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黄鹤楼2
传说李白作成此千古佳作与崔颢的《黄鹤楼》有
一定的渊源关系。当大诗人李白当初来到黄鹤楼, 诗
兴沛然, 正欲援笔题诗之时, 蓦然见到崔颢新题的
《黄鹤楼》诗, 读后非常佩服, 觉得自己再题诗恐怕无
益, 于是便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来抒发当时的感慨:
一拳击碎黄鹤楼, 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
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因此暂时止笔而去。李白服善,
但不服输, 他一心想和崔颢比个高低, 离开黄鹤楼不
久写了一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
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
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 长洲孤
月向谁明?”吟哦多遍, 总觉得缺少新意, 很不满意, 他
经常为此事感到遗憾。可谓好事多磨, 天宝年间, 李
白受奸臣排挤, 被迫离开长安, 后漫游金陵, 得见凤
凰台, 触景生情, 感慨时事和个体生命的变迁, 欣然
命笔。
此诗开篇以凤凰的传说起笔, 表达对时空变幻、
人生无常的慨叹。凤凰是吉祥物, 据《江南通志》载:
“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 犹有陂陀, 尚可登
览。宋元嘉十六年, 有三鸟翔集山间, 文彩五色, 状如
孔雀, 音声谐和, 众鸟群附, 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
山, 谓之凤凰山, 里曰凤凰里”。当年凤凰来游, 象征
着王朝的兴盛, 可如今已是凤去台空, 六朝的繁华也
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滔滔长江水依然独自不停地向
东流去, 真是“惟见长江天际流”啊。孔夫子曾在川上
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可见只有大自然才是永
恒的。
“凤去台空”后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诗人不禁
想起“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 风流倜傥的六朝
人物, 以及众多的统治者, 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
成为历史的陈迹; 就连那巍峨的宫殿如今也已经荒
芜破败, 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究竟留给历史什
么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呢?人生短暂, 山河依旧。作者
在此吊古伤今, 经安史之乱后, 鼎盛一时的唐王朝已
走向颓败, 这似乎是定数, 也是天意, 其中有一条看
不见的绳索在牵系着历史的轨迹。
此时此刻, 我能有何作为呢, 一心想为朝廷效
力, 却报国无门, 因为长安已经被浮云所遮蔽。陆贾
《新语篇》:“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也”。这让我
想起《世说新语》那个著名的典故, 据说晋明帝小时
候坐在晋元帝膝上, 元帝问他, 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 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 没
听说有人从太阳来, 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 第二天便
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 没想到明帝却
答说, 太阳近, 长安远, 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 却
见不到长安。晋代原都长安, 永嘉大乱之后南渡, 晋
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史之乱而迫使太子
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 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
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 茺废朝政,
而导致安史之乱, 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
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 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
谗言所害而被贬谪, 登上凤凰台, 望不见长安, 内心
的痛苦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