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花鼓戏的调查报告
一荆州花鼓戏的由来————
花鼓戏的简介
江汉平原腹心地荆州,我国长江流域古老文化的发源地。早在黄帝“画野分州”“割地布九州”时就有了荆州之名。荆楚之地自古乃是诗赋之乡,音乐舞蹈之邦。正是在楚地上古的诗、歌、舞的激荡和滋养之中,才孕育出了江汉平原称之为“花鼓子”的地方戏曲——荆州花鼓戏“花鼓子”流行于江汉平原,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源流缺乏文献记载。其起源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在清道光年间的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清道光年前,是为花鼓子的“田园时期”。在江汉平原,乡人栽种、薅草都有歌。其中薅草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薅草歌演唱内容丰富,曲牌也随之多变,除你接我唱外,多为一人唱,众人合。
“花鼓子”又叫“沿门花鼓”。“沿门”,乃乞讨的别称。有文载:“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清道光年间,花鼓子从田园走出,成为初具戏剧形态的花鼓戏,谓之花鼓的“草台时期”。清人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咸丰、同治年间,“平台花鼓”发展成以“六根杆”搭就的较为宽大的舞台,演出形式虽仍为“锣鼓伴奏,人声帮和”,但此间花鼓已广泛融入民间礼仪活动之中,与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艺术媾通,而获得了“剧”的基因。
现存文献记录的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饱含泥土的芳香。荆州花鼓戏击乐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
“草台时期”的荆州花鼓戏剧目逐渐丰富起来。从“单篇戏”发展成“对子戏”和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所演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婚姻爱情、家庭纠葛的生活小戏。此间,艺人组班演出由三五人发展到“七慌八忙九停当”的规模。
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沔阳州一带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异常活跃。乡村“五里三台”戏的繁荣,造就了一代花鼓名流。最具代表性的是汪春保、史旺、贺霞龄、黄二生的“四大门头”和陈文科的“北陈门头”。
二荆州花鼓戏的发展历程
回顾荆州花鼓戏的发展史,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普及传播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
一普及传播阶段——天沔花鼓戏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解放前,天潜沔民间艺人经常到与天门、潜江接壤的我市沙洋县境内的农村演出传统曲目,沙洋地区的农民也由最初的爱听、爱看,发展为爱演、爱唱。在李市、毛李一带,50年代后期就成立有民间剧团,剧团班主是老艺人马绪法,当时主要演皮影戏,但唱腔是花鼓戏。由于演出受到群众欢迎,1957年马老的戏班代表荆门县参加全省群英会,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文化革命前,全县各乡镇都相继成立了农村剧团,虽然剧种多样,但仍以花鼓戏最为普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剧团和全国的剧团一样受到冲击,逐步萎缩,基本上都解散了。文化革命结束后,乡村剧团又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甚至有的村组都成立了剧团,他们基本上是以演唱花鼓戏为主。那时就有李市、毛李、拾桥、后港、官垱、十里、马良、姚集等乡镇民间剧团尤为活跃,他们一直坚持演出,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团为传播普及花鼓戏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提高发展阶段——荆州花鼓戏时期(20世纪80—90年代)
剧种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天沔花鼓戏也随之改名。1981年荆州地区将天沔花鼓戏改名为荆州花鼓戏。那时,荆门县和荆门市分设,当时的县专业剧团——京剧团划归荆门市,荆门县没有专业剧团。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了让花鼓戏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荆门县于1983年成立了专业的县级艺术表演团体——荆门县荆州花鼓戏剧团。剧团成立后,教学和演出基本上是传统的古装折子戏。随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兴起,群众的审美要求也悄然发生变化,反映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传统剧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剧团如何发展?怎样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广大观众喜爱的花鼓戏这一文化资源?经过调查研究,考虑到荆门的市情团情,1990年起,我们将剧团创作演出的重点调整到编演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上来。十几年来,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高玉莲》、《翁与媳》、《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荷花洲头》、《闹龙舟》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其中《荷花洲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参加建国四十五周年献礼演出,并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九三年度“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闹龙舟》应文化部邀请晋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戏剧专家和北京观众的好评;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并10多次播放;2000年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并代表湖北省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2001年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这一时期我市的花鼓戏在专业剧团带动下,民间剧团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团体努力开拓花鼓戏发展之路,民间剧团呈现良性发展之势的局面,使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改革创新阶段——湖北花鼓戏时期(21世纪初至今)
为了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在创办剧团、聘请教练、演员签约、设备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以利于花鼓戏的健康发展和广泛普及。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还将个别剧团作为农村文化中心户给予重点扶持和资助。目前,荆州市农村仍活跃着近十个民间花鼓剧团,如:李市邓洲花鼓剧团、李市蔡咀花鼓剧团、后港花鼓剧团、官垱黄金村花鼓剧团等,常年活跃在乡镇、村庄,他们立足农村,面向农民,自筹资金,添置服装、乐器和音响,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在坚持演出传统戏的基础上,还创编了一大批青年农民喜爱的现代小品、歌舞节目。这些剧团队伍精干(每团均在18人以下),演出活跃,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门前为农民朋友服务,极大地丰富了荆州市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花鼓戏的提高与创新。为了让花鼓戏这一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政府斥巨资努力改善市艺术剧院的设施设备,下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尽全力抓好精品剧目生产,下决心走发展、改革和创新花鼓戏的道路。为了扩大观众面,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它,喜爱它,除了坚持创作贴近现实生活的农村题材的现代戏外,还尝试着在声腔、舞美、灯光、音响等方面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手法,使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观赏性更强,艺术性更高。
三荆州花鼓戏的传承价值
荆州花鼓戏是荆州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荆州花鼓戏扎根于江汉平原沃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剧种所具有的剧目内容的通俗性、声腔艺术的民歌性、舞台表演的生活性、演出方式的灵活性等特征,体现了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是荆州劳动人民和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其主要传承价值:
一、历史价值。荆州,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带,诞生于此的荆州花鼓戏,集南北文化之大成,既有北方文化之高亢、粗犷,又有南方文化的委婉细腻,两种文化在荆州花鼓戏中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枝独特奇葩,保护和发展荆州花鼓戏,对于传承荆州文化,弘扬地方戏曲,研究荆州历史、文化、民风、风俗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花鼓戏的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自成一体,独具特色。荆州花鼓戏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要唱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剧种击乐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锣鼓牌子有“挑千子”、“三起板”、“鬼挑担”、“牛擦痒”等76个。“摘花”、“带彩”、“咬碗”是荆州花鼓戏表演尚存的三项特技,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三、文化价值。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荆州花鼓戏在荆州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它的艺术形态已经融入人民荆州的文化生活之中。保护发展好荆州花鼓戏,对于提高荆州文化品位,增加民族自豪感、凝聚人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