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1/3以上提交的都涉及民间信仰,而且硕博论文也占很大比重。这次会议不同的仪式和视角。在同一个语境下,和宗教学的对话,这就出现了问题。怎么样在中国的信仰体系里面和西方宗教体系的对话?宗教都是解决”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民间信仰在近150年被打破,近30年左右进行恢复,这恢复的就好玩了。传统的东西想要的就拿回来,但是传统的也不一定还保存了,这就成了道不道,佛不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鲜活的信仰现象,但是,也给我们提纲出我们自己的概念和体系,和西方宗教学对话。大家提的也是我近10年所思,我认为,民间信仰是”亦佛亦道,非佛非道,庙无定制,佛无定位“。
开放时间:
提问:1.齐天大圣庙这类的,难道只是一个保护作用呢?
2.怎么对外延和内涵都极度丰富的概念做出定义,如“观音”的定义?
3.结果化了、固定化了,也就是一个过程,”阈限世界“这个词是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