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苏莉菲第九小组

九头鸟又称九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不祥怪鸟。因古汉语中「九」和「鬼」同音也叫做鬼车、鬼鸟。九头鸟是身有九首的凤,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神鸟。九头鸟有九个头,色赤,像鸭子,人首鸟身。九头鸟在汉代以后逐渐由神格沦落为收人魂气的妖鸟。

TOP

九头鸟的传说

九头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个头。在楚文化中,九头鸟是有九个头的神鸟,但是有些人说它本来有十个头。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这种鸟原来有十个头,后来一不小心被狗吃了一个,才剩下了现在的九个,因此被称为“九头鸟”。狗吃剩下的九头鸟白天看不见东西,遇到阴暗的天气才飞鸣,喜欢慑人魂气,据说人见到这种鸟就会倒霉不走运,它的血滴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灾难。人们听到九头鸟的声音,就会赶快熄灯并使唤狗叫,像赶瘟神一样迫使九头鸟快点儿飞离。)历史上,周、楚是死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周人对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也符合这条比较神话学的基本规律。

TOP

史料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九凤」所居的“大荒之中”,虽不知其确切范围,却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内,因为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嫔妃皆葬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九凤”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证明。
“凤”:凤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与龙并称。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楚人有崇凤的传统。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凤鸟的化身。《白虎通,五竹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便是凤。故楚人对凤总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感情。有学者说,凤凰贯穿了楚文化发展的始终,楚文化也可称为凤凰文化,荆州是楚文化之都,也就是凤凰的故乡。
“九”:九,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乃是因为“九”的本意是“九头龙”(或九头蛇)之故。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所以九头鸟最初并不含妖气。在楚文化中,崇“九”传统也很明显。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
综上所述,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凤,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我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原型。《山海经》中的九凤,是一个鸟神或神鸟无疑。然而,此后,九凤却从中国文献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现的种种冠以其它名称的九头鸟,不仅完全丧失了神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况愈下,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鸟怪。

TOP

鸟神鸟怪:关于九头鸟染上妖邪之气,在中国民俗中演变成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是从汉代小说所载“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开始的,后来的《荆楚岁时记》、《酋阳杂俎》、《齐东野语》诛书的记述渲染而广为人知。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留下《鬼车诗》一首,对此有最为生动完整的记述:“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占凶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这里讲,对九头鸟的仇视,是从春秋时曾被楚人战败的周公开始的。後来此鸟被天狗咬去一头一尾後,断头处血流不止,人们以为被血滴玷污即属不祥,於是九头鸟就成妖邪之物了。

TOP

九头鸟形象的起源

九头鸟起源于《山海经》中的九凤。“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这是战国至汉初时期楚人之手的《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出现。由此可见,九头鸟形象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这也是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

TOP

九头鸟形象的异化

古代中国讲究阴阳和合,九是阳数,有吉祥神圣之意,而凤本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那么有九个头的凤就更加吉祥神圣了。九头鸟被渲染成妖邪之气,并逐渐演变成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始于东周末年,而盛于秦汉直至唐宋时期。据传,秦灭楚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民谣在民间广为流传,此言时隔数年应验,秦王朝最终被楚人陈胜、吴广、项羽等人所灭。之后的楚汉大战,楚人的彪悍和勇猛,也在大家心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记,随后汉代小说所载“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的进一步渲染,使得妖魔化的九头鸟形象在各地广为流传,九凤神鸟的美好形象在典籍中则完全消失。加之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说到:谁有灾祸,九头怪鸟就落在谁家屋上鸣叫。还有九头鸟如何摄人魂气、夺人小孩之事。从此,九头鸟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大灾星”、“大妖魔”。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由此可见,连荆楚大地都开始视先祖图腾为鬼怪,对“鬼鸟”吠犬驱赶,并沿袭成俗。后来的《酋阳杂俎》、《齐东野语》诸书的记述更是渲染九头鸟的妖魔化,从此,九头鸟在全国各地的负面的凶恶形象便逐渐流传开了,直至今日,许多人还是对九头鸟形象报以否定的态度。

