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5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原因总结
通过对中西方童话的横向与纵向上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民间童话故事在人物形象、文化渊源、价值观、选材题材上都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而其中差异的部分又较为明显。
首先,相同之处表现在人物(动物)形象塑造片面化、极端化的问题,同时在描画人物形象命运的时候也表现出非常主观的善恶是非观念,很多时候善恶是非并非一个能够直接衡量的因素,因此人物的好坏全在于作者的主观认同。而且中西方民间童话故事的创造目的基本上都出于劝导从善、三观教育等,所以基本上能够看作是出于文化和政治上方便统治的目的。
与相对明显的共同之处而言,中西童话的不同因素可谓是既复杂也广泛。从形象塑造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童话无论是在主人公类型的选择上,还是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上,灵活性都强于中国童话,而中国童话比较局限在“好人好报”的故事模式中塑造道德楷模。但是正是因此,中国童话的道德教育功能比较强大,而西方童话中一小部分故事隐含着不积极的价值观。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因素造成的人文主义发展的不同,中西方童话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中国童话重规训,重约束,重教养;而西方童话重趣味,重生动,重适宜。虽然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但这些差异是与地域、社会、阶级、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不能片面看待,也不可以直接简单地进行优劣的划分。
虽然在文学中并不能以优劣对二者进行高低之分,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在群体接受的基础上而言,中国童话故事相较于西方童话故事劣势是非常明显的。根据面向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童话在民间文学的接受比例不是最高的,但在童话的接受上,大学生对于西方童话文本的熟悉度大于中方童话,而在流传程度上,中西童话各有流传较广和流传不广的作品,可见西方童话的接受和熟悉大于中国童话。同时,由于童话这个理念本身也并非发源自中国本土,因此在对于童话的定义认识上大家都在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尤其是对于中国童话和其他民间文学类型的概念不清晰。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现当代时期中国童话发展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困难,尤其是薄弱的文化产业导致童话的影视化发展相对不足,又反过来进一步限制了中国童话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童话发展的不足,发展本民族特色文化,才能走出自己的童话发展道路。

TOP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面向的特殊文体,以其奇思妙想为儿童创造了一片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童话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也把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希望注入其中,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本源性的生命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童话在中国的地位显得较为尴尬,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童话就是天真幼稚的代名词。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对童话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深层次的,反映了儿童的独特个体地位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我们看到,如同《格林童话》这样的世界闻名的童话佳作,正是在十九世纪西方现代儿童观确立的背景下产生的。我们似乎忘记了,日出之时,太阳有不同于正午的光辉。作为人成长过程的初始阶段,儿童有这一时期的特殊的思维建构与认知模式。童话恰恰是因为契合了儿童的心理,才会受到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长期的历史中,我们受到传统文化之中等级观念的影响,受到“长幼尊卑”等传统思想的暗示,人们觉得,儿童只要听大人的话就行,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
民间童话最初是一种口头文学,是在上一代向下一代的讲述中传承下来的。时至今日,口传文学大多衰落,民间童话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看到《格林童话》这样的童话集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的借鉴。它是格林兄弟收集德国民间的童话编集而成的童话集,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格林童话》在创作童话与民间童话之间达到了一种良好的平衡。对于收集而来的民间资源,格林兄弟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大肆篡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修饰,去除其中的糟粕,使之更具有阅读性,更得儿童喜爱,但没有对其民间性造成过大的破坏。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童话资源,但是往往束之高阁。我们也有如叶圣陶这样的大师去写作童话,可是并非面向儿童。提到童话,人们想到的为什么总是西方童话,为什么中国没有一部自己的“格林童话”呢?我们不该置自己民族的宝贵资源而不顾。
对于中西方童话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对于童话的认识和一些拓展性发掘,比如将其进行影视化改编等,这无疑对童话的传播,增强民族童话的影响力具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西方童话在题材、形象塑造、价值观上都有同有异,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不同的地方,只有将我们的民间童话里的最独特的部分也挖掘出来,才能够使中国的民间童话在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同时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儿童讲述我们的童话。
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平等尊重的眼光去关爱儿童;我们期盼着,人们用一种更加认可重视的心态去对待童话;我们期盼着,我们用更大的热情去发掘我们民族的、我们民间的童话宝藏。

TOP

文献梳理(马学文部分)
(1)《中国童话发展史》中童话理论体系的构建
该论文以《中国童话发展史》为主线和案例,从“以童话概念及童话特征为理论体系的中轴”和“以童话观为中心,以论带史构建童话理论体系”两部分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童话发展史》这本书中关于童话的概念认定以及理论体系。
同时列举了书中具体的观念,例如“童话不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不能把幻想看作童话的基本特征,以为没有幻想便没有童话”,并做出具体分析来阐释整体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层次分明,论述得当,不仅是我们阅读《中国童话发展史》的指南,也是我们建立一个对童话整体概念认知的先导。

