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爱屋及乌留言板——我想对您说

爱屋及乌留言板——我想对您说

  2017年的9月10日教师节,隋丽老师带着我们研二研三的同学给乌爷爷过教师节,我们在一起聊天,听他讲他的学生时代,任教时期,以及现在的生活,讲到兴起,乌爷爷总是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2017年9月12日,新生报到,我们的workshop 课,是最后一次见乌爷爷,后来一直盼望着乌爷爷能再来给我们上课,听他讲民俗心理学,用类聚的方法做民俗研究,等等等等。
  2018年5月,学长学姐的毕业论文答辩时,乌爷爷已经去德国疗养,尚未归国。我们都说,多希望等明年我们答辩时,乌爷爷能够到场,真希望我们毕业的合影里,能有乌爷爷慈祥的笑容.
  乌爷爷获得民间文艺学山花奖终身成就奖时,我们想在公众号上推送一期乌爷爷获奖的消息。我和乌爷爷通过微信语音联系,乌爷爷说,你是我的亲孙女,孙女写这个消息,应该是以很活泼的形式,不需要写我的成就,太官方,太正式了,写写活动现场的热闹场景、大家参与的场面就挺好。乌爷爷说我是他的亲孙女时,我内心特别感动,乌爷爷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超越了师生关系,从不摆架子,总是和蔼可亲,搀扶着乌爷爷走路时,就像是扶着自己的爷爷,他会讲他的经历,无论是苦痛的记忆,还是快乐的回忆,都让我们动容。
  乌爷爷乐观开朗的心态一直感染着我们,说我们学民俗的人,就该首先把生活经营好,还说如果谁有了朋友,带来让乌爷爷把把关。多亲切的爷爷啊。
  乌爷爷一直是辽大民俗学的骄傲,何其幸运,和乌爷爷有过这么多接触,何其不幸,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多希望,能再给您过一次生日,多希望,筹备的会议能够如期举行,多希望,您能一直陪着我们,陪着民俗学继续发展。
  您是大家乌丙安先生,更是我们大家的乌爷爷。安息吧,乌爷爷,愿天堂里都是欢乐。

  ——辽宁大学2016级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冯姝婷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6 15:22 编辑 ]

TOP

长夜无眠!
  昨天和前天两天,应松尾恒一教授的邀请,在千叶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参观,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民俗类博物馆。
  将近下午五点(东京时间),在千叶至东京的电车上,接到了乌丙安先生的女儿乌疆来自柏林的微信:“我老父亲今天早上柏林时间6点45分走了。”
  乌先生90岁了,原本今年7月计划在辽大举办研讨会为他祝寿的,因身体原因,先生最终决定赴柏林女儿处接受德国医生治疗。4月份出国前,先生曾与我通话将近40分钟,详细说明了病情和其他事宜。到德国后,先生曾对医治前景表示乐观。就在半个月前,6月27日,先生还在我发的京都金阁寺照片下面留言:“看照片回忆1985、87两度参拜金阁寺!难忘!”我和学界的朋友们一直认为先生可以长命百岁的,无奈,天妒人寿,先生还是走了!!!
  1983年年末,我大学四年级,读到了乌先生的《民俗学丛话》,这是引导我走上民俗学研究道路的引路书之一。1985年,在筹办《民俗研究》的过程中,先生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创刊号上,刊登有简涛兄对先生的长篇访谈。1986年深秋,徐经泽教授邀请先生到山东大学讲学,并聘请为山大客座教授,这是先生诸多兼职中的第一个校外教授。
  搜索带来日本的笔记本电脑中,找到了几张有先生身影的照片。在1985年11月21日中国民俗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的大合影上没有找到先生,但是,就是在会议期间,与乌先生、柯杨先生等在北师大研究生宿舍畅聚的合影,则是我和先生最早同框的照片。此后,30多年里,与先生有数不清的机会在一起,先生对于我个人的学术成长和个人生活的关心,对于山东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民俗研究》杂志的支持与鼓励,对于中国民俗学会工作的热诚参与和无私相助,一幕幕场景如同昨日,总是闪现在眼前!
  乌先生早在1985年和1987年就曾访问日本民俗学界,今晚这个长夜,我住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的后乐宾馆,或许就是先生30多年前访日时曾经驻足的地方。时日转换,星斗轮回!逝者长已矣,我辈后来者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先生一辈开拓的民俗学事业!
  2018年7月11~12日不眠夜,于东京旅次中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叶涛教授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6 15:26 编辑 ]

