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李雅欣小组讨论帖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携起来排油摊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耐嚼有味。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李包,他怕未卖完的汤面发馊变质,便把它捞起来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壶,他就把流出来的麻油拌到面条里。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放在沸水里滚烫几下,捞起来拌上佐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使人争相购食。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人们说热干面好,他从此就专卖此面。有些饮食摊贩看他生意兴隆,便向他学艺,也卖起热干而来。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热干面馆和摊点,是武汉人早晨爱吃的早点小吃之一。

TOP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TOP

鸭脖子
武汉的汉口有条精武路,别看这条路有点破旧,有点脏乱,这里可是闻名 全国!若问为啥出名呢?原来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精武鸭脖子的发源地!武汉精武鸭脖子,最早就起源于这精武路。据说这鸭脖子的卤制方法非常讲究,经过精选料、细处理、控火候的处理,尤其是二十八味卤料加老汤的卤制,使得精武鸭脖子麻辣鲜香、咸中带甜、红艳夺目,也正因为它的色香味俱全而誉满全国! 说道武汉的鸭脖子一定要提一下武汉的精武路,这里是销售辣鸭脖最早也是目前最集中的地方。还有一个典故讲给朋友们: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 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脖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众商家云集精武路,纷纷开起了鸭脖店,有不断开发创新,鸭肠、鸭掌、鸭头、鸭翅品种繁多。

TOP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 感情,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并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乘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有些早餐店的热干面会在烫面锅旁边放一罐排骨藕汤或者鸡汤,有的人不喜欢太干,就可以浇点汤汁调味;有一家油炸热干面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热干面先用滚油过一遍,冷了后再下锅烫热,面条干爽可口,放进去一个卤蛋,再来杯豆浆、小米粥或豆腐脑,热干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而独树一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TOP

热干面的由来很能说明武汉人的机智灵活,据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卖汤面的李姓摊贩,因其脖子上长有瘤包,人称其外号“李包”。为了使没卖完的面不发馊变质,他就把面条凉在案板上,不小心把油壶里的油倒在了面上,第二天煮给客人们吃时,客人都觉得好吃,便问叫什么名字,李包随口而出,说叫做“热干面”,于是便流传至今。

TOP

面窝也是武汉特有的,它很能说明武汉人的创新精神。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人们觉得很别致,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TOP

武汉人重情义,相传春秋时期,钟期、伯牙琴瑟相和,高山流水觅知音。《吕氏春秋》有载:“伯牙鼓琴,钟期听之”,“巍巍乎若大山”,“汤汤乎若流水”。反映出人类最质朴、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亲和。而武汉小吃也饱含人间的浓情厚义,自古至今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武汉人特别讲究煨汤,逢年过节家中贵宾来访,必煨汤相待。有一种汤称作“毛脚女婿与吊子煨汤”,源于湖北地区“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时的接待风俗,通常制作时要在汤中下细粉丝或鱼圆,表示情意绵长和婚姻圆满。煨汤罐子一般多用U形陶罐,俗称吊子,后成为小吃店经营的汤类食品,常见的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卦汤、脚鱼汤、牛肉汤、鸭汤等。其中“小桃园煨汤”久负盛名,其来历也有一段情义故事:该店创始于1946年,当时有陶、袁两个小贩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卖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陶、袁两人一合计,仿照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两人姓氏取店名,店名就叫筱陶袁”,解放后取其谐音,改为“小桃园”。武汉人过早时很喜欢的甜食欢喜坨原为湖北荆州江陵等地的传统风味小吃,其名由来是说清末荆州城内有陶姓一家,在战乱中走散,历尽苦难,终于又合家团聚了。陶姓老人庆幸一家人没有丧生战乱,找出所存的糯米,经淘洗、磨浆、沥干后,掺入适量面粉和红糖,搓为小团,再蘸满芝麻,炸制成熟。没想到,成品十分甜美,一家人吃得十分快乐。为了纪念团圆,就此称之为“欢喜团”。陶家也以善制“欢喜团”而出了名。

TOP

还有三鲜豆皮,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老通城酒楼制作的最为出名,有着“豆皮大王”的美誉。毛泽东曾经四次品尝,每次都赞不绝口。至今许多年长的市民品尝这种以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成薄皮,内包糯米佐以鲜肉、鲜蛋、鲜虾馅料的美食时,心中还会油然升起对故去的领袖的怀念之情。

