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研讨

太白金星形象讨论

《西游记》中能赢得孙悟空敬重的人少得可怜。对于大权在握的玉帝,他呼之为玉帝老儿;对于太上老君,几乎回回拿他开涮;对于如来,也只是畏他而非敬他,嘲笑如来是“妖怪的外甥”;他更是把天宫的神仙呼来唤去。只有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让悟空敬重。悟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重是源于对她的帮助和指引,而对太白金星的敬重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际艺术和朴实的人格魅力。太白金星不仅让悟空敬重,更让读者喜欢。吴承恩老先生刻画太白金星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知道在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阻挠取经大业的妖怪很多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骑、童子、宠物等等,而太白金星是绝对没有这样不良记录的。

太白金星的周旋能力无疑是出众的,这使他能胜任招安的“钦差大臣”。悟空“打劫”龙王、欺负阎王,惊动了天庭,玉帝下令围剿花果山,是太白金星立刻启奏,建议招安孙悟空。

大天尊宣众文武仙卿,问曰:“这妖猴是几年产育,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玉帝道:“哪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的这席启奏是很符合玉帝当时心理的:一方面玉帝不愿意出兵争斗;另一方面面对龙王和阎王的告状,也想给手下做主出气,太白金星的招安策略正好化解了玉帝的尴尬。太白金星承认悟空是天地孕育,既是天生就应该招之为天庭所用,这使招安变得理所当然。所以玉帝甚喜,立即批准。应该说,太白金星是很会拿捏玉帝心理的,使得招安计划顺利实施。而从语气上,让玉帝觉得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招安,宣扬天庭的神威,肯定他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太白金星一到花果山马上进行角色转换,放下“钦差大臣”的架子,抓住悟空喜欢肯定他名头的心理,张口闭口大王,把悟空弄得高兴地要设宴款待,并马上答应跟着太白金星去天庭接受招安。其实招安是一件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主要是由于悟空生来就没有等级观念,对社会权力缺乏认识,你想他连“水利局局长”龙王都敢“打劫”,根本不会把什么“钦差大臣”放在眼里。如果太白金星按照规矩办事,以施恩的方式对悟空招安,是不会行得通的。必须以平等和谦恭的语气请悟空到天宫做官,他才会接受。不这么做招安是不会成功的,甚至“钦差大臣”都会挨悟空的棒打。而抓住悟空天性好胜,喜欢别人奉承,利用他的性格弱点,就能把事情办成。太白金星对悟空的心理拿捏得非常准确,以出色的交际艺术化解了一场争斗。第二次的招安,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太白金星能够招安成功,在于他出色地担当起调停人的角色,而不是狐假虎威的钦差大臣。他在玉帝面前歌颂赞扬玉帝,又在悟空面前奉承夸赞悟空,表面上看似“欺骗”,实际上是一种必要的外交手段。在他的成功调停下,玉帝和悟空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取经路上唐僧被抓到陷空山无底洞中,那女妖精本是托塔天王的干女儿,悟空知道事情真相后就到天庭状告托塔天王教女不严。玉帝又让太白金星随悟空去找托塔天王对质,没想到托塔天王把自己几百年前收干女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认为是悟空诬告,命人捆住悟空,经过哪吒提醒才想起来。这回被悟空逮个正着,悟空死活不饶他,非要到玉帝面前讨个说法。托塔天王只得求太白金星说情。太白金星知道悟空爱憎分明、知恩图报,让悟空给自己个面子,悟空果真答应了,对托塔天王既往不咎。让悟空从玉帝那里“撤诉”,太白金星是如何办到的呢?

