蛟听后方知自己做事欠思忖了,特别懊悔。他急忙跑到廖家庄儿,找到了哪个要他写休书的大汉,表示歉意:“今日早间给你写休书时,由于荒疏,写错了一个字,回家改一下再给你送过来”。那人不知是计,就将休书递给了梦蛟。梦蛟收回休书后,找到了女方询问夫妻失和的原因,原来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很要强,谁都不肯向对方低头。大汉才想起了休妻的办法,梦蛟一手托“两家”,对他们进行了调解,使这对即将离散的夫妻重归于好。这件事情人们传为美谈,纷纷说,小梦蛟办了大人都很难办好的事,说他以后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TOP

木兰形象:巾帼英雄

细数我国文学中的女中豪杰,比如樊梨花、穆桂英,孟丽君,她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发现花木兰的影子。 这个影响到了现代仍然继续,在歌颂女子解放,翻身做主人的代表性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新时代的女战士们高唱着“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歌曲走上战场,也还是以花木兰作比。人们习惯性的用“当代花木兰”之类的称呼来赞誉同时代的杰出女性,“花木兰”是女英雄想象的源头,是女英雄的代名词。

TOP

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女性总是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和被限制在家庭之内。在男性生命周期中,女性形象和地位总是和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联系在一起。于是,作为人类这个整体一半的女性,她们必不可少,然而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她们的作用却无一例外地被忽视,只有少数女性曾经偶然地“浮出历史地表”(戴锦华语),例如花木兰这一出现在战场这样十足男性话语中心的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形象以勇武的精神和英雄的气概为传统女性展现了独特的一面,光辉照人,引人关注。

TOP

家乡民间故事

明朝武安午汲村有个姓李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顷,楼房百间,金银财宝无数。这么大的家产,可就是没个儿子。一天,正当和尚来化缘的时候,家里的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小和尚”。

小和尚长到三四岁,不哭不笑,财主很发愁。一天,丫鬟不小心从楼梯上跌下个细茶碗,小和尚听到叮叮当当的板(意即摔)碗声,突然咯咯地笑了。老财主就吩咐家人给小和尚板碗听,嫌彭城的瓷碗赖,专门让人去江西景德镇买细碗供小和尚板。当地就传开了“小和尚板细碗,板一个,笑一笑”。

小和尚长到十五六岁。除了待见从楼上往下板细碗,还喜欢赶集上会。找一帮财主羔子在一块海吃海喝,每回赶会,带的银子再多也不够花。

有一次,财主叫家人用牲口驮了一驮子元宝,跟着小和尚去赶会。可不到后半晌就回来了,一进门直嚷着肚子饿。他爹问:“咋在会上没吃饱饭?”

小和尚说:“钱不够了。”

财主说:“让家人给你带了一驮子元宝,就是吃猴头燕窝也用不完呀!”

小和尚说:“猴头燕窝算啥?我吃的是画眉舌头。”

TOP

小和尚好的都吃腻了。一天看见俩穷孩子在夺夺抢抢吃一个红萝卜,你一嘴,我一嘴,津津有味。他觉得红萝卜一定好吃,就对长工说:“明年把咱(午汲)古城地全都种上红萝卜。”古城地十三顷零五十亩,村里的几个铁匠见小和尚种了这么多萝卜,满以为镢头要卖个好价钱,就白天黑地地打起镢头来,没想到刨萝卜的时候,小和尚到地里拔一个咬了一口,就呸、呸地吐了,说道:“难吃死了,甭刨了,拿犁犁了它吧。”

春天,小和尚看见长工们在地里种谷子。秋天谷穗上结满了数不清的籽儿。他觉得奇怪,就问长工:“种啥就能收啥?”

长工说:“可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小和尚说:“给我种元宝吧。种上元宝十几天,长工从地里刨出俩煤渣块儿对他说:“哎呀不好!地太干,全烧芽了。”

小和尚说:“不怕,烧芽了再重种。”

小和尚花钱如土,他爹死后,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只好沿街要饭。有个雪天,他在一家饭铺房檐下过夜给冻僵了。

清早,掌柜的一开门吓了一跳,上前细看,认出是小和尚,忙把他搀进柜房里,端给他两碗热饭,小和尚不说三四就拨拉完了,吃罢后感激地说:“这两年我算受尽了苦,谁还把我当人哩,没想到你还给我这么好的饭哩。”

掌柜的提醒他说:“少东家,你不记得了,我是恁家原来的厨子,这算啥好吃的呀!这是你以前吃饺子时扔的饺子边,我晒干攒了好几席圈,只不过又重煮了煮。”

小和尚听了,低下了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