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温姝宇小组 论文

民间文学240课堂温姝宇小组 论文

民间文学240课堂温姝宇小组 论文
课题名称:汉阳贱三爷民间文学研究

指导教师:孙正国教授

论文写作:温姝宇、秦甜、梁盼、张雪云、张娅敏

小组成员:邢文慧、王玺玉、王国荣、马丹丽、覃雅倩、胡丽、石嘉宝、向娇、梁盼、张雪云、秦甜、张娅敏、温姝宇

后附:关于汉阳贱三爷的问卷与实地调查分析(马丹丽、 覃雅倩)
          小组实地调查趣事

[ 本帖最后由 温姝宇 于 2015-1-12 13:20 编辑 ]

TOP

“贱三爷”的那些事儿 —— “贱三爷”民间文学研究集锦

摘要:数百年来,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故事、民谣、俗语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一直流传,作为武汉的“阿凡提”,贱三爷身上有着很多优良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民间文学贱三爷的时代背景、集体创作、人物形象、流传与变异等方面做出更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我们将通过书面与实地调查的资料对于贱三爷智慧的独特性、人名的意蕴、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差异、人的觉醒、母题等方面做一番探讨解析。
关键词:贱三爷  时代背景 形象分析 集体创作  流传中变异  人的觉醒 传承与展望

TOP

数百年来,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故事、民谣、俗语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代代相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民间机智人物的代表,“贱三爷”的身上有着诸多符合民间理想价值观的优良品质:机智幽默、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不畏权贵、戏恶惩恶等,他巧妙地解决了穷与富、贵与贱、亲与疏等种种家庭、乃至社会生活的矛盾。在“贱三爷”的身上,不仅散发着非常浓厚的民间气息,还凝聚了民间的集体智慧,以及底层民众对于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的期盼,更向我们传达了深厚的民族精神。
          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文学一直活跃于民众的口头之中,人们在繁重的劳作和繁复的生活现象中就地取材,对复杂而真实的生活进行深入挖掘、再创造,从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节内容,并凸显了多元的主题意义,也向我们阐述了“源自民间,归于民间”的真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于“贱三爷”的民间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缘由,人物形象分析,文化价值这三个方面,例如沈远义先生的《贱三爷,汉阳民间机智人物的化身》、刘守华先生的《试论贱三爷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读沈远义贱三爷故事集》等,这些研究无疑为后人的探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秉承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少有以现代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分析,而对于相关的时代背景、创作、流传与变异等方面也缺乏系统的阐述,只是零星地分布在各个文本的角落里。
        此外关于底层民众的价值观的转变,人的觉醒和神化的削弱,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异和母题等方面也缺乏研究。我们将力图从以上的这些方面,并依据现有的文字材料和实地调查来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本帖最后由 温姝宇 于 2015-1-12 12:32 编辑 ]

TOP

一、时代变幻之风起云涌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革、历史的发展,在明末清初之际机智、喜剧性的人物大量出现,贱三爷就是应运而生的一个代表。
    1、社会背景:
社会矛盾尖锐。在政治上,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社会上的等级制度更加明显,社会的统治阶级——皇帝或上层官员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平民老百姓,总是被城镇中贪官、财主恶霸或流氓欺压。他们生活艰难困苦却又无力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在他们内心仍然是带有反抗意识的。而他们只能将这样隐秘的反抗意识寄托在一些理想人物的身上。
    贱三爷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从事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职业,是被剥削压迫下层人民中的典型代表。但是他不畏强暴,智勇双全,为老百姓鸣不平,针砭时弊。当他成为了官员之后,又成了下层人民利益的代表,他非但不像其他豪强劣绅那样欺压百姓,反而为老百姓做主。贱三爷这样的形象正符合人们心中对理想人物的构拟。所以,他的故事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也就是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基础的。