金星道:“一日官事十日打,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两个只管在御前折辩,反复不已,我说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之间,那妖精把你师父陷在洞中,莫说成亲,若有个喜花下儿子,也生了一个小和尚儿,却不误了大事?”行者低头想道:“是啊!我离八戒沙僧,只说多时饭熟、少时茶滚就回,今已弄了这半会儿,却不迟了?老官儿,既依你说,这旨意如何回缴?”金星道:“教李天王点兵,同你下去降妖,我去回旨。”行者道:“你怎么样回?”金星道:“我只说原告脱逃,被告免提。”行者笑道:“好啊!我倒看你面情罢了,你倒说我脱逃!教他点兵在南天门外等我,我即和你回旨缴状去。”天王害怕道:“他这一去,若有言语,是臣背君也。”行者道:“你把老孙当什么样人?我也是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又有污言顶你?”天王即谢了行者,行者与金星回旨。

TOP

【南京路物外书店和江汉路新华书店实地调查】

随着全民阅读的普及和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实体书销售一同回暖。

感觉每家书店的少儿读物区域都有不少家长正在精心选购图书。书店工作人员表示,每到周五晚上和周末,还会有不少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来选购喜欢的书籍。童书销售量是在上升的。

原创儿童文学类图书比较受家长青睐,像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适合送给孩子做礼物。而销售好一些的一般是绘本类图书,那种带有图画的小故事,比如小猪佩奇的。

现在绘本类图书大多只有十几页的硬卡纸,内容多点的能有二三十页,孩子很快就会看完,很多小朋友会在书店里坐着看得津津有味。

年龄越大,看的书文学性越强,涉猎范围越广。但大多数孩子更喜欢轻松有意思、故事性更强的书籍。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我是湖北武汉的,在个人对武汉的认知中,专门属于武汉的民间手工艺我还不知道。

但我知道有一种天门的手艺,叫做天门糖塑。

天门糖塑起源唐代兴于明代,2008年,天门糖塑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祖辈起,肖家便是正宗的糖塑传人,47岁的肖木平是目前这一技艺最年轻的传承人。

糖塑担子后面,糖塑师傅经过“捏”、“吹”、“拉”、“塑”等动作后,将麦芽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猪八戒。小小的麦芽糖在师傅手里变成孙悟空、十二生肖等卡通形象,惟妙惟肖。

TOP

回复 27# 的帖子黄鹤楼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就不见了。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 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上供,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 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飞呀飞,县太爷低头一看,黄鹤正飞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坏了,全身发抖,一松手,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飞回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以后,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TOP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

1、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可谓脍炙人口,其中有一联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武汉现今仍然有晴川阁和鹦鹉大道等地名印证此典故,此外,还有人据此衍生出一段仙鹤草的故事,说是当初有只仙鹤受伤了流血不止,幸得鹦鹉洲上有种芳草可以止血,这种芳草此后遂得名“仙鹤草”。
龙牙草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当时名叫“狼牙”,也叫牙子,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至于为何叫狼牙,大约是“根黑若兽之牙”的缘故,后世的《千金方》《肘后方》中使用的都是狼牙一名。仙鹤草一名见于典籍则始见于清代的《伪药条辨》。

2、有一本叫做《极恩录》的书中曾经记载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位道士常来店里喝酒,但经常拖欠酒钱,辛氏倒不因为他不付钱就有任何怠慢,依然每天提供给他酒喝。为了感谢她的千杯之恩,道士有一次在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并且说它能够下来为来客起舞助兴。从此这家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攒下了一大笔财富。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后来在这块地上盖起楼宇,起初叫“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以及他的仙鹤,将其改名为“黄鹤楼”。另外一本《报应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3、 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就不见了。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 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上供,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 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飞呀飞,县太爷低头一看,黄鹤正飞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坏了,全身发抖,一松手,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飞回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以后,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TOP

武汉特色食品:热干面

作为一个武汉人,我特别爱吃热干面,但很少人知道热干面的真正做法,顺便吐槽一下,学校里的热干面一点儿也不好吃。

正宗的热干面:

第一个就是葱!葱不能光洗干就切,应该在盐水里泡个五到十分钟,一是杀菌,二是因为,盐水泡过的葱颜色很清冽,你一天没用完的葱,第二天卖,还可以是青翠的颜色,口感也是清脆的!

第二个就是胡萝卜!切成条,不放水,用酱油、盐、五香粉、尖辣椒腌制四到五天,再用纱布把水挤出来,切丁备用,现在很多热干面用白萝卜代替,加防腐剂和色素,这个就不好吃了!