TOP

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后,商家开始运用现代营销手法来经营武汉小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将文化要素融入企业的产品、商标、牌号中,使小吃产品提高文化附加值。武汉小吃虽然大多产生于小生产时代,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但武汉小吃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仍是商家的宝贵财富。如今武汉的人文正在实现秉承传统基础上的超越,我们一方面要善于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光大武汉的人文精神,武汉小吃必将增加新的内涵,更加具备现代风格。

TOP

汇聚天南海北美食的风味, 形成武汉特色的小吃。曾有一首打油诗流传下来,盛赞武汉小吃十二绝:
汉皇风光最繁华,廿里嚣尘百万家。
不是文人才笔大,焉能写尽各生涯。
芝麻馓子叫凄凉,黄口鸣锣卖小糖。
水饺汤圆猪血担,夜深还有满街梆。
小家妇女学豪门,睡到晨时醒梦魂。
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
吃新食品较常添,荤素相参价亦廉。
麻雀头酥鹅颈软,豆黄饼肥藕鱼圆。

TOP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是个大码头,各色人等聚集的环境造就了武汉人的江湖气,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在地理上位居中国中部,却远离政治中心,很少受到庄严典雅的庙堂束缚,因而奠定了一个城市文化上平民化的基调。由于城市平民色彩浓厚,丰富的小吃及进餐方式也就极具平民化以及亲和的特点。

TOP

武汉人爱吃米制品,但这并不是武汉小吃米当先发生的原因。就像今天的麦当劳,并不是因了中国人的爱吃才到中国来,而是因为它挺进中国后得到中国人的认可,才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小吃米当先”的特点,恰是这座城市早年与米割不断的关系的写照,是古代“三大米市”的市场优势的余绪。

TOP

从地理位置上讲,坦荡的江汉大平原到了汉口就算到了尽头,但对于水上运输,这里又是一个起点。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就这样把它丰富的农产品送达天下,也留下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汉口上联川陕,下达吴越,就这样得到天下的公认。

所以,清康熙年代,原本在城陵矶交兑的遭粮,改在汉口交兑了,这一改给武汉改来了多少便宜’看看武昌,湖北督粮道衙门成了事关朝廷丰盈的衙门,粮道街自然也成为丰盈富足的街道。只看逢年过节候补街上等缺上任的穷候补官们涌到粮道街上打秋风,就可以知道嘈粮交兑给管它的衙门带来了多少好处。在汉口看到的则是民间得到的好处:汉口成为全国三大米市之一。运米、贩米的人多了,吃米的自然要多起来。吃米的多,碾米的就多。正所谓风助火势,火仗风威,一下子带活了多少行当。

但那会儿到底是农业社会,碾米业再发达也没法生产机制米,原始的‘.吹糠见米”,使白米出壳之际徒生出许多“粉身碎骨”的副产品—碎米。这是一种看上去点点屑屑,吃起来渣渣噜噜的东西。它和完整的大米本是一母所生,在市场上的卖价却有天壤之别。只有那些生活艰难、仅求一饱的人家,才看中它的便宜,成为踊跃的顾客。但这份踊跃,也只限于三升两斗,零零碎碎,成不了气候。

TOP

真正让碎米成气候的是做熟食的摊贩。他们晓得,拿碎米做饭自是无法与完整的大米相比,但如果将它磨成粉末、磨成米浆呢,
谁能识得它“前生”是至米还是碎米,于是,碎米在制作成品中得救,摊主在少付本金中赚钱。在米制品充斥街头的时候,老板们互相“偷”艺是难免的、正常的。这当中只要有一家的什么东西走俏,就会有十家百家仿而效之。渐渐地培养了食客的舌头,成为武汉的地方特色—同叫烧麦,广东烧麦重在肉馅,武汉人却喜欢以糯米为主,掺以肉丁的重油烧麦。

TOP

武汉身后背负着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尽可以在鱼和米上做出更多的文章来。于是有人从鱼米两个字入手,想出了一种很绝的花
样:糊汤粉。

看这名字,是直白简单了些,它的做法却并不简单。首先是那糊汤,得是鲜活的小鱼熬得脱了刺、烂了肉所得的原汤(鱼用布预
先包好下锅,取汤弃肉),再加作料下糊制成。米粉则是各家粉馆自己包榨,要细,要有“精神”,这才够得上口感柔韧的要求。还有些品种,做来稍嫌复杂,或者是利太微薄,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像什锦豆腐脑和剁模,大家现在想吃一回,还得费劲找找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