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花木兰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号称“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辞》,这一时期的木兰形象更多的寄寓是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忠”、“孝”,而且突出的表现了“孝”这个主题。《木兰辞》开篇即叙说木兰因为“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而抛弃女妆,代父从军,此后将“尽忠”之事的战争描写几句带过,描述木兰功成以后退身回家,继续侍奉父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木兰形象完全是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以孝为先的社会风尚的。到了唐代,木兰这个形象并没有时代殷荣,兵戈不常而消失,而是持续地被人们记忆着,其中杜牧的一首《题木兰庙》最为典型:“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盛唐气象开放,含包一切的气势,使木兰这个不知为自己考虑,为了尽孝为家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弯弓征战的假男子花木兰并不只是一个没有自由意志的人,而是能够在深夜无眠的梦里回忆起自己的女儿之身,为自己的回家无望的愁绪酣畅的抒发出来,这个曾经画眉的花木兰,第一次以柔美的形象被人们记忆下来。而到了元代,木兰又有怎样的形象变化呢?元人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云:“ 将军魏氏, 本处子, 名木兰, 毫之憔人也。世传可汗募兵, 孝烈痛父毫赢, 弟妹旨稚呆, '溉然代行, 服甲胃, 佩键囊, 操戈跃马, 驰神攻苦, 钝锉成阵, 胆气不少衰, 人莫窥其非男也, 历年以纪, 交锋十有八战, 策勋十二转。朝勤天子,喜其功勇, 授以尚书。隆宠不赴, 恳奏还视。拥兵还憔,造父室, 释戎服, 复闺装, 举旨惊骇。咸谓` 自有生民以来, 盖未见也' 卫兵振旅还, 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闭, 欲纳宫中, 将军曰` 臣无媲君礼制' 。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 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溢也”。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木兰替父从军和战场杀敌,而在于木兰故事在这里的结局“势力加迫,遂自尽”,原因是木兰认为“臣无媲君礼制”。我们知道,宋元之间,随着理学兴起,封建王朝不断走向高度专制,君臣礼法、伦理纲常日益严峻,花木兰形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也隐喻性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到了清代,这种文化语境更是将木兰形象完全神话,清代无名氏《木兰歌•引》云:“委身事君, 忠也克敌制胜, 勇也辞封拒赏, 廉也事亲终身, 孝也久处戍役, 守身弗失, 贞也五德具焉, 烈丈夫犹难, 一女子能之, 不亦可嘉乎哉”,完全将封建社会的所有道德封赏给予了木兰,使她成为了这种道德语境十全十美的模范和榜样,应该说,是有鲜明的时代痕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