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康清浊:傩神关公

康清浊:傩神关公

现在民间祭祀关公多在农历五月十三日,而在汉魏两晋时期,五月又被称为“恶月”。
南梁宗懔曾在《荆楚岁时记》中言:“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五色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也有:“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之说,所以,五月又是驱鬼、逐疫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古人通常会举行一种名为“傩礼” 的活动。
“傩礼”即为迎神赛会,它的形成时间可追溯到人类的文明之初,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论语》中就曾有“乡傩”的记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周礼.夏官》言:
“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魑魅)。”
这里所说的“狂夫”方相士就是最早的“傩神”,后来他在民俗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被贬成了出殡队伍中开路的纸人,俗称为“显道神”,而关公却逐渐替代了他的“职位”,成为了影响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傩神。
从《周礼.夏官》所描述的情景来看,傩礼就是一场大鬼驱逐小鬼的活动。关公生前之武功气概威震华夏,实为三国时期的第一勇将,在当时的民间观念中,他死后自当成为鬼雄,因此,人们以关公为傩神,也就是再自然不过之事了。
在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今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傩戏剧种,名为“酉阳阳戏”。每逢村民婚丧嫁娶、生朝满日,酉阳的土家族、苗族村民们都会请戏班子到家里唱上一场。每年的正月,戏班还要在主事家的堂屋,从正月初二唱到正月十五。在这几天,村民们会络绎不绝地提着香烛钱纸和好酒好肉到主事家,一同看戏,庆贺新年。但在看戏之前人们都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仪式,那就是给关老爷(关羽)拜年许愿。此后无论过了多长时间,只要村民许的愿一旦兑现,还愿者就会把戏班子请到家中继续唱上三天。据当地人说,这种习俗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唱阳戏之前,坛主(戏班的班主)会先进屋开坛,然后村民们把关老爷的木面具供奉在堂屋正上方,这叫“迎接关夫子进屋”,服侍关老爷的人必须是寨子里的一名壮年男子,该男子要净手、上香、倒酒、烧纸,再把事先准备好的三碗饭、三杯酒、三双筷子放在关羽的面具前。准备停当之后,坛主先杀鸡敬神,再烧香点烛祭天,三叩九拜之后,即高诵数百字的“开箱词”,随后坛主打开箱子,取出帅旗、刀箭和面具,再将关老爷的面具供奉在神龛之上。如此一番之后,戏班才开始唱戏。
在本世纪初期,戏班到村民家唱戏每人每天的费用是30元包吃住,一个戏班子到村民家唱一台戏,进出三天,加上供奉关老爷的酒肉香烛等费用,差不多要用两三千元。因此,村民请戏班唱一场戏在寨子里也算一件大事。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体面,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籍。
据当地文化部门考证,酉阳阳戏是地道的土家族傩戏,早先叫扬花柳,后经艺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现在这种地方剧种。从戏班和村民对关老爷的这种尊重态度来看,关羽俨然就是这种傩戏的“傩神”。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农村,人们还会举行名为“关公扫荡”的活动,就是在举行驱傩仪式的时候,从关帝庙里抬出关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祈雨除灾,或保佑一方平安。届时,当地的群众会在村前村后设坛迎送,气氛热烈而隆重。
实际上,在今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河南、安徽、江西等地各族人民的“傩戏”活动中,关公都是“傩神”。在这些活动的中,人们都会首先进行一套繁琐而又庄重的“请神”仪式,所请的神灵各地稍为不同,但基本都有关公。然后才会开始傩戏的表演,所演曲目也各有殊异,但基本都有关公的典故或传说,整个表演过程也是在一种神秘的严肃的气氛下进行的。最后,人们还将举行同样繁琐的“送神”仪式,活动才算结束。这种活动的周期一般会延续很多天,基本全村、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参加,而且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次。
元代郝经所说的“关王赛会”,其情景是“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则大为祈赛,整仗盛仪,旌甲旗鼓,长刀赤骥,俨如王生。” 这实际上就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傩戏,可见,关公的最初神格实为“傩神”。
目前,在以傩礼来祭祀关公的民间后动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制州禄丰县的“大刀舞”。
禄丰县境内有一个地方叫高峰乡,这里的人口由彝、汉、苗、白四个民族组成,其中以彝族人口最多。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因为这里的火把节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所以被学界称为“最正宗的彝族火把节”。