生抽老抽3比1:生抽三份,老抽一份,调好了,备用!现在的酱油没有以前的酱油好吃,以前酱油是用黄豆酿的胚油,黄色的,现在的酱油会用焦糖配色,口感没有以前的醇厚了。

香醋:必须用香醋哦!如何选香醋呢?就是把瓶子摇一摇,有气泡凝而不散的,就是好香醋,和酒一个道理。

辣椒油:最好自己做!买来辣椒粉,把油烧开后,静置一下,然后倒在辣椒粉上,这个油一定不能是沸油!,要不就辣椒就成黑渣了,还要同时加点儿盐,这个到底什么温度倒,这就是老师傅的手艺和感觉了!

热干面要给白胡椒。

小磨香油:先把芝麻把成酱,再加百分之八十的开水,再慢慢用葫芦捣,这个芝麻皮和肉就慢慢成渣沉到下面,油比水重,就会慢慢浮在表面,这个是热干面最重要的调料!不能用麻油来调热干面,那个是直接榨出来的,不香!但是现在的小磨香油很难买到好的,基本上都是调合的,要是你你在菜场上看到有人现捣小磨香油,就可以搞一点。

芝麻酱就是应该用黄色的!而且不能用水调,越调越干,用芝麻油调芝麻酱,这个酱油才能调合的好,调起来不断线!真材实料,才算香!

热干面继承人表示,推荐使用陈克明的面,他的面里面有食用盐和魔芋粉,有些热干面,为了减少成本,不放盐,因为盐会腐蚀设备,现在的面都用机器嘛,所以不放盐,还有这个魔芋粉原来我父亲是用的蛋清,后来用了魔芋粉来代替,为的就是让面爽滑,而不加盐,只加碱的面吃起来会烧喉咙。

水要宽(就是多的意思)火要大,面要适量,要不煮成一锅。

TOP

回复 56# 的帖子

广埠屯的蔡林记不好吃,现在蔡林记加盟太多就味道参差不齐 了。
黑芝麻酱特别难吃,白芝麻磨的才好吃~我有一次去汉阳永旺蔡林记还挺好吃

TOP

回复 46# 的帖子

我认为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真诚、善良,明辨是非,这样才会变得更有智慧。
如今面向儿童的格林童话也是教会孩子们有善良、真诚、勇敢等品质。
而我认为,在善良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是非价值,不然白雪公主这样的善良就是愚蠢,一次次的被人陷害。

小时候,应该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在路边看到了一个很可怜的老爷爷,他没饭吃,于是我将包里带的饼干全部给了他。他很不耐烦,特别凶地说:“我不要,我要钱!”将我给他的饼干全部丢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街边的乞丐都是骗子。实际上,很多乞丐也都是骗子,甚至收入颇高,依靠别人的善良赚钱。而很多你不知道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并不在街头。

所以以后帮助这些人的时候,我都会辨别一下,我更喜欢通过官方渠道去捐赠钱财物品,帮助困难的人,而不是盲目的相信骗子。

TOP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家乡的结婚风俗

关于家乡的结婚风俗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
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大家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婚礼习俗吗???

TOP

回复 67# 的帖子

1取吉日 (拣日)

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2. 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物品 男家 (过大礼) 女家 (回礼)

礼金 通常已决定了一吉祥的数目,存于利是封内,丰俭由人。 一定要茶叶及生果

礼饼(嫁女饼)一担 由于现时加多了西饼,故无须一担(即四百个)之多。过礼时只须象征式带八个来便足够,代表心意。其中需准备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 对。其它以唐饼咭及西饼咭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 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海味 分四式、六式或八式,通常每款分作两包,不论斤数,丰俭由人,但必须有发菜,其它包括: 瑶柱、鲍鱼、,冬菇、鱿鱼、鱼翅、蚝豉、海参、虾米、鱼肚等,可以利 是代替。 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

三牲 鸡或鹅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一对便足够﹞,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也可以利是代 替。 双喜贺帷巾