TOP

(2)《中国童话的历史记忆》
该文从童话概念出发,回顾了中国童话的发展历程,同时也细数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了“如何为中国孩子甚至全世界孩子创作更优秀的童话作品”这一问题。随即以作者本身对于“艺术宝库”这一认识开始进行思维发散,联想到西方童话的起源,并与当下中国童话进行了侧面的对比,发现搜集整理中国童话的困难,并推荐陈蒲清先生的《中国古代童话小史》一书。而在最后提出了对应的观念:“中国古代童话没有儿童本位一说”。

TOP

(3)《中国童话薄弱原因探析》
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中国童话薄弱的原因,并且展望新时期中国童话出现的新迹象。首先便从中外两面阐释对于“童话”的定义和作用,进而例举出一系列较为著名的童话作品来梳理童话发展的脉络。第三部分则开始从中国童话进行分析,提到中国童话薄弱的重要原因:与希腊印度文明相比中国文化早熟、精神信仰缺失导致现实与理性挤压了中国童话精神的灵异世界。
之后又审视中国当代童话发展概况,发现中国过去的儿童文学作品历来把教育放在首位,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则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 展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体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TOP

(4)《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特点分析》
该论文主要从以《格林童话》作为代表的德国童话故事和中国童话故事的人物特点、情节特点、体现寓意等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及德国童话的魅力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列举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童话作品,也不乏优秀的中国童话作品。通过对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故事,同时也让我们通过童话这一小的方面对中德文学多一份了解,有助于我们日后更好地学习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并且在详实的对比中较好地以德国具体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进行侧面辅助说明,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为什么以《格林童话》为发表的德国童话故事可以发展地如此完整和全面。

TOP

(5)《试论中国童话的民族化》
该论文首先简要概括了中国童话发展概况,提出中国的童话发展严重偏向于西方文化,非民族化现象十分突出的问题。接下来以一些国内成功的童话创作为例来分析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民族特色的,重点以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民间童话的发展体系,以《小鲤鱼跳龙门》(金近)和《山羊花花》(菡子)作为具体的例子说明来强调作家要以民族情绪和文化的情感纽带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三部分则从语言和节日的民族性出发,先引用高尔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名言,以古代民谣、诗瑶为例,指出童话人物的对话也应该显示其民族的独特性;之后又提到日本江户祭、罗马狂欢节和东南亚地区的泼水节,强调故事中的传统民族性。而且在对比中发现各个国家的有些童话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竟然有些相似。并在最终再次说明童话中民族性的重要性。

TOP

文献整体综述(周明洁)
我们小组共搜集了20篇已有文献,根据“中西童话对比”的小组调研主题,将20篇文献分为两大类:中西童话直接比较类和童话研究类。
第一类“中西童话直接比较”,有以下八篇文献:
刘慧慧.《聊斋志异·青蛙神》与《格林童话·青蛙王子》比较谈
陈子典.东西方比较:童话创作的支点
李静.刘景霞.东西方童话中的价值观
毕文静.皮皮鲁和皮皮的异同——浅析中西方童话中顽童形象的差异
刘美珅.浅析民间童话中体现的中德文化——以家乡民间童话“老猴精”、格林童话《狼和七只小羊》及《小红帽》为例
金莉莉.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
于博.尤丽媛.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特点分析
王小帆.中西童话语体特征的比较分析——以《中国童话百篇》和《安徒生童话》为例
这8篇文献均将中西童话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其中有些是立足具体文本或具体人物进行比较和分析,如《聊斋志异·青蛙神》和《格林童话·青蛙王子》的对比,皮皮鲁和皮皮人物形象的对比,等等。有些是就童话的某一内容进行中西比较,如童话的价值观,童话的功能,等等。
第二类“童话研究”,有以下12篇文献:
彭懿.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
李慧.童话论
彭懿.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
吴文艳.童话里的原始思维质态
王雅琴.《中国童话发展史》中童话理论体系的构建
舒伟.丁素萍.20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学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
伍红玉.经典的误读与再读———对世界文化遗产“格林童话”的历史文化解析
李利芳.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刘以浦.试论中国童话的民族化
于艳.中国童话薄弱原因探析
汤素兰.中国童话的历史记忆——从《中国古代童话小史》说起
马亮静.对传统儿童文学创作观的反叛——浅谈郑渊洁顽童形象的意义
这12篇文献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对中国童话的研究,包括对中国童话理论、中国童话研究状况、中国童话的历史发展、中国童话中具体童话文本和人物形象的研究;第二,对西方童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格林童话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格林童话的版本追溯,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格林童话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三,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童话的产生和发展、童话思维、童话的批评与阐释、童话的本质和意义。
总体而言,在20篇文献中,有些文献已经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在中西童话对比方面,侧重各有不同,但大都集中在立足于童话文本的分析,对于中西童话的传播情况、接受情况的研究较为欠缺。此外,于艳的《中国童话薄弱原因探析》一文与我们的小组调查主题直接相关,但主要基于中国童话而谈,没有进行中西对比,也没有对具体童话文本进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