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罗汉名号虽几经更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系,一是金身罗汉一系,一是降龙罗汉一系。前者主要是《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济颠罗汉净慈显圣记》、《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麹头陀传》、《醉菩提》传奇等,时间为明中后期到清初;后者主要是《评演济公传》及续书,时间为清中后期到民国,地点由北京向上海转移,二者之间的过渡作品即《济公传》鼓词。前者中的作品均写于杭州,金身罗汉或由此推演的紫脚罗汉源于传统罗汉塑像,罗汉显灵的种种神迹多与佛教文学密切相关;但后者中的降龙罗汉的佛教意味被淡化了,以至作品中更多出现的是“知觉罗汉”这一无名无分的罗汉,他的行为更似有超能力的侠客英雄而非佛教弟子。但总的来看,济公罗汉名称的改变,一方面济公作为僧人的佛教意味衰退而大众宗教意味增强,儒释道的文化内涵也越发丰富起来;另一方面济公的神通有所增加,前者济公罗汉如果说还局限于道济的原始材料、高僧传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的话,那么后者济公罗汉的原型则更多来自于神魔小说和武侠公案小说,神通能力玄乎其玄。