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3小组研讨

来报道啦~

TOP

我最喜欢的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

看到大家都讨论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神,我就来谈谈我们熟悉的本土神吧。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鸟的精神,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精神价值阐释,反映的正是自然的强大与人的精神的崇高。对这种价值的肯定,从晋代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始,一直以来得到广泛而普遍的认同。我国现代神话学的先驱茅盾在其《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中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都是属于道德意识的神话。袁珂先生也有相似评价,他认为:“从人们的理智上看来,她这工作当然是徒劳无益的,但从感情上看来,沧海固然浩大,然而小鸟的坚韧不拔的想要填平沧海的志概却比沧海还要浩大,此其所以为悲壮,为值得赞美。”我们也确实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直面强大的勇气,敢于抗争的悲壮精神。这种勇气和精神不仅体现在精卫形象上,同时也存在刑天、后羿、夸父以及女娲等的形象上。
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赞扬。

TOP

《白雪公主》
考验:继母的虐待和嫉妒、多次陷害
成长:自己与小矮人生活,但是属于被动地等待王子的解救

《青蛙王子》
考验:改变了面貌
成长:不要以貌取人,要懂得感恩

《睡美人》
考验:女巫诅咒,沉睡多年
成长:要听话,对事物保持戒心

《狼和七只小羊》
考验:灰狼的下一个目标的诅咒,被吃掉的困境
成长:智慧与勇气

《灰姑娘》
考验:失去父母,被后母虐待,因为身份对爱情的畏缩
成长:勤劳勇敢,坚持自我追求

《小红帽》
考验:被狼吃掉的危险
成长:辨别是非,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困境

《大拇哥》
考验:旅途过程中的奇遇
成长: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及这个过程中增长的智慧与见识

《穿靴子的猫》
考验:主人困境,遇到食人魔
成长:机智勇敢

《勇敢的小裁缝》
考验:巨人和独角兽,恶毒国王
成长:智慧和勇敢,爱情和王位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考验:贫穷的困境,欲望的诱惑
成长:要知足

TOP

民间歌谣在长久发展中,主要形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娱乐功能。民间歌谣,集成了当地民俗中的传说、神话等内容,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民间歌谣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情感表达、情绪宣泄的重要渠道,特别在部分娱乐方式相对稀少的地区更是如此。民间歌谣更多的娱乐作用重点体现在童谣上。虽然说童谣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甚至没有传递一定的情感内容,但是其具有相对较强的音乐节奏,在传唱中更为朗朗上口,具有更好的娱乐效果。民间歌谣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也是其得以大范围传唱与提升的重要基础。
(二)审美功能。民间歌谣,具有诸多淳朴之处,这就给劳动者提供了足够的美感欣赏。同时,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给予其所独有的审美功能。民间歌谣,作为口头的诗歌艺术存在形式,是社会生活以及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表达,这需要其所塑造的鲜明艺术形象才能够完成了,这也说明了民间歌谣具有较为突出的审美功能。比如,大多数民间歌谣所刻画的艺术形象十分具体、生动,能够感动传唱者和听众,触动所有人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共鸣。同时,传唱者与听众在无形中能够深入地了解民间歌谣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受到民间歌谣艺术美的影响,这也体现出民间歌谣的审美功能。民间歌谣所具备的较强审美功能,也是其具备较强教育价值的重要原因,这是民间歌谣得以走入学校音乐教育课题的关键。
(三)调节功能。民间歌谣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使得其得以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当前很多的民间歌谣与劳动者实际劳作尤其是集体生产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关系,已成为劳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在部分较大劳动强度,耗费较长劳动时间的劳动活动中,民间歌谣不仅仅是“指挥者”,更是“调节剂”。比如,在建筑场地唱《打墙号子》民间歌谣时,随着民间歌谣的节奏能够大大地规范了不同劳动者间的动作,促使劳动者步调一致,提升了劳动者劳动的效率与质量。
另外,在劳动活动中唱合适的民间歌谣时,还能够大大地减轻了劳动者的疲劳感,从而促使劳动者以更具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比如,劳动者在唱到与劳动有关的民间歌谣歌词时,动作节奏明显加快,心中产生想一把把工作完成的想法。另外,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在唱其当地方言民间歌谣时,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劳动情绪调整作用,这对于减轻因动作单调重复而引发的厌烦情绪有较大的作用。