TOP

2、经济背景: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这同时也为贱三爷故事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城镇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一方面使得人们不被限制在土地上,人口流动,有了更大的择业空间,另一方面又因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从而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与压迫。
    在关于贱三爷名字的来历中有这样的说法,贱三爷是指从事“贱三业”的人,他们干的是修脚、剃头、擦背一类的行业。在此,我们的着眼点在于从事贱三业的人,他们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证明。此外还有说法说贱三爷是在汉口码头的从农村进城务工者的代表,这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以雇佣关系为标志的职业,其本身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所以,资本主义萌芽也是贱三爷故事产生的一个时代背景。

TOP

3、文化背景:
    在文化上,明末清初很多俗文学兴起,小说题材也十分流行。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一些俗文学的作品。贱三爷的故事本身就属于俗文学的范畴,它的产生与流传都是在民间,自然不能与诗歌这样的雅文学相比。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市民阶层大量出现,尤其是一些底层民众对于属于自己文化的迫切需求,使得像贱三爷这类来自于民间的人物故事大量地涌现。此外,人们在文学上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欣赏有生动的情节的故事,小说更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样的变化为贱三爷故事的产生与流传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因而在一些口才出众,想象力丰富的民间艺术家们的不断创作下,贱三爷的故事越来越丰富多彩。

TOP

4、思想观念背景:       
     一方面,明清之际,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是人的觉醒,人们有意识地要用智慧为自己的权利抗争,而不是像以前的农民一样忍气吞声,这是民众自我性格的一种发展。贱三爷,虽是底层民众的化身,但是他却不向以前农民那样的自卑,他从来不向恶势力屈服,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甚至帮助其他底层民众反抗地主豪强的欺压。如县里捉了个贼,县太爷缴获财产,名利双收,便请贱三爷为自己做诗一首,以彰显德政。结果,贱三爷做了一首诗来嘲讽县太爷是做官的贼。这些贱三爷为贫苦民众伸张正义的故事中,实际上体现了底层民众不堪忍受欺压,而渴望用智慧维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出现一个类似于贱三爷一样的全能型的人物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愿望。
    另一方面,“贱三爷”也坚守着善良朴实的价值观,帮助弱者,打抱不平,同时他也坚持维护者传统的和谐的家庭秩序,而这些也正是贱三爷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在关于贱三爷的故事中,他帮助弱势群体智斗地主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借礼救灾故事中,贱三爷设巧计让地主豪绅和商人送礼赈灾。再如在一斗米和一把米的故事中,贱三爷巧妙地让自家媳妇学会孝顺公婆。这里,贱三爷的智慧从来没有用于为自己谋私利,而是用来维护贫苦民众的权利或者家庭的和睦,这就鲜明地体现了贱三爷的朴实、正直、善良、爱打抱不平的品质,这也是贱三爷的故事流传了数百余年,并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根本缘由。