TOP

鬼车鸟

自《山海经》之后, 历代典籍中便很难见到有关九凤形象的记载了, 九凤作为九头鸟的原型这一概念, 也因此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同时历代小说、杂记中反复记录一种不祥鸟——鬼车鸟, 并作为九头鸟的别名。因为这种说法征引较多, 影响甚广, 所以后世遂多以九头鸟作为鬼车鸟的固定名称, 并根据鬼车鸟的性质来为九头鸟定性。《辞海》“九头鸟”条云: “九头鸟, 亦名苍、鬼车, 古代传说中的不祥鸟”。《汉语大辞典》“九头鸟”条亦云: “1. 传说中的不祥怪鸟2.鬼车鸟的别名”。由此不难看出以鬼车直接等同九头鸟的说法, 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然而鬼车鸟的形象, 并不能完全被理解为以九凤为原型的九头鸟形象, 它实际代表着九头鸟形象的异化, 是九凤形象的妖化和怪化。
鬼车鸟的形象, 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 初见于宋, 而宋以后各代又自有考辨损益。如罗愿在《尔雅翼》卷十七中引裴瑜注曰: “(鬼车鸟) 秦中天阴, 有时作声, 声如力车鸣, 或言是水鸡过。说者曰: ‘此鸟昔有十头, 能收人魂气, 为天狗啮去其一, 至今滴血不止。遇其夜过或滴污物上者,以为不祥。人家皆灭烛呼犬以去之’”。又如唐慎微在《证类本草》卷十九中所记: “鬼车晦暝则飞鸣, 能入人室, 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 一首为犬所噬, 今犹余九首, 其一常下血, 滴人家则凶。夜闻其飞鸣, 则捩狗耳, 犹言其畏狗也”。再如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三引《小说》云: “周公居东周, 恶闻此鸟, 命庭氏射之, 血其一首, 余犹九首。”80从这些记载可以推之鬼车鸟得名“九头鸟”的原因, 即在于它原本有十个头, 后来出于客观因素, 失去了一个, 只剩九个, 而所缺的那个头的伤口则经常滴血, 血落下来, 能给人带来灾咎, 所以鬼车鸟才被视为不祥之物。此外, 鬼车鸟还具有能收人魂气、喜爱夜间飞行、怕狗等生活习性, 这些生活习性又都与人们的特定心理紧密联系, 是这些特定心理的集中体现。

TOP

九凤本是吉祥神鸟, 但后世文献中的九头鸟, 不仅名称怪异, 而且妖气十足,概而言之, 其劣性恶习如下。
一是滴血降灾, 摄人魂魄。唐人刘殉《岭表录异》云:“ 鬼车, 爱入人家摄人魂气。或云九首, 曾为犬啮其一, 血滴之家,则有凶咎。点血儿衣, 取人小儿。”
二是形象怪异, 性情乖庆。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这样描述九头鸟“ 身圆如箕, 十腹环簇, 其九有头, 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 如世所传。每腹腹, 即脖子各生两翅, 当飞时, 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 至有争拗折伤者。”
三是食人指甲, 窥人隐私。据说九头鸟喜欢趁黑夜偷吃人们剪下的指甲, 以便据此窥测人们的隐私, 因而不少地方尤其是荆楚一带民间有夜间忌剪指甲的习俗。
四是现身示灾, 哀鸣示祸。《隋书五行志》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 后齐孝昭帝即位之后, 有雄飞上御座。中大同元年, 又有鸟止于后园, 其色赤, 形似鸭,而有九头, 其年帝崩。” 不仅九头鸟的出现为不祥之兆, 而且若谁有灾祸, 九头鸟就落在谁家屋顶上鸣啼, 据《岭表录异》卷中记载宋代景定年间, 皇上染疾。某日, 忽然有一只九头鸟泞立在皇宫门外的捣衣石上哀鸣啾啾, 当晚皇帝就驾崩了。
九头鸟既然是灾星兼恶魔, 人们对它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友好了。南朝梁人宗懊在《荆楚岁时记》中, 记载了当时楚地风俗“ 正月夜多鬼鸟度, 家家糙床打户,挟狗耳, 灭灯烛以攘之。” 真可谓谈之令人色变, 避之唯恐不及。

TOP

倍受楚人崇拜的九头凤为何会变成九头鸟怪呢?它又是何时何地被妖魔化的呢?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令人困惑的谜团, 好在古代文献上还是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一条若明若暗的线索。这条线索便潜藏在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一首《古风》之中:
昔时周公居东周, 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 弯弧伸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 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首落, 断头至今清血流。
民间文学主要靠口头流传, 这个故事何时何地由何人记录在文献上, 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偶然。梅尧臣的这首诗, 很可能是记载的一个古老传说, 故也有人认为此诗出自欧阳修之手, 而且王安石也写有类似的诗。其实, 诚如陈建宪先生所言,此诗作者究竟是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传说的内容, 与历史事实恰好暗合。

TOP

据史书记载, 周武王死后, 其子年幼,由弟周公旦摄政, 七年后, 周公还政于长大成人的侄儿, 是为周成王。当时有按臣进谗言, 说周公久怀篡位之心。年轻的成王信以为真, 欲加害于周公, 周公被迫逃往楚国去了。后来周成王从周公的一份祭天祷祠上, 发现周公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 这才后悔自己的轻信和鲁莽,于是杀了进谗言者, 把周公从楚国接回。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楚之间关系应该很紧张, 否则周公是不会逃到楚国去“ 政治避难” 的, 因为如周楚关系融洽, 楚国必然会将其“ 引渡” 回周。历史上, 周、楚的确是长期交恶。周昭王率军南征荆楚, 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 周人对楚人之忌恨可想而知。比较神话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神, 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像埃及大神萨特, 在希伯来人《圣经》中就变成了恶魔撤旦。我国东夷部族之神蛋尤, 在华夏族那里便成了铜头铁额、飞沙走石的怪物。由于周公曾避难于楚, 对楚人崇拜的九凤神必然谙之甚切, 或许还遭受过屈辱。因此,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 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 完全符合比较神话学的上述基本原理, 至于是周公本人确历其事, 还是民间传说附会于周公身上,那倒是无关宏旨。

