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最新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学与研究团队介绍

【最新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学与研究团队介绍

原创 2018-03-14 岭外君 岭外风雅颂


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了取消的全国各高校的硕士学科授予点,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人类学在其列,很多人很迷惑,我们为何取消了民俗学、人类学硕士。
特此制作了本期专题,解释硕士点取消的相关事宜,以及未来教学、研究的面向。
一方面,我们是主动放弃民俗学、人类学硕士点,而不是“被”取消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了集中火力争取“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所以主动放弃了在社会学二级学科下的民俗学、人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而归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目前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经获批。
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我们的教师、方向都没有变动,只是作为一个学科招生时所显示的名称和编号发生了改变。
目前,我们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对民间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俗学、人类学有志向、兴趣的同学、研究者报考。



学术团队介绍


覃德清,男,壮族,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师范大学壮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广西壮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度人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者。
主要从事审美人类学、壮族文学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
主讲《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学》《民间文学概论》等课程,目前,已经出版独著6部,在《文学评论》、《民俗研究》、《民间文学论坛》、《民族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先后承担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相关成果先后荣获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2项。
独著著作《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珠江流域中上游族群文化的调查和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国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审美人类学与区域文化建设》(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


杨树喆,男,壮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校长、董事。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今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博士。
主要讲授《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史》、《民间文艺学》、《田野调查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研究兴趣:民间信仰、民间文学、区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特别是对壮族师公信仰有长期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积累。
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自治区级科研课题和3项自治区级教改工程课题,参加了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文化部自筹经费课题、3项自治区级教改工程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
著有《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神秘方术面面观》、《民间文学导论》、《民族民间文学原理》、《民间文学教程》、《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等。
在《民族文学研究》、《民俗曲艺(台北)》、《民俗研究》、《东方丛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艺术》、《广西民族研究》、《文化遗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海力波,男,回族,广西柳州人,文化人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为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民间文艺学研究,以民间故事与民间信仰为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热衷于探索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民间信仰、仪式与文化内涵,以民间故事作为了解民间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独特视角,并从事相关的田野与文献研究。
曾主持教育部与省级社科项目多项,获得过国家级高等教育二等奖与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出版著作两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代表性论文:
1、《血缘与姻缘的永恒张力:<阿诗玛>中隐含的深层主题》,《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2、《小儿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民族艺术》2017年第4期。
3、《玉米、鸦片与黑衣壮的族性建构》,《民族学界》(台北),2014年第2期。
4、《弃老故事与长生成仙信仰》,《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5、《老化异类故事中的老年意向与人观表述》,《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6、《清代“尸变”故事中的观念与情感》,《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7、《传魂:黑衣壮传统文化中人的观念的研究》,《中国壮学》第四辑,民族出版社,2011。


冯智明,女,1982年8月生,土家族,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6月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民族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起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
主讲《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中国文化概论》、《宗教人类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身体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神话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落保护研究等,对瑶族支系红瑶有长期的田野调查和研究经验,出版《广西红瑶:身体象征与生命体系》等著作。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4项;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俗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项,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十佳青年、诚华青年教师奖、科研新秀奖、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和荣誉。


岑学贵,壮族,中国民间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文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南宁二中、北海中学等重点中学,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专家综合组副组长。
长期致力于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学语文教学法等领域的研宄和教学工作。
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著有《当代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广西民歌图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朱国佳,博士。1995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9年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2002年留校执教。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2009年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至今。
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讲授《民间文学概论》、《跨文化交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俗与旅游》、《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
研究兴趣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研究方面。
学术论文发表于《广西民族研究》、《东方丛刊》、《南方论刊》等刊物;参与编写《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梁庭望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5月)、《天人和谐与人文重建:漓江流域文化底蕴与社会发展的审美人类学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壮族当代小说民族审美导论》( 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龙晓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主讲课程《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间文化》、《民俗学概论》、《文学人类学》、《宗教与文学》、《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史》、《民俗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关注于历史民俗文献的梳理与民俗传统的当代实践,尝试探讨文本书写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试图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证研究阐释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观念、思维逻辑,以及信仰的沟通方式与社会建构的关系。田野调查与研究经验主要集中在湘桂走廊及其延伸区域。
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项目1项;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民族艺术》、《文化遗产》、《文史知识》、《民间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著有《跟孩子一起读读我们自己的神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参与《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撰写。


黄韧(Mark Y.Wong),男,加籍华人,祖籍赣南客家,文化人类学博士,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2013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17年春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
研究方向:宗教信仰,文本研究,文化产业,海外民族志。
主讲《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西方人类学名著导读》等课程。
此外,于2014-2015年,在加拿大北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设计教授了《宗族与社会组织》。同时,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客家民间信仰,并著有《神境中的过客》,并针对个人研究的各个关注点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开放时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等CSSCI以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欢迎对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有志向、兴趣的同学报考我们教研室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
桂林画卷的美貌
广西多彩的民族文化
笃厚的教学研究传统
你值得拥有
未尽事宜
欢迎后台留言
顾问:杨树喆:
策划/编辑:龙晓添
图片:桂林的春天(龙晓添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
投稿、合作邮箱:
lingwaifengysong@126.com

文章来源:岭外风雅颂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 本帖最后由 刘洁洁 于 2018-3-14 10:4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