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千人计划武一队——走访第一日
队员:胡婕妤 蒲润琪 何灵秀
通讯员:何灵秀
今早我们队在刘娟维学姐的带领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青山区,来到刘士标老师的个人博物馆。刘老师看上去精神不错,但后来我们得知刘老师因为脑梗最近刚做了手术,直到今天才出院;刘老师也说与我们是早先约好的,要履行诺言。在这里真的感谢刘老师,也祝刘老师的身体能尽快恢复。考虑到老师的身体状况和他的行程安排,我们今天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剩余时间观看了有关刘老师的一些访谈或介绍视频资料,还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了拍摄。
谈到学习剪纸的最初,刘老师说他们家原本世代学医,但左邻右舍都是扎纸扎的,做戏帽的,剪纸的,在日夜熏陶下,最终他也“着了迷”。从六岁左右开始,他就经常去邻居家看剪纸,自己也私底下学着剪。后来他可以剪出蝴蝶、龙之类的花样来了,邻居便不让他看了。刘老师便想办法做卷烟送给他,送啊送啊,他便让看了。但邻居毕竟也是靠剪纸生活的小匠人,想必不会把技艺倾囊相授,也没有举行什么拜师仪式了。很大程度上说刘老师是自学成材的,长大后有机会他也会参加一些剪纸的培训讲座,买一些名家的书,自己研究学习;他还提到汉派蒋在谱、戴振鹏、胡均启等几位剪纸名家对他的影响很大。至于家里,当初也并没有反对,没有强求刘老师也要学医,只是把剪纸当“好玩”。
剪纸,在刘老师的家乡被称作“戳花”,在乡间最常见的用处也就是作鞋样、帽花、枕头花样之类,一般是女子要掌握的手艺。而传统的剪纸艺术,大多也只能表现个人的、微观的意境,像窗花,是民间生活的一种点缀。刘老师却将其发展成了“工业剪纸”(又称“武钢剪纸”)和“风光剪纸”,赋予了剪纸新的生命和艺术表现力。
1956年刘老师来到武钢技校,白天上课、工作,业余的时间依旧坚持着他的剪纸爱好。那时候办黑板报、布置车间等工作都用得着他的剪纸。但时间长了,花草一类的剪纸作品因为与武钢的生产环境氛围相差太大并不被看好了,刘老师便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他将题材拓宽,劳动节剪镰刀斧头,国庆节剪天安门华表;甚至将视角聚焦到工业生产上来,把“窗花”发展成“钢花”,使剪纸作品不仅可以表现花鸟虫鱼,还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工业生产和工人们满怀壮志豪情的精神面貌。应景题材的注入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同志们的喜爱,其创作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而在之前,“双百方针”支持美术创作,但认为剪纸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后来索性不重视剪纸。刘老师的“工业剪纸”激起了人们对剪纸艺术的重视,在北京等地的展览也收获了很大的反响。
谈到获奖作品《炉火正旺》的创作,刘老师说这幅作品实际上是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作品右上角的曲线和星星表现的是火热的钢水,在其左侧的则是钢罐,最左侧的曲线则是喷出的热气,化为了缝纫机、汽车、轮船等,最后变成直上云霄的人造卫星。而站在钢罐面前的工人,手持铁锹,昂首挺胸。铁锹上还系着花和彩带,这就避免了枯燥无味,也表达了工人们自豪、甘于奉献的精神。
刘老师的工业剪纸作品引起了工人们的共鸣。一位工友说,他开了一辈子矿,不知道他采的矿都去哪了,只想少开甚至不开;看了这些作品他才知道他采的矿练成了钢铁成了材,变成了飞机轮船,他就有了动力。
工业剪纸同样也记录了武钢的成长和发展。而当曾经的手动操作变成了如今的机械化自动化,刘老师感叹道,“年轻人不能忘记老一辈啊”。
在刘老师退休之后,他又转向了风光剪纸。退休之前(大约在1996年),他参加省里的某次会议,遇到了省旅游局李局长。李局长也对他的剪纸作品大加赞赏,并向他发出请求,说湖北的旅游业正在开发,但是游客来湖北带回去的东西却都是外地产的,希望刘老师能创作一些表现湖北风光的剪纸作品,作为宣传,又可以作为物质象征流传。当时的文联主席周韶华听到了也鼓励刘老师接受这个请求。于是刘老师便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带上家里仅存的一万元,到湖北省各地采风,用照片记录下当地的风景,再用剪纸的语言加以表现。后来,刘老师又利用在三峡接待外宾的机会在三峡采风,之后花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长江三峡风光》。2008年,这些作品在德国的中国剪纸博物馆展览时,长江三峡、长江大桥的剪纸让这些项目的设计专家感到激动异常。刘老师还在外国作艺术交流时游览了巴黎圣母院等景点,再辅以其他一些国家景点的照片,创作了《世界风光》。
刘老师形容剪纸艺术是“千剪不断,万剪不落”,“似像不像,越看越像”,主张将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并用其一生的创作来践行。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剪纸工具,如刻刀、牛油盘等,这些大都由艺人自己制作。
他认为,非遗其实是创作作品时的思考过程,而作品只是非遗成果。
明天,我们的队伍将会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采访,希望能走进刘老师的家中参观他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