TOP

然而, 当九头鸟以妖怪形象风行全国时, 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却从楚地蜕变出来, 并迅速传播开去。这就是从姑获鸟中变异出来的羽衣仙女的故事, 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有这个故事。编故事者显然有意摒弃了“ 九头” 的怪诞形象,以淡化人们对滴血降灾的鸟怪的记忆, 并打破了一般人心目中“ 鬼鸟” 或“ 鬼车”是不祥之物的心理定势, 以“ 衣毛为飞鸟, 脱衣为女人” 的奇特幻想, 寄之以凡人与仙女配婚、男耕女织的美好愿望,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 真可以说是“ 化腐朽为神奇” 。以致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升华起来, 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中一个十分流行的母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据陈建宪先生研究, 最早记载羽衣仙女故事的, 是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郭璞的《玄中记》和北魏哪道元的《水经注江水》。而上述文献记载中故事发生的地点, 恰好在故楚地—湖北阳新与江西豫章一带,这应当不是偶然的巧合, 它很可能是楚人后裔对九头凤形象回归的深情呼唤。

TOP

九头鸟是荆楚文化的产物,也是湖北人文形象的一个重要符号。湖北人文精神是荆楚文化的精华,弘扬湖北人文精神对于加快湖北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利用九头鸟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内涵的文化资源,将其引入湖北人文形象的建设,这对加强湖北的区域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九头鸟与湖北人文形象塑造》石定乐,袁红)

TOP

九头鸟原型是楚人的九凤神鸟。九头鸟出现之时并非是面目狰狞的不祥鸟, 而是楚人理想和智慧的结晶, 是能庇佑楚人永远安宁祥和的神祉。从九凤到鬼车的流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一流变过程中包涵了诸多复杂的因素, 正是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 才使得九头鸟形象由誉而毁, 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九头鸟”的形象流变及其文化内涵》胡晓蓓)

TOP

九头鸟传说作为“楚文化”的一份子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它的演变史是一部活动着的楚文化交流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与南北文化的深度融合的结晶,它的流传体现了楚民族文化集体创造的智慧。九头鸟从神鸟变为妖魔,再由妖魔变为楚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形象塑造的象征符号,极具戏剧性。它的这种演变与流传充分体现了九头鸟在荆楚文化中的定势,也充分体现了九头鸟在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中的一种文化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九头鸟文化精神的研究,并挖掘它的重要文化作用和文化价值,对于代表湖北人文精神的符号标识塑造以及湖北人形象塑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价值。(《从文化视角探讨九头鸟形象对湖北人形象塑造的价值》袁红,王英哲)

TOP

神农架一中高中部教师彭永新等人专门到神农架探究九头鸟之谜, 还访问了九头鸟的目击者张新全。张新全初中文化, 当时20 岁, 他是在1982 年11 月的一个阴天的上午10 时左右看到九头鸟的。当时,他在神农架林区伴水乡八角庙燕子洞附近的承包土地上点种土豆, 突然听到空中有鸟的奇特嘘叫卢,像沉闷的哨音,跟他以前听到的各种鸟叫声不同。他感到很奇怪,便抬头望去,令他大吃一惊: 发出怪叫声的是一只簸箕大的巨鸟, 包括翅膀在内直径大约两米,其羽毛黑灰色;更使他惊骇的是, 该鸟长有一簇脑袋,大约有九个头,嘴巴(喙部)呈红色;它的尾部也很奇特,呈圆扇形,既像孔雀开屏,又像车轮,旋转而飞。一会儿,这只九头鸟便飞进了远方的山林。1994 年7 月的一天傍晚, 张新全在堂房村组一处叫黑沟的山林中干活,又一次听到了九头鸟从天上飞过的奇特叫声。12 年前,张新全目睹九头鸟并听到它的叫声之后,便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很容易分辨九头鸟的怪叫声音。可惜这次天已昏黑,没看清九头鸟形貌。1994 年6 月11 日南京《周末》报转载《江城晚报》文章《湖南发现九头鸟》,文中写道:湖南屋脊壶瓶山境内曾多次发现九头鸟。据该省石门县南坪河乡鹰子尖村目击者、基干民兵张承云说,一次他在后山打柴, 忽见树上栖息着一怪鸟,其体形大小如同斑鸡,头上却长着九个脑袋:一个大脑袋,额头上还长着连成一串的八个小脑袋,呈半月形,每个小脑袋嘴鼻眼耳俱全,并覆盖着一圈凤毛,如女人的刘海。张承云撒了一把沙石,只见该鸟除两翼奋飞外, 八个小头亦有小翅分开腾飞。对九头鸟素有研究的当地人张福裕好奇地跟踪调查, 一连向该村文书林永言、妇女工淑珍等20 多人了解,他们都说曾经先后在该村多处见到过这种鸟。(《似是而非:“九头鸟”传奇》裘伟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