TOP

二、箭垛式的集体创作
    箭垛式的创作方式是指,假若某人具备某种特性,那么人们多将相应的类似事件都归于这个人的身上。有关贱三爷的故事创作特点无疑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对贱三爷名称的历史渊源,以及关于贱三爷的故事体系的特点来进行相关的探讨。
1、 贱三爷名称的历史渊源
       贱三爷的名称来历向来有多种多样的缘由。这里我们将选取三种最常见的说法,即见三爷、健三爷与贱三业。
A、见三爷——贱三爷。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相传,从前有一个汉阳人,排行老三,在武昌衙门里当师爷。汉阳的乡亲们常有事到武昌找三爷帮忙,然而,乡亲们每次都会受到看门人的盘问,于是乡亲便回答道:我们是汉阳的,我们是来见三爷的。时间长了之后,乡亲们与看门的都认识了,便不用打招呼也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时有人问看门的,怎么随便就放他们进去?看门的就会回答:汉阳的,见三爷。后来就演变成了:汉阳的贱三爷。
B、健三爷——贱三爷
    贱三爷是汉阳人,本名为健,排行老三,故人称健三。由于家里很苦,所以健三从小在地里爬、泥里滚,做尽了农活,但反而长得结结实实。健三聪明机智,有一次财主刘善人想雇佣他看家护院,但是他却宁愿自己用犁耕地,刘善人气得直跳脚,恨恨地说:“健三哪,健三!你真是生得贱哪!”健三大笑道:“哈哈!我就是贱三爷嘛!”从此,贱三爷的名字就传开了,而且是越叫越响,他的故事也越传越多。
C、贱三业——贱三爷
    贱三业指旧社会里低贱的三种职业:修脚、剃头、搓背。这三种职业是下层职业中最不稳定,最被人瞧不起的低贱的三种职业。但那些从事这些职业的师傅们并不愿意让别人这样看待自己,于是他们便将“贱三业”一改为“贱三爷”,这一改,便将劳动人民对于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对于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的抗议鲜明体现了出来。从此,贱三爷的名头便传开了。
    除了以上说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如见山厌、不收送上门的钱的船老三、蔡甸叫三爷的武师等等,这些说法都各有特色。在这些贱三爷来历的故事中,他具有多种身份。例如农民、摆渡人、手工艺者(剃头、修脚、擦背)、武师、师爷等,这恰恰说明了贱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是民众经过艺术虚构、提炼,典型化了的,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体现了一种恰似胡适提出的箭垛式的艺术创作手法,这与作家文学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关于贱三爷的其他故事中,贱三爷还从事过打豆腐、店伙计、教书先生、屠宰、算命的、泥瓦匠等职业,这些职业活动频繁,流动面积大,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有关贱三爷的故事就更容易流传。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和他们崇尚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很容易接受贱三爷的故事,并成为贱三爷故事的传承人,他们在各种活动场所传播贱三爷故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加工着贱三爷的故事,因而贱三爷的故事汲取了更多的民间智慧,并占据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TOP

2、 贱三爷故事体系的特点
    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故事颇具特色: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线索多样,譬如贱三爷进城务工维权;贱三爷考中进士,成为状元郎,当师爷,最后弃官而去;贱三爷帮助贫苦民众免受欺压等等,这些系列故事可以说各自为政,零散而不成体系。此外,贱三爷故事体系构成形式多种多样,有猜谜、吟诗、对联、表演、题匾、引用典故、拆合汉字、方言和谐音等多样化形式。同时,口语化的语言与具有文人气息的对子并存,江汉地区浓厚的汉味风格也在贱三爷的民间故事渗透了出来。
    贱三爷的民间故事的体系特点,如庞杂而不成体系,形式多样,矛盾而统一,具有地域特色等等,这也就恰恰体现了贱三爷的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的特色。实际上,贱三爷的形象非一人或数人所创,也非一时或数十年间所能成,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广大的江汉地区的劳动人民的辛勤创作,他实际上就是江汉地域的一个典型化身,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具有类似性格人物故事集中在贱三爷的身上,同时赋予了他更多的能力与更完美的性格,使得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理想型的人物。