在这个节日里,高峰乡人会举行祭祖、开光、祭天、耍火把、扫邪驱魔、送火把等各种民俗活动,并会跳起一种传统的舞蹈,即“大刀舞”。这是一种集巫、武、舞、刀法、精神力量为一体的祭祀傩舞,以两军对阵嘶杀抢占城池为情景表现的主线,以唢呐、锣鼓、大号为伴奏,曲调激昂向上、节奏性强。其表演过程变化多样,有园阵围圈耍刀,有方阵对阵,有两人相互对杀,场面非常壮观。有学者认为,大刀舞体现了彝族的火崇拜、鬼魂观、祖先信仰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彝族战争、迁徙、发展的历史,所以,2009年,“高峰彝族大刀舞”被云南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现将高峰乡火把节和大刀舞的主要活动过程介绍如下。
祭祖: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在家杀鸡祭祖。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在家杀鸡祭祖,祖灵就是指彝族祖宗的牌位,是用彝话称为“莫”的竹子根制作而成。高峰乡人去世后,出殡第二天由毕摩带领孝子到山上找祖灵竹。毕摩念经后,孝子大叫三声“阿爹”!最先摇动的竹子被视为祖魂依附的竹。由孝子将竹连根挖出捧回祭场,毕摩用刀刻成人形,以银子点上眼鼻裹上五色布即成祖灵。竹子上有几个芽即表示孝子以后生几个儿子。
开光:二十五日下午约二时,土制铁火炮三响,户主们到土主庙集中。土主庙后空地撒一层松毛,三个傩面具放在其上,黑脸“庚英颇”居中,红脸“伧司颇”在右,白脸“艾目灵”置左,龙虎凤旗、小面具、大刀插在两边。炮响三声,长号齐鸣,毕摩插上香火,供上白洒、白米,红烛,三对卦木,率众人对傩面具跪拜祷告。祷告完毕,为傩面具开光。毕摩左腋夹大红公鸡,用右手掐破鸡冠,挤出鸡血为三大傩面具开光,先点眼,后点嘴、鼻、耳,边点边念:“一点眼睛看四方, 二点耳朵听八方,三点嘴吃猪羊,四点鼻子闻吉祥”。开光后,祭司右手斜举起一面大铜锣高呼:“噢!问波捏津临腰波捏津我——序!”其意是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火把节开始。众人高呼:“玛哩玛瑙——呜!”即一鼓作气。
祭天:开光后,三声炮响,起堂祭天。三大傩神开道,龙虎凤旗紧跟,后面是两面大锣、乐队、副神、刀队、旗队,全村成年男人紧跟其后,冲向第一营盘,敲大锣者高呼“网哥!网哥!呜!”,意为大家围拢来。三大傩神成三角形站立,大刀队、乐队、旗队围着傩神成内外两圈并沿逆顺方向奔跑冲杀、跳大刀舞,三大傩面具不断摇摆,左顾右盼,作统兵征战状。最后三声炮响,队伍冲进天神庙,撒上松毛,将三大傩面具摆好,,献上洒礼香火,众人跪拜磕头,毕摩用彝话唱诵祷辞。唱诵毕,磕头,三声炮响奏乐按原路回村祭关帝。
耍火把:二十五日夜,男性不分老少聚在土主庙前大晒场围绕三大傩神耍火把、跳大刀舞,许多人都举着火把,不时对着火把撒把香面,使得火星飞溅,这让舞蹈场面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神秘与隆重气氛。
扫邪驱魔: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人们在土主庙集合,在三位傩神带领下为全村各家各户扫邪驱魔,唯死人未抬出门者不扫,生小孩不满月者不扫,家中有病人者被视为有鬼邪祸害,所以会特意认真扫邪。
送火把:二十七日送火把是火把节的高潮。先是人群从村里向山顶进发,在途中,隐藏着的大刀队会冲杀出来,在空地上跳一阵大刀舞,人们走一段跳一通,直至到达山顶。最后,舞者们会将面具、龙虎凤旗丢进火里烧毁。在火塘边等候的人们伸手到火中抢面具上的彩色纸,带回家烧成灰给小孩吃,据说小孩吃后不会生病。这时毕摩对着火堆供上香火,开始祷告,鸣炮三响。至此,整个火把节宣告结束,青年男女则尽情地跳起“左脚舞”。
从以上的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三傩神”面具基本上是火把节和大刀舞的主体。这三位傩神在彝语中的名字分别为庚英颇、伧司颇、艾目灵,其中庚英颇黑脸、三目、面目狰狞;伧司颇红脸、多须、不怒自威;艾目灵白脸、清秀、笑容可掬。
对于这三位傩神的身份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黑脸的是张飞、白脸的是刘备,也有人说黑脸的是孟获、白脸的是曹操,但红脸的伧司颇一望可知就是关羽,没有任何悬念。当地大部分汉族、彝族群众认为:黑脸庚英颇的是孟获、红脸伧司颇的是关羽、白脸艾目灵的是诸葛亮。
高峰乡地处云南,三国时期诸葛亮确实率军来过云南,并七擒七纵收服蛮王孟获,所以高峰乡人以诸葛亮、孟获为神是比较正常的事,但诸葛亮南征之时关羽已经逝世,史书上也从未有关羽来过云南的记录,为何当地的彝族人会奉关羽为神?
相传大刀舞的套路原有七十二套,现传下来仅有八套,其中有一套就叫做“关公刀”,它的主要动作有抛刀跺地晃手、踢刀上臂抹刀、左右算刀弓步、上部跪蹲挑刀、刀步背刀招手、刀步翻转、刀花等等,与中原武林所流传的“春秋大刀”刀法极为相似,而道具也酷似“青龙偃月刀”。另外,高峰乡火把节“祭天”仪式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回村祭祀关帝。而且,六月二十四日在彝族为火把节,但这一天却也是关帝的诞辰。
如此种种问题,一直令人费解,有学者认为,大刀舞中大刀的起源是:“由于高峰乡是古代贩盐的必经之地,盐商每天都经过彝族村寨,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把关羽的大刀套路传播进来,启发了彝族先民借用“关刀”取代棍棒,演变为今天表演彝族大刀舞所用的大刀。” 但还是没有说明彝族傩神伧司颇为什么是关羽的问题,也没有解释为何祭祀关帝会成为彝人祭天仪式的重要环节。
也许一些彝族耆老所说的更能让人得到启发,他们认为黑脸代表天、红脸代表地、白脸代表人,在彝族语言中庚英颇、伧司颇、艾目灵的发音也与这种说法相近。这就基本上告诉了我们这几位傩神到底是谁,那就是:庚英颇为雷神、伧司颇为关羽(炎帝、蚩尤、酆都大帝)、艾目灵为竹王。

[ 本帖最后由 康清浊 于 2014-12-20 09:44 编辑 ]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多谢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