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二小组明淇小组讨论

最初,仙女还债这一情节被表现的很粗糙,有种类似于交差的感觉。我觉得这说明了人们安排仙女替董永还债是为了减轻对董永行孝所付出的代价的惩罚

TOP

后来,人们对仙女与董永感情描写的成分增加,就意味着这种“减轻”逐渐变成了一种“奖赏”

TOP

也就是肯定了行孝与受赏之间的关联

TOP

董永事迹从一个极为的传说胚型,历经演变而最终成熟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十分丰富而充实的传统文化,这还是劳动人民他们自身的情感、集体智慧和艺术想法哺育的结果

TOP

所以,在对董永孝的情节的流变的研究中,我们也探索到了它所反映出的一些集体无意识

TOP

一开始比较明显反映的是宗法观念、天人合一,以及对祖先和死者的崇拜等等

TOP

后来,董永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时代特色,遇仙情节的出现,包含着人民大众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对其先辈之神灵的祭祀与礼拜,隐含着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对祖神回顾幼儿甚至降临人间救苦救难或者说守护孤弱的期待

TOP

我记得在《董永事迹献疑》中,王玉德将董永行孝的故事及其流变归纳为四个版本:
员外相助版
仙女相助版
美好生活版
子孙后代版

TOP

其中蕴含年的民间意识都值得探讨

TOP

《孝经》中对子代单向义务和父代单向权利的规定,明确地建构了一个亲子关系中,父主子从、父尊子卑、父令子顺的模式。依据这个关系,在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规定中,亲子关系就出现了一个利益单向流动的永恒趋势—子代利益向父代的不停流动,子代承担了全部的义务,父代享有全部的权利

TOP

我觉得中国古代传统的孝就是这样一种不合理的模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陈西子 于 2014-12-7 12:15 发表
在研究孝感情节中,在关于孝感孝文化的内涵问题上,可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从这五个方面探究:
一是“孝合神意”
二是孝生忠廉
三是孝而忘我
四是孝而生变
五是孝而有义
西子提到的这几点可以成为我们在对董永行孝行为的研究中的拓展依据

TOP

比方说孝合神意就体现了一张神秘主义色彩,在当下语境中,其糟粕亦显而易见

TOP

这点在以往的董永孝文化的研究中已经比较多了,所以不再反复强调

TOP

但是孝而忘我这一点我们可以多探讨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