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薹消失的威胁
消失的威胁
沿石牌岭小学旁的窄巷深入,小路坑洼,两侧并立的农房挡住头顶的阳光。步行百米,豁然开朗,面前出现高台。拾级而上,穿过楼栋,竟是一片紫红发亮的菜薹田。这就是洪山菜薹的原产地。农民房层层包围,原产地仅剩80.13亩,却是洪山菜薹希望的全部。
1976年,洪山菜薹产业协会的叶晓佑还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每次路过街道口,映入眼帘的是藕田,壕沟露出挑土垒起的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洪山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全市居民消费的蔬菜超过80%产自洪山区。70年代初,洪山区6乡2镇3街全是菜薹种植区,面积1万多亩。不过,大股子(洪山菜薹)的种植面积约3000亩。到了80年代,汉桥区与洪山区合并,市内两大蔬菜种植地跨越了江南、江北,菜薹种植面积一跃到了2万亩。与此同时,大股子的耕种面积却下降到2千亩。
农户不愿种大股子,因为它是中熟品种,比早熟品种上市晚10到20天,而且容易受冻害,卖价与普通菜薹无异,所以,产值和产量都上不去。在市场上,大股子竞争不过东西湖产的“十月红”等普通菜薹。
1984年,大股子的种植面积萎缩到不足
“天晴一把刀,天潮一团糟”,红黄壤、灰潮土的特殊结构造就洪山菜薹色香味甘。科技工作人员通过GPS定位,寻找着与原产地小气候类似、土壤条件相仿的新种植区。洪山乡的村落优先进入考虑,和原产地成为洪山菜薹种植第一圈层;与洪山乡田接田、地挨地的九峰乡成为第二圈层;花山镇左岭镇则进入第三圈层。起初,花山乡东港村支部书记袁建设担心销售,种洪山菜薹的积极性不高。2005年,叶晓佑说服他在自家的两三亩地试种。结果,袁建设“餐餐吃洪山菜薹,还吃不厌”。
2005年,大股子种植面积回升,达到1000亩。一年后翻番,到了2007年,种植面积3500亩,恢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此后,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去年增加到8000亩。九峰乡、花山和左岭相继托管到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了稳定洪山菜薹的种植面积,青菱乡加入进来,使总体种植面积保持在5000至8000亩。普通菜薹一亩地产量1000斤,而洪山菜薹一亩出产达3000斤,有农户还种出过5000斤的高产。按6000亩计算,每年产值就有3600万。
洪山菜薹是季节菜。只有碰见倒春寒,它的上市时间才可从11月延长至来年的3月。叶晓佑、冯军等业内人曾经考虑如何“全年种植、全年供应。”在青菱乡的夏季试种失败,于是向高山转移,宜昌、长阳、巴东、鹤峰一一尝试。海拔1200米高山试种效果不错,虽然梗茎比原产地略细,但口感接近,而且面市时间也提前了两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