TOP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一)情真意切、单纯朴实。从民间歌谣中,老百姓们能够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情真意切以及单纯朴实的民风。在民间歌谣中,劳动百姓在其歌词中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情感,最为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的内心情感世界,体现出老百姓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民间歌谣所具备的审美功能,重点在于满足不同老百姓间的情感交流等需求,这已成为不同老百姓情感的连接点与交汇点,从而触发民间歌谣传唱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因而,大部分民间歌谣大部分都是淳朴情感以及真实生活的反映。
(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民间歌谣的层次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大多为难度不大的旋律线条,从而体现出单纯质朴的艺术形象。然而,民间歌谣所利用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这也是民间歌谣具有新颖特性的重要原因,能够确保其具有较强的独创性。比如,部分民间歌谣具有相对较为规整、单纯的音乐节奏,民间歌谣的节奏类型具有丰富样特性,不仅仅体现出统一性,也体现出变化性。另外,部分民间歌谣在相对统一的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形成的,这跟民间歌谣内容的单一性有较为紧密的关系。然而,民族歌谣内容的单一性,并不代表民族歌谣内心情感的枯燥性,反而体现出民间歌谣内容的集中性与平易性。
(三)品类齐全、自成系统。在国内诸多区域在长期发展中处于自治或者半自治的发展状态下,这使得部分民族具有一定的自主发展性,这也导致部分民间歌谣在长期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品类较为齐全的艺术发展体系。比如,部分民间歌谣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区域色彩,但是与以区域为特征的其他地方文化有所不同。更为重要的是,民间歌谣所具有的品类齐全特点,与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发展文化有较大的关联关系,这与民间艺人关注民间生活,注重自我提升也有紧密关系。

TOP

放风筝、过家家、抽陀螺、跳房子、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等传统的民间游戏正在渐渐远离现在的幼儿。民间游戏是运
用自然物品做器材,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地玩,锻炼身体或者成为一种娱乐的游戏活动。民间游戏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
学,种类丰富,玩法多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例如,“拉大锯”游戏,“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幼儿两两合作,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儿歌,要求两人对坐,双腿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的前俯后仰动作。“外婆桥”游戏,参加者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下,后面幼儿双手搭在前面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还有“你拍一,我拍一”等游戏,这些民间游戏无须什么材料,内容也很简单,配上简单的肢体动作,儿歌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作为教育幼儿的重要载体,它能有效地锻炼幼儿身体,增强竞争、合作、规则、相互帮助的意识,有利于幼儿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TOP

传统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有利于锻炼幼儿身体素质
有利于增强幼儿自控能力

TOP

跳皮筋游戏在形成发展中的时间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时代呈现了不同的玩法,游戏的时间较为灵活,季节差异较小。形成发展中的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在形成发展的内容特征上则主要体现在技法分类、规则特征、形式特征等方面。使得跳皮筋游戏在形成发展中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参与者以女孩为主。
跳皮筋游戏仪式的构成根据跳皮筋游戏的时序可以分为幵始游戏仪式、过程游戏仪式、结束游戏仪式,跳皮筋的开始游戏仪式以固定的形式作为幵始游戏的标志;过程游戏仪式则体现了“级别挑战”为阈限的技能通过仪式,游戏形式既开放又封闭;结束游戏仪式是在规定的级别完成后自然而然地结束。仪式的场域在内容与语境要求上有不同的功能表达与解读。在跳皮筋游戏仪式中体现了崇尚自由、渴望公平的儿童游戏精神。
跳皮筋歌谣的内容来源可以分为生活性歌谣、思想性歌谣、知识性歌谣、趣味性歌谣四类。跳皮筋歌谣的隐喻象征主要表现在叙事表达与情感宣泄等方面。而跳皮筋歌谣的文化表达集中体现在儿童自身生活世界的描述,以及歌谣节奏性、音韵性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同时跳皮筋歌谣也具备文字熏陶与数字启蒙、行为规范与道德认知、锤炼意志品质养成等教化功能。
跳皮筋游戏是一种竞技游戏民俗,是一种身体教育,也是一种身体文化与惯习表达;跳皮筋游戏具有女性审美与体育美学的特点;跳皮筋游戏承载着社会记忆,见证了历史文化变迁。在非物质文化视域下,跳皮筋游戏的传承方式为社会传承,但传承过程中遭遇桎梏亟待突破。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哈哈哈哈牵红线管姻缘的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