TOP

三、“贱三爷”形象初探——机智的化身

贱三爷是生活在民间的机智人物,他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愿望、理想的化身。他豁达豪爽,机智幽默,还兼有舍己,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的品质。他干过百行百业,在期间与地主豪绅,奸商高利贷者,流氓地痞斗智斗勇,帮助穷苦人从不吝啬。他是从民间的土地上升腾出来的一位下层民众的英雄形象。
    在贱三爷的这些众多性格中,最鲜明的、最成熟的性格特征便是机智,他似愚实智,寓智于愚,寓智于诙谐幽默之中,给丑陋的世事予以讽刺,并且敢于与旧恶势力进行抗争,他也是湖北机智人物群中颇具特色的一位。对于贱三爷的机智,下面我们将从以下这四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1、暗含于幽默里的智慧
    贱三爷在面对县太爷、恶魔的诸多刁难时,在面对地主豪绅、店主老板的不公正待遇时,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巧妙地应对,或抓住对方的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用违反常规和常理的形式来进行辛辣的讽刺,在使得对方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之余,也使得观者捧腹大笑。
    如在故事斗恶魔中,恶魔打斗不过贱三爷,便提出了问题来刁难,譬如为何人有影子而魔没有影子,贱三爷巧借身正不怕影子斜,来讽刺恶魔行事不端,躲躲藏藏,哪里会有影子呢?驳得恶魔羞愧难当,只得承认。当然,这其中不免有人们的主观想象,恶魔能够口吐人言,有人的感知与思维,但即使是强大恶魔,在贱三爷的武力和三寸不烂之舌之下,也只能败下阵,这里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贱三爷对付恶魔时,那面带微笑的神情,那成竹在胸的气度,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故事,像题壁字,吃鱼头,两味中药,命还是要钱,喊丧等等,贱三爷的机智形象也就由这一个个幽默有趣的故事而深入人心。
2、善于维权与助人为乐
    贱三爷非常善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很乐意帮助穷苦民众免受地主豪绅的欺压,但贱三爷从来不用暴力流血的方式来直接反抗,而是用自己的机智与权贵进行周旋、博弈,以达到讽刺、反抗的效果,并为底层民众伸张正义,这种反抗也揭示了当时的底层人们的被欺压的悲惨境遇。
    在银子和马的故事中,旅店老板暗自把贱三爷辛辛苦苦积赚的银子偷吞了下来,假意骗说银子变成了盐,贱三爷自然知道是老板黑心把银子私吞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吵闹打斗,而是将计就计,趁机向老板借了一匹马,而当老板想要回这匹马时,贱三爷却给了老板一只蝌蚂(青蛙),就在老板暴跳如雷之时,他淡定地说,什样不能变?银子还能变成盐呢!大马变蝌蚂,说变也能变。老板这时才明白,贱三爷这是在秋后算账了,一匹马可是抵百两银子呢!自然到最后,贱三爷的银子也就回来了。可见,贱三爷一时隐忍、巧施计,不仅捍卫了自己的权利,更是教训了贪财的老板。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贱三爷为百姓伸张正义的故事数量相当地多,像六月求雪以讽刺县官贪得无厌,再如黑状来巧妙应对地主迫害百姓的行为等等,这类故事借助贱三爷表现了的汉阳地区的底层民众的抗争和乐于助人精神,以及汉阳底层民众所特有的那种豁达豪爽的性格品质。
3、日常生活的智慧火花
    贱三爷的智慧是来自于平常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深厚的现实根基,而非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譬如在与老板的斗智斗勇中,在与县太爷的巧妙周旋中,在调解家庭矛盾中等等,这些智慧与经验,显得鲜活真切而有张力,活灵活现,如现目前。
    譬如在把水挤出去的故事中,贱三爷拿一个只能装八两的壶子宣称要打十斤酒,老板惊呆了,贱三爷说,对,你就给我装八两酒,把那些水都挤出去!自然贱三爷是在嘲讽酒店老板偷工减料,酒水里放的水太多了。再如在贱三爷施计的故事中,大夏天的贱三爷特意穿棉袄、棉裤教不孝顺的儿子“巧计”,儿子满以为真,依言用计,结果反而被贱三爷狠狠地教训了一回,原来,贱三爷是设巧计,教训不孝的儿子。这里,贱三爷既巧妙地讽刺不公的现象,又维护了家庭的伦理秩序、和谐共处,可以说,贱三爷的这些行为也就是民间所认可的,是民间智慧在日常生活的累积。
    在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中,贱三爷向我们展现了他的聪明与智慧。贱三爷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触手可及的,他来自于民间,实则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民间底层的一位机智人物的代表。
4、急流勇退与善始善终
    在贱三爷系列的故事中,有另外的一条线索,即贱三爷考中状元郎,却辞了县令,当了个师爷,然而,贱三爷在过了几天“官瘾”,为民做了几件畅心快意的事后,便爽爽快快地挂印弃官而去。有人认为贱三爷这样做不值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正是贱三爷机智的表现,他急流勇退正是自己明哲保身的一种做法,即使不再做官,他也能够为百姓有益的事情,而且,贱三爷与其他机智人物相比,确实是得到了一个善始善终的好结局。
    贱三爷的系列故事都主要是集中围绕“贱三爷”的机智而展开的,这也是贱三爷最鲜明的性格特征。贱三爷运用这种幽默中的智慧,而非流血的暴力,在生活上为自己的权利抗争,在社会上帮助贫苦弱势群体、行侠仗义,同时巧妙地处理家庭成员各种矛盾。正因为贱三爷的机智,所以他才能够对权贵进行有力的讽刺和抗争,同时却也不必陷于险境中,他用自己的机智不动声色的对权势的讽刺,表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更因为贱三爷的幽默,也使得贱三爷这一形象鲜活地存在于底层民众心中,使贱三爷这一形象具有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并为底层民众所欣赏和喜爱,一直流传下来。