鱼 鱼一对,大鱼或鲮鱼,取其有腥﹝声﹞气。 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 带

椰子两对 取其有爷有子, 父亲健在用两对,否则一对即可。 扁柏,利是,芋头,姜

酒两对 洋酒或米酒四支 银包(内有利是)、鞋一对(同偕到老) 、袜两对、利是两封(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四京果 荔枝干、龙眼干、合桃干及连壳花生。 回聘金、茶、煎堆及大发松糕

生果 取其生生猛猛之意 有头生菜

茶叶,芝 麻 因茶树不能移植,必要用种子种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不渝,即喻为 [油麻茶礼]。 回门大甘蔗

帖盒 俗称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另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以及龙凤烛一双及对联一幅。 槟榔一个(余数全回给男家,指一郎到 尾)

可一切从简,以利是代替,写上「过大礼大利是」。如代替猪肉的「猪肉金」、代替衣料的「衣料金」。但一些重要的礼品,应尽量亲自携来,包括: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忌用单数。

女家收到男家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福分的物品,则需要回礼礼饼。

为避免奔波采购,可购买一些中式饼家有售的精装过礼锦盒,因己齐备过礼所需的重要物品

礼品中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嫁女饼

根据中国传统,结婚派饼是不可轻率的一环,是显出对该婚礼的重视和隆重程度。男家过大礼时送的礼饼(嫁女饼),女家会分派给亲朋好友隆重其事,所谓派「嫁女饼」,向亲朋好友宣布女儿将出嫁的喜讯。派礼饼可就亲疏长幼辈份而定派饼数目,亦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取其成双成对的意头。

TOP

回复 64# 的帖子

 在武汉,所有的能算得上是民谣或者顺口溜的文化——绝对,我说是绝对是出不了书的!按照咱大清国政府的说法“没有一点积极意义”、一点也不合啥“主旋律”的!它在现在不合,他在过去也不符合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冠冕堂皇的场所!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歌谣极具攻击性,大家不妨听听————
    
  一、武汉的民谣:
    
  (湖北大鼓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 客:“下面的老师傅”
    面老板:“呃”
    顾 客:“来一碗热干面”
    面老板:“好!”
    面老板:(对下面的下手)多把点盐少把点油,多把点姜葱不要大蒜头,新鲜的鼻舔(鼻涕)炒腊肉!
    
  此段民谣的特点是用湖北大鼓的腔调来唱,非常的幽默,唱腔韵味十足!大家都模仿湖北大鼓专家张明智的腔调来唱,不过这基本上是从小在武汉生长的人才会唱!
    
    (儿童歌谣)
  ————“乡里伢,喝糖茶,打臭屁,窝蝌蟆(青蛙)”
  注解:在武汉生长的小孩子们,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教他这句带着浓厚地域歧视色彩的歌谣,大家就是在这种武汉人天下第一的环境中长大!
    
  (儿童歌谣)
  —————“好哭佬,装鬼嚎,丢到河里被狗咬”
  注解:儿童之间对好哭的小朋友的一种调侃,谁要是爱哭,就叫他“好哭佬”
    
  (儿童歌谣)
  —————“河南胯胯,挑担粑粑(大粪的意思),粑粑泼了,流到他老家!”  
  注解:这是前几天(7号)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五一长假的时候带着他的孩子到深圳来玩,唱给我听的!小孩才两岁!聪明伶俐,背诵这首歌谣的时候字正腔圆!赢得大家一片掌声!他父母是像教唐诗那样来教他这首民谣的!河南胯胯——武汉人对河南人的蔑称。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屁,震天地!穿过了太平洋来到意大利,意大利的人民拿起武器,赶走了“白水城”的大臭屁!”
  注解:武汉小孩子很小就被教育得爱调侃那些放臭屁的人,谁只要是放了臭屁,大家都要调侃,记得我小时候我后座的一个叫“白水城”的小朋友老是爱放屁,所以只要他一放屁,大家就一起围着他唱起这歌谣!这个歌谣一般在7、8岁的时候唱。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爹,呃,白水城的妈,他,白水城的爸爸盘鸭鸭!”
  注解:这首歌谣是纯粹的骂人的歌谣,很小的时候就听着隔壁的小孩带着我们一起骂另外一个老爱放屁的小朋友。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妈真拉呱,洗脚的水塌巴巴”
  注解:大家看这句话知道形容那位经常被人欺负的小朋友又挨骂了,主要是形容这位叫“白水城”的小朋友很邋遢。“拉呱”武汉话,很肮脏的意思;“塌巴巴”—巴巴,武汉的一种早食,需要挞的方式来煎煮。“洗脚的水塌巴巴”——用洗脚的水来做巴巴这样的食品!
    
