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四小组袁昌敏

关于贱三爷的说法还有几种

一根据地理形势引申而来,汉阳地处江汉平原,可是蛮怪,到处是山包包,磨山,珞珈山等等,所以有“见山厌”之说,后来就跟贱三爷混为一谈了。
二,还有种说法,贱三爷是“见师爷”的意思,汉阳出了个师爷,汉阳人遇上打官司的事,就说“走罗,见师爷去!”亲帮亲,衙门有自己人好说话。
第三种说法,汉阳人农闲时会到城里打些零工赚钱,多半做些剃头,修脚,擦背的活,自我陶侃为“贱三业”,做这些活的人自然是“贱三爷“。

TOP

贱三爷故事中的武汉话

有——没有之意,音冒
蛮——狠,厉害
嚇——害怕
么,么样,么事,么唦——什么,怎么之意
龌龊——脏
巴巴——大便
醒惶——明白,醒悟
铆——使劲
一点嘎,一丁嘎——形容小,少
造孽——可怜

TOP

引用:
原帖由 袁昌敏 于 2014-11-28 21:02 发表
您知道贱三爷吗?
“贱三爷”一般是指什么意思呀?
“贱三爷”是骂人的吗?为什么呀?
您可以和我们讲一下您最熟悉或是觉得最好玩的“贱三爷”故事吗?
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说到“贱三爷”吗?一般是在什么场合情 ...
问题设置的很好啊,没问题

TOP

贱三爷版本:贱三爷的故事现在有记载的据说有两百多个,我翻阅手中资料,只收集到以下这些:
《贱三爷的来历》对贱三爷的来历有六种说法:认为实有其人的:
一健三摆渡金牛不收钱,健三拳术师的贱脾气,健三农民拒绝给财主当护院
认为虚构的:
贱三爷是“见山厌”和“见师爷”的谐音误读,或是从事贱三业的人的自我陶侃。
以下是贱三爷机智故事
《赵钱孙李》  《 贱三爷练武打擂台》
《吟诗》《 画像》《求雪 》《 对联》《告状》  
《养老》  《打擂》 《秃驴》  《帮工》  《读书》  
《老规矩不能改》 《 抬轿子》
《要命还是要钱》,《斗恶魔》,《金殿比武》,《比箭》
《贱三爷赶考》,《公鸡打鸣》 《称骨头》,《那是我的心》《 晒肚皮》《  萝卜鳝鱼猪》《 打豆腐 》《题壁字》
《借礼救灾》《 酒店三句半 》《 把水挤出去》  《银子和马》

《练武》,《智平械斗》,《你是贱三爷吗》,《贼被偷了》,《剃头修脚擦背 》 ,《一斗米和一把米》,《水晶盒》,《去掉点酸味》,《酒店对联》,《讨学钱》,《金玉良言》,《推车赶脚》,

TOP

个性特点:有着敬酒不吃吃罚酒,文武双全,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善于教育,治病救人,不为名利,一心为群众,语言诙谐成趣,犀利如刀

TOP

广为流传的原因:据《湖北民俗志》载,除了汉阳的贱三爷,明清广泛流传于湖北的民间智慧人物还有很多,如五峰红渔坪,白溢坪一带的杜老幺等,故事内容也大致相同,都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少数了解民间疾苦的知识分子如何以幽默,诙谐,冷嘲作弄等为武器,以非暴力的手段,与剥削,欺压劳动人民的地主贪官等进行巧妙斗争,扶强济贫,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进行抗争的强烈愿望,是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贱三爷是劳动人民智慧,勇武的化身,是劳动人民塑造出来的典型形象毫无疑义,最先创造贱三爷的,是从事贱三业的劳动者,他们最被人瞧不起,也最具有反抗性。他们需要一个能为他们说话,能表达他们意志和愿望的人来主持正义。贱三爷的产生,正是劳动人民智慧,愿望和理想的化身,所谓贱,是劳动人民中机智人物的自嘲和对统治者的蔑视。
贱三爷能成为民间机智人物中流传最广的人自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贱三爷的故事主要在城镇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旧城镇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甚至比农民更厉害,复杂。如城镇官多,财主恶霸多,地痞流氓多。人们深受其害,希望有人替他们说话,为他们伸张正义。贱三爷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干过百行白业,这些职业大多流动频繁,活动面积大,跟城镇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有关他的故事更容易流传;城镇人员集中,成分复杂,行业多,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姑子牙婆无所不包,他们极易接受贱三爷的故事,又成为贱三爷故事的传承人,于是,更赋予了贱三爷故事更广阔的天地;城镇的各种活动场所比比皆是,如茶楼,酒馆,客栈,戏院,集市等,经常聚集南来北往的各种人,贱三爷的故事自然成为他们言谈的话题,他们不仅传播着贱三爷的故事,同时也丰富着贱三爷的故事,并给贱三爷的故事进行义务加工。加上汉阳还是小码头,货物人员流通之地,更增加了故事的流传面。
第二:贱三爷有高超的武功。这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城镇中的手工艺匠人受着流氓,地痞,恶魔的欺压和剥削。为了对付这些无赖,很多手工艺匠人练武防身。有这些原因,劳动人民就让贱三爷挥动拳头去惩治这些恶人,替人民出出胸中的怨气。
总结一下就是:贱三爷是人们理想的化身,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同时因为贱三爷不同于一般机智人物的特点,是唯一主要在城镇流传的机智人物,城市人口的密集,生活的压迫等让贱三爷故事广为流传,另外贱三爷有高超的武功,与人们的表达诉求相符合。

TOP

久传不衰的原因:贱三爷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是由众多的短小故事群来构成的。一方面人们喜欢这个人物,另一方面这些故事短小易记。这是民间口头文学之所以久传不衰的原因之一,人们在口头传说中,不断丰富,补充,象滚雪球一样,使其形象更加鲜明,高大,丰满。

TOP

引用:
原帖由 卞仕傲 于 2014-12-4 22:09 发表
唐武德四年开始,在汉阳筹划修建汉阳城,其城的选址为东临长江,北倚凤凰山。古汉水由城西再向东,半边围着汉阳城旁流过后再与长江交会。昔时还没有鹦鹉洲,汉阳鹦鹉洲的定名则是清朝的故事。 昔时的凤凰山(古为凤栖 ...
机智,喜剧性的人物故事出现,最早可上溯到秦汉以前,司马迁《史记》中《滑稽列传》便是例子。但机智,喜剧性人物故事的大量出现则是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代: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封建统治者残酷压榨百姓,生灵涂炭,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人们理想中的“真龙天子”不能出现,就将反抗的希望寄托在一些理想人物的身上。这些人出身微贱,地位低下,但他们不畏强暴,智勇双全,为老百姓鸣不平,抨击邪恶,针砭时政。贱三爷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他的一言一行,都显示出劳动者并不因为贫困而心甘情愿受剥削压迫,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反抗斗争。
                                     ——浅谈汉阳“贱三爷”的“贱”&陈佩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