[ 本帖最后由 温姝宇 于 2015-1-12 12:32 编辑 ]

TOP

四、流传中的变异

贱三爷的民间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变异,有人们对于贱三爷形象的态度变化,有人物形象本身的发展变化,有不同地区的差异,也有不同传承方式的变化等等。下面我们将从人物形象的变异、人们情感态度的变异、地域的变异、传承方式的变异来展开论述。
1、人物形象的变异:
    贱三爷最主要的、最圆满的性格特征是机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代代底层民众的创造下,贱三爷的性格越来越圆满,越来越完善。尤其是不畏权贵,豪爽直率,耿直硬气,重情重义,敢于斗争,护佑弱小,宽容大度,甘愿当贫苦民众的保护神等等,这时候的贱三爷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使一些小聪明的普通劳动者,在贱三爷的身上,凝聚着民众想要抗争、摆脱欺压的期许与强烈的愿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赋予贱三爷更多的能力,像他身怀武力,连小鬼与恶魔都斗不过,他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打击、讽刺权贵地主,他能够有从事多种职业的能力,而贱三爷越是全能,越是神通广大,其实越能够体现民众对于出现像贱三爷一样的保护神的深深期望。
    但是当权者看到贱三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他们恐惧了,他们害怕底层民众有朝一日会真的起来反抗,推翻他们的统治,于是他们编造了许多和贱三爷形象背道而驰的故事,恶意地中伤贱三爷的声名,使得贱三爷故事里,出现了这样一些与其原本形象不符的故事。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这些虚假的故事终将随着被湮没在时代洪流中。

