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
看到大家都讨论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神,我就来谈谈我们熟悉的本土神吧。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鸟的精神,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精神价值阐释,反映的正是自然的强大与人的精神的崇高。对这种价值的肯定,从晋代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始,一直以来得到广泛而普遍的认同。我国现代神话学的先驱茅盾在其《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中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都是属于道德意识的神话。袁珂先生也有相似评价,他认为:“从人们的理智上看来,她这工作当然是徒劳无益的,但从感情上看来,沧海固然浩大,然而小鸟的坚韧不拔的想要填平沧海的志概却比沧海还要浩大,此其所以为悲壮,为值得赞美。”我们也确实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直面强大的勇气,敢于抗争的悲壮精神。这种勇气和精神不仅体现在精卫形象上,同时也存在刑天、后羿、夸父以及女娲等的形象上。
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