TOP

不能接受的离别——送乌先生远行

  在微信圈里
  看到一串话
  乌先生于7月11日凌晨
  德国去世
  这几乎令人不敢相信
  几月前还在电话请教
  一月前微信还在邀请来天大讲学
  任何时候联系先生
  总是慨然应允
  并说看我的诗歌
  能让他看到年轻的自己
  我们有那么多的话似乎没说
  我们有那么多忘年的情谊
  一个公认的学术大师
  用他低调平和和豪迈
  滋养一代代民俗学者
  乌先生  乌爷爷
  这都是我们最真心的称呼
  还没有哪个人能取代
  这九旬的老人
  大部分时光给了民俗
  给了人才培养
  给了国家的非遗事业
  他的音容就在眼前
  我们不相信这样的消息
  这不能接受的离别
  这不能接受的离别
  就在眼前
  满屏都是关于
  回忆
  都是关于他的故事
  都是不舍
  学界共悲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去
  有的人故去仍旧活着
  他们用声音用笑容
  用文字用曾经的恩惠
  让我们口碑相传
  精神上不再分离
  大师  这世上称得上大师的
  能有几个
  乌先生是真的大师
  风范必将传承
  长久地为人传颂
  鲜花里  田野里
  蒙古大草原的清香里
  白云里 风沙里
  长调的沉郁里
  我们想念你
  20180711写,0712定稿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马知遥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6 15:28 编辑 ]

TOP

追思共事六十年的丙安兄

  

王向峰
  九十仙逝寿为长,
  闻耗心头亦甚伤。
  民俗大家撒手去,
  学科几可为金梁?
  广传薪火泽群后,
  功著非遗盛誉扬。
  可喜明时无蹇运,
  乌兄魂在亦安祥!
  2018年7月12日

TOP

江城子·忆吾师

  

祝秀丽(1996级)

  从今生死两茫茫,音容在,永难忘。万里山河,足迹遍城乡。纵使百年风雨后,德泽广,清风扬。
  来日征途阻且长。暖渔火,冷楚江,烟波浩渺,何处筑鱼梁?识得吾师苦行处,寒窗下,走四方。

TOP

       这两天反复被先生已逝的噩耗刺激着,终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投师先生门下以来的24年间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化为泪水,留下无尽的怀念!先生是带我走进民俗学的引路人,更是我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长明灯,师恩浩荡,恩情难忘!先生是常青树,在世时,思想永葆活力,逝去后,精神泽被后学!愿慈爱的师父在天堂安好!
  

——1994级黄旭涛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6 15:26 编辑 ]

TOP

  一生时光诠释对祖国文化的挚爱!
  一腔热血抒写对民族遗产的深情!
  乌丙安教授是当代学界一座巍峨的山峰!
  公去大名留史册,
  我来隔海别音容!
  泣血悼念!

  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

  辽宁蒙古族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

  萨仁图娅

  2018年7月13日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9 21:56 编辑 ]

TOP

  听到乌老仙逝的哀号,我正在呼伦贝尔调研,顿时悲恸万分。与忠华确认了消息,与江帆老师应允,可以参加乌老的追思会,重新安排调研进程,昨日飞回沈阳。乌老,非遗一宝,耄耋之年仍然为非遗事业奔走呼号。第一次知道乌老,是03年沈师社会学民俗课上,自此乌老便成为我仰望的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话的启发已经成为终身之师,他像一面旗帜,像领头雁,带着我们前行。有幸,与乌老面对面交谈,向乌老求学问。乌老的学问与做人更让我钦佩。他说那句话,记忆犹新,受益终身,他说:孩子,在这条路上,踏踏实实的走,坚持住了,要说真话,做真事儿!要守住做人的底线,要知道中国人的根在哪儿。这些年,经济的诱惑力太多太大,也有人用钱财荣誉给我,但我都拒绝了。六十多年了,我不能晚节不保。你也要踏实,无论有多苦多难,都要坚持住,做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做个有脊梁的中国人。
  一直都觉得先生还在,但先生确实去了,先生仙逝,万古长存!
  

林琳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7-19 21:5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