2、人们情感态度的变异:
    根据我们实地调查的结果,鲜明地展示了人们对于贱三爷的情感态度的巨大差异与变化。在调查当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部分人认为贱三爷是一个褒义人物,一部分人认为贱三爷是一个贬义人物,在认为贱三爷是褒义人物的人群中,又有大部分人认为他是机智幽默的,少部分人认为他是不畏强权、行侠仗义的人,极少人认为他是文武双全的人。在认为贱三爷是个贬义人物的人群当中,占多数的评价是:爱管闲事,犯贱,低俗,奸诈。
    并且,在对待贱三爷这个人物的褒贬性上,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得知: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贱三爷是个不好的称呼,情况如下:一是汉阳人认为这是汉口人骂汉阳人的蔑称,二是因为他们认为“贱”字含贬义,不是雅称。有三成的人认为贱三爷的称呼是好的,情况如下:一是因为他们觉得“贱三爷”是个爱称,含有调皮搞笑之意;二是因为他们喜欢贱三爷这个人物的故事,因而对其称呼不排斥。
    产生人物形象变异的原因之一就是民间文学的流动性非固定性,民间文学一经创作,就不会有完全定型的作品,它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再创作,再传承。而在贱三爷故事的创作和流传中,出现了一些艺术水平参差不齐的作品,使得贱三爷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分化,出现了一些表现其负面形象作品。因而,人们的态度也就由褒扬转为贬斥,因为,机智的反面就是狡猾、欺诈,智慧用到了不正当的地方则会使人厌恶。
    此外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是统治阶级故意诋毁而为之,因为他们惧怕像贱三爷这样不畏权贵,勇于反抗的人会不利于他们的统治,所以编造了很多贬斥贱三爷的故事,试图削弱贱三爷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最后,还包括了保守的人们对于贱三爷突破常规的反叛的反感,虽然贱三爷打抱不平,觉得人们会觉得贱三爷多管了闲事,破坏了规矩,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则鲜明地反映了部分民众的保守与自私心理。所以人们在教训不听话的小孩的时候就会骂道:你是汉阳来的贱三爷吧?

3、地域的变异:
    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汉口与汉阳地区调查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在汉阳,受访对象大多是通过前辈们口耳相传而得知贱三爷的,并且他们对于贱三爷的故事了解得比较清楚,并且褒义较多,他们认为“贱三爷”这个称呼大多包含了幽默,机智,看不得别人弄虚作假,矫情做作,英雄气概与少年情怀,善心等褒义性质的意蕴。而在汉口,虽然人们也对贱三爷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是作贬义来理解,少数受访对象还表示“贱三爷”这个称呼也代表对汉阳人民的一种调侃。这种差异与贱三爷故事的产生与流传的中心地区——蔡甸区(汉阳县)有观,汉阳地区的人们因为离蔡甸比较接近,所以,他们相较于汉口地区的民众来说,对于贱三爷形象的理解更加接近其原本意义。
    从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汉口人瞧不起汉阳人,因而,贱三爷成了汉口人侮辱汉阳人的一句口头禅,即你是汉阳来的贱三爷吧?在历史上,汉口是中心城镇,而汉阳只是农村,因为汉口发展较快,许多汉阳人都到汉口来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他们从事的是非常低贱的职业,像纤夫,洗头、洗脚、搓背的贱三业等等,所以汉口人瞧不起来自汉阳的底层劳动人民,认为他们职业低贱,比士农工商还要低贱,因而用贱三爷的称呼去侮辱他们。其实,这种因职业的不同而看低劳动者的现象,直到现在,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即在贱三爷名称的历史渊源之一“见三爷”,这是由于地域的差异,由武昌地区的“见三爷”演变为了汉阳的“贱三爷”,而这种变化没有褒和贬的差别。

4、传承方式的变异: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知道贱三爷故事的人大部分集中在50岁以上,而且受访者表示,他们基本上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来了解的,但年轻人对贱三爷的故事就了解得很少了,这无疑与口头传承方式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在新的时代里,新的传媒方式正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新的传承形态也正日益增多。贱三爷故事的传承方式已经由口耳相传变为以书面文字和网络电子资源为主的传承,譬如沈远义先生整理出版的《贱三爷故事集》,此外,还包括一些漫画、报刊杂志、话剧等传承方式。而贱三爷的故事多次差点就搬上了银屏无疑是个明证,但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失之于交臂。
    但是,书面与网络的传承却起着非常重大的保护作用,譬如我们小组成员来自天南地北,因为缘分,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有关贱三爷的民间故事,我们所主要凭借的也就是来源于网络的电子资料,以及图书馆的一些书面资料,所以,我相信,日益发展的网络传媒将会为贱三爷的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TOP