  (成人歌谣)
   ————“胖子胖,打麻将;该我的钱,不还帐;左一棒,右一棒,打得胖子不感犟。”
  注解:主要是调侃胖子的歌谣

TOP

武汉老童谣

◎翘气古怪
翘气古怪,上街买菜;买的么菜?买的翘气古怪。
▲翘气:因受委屈而生气。这个词看得我特别亲切。那些为一点点事情喜欢赌气的女孩子会被称作翘气包,疼爱的成分要多过嘲笑。

◎伢伢洗澡
前拍拍,后拍拍,伢伢洗澡不吓吓。
▲拍读音pe,吓读音he,在武汉方言里读出来是押韵的。

◎虫虫飞
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伢伢的手。

◎六月六
六月六,六月六,姆妈带我拜舅舅;舅妈要我吃臭肉,一吃吃得满嘴油。
▲六月六:天贶(kuang)节,民间认为这一天是晒衣物的日子,汉阳鹦鹉洲一带举行“磨子会”,要吃肉以示庆祝。
▲姆妈:妈妈的意思,读音其实接近恩妈。
▲臭肉:矫情的说法,为了表达亲近。

◎丫头
丫头丫,丫黄瓜;黄瓜苦,丫萝卜;萝卜辣,逞倒丫头杀。
▲逞:借字,音cen,意思是按、压。

◎点点窝窝
点点窝窝,牛屎拖拖,猫子吃饭,狗子唱歌,唱的么歌,唱的棉花董大哥。

◎姑娘谣
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
▲瞧瞧时髦的汉口姑娘!

◎妖精
妖精妖精得了妖精病,请了妖精医生来看病,妖精医生说冇得病,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三娘娘管金叉。
▲这是武汉人玩“划头”游戏时念的一首歌,配合手势念出。

◎好垃坬
一个伢的妈,好垃坬;洗脚的水,调粑粑,身上的圪子搓麻花,围桶盖子敬菩萨。
▲这是一首儿童间互相嬉骂的歌谣,在实际言语中,“一个伢”常被替换成对方的名字。读来不雅,但是保留了很多方言俗语。
▲垃坬:邋遢
▲圪子:身上的污垢
▲围桶:马桶

◎扇子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

◎肚子饿了
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馍馍,要吃馍馍!哪个叫你不吃,哪个叫你不吃?冇得蛤蛤,冇得蛤蛤!
▲这是一首流行于武汉沦陷(1938年10月)期间的儿歌,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填词。民国初年全国曾经流行用这首曲子唱出“打倒列强、除军阀”,而后又出现多个填词版本。唔,所以你可以试着唱出来。
▲蛤蛤:铜板,泛指钱,武汉称铜蛤子,蛤蛤,蛤儿,读音go。

◎好吃佬·好哭佬
好吃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好哭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灯草:过去用做油灯的灯芯,轻便价廉,卖灯草比喻人不会有出息。
▲过早:武汉人有在外吃早餐的习惯,叫做“过早”。


◎黄鹤楼
黄鹤楼,层层高,雕龙画凤好花描。年年有个端阳节,王孙公子真逍遥。白纸扇,手里摇,手扶栏杆往下瞧:观音矶,水飘飘;采莲船,碧玉箫,细锣细鼓只管敲。
▲花描:鲜艳悦目。

◎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篓。笆篓破,接菱角;菱角尖,杵上天;天又高,万把刀;刀又快,切芹菜;芹菜青,换口针;针又秃,换块肉;肉又薄,换个锣;锣又响,换个桨;桨来划,换个瓜;瓜又甜,好过年。

◎忙年
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年办足;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把蜡插;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初一早,年拜了。

这些民谣用武汉话读实在是很有韵哈哈哈哈哈哈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