五、民间传承之艺术特色

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文学形态多种多样,有民间故事、民谣和俗语,它们各具特色,别具一格。下面我们将略作简要分析。
    贱三爷的民间故事内容非常丰富、庞杂,而且主题和线索多样化,虽然显得零散而不成体系,但主要是围绕着贱三爷的机智品质这一中心要点来展开;而组成的情节要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兼有猜谜、吟诗、对联、表演、题匾、引用典故、拆合汉字、方言和谐音的形式等;此外口语化的语言和文人墨客般的雅致的文学活动混杂在一起,既矛盾又统一;而浓厚的汉味风格则在一个故事中都透露了出来,颇具地方特色。
    贱三爷的民谣非常朴实,张扬着欢快的气息,且富有节奏美和音韵美,既诙谐幽默,又铿锵有力,同时形象化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让人过目不忘。而那句“汉阳来的贱三爷”的俗语在整个江汉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即使故事在慢慢地消散,这句俗语仍然留存在汉阳民众的心中。
    贱三爷的民间文学,见证了江汉地域数百年来的对理想人物的展望,也表现了典型的江汉民众的文化性格。这些多样化的体裁,各种矛盾要素中的统一,也恰恰体现了民间集体创作、传承的特色。

TOP

六、管中窥豹的沉思 1、 贱三爷的独特之“智”

贱三爷作为一个湖北民间机智人物,他的机智具有独特性,古代文学故事中我们也听过许多机智人物,但他们与“贱三爷”是不同的。我们将贱三爷这个人物与其他众多机智人物比较,有四个特点:
A、贱三爷是中国唯一一位流传在城镇民众中的机智人物。
    据统计,我国民间传说有700多位机智人物,除宫廷人物外,其余的机智人物大多是乡村人物。而流传于城镇的机智人物几乎没有,而贱三爷的出现填补了空白。贱三爷生活在汉阳地区,从事的是贱三业,而他的故事也正是在武汉三镇中广为流传。
B、贱三爷的一身武功是其他机智人物都没有的。
    我国历史上的很多机智人物,不论是周旋于宫廷官宦之间的,或是扎根于贫民百姓中的,大都是以能说会道著称,但很少有人身怀绝技。而贱三爷不仅凭借自己的机智让自己在于他人的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凭借自己的武功保护弱者,主持正义,同豪强势力抗争。因此,他的一身武功,不仅保护了自己,也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这一点也是其他机智人物所不具备的。
C、贱三爷有着和其他机智人物不同的归宿。
    在现有的全国机智人物中善始善终的不多,有的偶尔出现却没有结局。而贱三爷却是有始有终落叶归根的唯一的一个。贱三爷与他们不同,在故事中他过了几天“官瘾”,为民办了几件畅心快意的事后,便爽爽快快地挂印弃官而去。有人认为贱三爷这样做不值得。但这正是贱三爷机智的体现,他急流勇退正是自己明哲保身的一种做法,贱三爷与其他机智人物相比,贱三爷确实是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
D、贱三爷与上层阶层的机智人物的智是不同的。
    贱三爷这个人物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是古代下层阶级中的机智人物。由此让我们想到上层阶级中的机智人物——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这条谚语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同时也是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赋予了高度评价。
    诸葛亮作为上层社会中的机智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他算无遗策、精通军事、运筹帷幄,是一个智慧卓绝、超凡入圣的完美人物。他虽有抱负天下的雄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但他却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发挥他的才智。同时诸葛亮是完美主义者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的缺点,是人们心目中高度理想化的人。而这一点也是他失去了生活的气息,他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智者形象,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机智人物”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贱三爷,作为底层民众的代表,他的机智和诸葛亮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智慧是不一样的,他的机智源于日常生活。贱三爷用他的智慧帮人们,为广大劳动人民向命运的不公爆出了一声呐喊。他不像诸葛亮那般十全十美,甚至现在的人会用“贱三爷”这样的一个称呼来调侃别人,但这也正是贱三爷旺盛生命力的表现。贱三爷正是因为有了普通人身上的一些优缺点,其自身散发的反抗力量可能也是存在局限的,但也使这个人物具有更浓烈的生活化气息,人物形象也更加真实。

TOP

2、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一瞥:

贱三爷的故事一直以来都主要以民间文学的形态传承,既民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直至建国以后,书面的作品才逐渐地问世,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窥见作家创作与民间文学的差异。
        民间文学是要随着民间的集体创作,慢慢地才会开枝散叶,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它绝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一蹴而就,而无论是创作、传承,还是民众的认同,都需要长期的过程。然而作家创作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相当完备的故事体系和相当宏观的数量,但这往往只是个性化的创作,在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唯有那零星的数颗星辰才能闪耀在苍穹。所以,尽管贱三爷的民间故事经过非常漫长的发展,但其故事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成熟,然而,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贱三爷的书面故事(主要是作家创作)就能够由不足一百而跃至四百余个。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有一个较为集中固定的流传地区,有一个流传中心。” 比如藏族的神话传说总是以藏民聚居区为中心;东北的二人转又以东三省为中心。而贱三爷的传播则在武汉市的汉阳区为主要。其传播又总是距中心越近则流传越广,甚至家喻户晓;距中心越远则流传越少,甚至无人知晓。在我们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在汉阳地区居住的调查对象明显要比汉口、武昌地区的调查对象更熟悉贱三爷的故事。相比之下,作家文学创作的书面故事的流传范围要大得多,受地域局限较小。像我们的小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但是经过了查阅、参看了大量的书面故事之后,我们几乎都对有关贱三爷的故事比较熟悉了。
        作家文学主要靠书面、电子媒介,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记,代代相传,这一点从我们调查贱三爷故事的报告中也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知道贱三爷故事的人群主要是汉阳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武汉人和在汉阳居住较长时间的外地人,而且了解这些故事的人都表示这主要是通过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延续下来的,但民间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比纸质媒介差得多,所以传承的结果往往也就大相径庭,因而也就致使了流传中的种种变异。
        由上所知,我们在关于贱三爷的民间文学的调查中,显现出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差异。这不仅仅表现在创作的故事体系上,也体现在流传的区域上,更与传承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TOP

3、称“贱”道“爷”——人名展现的多重意蕴

乍一看,“贱”与“爷”这是一对相当矛盾的词,在这两个词里头,展示的是卑贱与高贵、顺从与不屈、现实与理想的对立,但是它们又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个“贱三爷”这个称呼的统一体中,这里,客观冷峻的现实和豪迈不羁的人生理想交融在了一起,既饱含着现实的重压之下的充满激情的反抗,又包容着对社会、对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深沉感叹。
        “贱”与“爷”的矛盾冲突,一方面反映了自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贱三爷的职业身份来看,贱三爷从事的是比士农工商还要低贱的职业,这也在其称呼里显现了出来,即“贱”表示地位低下,卑贱,被人瞧不起。而“爷”表示尽管自我身处低位,受人冷眼,但仍然自尊自信而不自卑自贱的理想人格,在冷峻现实与热烈的理想间,升腾的是对自我的肯定与张扬。
        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贱三爷既爱又恨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以及民众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念。虽然贱三爷喜爱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并善于用智慧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因为其行为常常打破常规,反而也受到一些保守民众的反感,但另外一些民众却对于贱三爷的这种行为、性格非常认可、赞同、欣赏,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实则体现了民众激进与保守的相互对立的价值观。
        我们还可以从贱三爷这个人物产生的来源来看,他本是从民众群体里产生的一个机智人物形象,因此,这里的“贱”我们可以看作是贬词褒用,正用“贱”字来显示出他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处于社会的底层,却又是人类非凡的智慧的化身。同时,“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代表着劳动人民的自嘲与对统治者的蔑视。并且,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均熟悉“你是汉阳来的贱三爷吧?”这样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实际上也彰显了以贬寓褒的感情色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